見證故事——宋美齡之父,其虔誠的基督信仰一生

2021-02-07 信仰基督耶穌

宋嘉樹--他信主後,饑渴慕義,立志成為一名宣教士。

他長期在慕爾堂擔任主日學老師,多次捐助教會事工。


宋嘉樹(字耀如)-宋氏三姐妹之父
稍微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的人,沒有不知道「宋氏家族」的。這個顯赫的家族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傳奇故事至今讓人津津樂道。宋氏家族的開創者宋嘉樹則有他傳奇的一生。

 

宋嘉樹(又作宋嘉澍,字耀如,教名查理·瓊斯)是中國海南島文昌人,他生於1863年(還有1861年、1866年等說法),本名韓教準,他的父親韓鴻翼為當地一個有名望的商人。後來家道中落,嘉樹只好跟舅舅生活,並做他的養子,改姓宋。


1875年,宋嘉樹隨舅舅到美洲古巴,三年後赴美國波士頓,在絲茶店當學徒。不久,宋即離家岀外謀生,他加入美國海岸防衛隊,在一艘巡邏艇上服役,艇長艾利克·加伯列森(Eric Gabrielson)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很喜歡這個中國小夥子,對他百般照顧,並將福音傳播給他。之後,他隨加伯列森來到美國南方的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結識了當地教堂的牧師。1880年11月7日,宋嘉樹在威明頓第五衛理宗教會受洗歸入主的名下。


信主後,宋嘉樹饑渴慕義,立志成為一名宣教士。在卡爾上校的支持下,1881年,宋進入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就讀。次年,他又進入田納西州文德比特大學神學院深造,在校期間,他與同學歩惠廉關係密切,並激發了歩惠廉來華宣教的熱情。1885年,宋嘉樹畢業,被按立為牧師。被美國監理會派往中國宣教。

 

1886年,宋嘉樹抵達上海,經過短暫適應訓練後,被派往江蘇崑山地區宣教,1889年被調往上海教區的七寶地區。宋嘉樹除了宣教,還在教會學校教授英文,學生包括著名學者胡適。在此期間,在好友牛尚周、溫秉忠的牽線下,宋嘉樹結識了倪蘊山牧師之女倪桂珍(她的母親是明代中國天主教柱石,中國近代科技奠基人徐光啟之後),兩人很快墜入愛河,步入婚姻殿堂。

 

1892年,宋嘉樹因為教會紛爭以及薪酬問題離開了監理會,成為一名基督徒企業家,從事與基督教文化相關的企業經營,他開創美華書局,專門印刷岀版聖經,加入美國聖經公會。同時他還兼任上海福豐麵粉廠經理。宋嘉樹雖然不再從事牧師工作,但他仍熱心教會事工,他長期在慕爾堂擔任主日學老師,多次捐助教會事工的開展。他還是中國基督教青年會與中國耶穌教自立會的創立者之一。宋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創辦了一所教會學校,一個兒童樂園和一間大眾醫藥所。可以說宋嘉樹是上海地區頗有聲望的教會領袖。

 

宋嘉樹早年在美國生活、學習,深受美國民主思想的影響,因而極力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他和孫中山結識於1894年(一說1892年),他們都是基督徒,都具有強烈的民主、民族意識,遂一見如故,建立了親密關係。宋嘉樹把自己大部分資產支助民主革命,為同盟會重要的經濟支柱。孫中山曾回憶:「宋君嘉樹者,二十年前曾與陸烈士皓東及弟初談革命者,二十年來始終不變,然不求知於世,而上海之革命得如此好結果,此公不無力。然彼從事於教會及實業,而隱則傳革命之道,是亦世之隱君子也。」

 

宋嘉樹與倪桂珍共生育六位子女,分別為藹齡、慶齡、子文、美齡、子良、和子安。宋嘉樹很注重子女的教育,都把他(她)們送到美國學習,使之日後成為影響中國社會的棟梁。長子宋子文先後擔任國民政府的行政院院長、財政部長、外長等。宋氏三姐妹更是突岀,長女宋靄齡與孔祥熙聯姻;次女宋慶齡為國父孫中山夫人,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小女宋美齡為蔣介石之妻,是享譽世界的中國「第一夫人」,同時亦為虔誠的基督徒。宋氏家族的子女在中國現代史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918年5月3日,宋嘉樹在上海安息主懷。宋家唯一的全家福。1917年夏,宋美齡自美國返國後攝於上海宋寓。前排:三子宋子安(1906年生);二排左起:長女宋靄齡(1889年生)、長子宋子文(1894年生)、次女宋慶齡(1893年生);後排左起:次子宋子良(1899年生)、父親宋嘉樹、母親倪桂珍、三女宋美齡(1897年生)。

 

在中國現、當代的歷史中,宋氏兄妹佔有不少的篇幅,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自從斯特林寫了《宋家王朝》以來,如果有人想否定宋姓家族,那真是天大的笑話了。

 

宋慶齡生前端莊秀美,身後樸實無華,她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女性。然而,千真萬確,宋慶齡不姓「宋」,也包括她的父親宋嘉樹,英文名查理·瓊斯(CHARLIE JONES SOONG),號耀如。事實上他的本名是韓教準。如果認祖歸宗的話,應該稱為「韓氏家族」,而不是「宋氏家族」。

 

1987年4月,廣東省文昌縣出版的一本《文昌文史》中,《紀念宋慶齡同志專輯》裡,這樣寫道:「宋慶齡同志的父親實際上姓韓,原名韓教準,英譯韓喬蓀,又名宋嘉樹,別名宋耀如,系海南島文昌縣昌灑區慶齡鄉古路園村韓鴻翼的第二個兒子。」

 

短短66個字,揭開了宋慶齡家父的身世之謎,確定她父親姓韓不姓宋。考據指出:「文昌縣的韓氏家族,先輩原是客家人,原住河南相州的安陽,早在南宋(1126—1279年)時期,由於受中亞部族的侵入而南遷。有一個人叫韓顯卿,到浙江會稽任縣尉,又入粵任廉州太守。公元1197年渡瓊州定居文昌錦山。所蕃衍之後代清時居羅豆市圯烏坡村,後移居昌灑區古路園村。」

 

宋查理的世祖,原是官宦之家。考據還指出:「宋慶齡的祖父叫韓錦彝,生兩男:長子鴻翼,次男鵬翼。鴻翼生三男:長男政準,次男教準(即宋查理)、三男致準。」

 

據現今在世的致準後代、宋慶齡的堂弟韓裕豐回憶說:「我家的祖墳都在,老屋西北400米的牛酸樹林中,墓碑中間刻有『韓妣王氏之墓』,她便是宋慶齡和我的祖母,左下方刻有一行小字:『男政準、教準、致準;孫乾豐、裕豐』等字樣。祖父的墓也在,位於本縣寶芳區大品坡上,落款也完全相同。因此墓碑上的教準和宋嘉樹,實際上是一個人。」

 

在美國神學院就讀的宋嘉樹

 

1886年1月,宋嘉樹以傳教士身份回到上海。翌年與倪桂珍女士結為夫妻,這不僅是他一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成為影響中國現代歷史進程的一次重大事件。此後,他們生育三女三男六個子女,揭開了「宋氏王朝」影響中國的歷史序幕。緊接著,在宋嘉樹人生道路上接連發生兩次重要轉折,一是他棄教牧而從商,改行經營印刷業和工商業,邁向實業之道;再一是與孫中山相識,結為莫逆,走上革命路途。他以實業為財源,推動革命之活動,集實業家和革命家於一身,積極支持和參與孫中山領導的反清革命運動,其行動無疑對於宋氏家族的成員,尤其對二女兒宋慶齡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宋嘉樹對子女的要求嚴格不失愛護,開明而不放縱,為實現他對子女「不計毀譽,務必佔先」的目標和願望,他把6個孩子全部送往美國,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和西方民主思想的薰陶,這為他們後來步入政治,主宰中國現代歷史提供了文化基礎和外部條件。

 

倪桂珍——有著一雙大腳,受過西式教育,能在鋼琴上彈奏出美妙的樂曲——這樣的女子,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國簡直是鳳毛麟角。

 

宋慶齡的母親倪桂珍是明代著名科學家徐光啟的後裔。少年時進入美國基督教聖公會在上海創辦的女子學堂接受西學,由於學業優異,畢業後留校任教。19歲時與宋嘉樹結為伉儷,夫妻二人性格相投,信仰、志趣一致,婚後生活美滿、融洽。她雖篤信基督、清心寡欲,過著嚴格的清教徒般的規範生活,但卻熱心於慈善事業,對家庭及其兒女教育有著高度責任感和嚴格的要求。

 

宋慶齡的性格恰好繼承父母二人的優點,因此贏得宋嘉樹、倪桂珍二人的格外喜愛和自豪。宋慶齡也對父母懷有深厚的感情,她始終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並把這種真摯的感情保持到終生。她早年赴美國上學時父母贈送的一瓶葡萄酒、一瓶楓葉糖漿以及一件毛背心和一件藍寶石胸針,她一直捨不得用,雖經幾十年戰亂和多次遷居,但她都一樣不差地珍藏在身邊,以為紀念。父母送給她的結婚嫁妝——一套家具和百子圖緞繡被面也被精心收藏在上海和北京的家中。

 

在上海淮海中路的住宅裡,與會客室相套的餐廳牆壁上,懸掛一幅面帶微笑的母親半身畫像與她相伴,以便每日進餐時能看到母親慈祥的面容。

相關焦點

  • 宋嘉樹: 宋美齡之父虔誠的基督信仰一生
    他長期在慕爾堂擔任主日學老師,多次捐助教會事工。+++      宋嘉樹(字耀如)-宋氏三姐妹之父  稍微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的人,沒有不知道「宋氏家族」的。這個顯赫的家族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傳奇故事至今讓人津津樂道。宋氏家族的開創者宋嘉樹則有他傳奇的一生。
  • 【榮耀見證】黑人陳建州:基督信仰徹底改變了我
    溫馨提示:添加(關注)微信公眾號:Jesusgrace77(以薩迦恩典傳媒)後,立即可收取到特別四大屬靈禮物:1、耶路撒冷24-7萬國敬拜大衛豎琴恩膏專輯;2、美國IHOP24-7恩膏敬拜專輯;3【榮耀見證】黑人陳建州:基督信仰徹底改變了我「黑人」陳建州是臺灣知名影視藝人與節目主持人,其黝黑的皮膚、190釐米的身高、熱情善良的性格、熱心公益的作風為其贏得眾多聲譽。
  • 「黑人」陳建州:基督信仰徹底改變了我
    添加微信號 yesu317關注 免費訂閱 說個故事給你聽 遠志明 最新證道信息 說個故事給你聽 活水等屬靈信息
  • 【榮耀見證】天后媽祖-林默娘家族後代改信基督見證
    印尼復興之火恩膏敬拜專輯;5、新加坡恩典敬拜專輯.【榮耀見證】天后媽祖-林默娘家族後代改信基督見證(摘自全球見證網)(撰文者:林默娘的直系後代子孫吳仲徹副院長)為什麼一位林默娘的家族後代卻成為虔誠的基督徒呢?什麼改變了她,而且一改變了信仰就堅持到底、不再走回頭路?
  • 媽祖-林默娘家族後代改信基督見證
    媽祖-林默娘家族後代改信基督見證 (撰文者:林默娘的直系後代子孫吳仲徹副院長)為什麼一位林默娘的家族後代卻成為虔誠的基督徒呢?什麼改變了她,而且一改變了信仰就堅持到底、不再走回頭路?她心中較量、點滴地盤算著:如果要的話,就要付諸決心及無比耐心、毅力和信心,並要帶著孫子吳反一起來。思索清楚後,曾祖母欣然答應,返家前婦人再次熱心地邀約,這決定也改變她全家及未來子孫未來的命運。 二、團契生活、信仰培育的生命─北港基督長老教會下決定後,她便去向姑婆媽祖的林默娘道惜別。於是到麥寮、北港媽祖廟去:「姑婆啊!
  • 【榮耀見證】中國歌壇最紅女歌手鄧紫棋演唱會上流淚見證基督信仰
    添加(關注)微信公眾號:Yeshua616 (絲路之旅)後,立即可收取到特別十大珍貴屬靈禮物(電子版):1、美國IHOP24-7第一個中文版敬拜專輯;2、Hillsong澳大利亞恩膏敬拜專輯;3、以色列恩膏敬拜專輯;4、印尼復興之火恩膏敬拜專輯
  • 黑人」陳建州:基督信仰徹底改變了我
    「黑人」陳建州是臺灣知名影視藝人與節目主持人,其黝黑的皮膚、190釐米的身高、熱情善良的性格、熱心公益的作風為其贏得眾多聲譽
  • 【名人見證】明星基督徒你認識幾個?
    、張敬軒、伍佰、朱鐵、遠徵》、(大陸電影演員)吳奇隆(有時候能看到他手拿聖經的廣告)張信哲(父親還是個牧師)呂麗萍夫婦(在《十字架》這部記錄片中做過信仰見證。)蔡少芬(她的信主見證最多) 童安格(據說以後想做傳道人) 陶喆(網絡流傳他的信仰見證)範瑋琪 孫越、朱茵、梁詠琪、梁小冰、邰正宵、溫兆倫、張敬軒、伍佰、朱鐵、【臺灣】:蔡琴, 範曉萱, 張惠妹、龍飄飄、潘瑋柏、張韶涵、陳建州(黑人)、Ella(S.H.E)、王力宏、劉耕宏、黃嘉千、動力火車、伍佰、邰正宵
  • 良善的力量:一名伊朗基督徒委身耶穌基督的信仰之旅
    我喜歡古蘭經中所有與祂有關的故事,並思考著有關祂的種種神秘。這位純潔無瑕的可愛男子到底是誰?他從哪裡得到絕對權柄?儘管我竭盡全力,但並沒被穆斯林的祈禱所感動,伊斯蘭教也沒有像基督那樣,能回應我內心深處所渴望與上帝建立一種非常親密的私交關係。在諾丁漢大學的第一個聖誕節期間,我平生第一次被活出以基督為榜樣的生命所啟發。
  • 基督徒藝人馮寶寶見證:基督信仰讓我走出人生幽谷 學會感恩和饒恕
    6月14日,在擔任雷霆881《1圈圈》節目嘉賓時,她表示因著基督教信仰才讓自己走出這些痛苦的回憶,學會感恩和饒恕。在五、六十年代被譽為「天才童星」的BOBO姐,三歲就在電影中亮相了。雖然在外人看來,她獲得了無數鮮花和掌聲,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卻遭受很多打擊。16歲時,她揭發馮峰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並輸掉了她所有的片酬。之後,她趕赴倫敦讀書。
  • 金大中:沒有基督信仰,韓國永遠不會實現民主
    經常聽人說韓國屬儒家文化圈,其民主化與基督信仰無關。果真如此嗎?二戰結束時,韓國基本上是佛教國家,並有儒教傳統,人口中1%是基督徒。基督信仰極度突出個人,基督徒承認每個人都是有原罪的,既然地上不可能建立天國,贖罪的信念在他們那裡也就成了對地上權威和等級秩序的蔑視。概覽韓國民主化的過程,我們會發現,只有儒家等級權威觀念真正褪去,民主才會紮根。基督教為反對政治壓迫提供了可靠的信念和制度基礎。一位韓國人士說,基督教意義重大,因為它促進了平等的觀念,和對獨立於國家之外的某種權威的尊重。
  • 宋美齡與張學良什麼關係:宋美齡與張學良特殊感情
    據說這都要歸功於宋美齡。 傳言說宋美齡和張學良曾經是情人關係。雖然那是在宋美齡嫁給蔣介石之前發生的事了,但是宋美齡和張學良之間的情誼並沒有完全消失。當時宋美齡和張學良受邀參加同一個舞會,張學良風流倜儻,一表人才,宋美齡更是身姿曼妙,舉手投足間散發出女性特有的魅力。兩個如此出眾的人,一見面就相談甚歡,暗生情愫。只是後來兩人有緣無分,並未走到一起。
  • 按照基督教的世界觀念,無論窮富貴賤、文明野蠻,都可以信仰基督
    因為影片本身討論的就是「信仰權利」的問題,信仰的權利並不是要討論誰有權信仰基督,誰沒權信仰基督,按照基督教的世界性觀念,無論窮富貴賤、文明野蠻,都要信仰基督的。信仰的權利討論的是如何信仰的問題。信仰的權威掌握在誰手裡?由哪些人來規定教會的教義,指導修行的方式?通過誰來溝通人和神?總結起來,就是一個信仰理念的問題。
  • 為基督贏得這城市:非洲宣教士李文斯頓的感人故事
    《活水泉》獨立出品 |【信仰見證】
  • 【基督信仰的四不、一沒有】
    後來發現不對勁了,父親怎麼跟自己變得像仇敵,才知道原來父親也是人家的孩子,他也很無奈啊,生命開始翻攪。有些人也許就算了!反正信耶穌也只不過爾爾,所謂「見山不是山」,然而,當我們更謙卑、柔和,生命幾經修剪對付,才發現基督的信仰一點都不膚淺,「見山果然是山」。
  • 「靈魂衝浪手」最新紀錄片全美熱映,斷臂女孩的勵志信仰見證!
    她是被鯊魚奪走手臂,卻憑信仰和堅韌書寫出精彩人生故事的「靈魂衝浪手」——貝瑟尼·漢密爾頓(Bethany Hamilton)。日前,關於貝瑟尼·漢密爾頓的紀錄片《勢不可擋》(Unstoppable)在美上映,從貝瑟尼受傷前後開始,記錄了她從女孩成長為母親的生命歷程,在衝浪事業、婚姻家庭中永不止息地追逐上帝對她生命的美好旨意。
  • 信仰、革命與愛情的現代寓言——《宋家王朝》
    宋靄齡是中華民國最有錢的女人,宋美齡是最有權的女人,而宋慶齡和她們相比,既無錢又無權,但是卻具有崇高的精神威望。她是孫中山革命理想的繼承人,同時也是他思想學說的代言人。愛國比愛錢和愛權抽象得多,其本質含義是熱愛人民、熱愛真理和熱愛正義。
  • 心的見證——新聞女主播的奇妙信仰之路
    曾經,我是碰到壓力就退縮的人,但上帝真的很愛我,要我做新聞人,每天處在高度壓力下,激發出自己的最大能力。   我在二○○三年十一月來到教會。   我是蔣夫人的「果子」   蔣夫人過世前半個月,病危的消息傳出,新聞部經理指派我把公司裡有關蔣夫人的資料影帶整理好,準備一旦夫人過世,可以立刻推出回顧特別報導。
  • 《南京的基督》影評
    另一好友是虔誠的基督徒,靠著對神的信仰,渡過了常人難以想像的難關——父母離異、母親酗酒,甚至一度家裡窮到只能住在車庫裡。我也能夠理解,她為何狂熱於宗教,因為那是她在困境中,幾乎唯一的精神支柱。  然而,即便堅強樂觀如她,仍免不了有阿克琉斯之踵——有首情歌,她根本聽不得,因為會勾起她痛苦的回憶。你看看,神什麼都替她辦到了,卻唯獨無法助她渡過感情這關。
  • 基督徒當有如此見證——讀文《我的一個信基督的校友》有感
    基督徒當有如此見證——讀文《我的一個信基督的校友》有感我的一個信基督的校友我有一個校友畢業後一直在一所中學文章以詩歌的形式,從一個非基督徒的視角描述了一位基督徒當面對同學聚會中的冷嘲熱諷、肆意取笑甚至侮辱時,仍舊舉止得體、沉著冷靜的美好見證。幾年之後,這位基督徒的反應,最終引發了作者深刻的反思,也引發了筆者的思考。當下,我們作為基督徒,在面對一些信仰的誤解、牴觸甚至攻擊時,我們應當如何活出生命的見證?讀罷這一篇文章,頓時讓我聯想到耶穌基督從被捕到受訓的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