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一天,西南軍區參謀長李達參觀朝鮮回國,到北京跟毛主席匯報工作,一個女土匪的問題很棘手,請示主席的意見,主席說:「不能殺。」
這個女土匪原名叫程蓮珍,乳名程伊妹,系長順縣廣順鎮朝擺村人。少女時由於長得窈窕高挑,面容清秀,是當地有名的大美人,被該縣水波龍鄉板溝寨有錢有勢的大地主陳正明知曉,將她娶為二房,人稱陳大嫂。
陳正明家中有槍有家丁,陳大嫂跟著他走村串寨,就成為出入各種場合的壓寨夫人,還學會了騎馬和打槍。陳正明病死後,陳姓近房為搶奪財產,糾集了一伙人圍攻陳大嫂的住處。
陳大嫂憑著有利的地形和過硬的槍法,帶著家丁打死了三個圍攻的歹徒。圍攻的人見佔不到便宜,便主動撤退了。從此,陳大嫂「雙槍女人」的名聲遠近聞名。
但陳正明留下大量的財產,仍有許多人在伺機搶奪她的財產。陳大嫂為保住財產,就與惠水縣白日鄉鄉長、原國民黨第八十九軍的一個營長羅紹銓攀親結友。陳大嫂和羅紹銓同是布依族,陳大嫂想利用羅紹銓的權,羅紹銓想利用陳大嫂的錢。
為侵吞陳大嫂的財產,羅紹銓暗地裡動員其弟羅紹凡與陳大嫂結婚。羅紹凡是羅紹銓的隨行副官,早就看上了陳大嫂的美貌,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羅紹凡就和她過起了同居生活。兩人經常一起到水波龍鄉下去收租、處理家務。
1949年11月貴陽解放,緊接著惠水、長順兩縣解放。但由於當時一個縣只有幾十個接管人員,部隊少、武器也少。1950年3月21日,惠水匪首董全和、韋殿初、羅紹銓等糾集匪眾,攻打縣城,被解放軍守城部隊擊退後,見守城部隊不多,企圖再次攻打縣城。
這一消息被村民得知,並報告了解放軍守城部隊。解放軍將這個村寨包圍,這次戰鬥中,羅紹銓、羅紹凡和陳大嫂聽到槍聲後,從外圍趕來增援。他們還沒有到,就被阻擊在外的解放軍擊退,匪連長羅錫恩被當場擊斃。
此戰結束後,各路土匪元氣大傷,匪團長羅紹銓和羅紹凡、陳大嫂一起還剩下殘兵100多人。後經過多次圍剿,在馬腳坡戰鬥中匪首羅紹銓擊斃,羅紹凡、陳大嫂只剩下七八人。
1952年6月,組織上成立了一個追捕小組,偵察羅紹凡和陳大嫂的下落,吳開榮任組長,但一直沒有進展。他認為羅紹凡和陳大嫂一個可能是隱藏在親戚家;另一個可能是他們已逃離老巢。
其實,此時的陳大嫂正決定去貴陽二戈寨投奔她的姑媽。為防止被發現,陳大嫂和羅紹凡兩人商定分開出走,並約定羅紹凡過段時間到貴陽找她。
陳大嫂到貴陽後,不久羅紹凡也潛入貴陽,住在城基路一個小客棧內,靠抬河沙維持生活。一個多月後,他被惠水到貴陽的群眾認出並舉報,通過他追捕小組知道了陳大嫂躲藏的親戚家的地址。
但當追捕小組到的時候,陳大嫂已經逃到了龍德,到龍德穩後,陳大嫂又跟隨貴定縣水田寨的韋湯巴走了,到貴定縣,陳大嫂又已轉移到40多公裡外的龍裡縣大新鄉韋萬書家。
原來,韋萬書的媽媽到集上賣豆腐時,認識了陳大嫂。那時她兒媳生孩子難產剛死,在集上碰到一身農婦打扮的陳大嫂,聊天時陳大嫂謊稱她丈夫死了,當韋萬書媽媽把兒子的情況一說,陳大嫂當時就同意了。這次追捕小組沒有撲空,終於抓住了陳大嫂。
對於陳大嫂是殺是留,當時有兩種不同的意見。對一般群眾來說,她是個女匪首,罪大惡極,理應處死。對於少數民族來說,她又是一個女豪傑。怎樣處置這個女匪首,曾專門召開了會議。
當時凡拒不投降的中隊長以上匪首,只要抓住就槍決,像陳大嫂這樣的匪「團長」必死無疑。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長順、惠水、紫雲一帶,還有一些四處逃竄的散匪,特別是幾個少數民族的匪首還沒歸案,為了弄清他們的下落,陳大嫂能否暫緩處置,以匪制匪。
過了幾天,有人更進一步闡述了不殺的理由:她是少數民族婦女,雖然卷進匪亂,但所起的破壞作用並不像傳說得那麼嚴重,如今大股土匪已消滅,留下還可讓她去爭取散逃的土匪自首。
意見難以統一,於是貴州省軍區把陳大嫂的詳細情況呈報給西南軍區。西南軍區參謀長李達當時要啟程赴朝鮮參觀,他指示把陳大嫂一案暫且放置一下,等回來再研究處理。
李達從朝鮮歸來,在北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見,匯報工作時,特意談及了陳大嫂的情況。李達說:「主席,這個女匪首,下面有的要殺,有的要放。」毛主席用肯定的語氣說:「不能殺!」
6月5日,在縣城大會上,陳大嫂被當眾釋放。她非常感激,為報不殺之恩,主動申請參加當地的清匪工作。她現身說法,大講共產黨的寬大政策,三番五次鑽進土匪藏匿的山洞,面對面地勸降他們。
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就有22名匪徒主動投降。匪首岑正學、陳老毛、陳登安三個人,拒不投降,陳大嫂動員他們的親屬去勸降多次,均未奏效,於是她帶著部隊進山搜剿,將這三名頑匪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