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潮州城︱70年前的這一天,潮州群眾夾道歡迎解放軍進駐潮州城!

2021-02-07 潮州發布

10月23日,70年前的這一天,對潮州而言是一個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22日,潮安解放。第二天,也就是1949年10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第四支隊舉行入城儀式。這一幕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隊員羅國璋、盧修平等用相機記錄下來,成為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而為了潮州城的解放,無數革命先輩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為進一步傳承紅色基因,激揚家國情懷,傳遞社會正能量,我們將陸續推出《解放潮州城》特別報導,通過深入走訪,搜集珍貴歷史資料,為您講述潮州城解放背後感人至深的故事,激勵廣大幹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創潮州發展新局面。


今天,我們首先來重溫70年前,解放軍入城那一段激動人心的時刻,聽聽兩位近百歲的老人講述她們涵養深沉的家國情懷。



▲資料圖片  這張照片是1949年10月23日人民解放軍進駐潮州城時所拍攝到的畫面,70年前,人民解放軍正是通過這座廣濟門城樓,沿著太平路牌坊街進入到潮州城。


照片上,人民解放軍排著浩浩蕩蕩的隊伍走過太平路牌坊街,受到群眾夾道歡迎。透過照片,我們仿佛還能感受到當時的熱烈氣氛。解放潮安入城儀式同日,潮安縣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在中共潮州市委黨史研究室的協助下,我們找到了家住澄海的許崇英老人,她當時就在解放軍的入城隊伍中,感受了中國人終於揚眉吐氣的振奮時刻。


離休幹部  許崇英(95歲)

群眾夾道歡迎,13班鑼鼓,因為解放了,解放意味著一切都不受國民黨束縛了。


許崇英,解放軍隊伍內人稱細姐,今年95歲。解放前她先後在東江縱隊、潮澄饒豐人民抗徵隊、人民解放軍韓江支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第四支隊等負責後勤軍需工作。潮州解放時,許崇英任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第四支隊供給處副主任。解放軍入城前後的各項事宜,一應所需的軍需物資,都是由她著手經辦的。

▲資料圖片


我們是從鳳凰山下來的,入城大概在下午3點左右吧,我們預先縫了很多「民主藍」的衣服,穿著「民主藍」軍服進城的,縫了袋子裝米的圍在身上,是素姨她們在縫衣組趕製的。


許崇英老人口中的「素姨」,是另一位剛強的革命女幹部,叫黃秋蘭,今年98歲,現居潮州市區。解放軍入城時,黃秋蘭雖然沒有在隊伍中,但是解放軍之所以能夠以整齊的軍容順利入城,她功不可沒。因為戰士們身上統一穿著的「民主藍」軍服,都是她一手縫製的。

細姐(許崇英)收一些藍布來,我就來做,我剪,然後叫一些工人來縫,五角星帽,要設計,我的任務最重,縫米袋,一條長長的,背在肩上,米袋、乾糧袋,擔架布,還要縫上衣褲子,任務很重,一名工人和我點著一臺小燈,做到半夜。


解放前夕,黃秋蘭所在的縫衣組趕製解放軍的新衣,還要避開敵人的包圍,常常居無定所。

細姐他們一批一批來領,她做總務,敵人總是來包圍,地方一處換過一處,在山區最低處的秘密場所,又得有水。


黃秋蘭1922年生於泰國,11歲回到家鄉意溪鎮黃厝圍,17歲參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她與丈夫邱河玉是經組織介紹結婚的革命伴侶,她一生懷了九胎,有4胎在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中不幸夭折,為革命付出了常人難以承受的代價,但如今回憶起來,她仍無怨無悔。

艱苦之後有希望,希望快點解放,我在鬥笠上寫著苦盡甘來,哪裡有甘,我說解放就是甘,很開心。


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27年南昌起義軍進入潮州城,1939年日本侵略者攻佔潮州,1949年10月23日潮州城全面解放。潮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民族獨立和解放而英勇鬥爭,譜寫了一曲曲悲壯雄渾、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

潮州不僅是一座文化古城,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紅色的城市,她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就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潮州七日紅、茂芝軍事決策會議等成為潮州的紅色文化名片,潮州地方黨組織領導潮州人民艱苦奮鬥,不屈不撓,一往無前勇奪勝利的紅色精神將鼓舞潮州新一代年輕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



漫步潮州古城牌坊街,70年前,解放軍進城經過的地方已經煥然一新了,古色古香,充滿著歷史文化底蘊的街道成為國內聞名的旅遊打卡地,人們悠閒地在這裡散步參觀,享受著這裡精緻的美食,精湛的工藝以及獨特的人文風情。


70年前,人民解放軍拋灑生命和熱血,邁著鏗鏘的步伐掀開了潮州歷史新的篇章。經過70年來的發展建設,潮州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歷史節點,刻苦耐勞、與時俱進的潮州人正朝著加快打造汕潮揭城市群、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構築潮州產業發展新高地的目標,勇立潮頭,奮勇向前。


來源:潮州市廣播電視臺

| 講好潮州故事  傳播潮州聲音 |

| 關注潮州發布  一起感知潮州 |

相關焦點

  • 解放軍入潮州城二
    你好啊,歡迎閱讀潮州老照片的第56次分享文章。
  • 解放軍入潮州城一
    你好啊,歡迎閱讀潮州老照片的第54次分享文章。
  • 遊潮州,你去過哪些景點
    潮州城歷史上是粵東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達官明吏多集於此,潮州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特別是廣濟橋、韓文公祠、牌坊街等一批全國著名景區景點和特色旅遊休閒街區。潮州市人民廣場牌坊街明清二代,在潮州城建立眾多牌坊。
  • 香港回歸老照片:市民揮旗歡迎解放軍進駐,圖6是港督一家告別儀式
    來看一組香港回歸的老照片:市民揮旗歡迎解放軍進駐,圖5是港督一家告別儀式。這一張照片是港主權交接儀式,與英國王儲查爾斯握手。「東方之珠」在萬眾矚目中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這一張照片是英方的告別儀式,於1997年6月30日晚上6時15分在添馬艦露天場地舉行。駐港部隊逾6000人的陸海空主力部隊,在7月1日6時整進入港。
  • 潮州手信:如何「弄潮起浪」
    2019年5月,潮州時隔8年再次啟動「十大手信」的評選活動,來自全市申報的工藝品、食品、日用品三大類各有10個產品被確認為「潮州十大手信」。重啟十大手信認證,既是近年來潮州致力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精品城市的一條脈絡,也體現了潮州發展文化旅遊創意產業,推動提高文旅產業綜合效應和附加值的決心。
  • 煙雨朦朦的千年古城,紅色革命發源地,美食名城,這就是潮州
    潮州的民居,古來就講究一種小巧的格局和布置,進門是一道木雕的門屏風,轉過去是六扇木雕的客廳門,天井是種著蓮花的大陶缸,客廳裡的木柱上,是掛著烏漆沐金的木楹聯 ;一把半開半合的黑綢傘,一條仄仄窄窄的後花巷,又把你引到一戶人家的大門前。從城南,到城北,一聲聲簷花的嘀嗒中,一聲聲工夫茶的「請、請」裡,就這樣一家家穿過了潮州,認識了潮州。潮州是雨的天下。
  • 重溫《陳三五娘》 解讀潮州元素
    ,得到群眾的歡迎。潮州花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潮州歌冊《百屏燈》從「頭屏董卓鳳儀亭」,一直唱到「百屏拜壽郭子儀」,就是對歷史上潮州花燈盛況的寫照。清代潮州青龍廟會興起之後,遊花燈之風更盛,一連三夜,花燈鼓樂,滿城如醉。
  • 潮州:一座千年古城如何讓文化「潮」起來?
    這是10月13日拍攝的廣東潮州牌坊街。 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新華社廣州10月14日電(記者詹奕嘉、毛鑫)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長假,千年古城潮州迎來了近200萬名遊客。走廣濟橋、上廣濟樓、逛牌坊街、品工夫茶、嘗潮州菜……熬過了疫情的衝擊,潮州旅遊市場熱度重燃,古文化正是最吸引遊客的「熱源」。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古城區內至今保留著大量獨具風格的明清古建築,潮繡、潮州木雕、潮劇以及工夫茶、潮州菜等都是中華文化瑰寶,飲譽海內外。
  • 【紀念萍鄉解放70周年】上慄大院村老黨員鍾菊英:我送菜給解放軍吃...
    【紀念萍鄉解放70周年】「打土豪分田地 人民當家作主」        【紀念萍鄉解放70周年】「第一次見到解放軍,充滿敬佩之意」        【紀念萍鄉解放70周年】「解放軍紮營在我們學校,還幫老百姓推土車子!」
  • 潮州牌坊街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李炳炎是潮州府城人,在打銀街長大,上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研究潮州窯,認為「要研究潮州的陶瓷就一定要研究潮州的文化」。 潮州古城東臨韓江,韓江發源武夷山,匯合梅江和汀江,下遊分流為北溪、東溪和西溪出海,流域面積廣,聯通閩粵。明清時期,潮州憑藉韓江水上交通的地理優勢,形成了以府城為中心的商業貿易地位,成為韓江流域經濟中心。
  • 廣東的古城—潮州古城,牌坊歷史悠久,被譽為「嶺海名邦」
    作為廣東省的港口城市,潮州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廣東少數用古風和韻味打造的旅遊城市。這裡人文科學遺址眾多,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潮州最具代表性的風景畫—潮州古城古建築群。最原始的潮州風情和文化在此匯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廣東有座「活著」的古城去發掘其最深處的韻味!
  • 央視紀錄片全景再現70年前解放海南島戰役
    70年前,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兵團跨越瓊州海峽,同國民黨軍展開登陸奪島之戰,解放了中國第二大島——海南島,創造了解放戰爭史上的經典成功戰例。 為紀念解放海南島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了三集文獻紀錄片《解放海南島戰役》,將於5月25日起在CCTV-4晚八點檔《國家記憶》欄目播出。
  • 潮州牌坊街|細數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潮州文史專家陳賢武考據了歷代的潮州地方志,寫就《潮州牌坊街》。書中記載昔日潮州府古牌坊共有570座,至多3.3公裡的府城範圍內有103座,平均每平方公裡內建有牌坊29座。昔日長僅1.6公裡的太平路上,有過43座牌坊,平均每35米就立有一座牌坊。建牌坊不是潮州獨有的風氣,牌坊作為紀念性建築而存在的時間約從明清開始,此前,坊門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中重要的功能性構築物。
  • 看看老照片——70年前,石破天驚的中國!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市民歡迎解放軍入城。此前,傅作義接受北平和平解放,他的25萬國民黨部隊,陸續出城接受解放軍改編。        這張照片是人民解放軍機械化部隊從夾道歡迎的群眾中穿過。一個市民跳上了炮車,在炮筒上寫下「向蔣介石開炮。再給蔣介石一炮」的字樣。
  • 71年前的今天,成都解放
    來源:微信公眾號「鈞正平工作室」(ID:jzpgzs)71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殲滅了國民黨胡宗南轄下第五兵團,俘虜了兵團司令李文,成都就此解放。自此,國民黨軍隊在大陸的最後一支主力覆亡,國民黨徹底退出中國大陸舞臺。
  • 潮州,終於火出圈了
    韓文公祠 1929年來源:《中國文化史跡·圖版》第三輯70頁在民間百姓甚至將韓愈奉為神明去拜祭並相信他能給自己帶來好運>之後廟碑多次重立,均為後人重書可點擊放大欣賞若韓愈興辦鄉校是讓潮州從南蠻邁向了文明 那潮州城郭的誕生則證明了文明的曙光照向了這片曾經的荒蕪之地自宋起開始築城,經多年發展終形成了外郭內城並繞城壕的完備格局
  • 「江湖」上的潮州幫
    1978年《醉拳》,成龍到酒樓吃白食,遇到了一位潮州掌柜。                香港電影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群體,莫過於潮州幫。 1973年,潮州幫初登場,片名就很帶勁,叫《潮州怒漢》。
  • 潮州牌坊街有一條甲第巷,清末潮州城富商居住之地,現在鮮為人知
    提起潮州,很多遊客都會想起老牌華人富豪李嘉誠。因為這裡是他的故鄉。實際上,潮州是一個具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也是廣東古城味道最重的城市。到廣東旅遊、不到潮州旅遊是一件遺憾的事,潮州八景可以與杭州西湖十景媲美,除此之外的開元寺、牌坊街也不容錯過。建於明清時期的潮州牌坊街,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以密集牌坊為特色的步行街,一到假日就會人山人海。人氣直逼重慶洪崖洞、西安回民街、永興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