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的潮州幫

2021-02-23 潮汕平原

新冠病毒肆虐,死亡陰影籠罩世界,人們都渴望著救世主的出現。


巴西黑幫上街頭,自發牽起警戒線,替政府封城抗疫;

               

墨西哥毒梟千金,真槍實彈護送下,給社區窮人送物資; 

               

義大利的黑手黨,聽了教父的號令,施捨食物籠絡人心。 

               

當江湖道義照進現實生活,一切都顯得荒誕又魔幻。

 

看著這些幫派弟兄,身為潮汕人的我,又想起了港片中的同族。

 

 

試問,哪一個少年不曾披上床單,看著電視裡的港片,幻想著自己仗劍走天涯,用高超武藝劫富濟貧,甚至抱得美人歸。

 

犯中二病之外,作為潮汕人的我,有個獨特嗜好就是找帶有家鄉元素的彩蛋。

 

1978年《醉拳》,成龍到酒樓吃白食,遇到了一位潮州掌柜。 

               

1983年《少爺威威》,譚詠麟被丟進馬戲團,為了保命跟豹子套近乎,表示「你來自非洲,我來自潮州」。 

               

1984年《人嚇鬼》,林正英為一隻潮州鬼立墳讓他投胎轉世。 

               

香港電影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群體,莫過於潮州幫。

 

1973年,潮州幫初登場,片名就很帶勁,叫《潮州怒漢》。 

               

1987年《監獄風雲》,聽說老家來了新成員,潮州幫前輩立馬送來關懷。

               

1987年《江湖情》,周潤發作為潮州幫教父,道出了緊密團結的宗族精神。 

               

2001年《買兇拍人》,裝黑幫的混混,在討論要不要來句「撲領母」。

 (「撲領母「,潮汕話中,問候對方母親的親切用語)。

              

2005年《黑社會》裡,張家輝吃的勺子,就是潮州幫頭目「魚頭彪」家的。 

               

最著名的潮州幫電影,近有《追龍》,前有《跛豪》。 

               

這兩部片子的主角原型,都是潮州幫在港的最大代表——吳錫豪。 

               

1962年,全國大饑荒時期,一艘擠滿偷渡客的船在香江靠岸。

 

三十出頭,虎狼之年,吳錫豪下了船,深深吸進一口氣。

 

金錢、權力、血汙、美女,香港的罪惡氣味,伴隨著鹹澀的海風,進入了吳錫豪的肺中。然後,一口夾雜著功夫茶茶漬的濃痰,被他狠狠吐砸到地上。

 

望著眼前的大都市,吳錫豪說出了此生最著名的口頭禪——撲領母

            

潮汕人好武,這股風氣自古有之。

 

在韓愈還沒治理潮州之前,這片土地還是未開化的莽荒之地。

 

等到中原人口南移,潮汕平原上,爆發了新住民與原住民的衝突。後來,明朝中後期又有倭寇海盜橫行,清初時又有反清勢力的拉鋸……

 

長期的動亂,族群的矛盾,潮汕鄉親唯有靠宗親團結武力鬥爭來保護自己。 

       潮汕好武之風依然保留在社日遊神活動中

 

如今是和平年代,說到潮汕,大家首先會想到的肯定是牛肉火鍋,那為什麼都說「潮州幫」,不說「汕頭幫」呢?

 

這跟潮汕地區的行政規劃演變有關。 

              

廣義上的潮汕地區,包括「潮汕三市「潮州、汕頭、揭陽,以及「海陸豐」的汕尾市。

 

其中,由於潮州府作為潮汕大區首府的歷史最長,所以潮汕人在外都自稱潮州人。

 

因此,拿著AK47搶銀行的賊王葉繼歡,雖然是海陸豐人士,也算得上潮州幫梟雄。 

       《樹大招風》葉繼歡

 

並且,潮州幫成立於1866年,而五六十年後「汕頭」才設為市政局,建國後才成立市政府,因此就沒有「汕頭幫」一說。

潮汕人佔香港人口的五分之一,遠的不說,自打康熙年間,「遷海令」的停止,讓大量潮汕人開始遷入香港墾殖。1840年,鴉片戰爭割讓香港,更是掀起了拓殖高潮。

 

從此,一艘艘紅頭船駛入香江,「撲領母」與「丟雷老母」齊飛。 

       載著潮汕人走向世界的紅頭船

 

1866年,英領事進駐潮州城,而潮州沿街仍張貼「反對英國侵略者入城」的標語。

 

在這個動蕩的年份,江西萬安縣,一幫潮州人聚在一起,歃血為盟,組建了「潮州幫」,在當時也叫萬安幫。 

               

民國建立後,萬安幫逐漸分裂,其中「義安幫」一支另開山堂,於1921年用「義安工商總會」名義向香港政府華民政務司署註冊,並在香港紮下了根。

 

後日本侵華,為了逃避戰亂,更多的潮州人逃亡香港,此時「義安工商總會」卻因涉及三合會活動,被港英政府取消了社團註冊。

 

潮州人在香港可謂走到了谷底,而亂世出英雄,一個陸豐人來到了香港,他就是國民政府軍統少將,「特工之王「戴笠的得意門生——向前。 

       向前

 

向前將軍把原來的潮州幫組織,改名為「新安公司」及其分支「永安公司」,即後來成為香港四大黑幫之一的「新義安」。

 

他的兒子,向華強和向華勝哥倆,後來都成為了電影業的大佬。 

               

1956年,香港警方大舉掃蕩幫會,新義安被打散,潮州幫再次觸底。

 

直到六十年代,大量潮汕人逃難湧入香港,為潮州幫注入了新的血液,一代梟雄吳錫豪踏浪香江,開始在九龍城寨「七分靠打拼」。

 

而在吳錫豪之前,一個同樣來自潮州的青年帶著全家人偷渡到了香港。他,更有「三分天註定」的幸運,靠著關係進了警局當差,他就是後來的五億探長——呂樂。 

       《五億探長雷洛傳》,雷洛即呂樂。

 

走在不同道路,兩個潮州人相遇了,攜手將彼此推向了更高的巔峰。

 

一黑一白,兩手遮日,吳錫豪和呂樂的庇護下,廣大離散在港的潮州人聚集起來。

 

他們嘴裡罵著「撲領母」,心裡卻有著更重要的三個字——「膠己人」。 

       《追龍》

 

 

「膠己人」三個字,是潮汕人走遍天下的通行證,意思是「自己人」,鶴佬語。

 

「鶴佬」是「河洛」的諧音,因為潮汕人祖先是從中原河洛遷移過來的,至今保留著古代中原的語言。

 

潮汕人在外為什麼那麼抱團?潮州幫與香港其他黑幫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我認為就在於方言的獨特性,鶴佬語演變的潮汕話,本身就是自帶加密性的黑話。 

               

電影《追龍》裡有段臺詞——

 

「打工兩塊,打架三十塊,十次有九次都打不成,去瞎喊:『撲領母』,就收錢了!」

一句「膠己人」天註定,一句「撲領母」敢打拼,只要會說流利潮汕話的人,就能受到同族的協助。

 

只是,來到香港的異鄉人,並非都像潮州人這麼幸福。 

               

七八十年代以前,一個香港人看地圖,會發現大陸的版塊上有很多大大的圓圈,一個圓圈就代表一個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

 

而那些從大陸偷渡過來的人,就被香港人稱為「大圈仔」,當然也包括潮州人。

 

然而,同樣是大圈仔的命運寫照,《省港旗兵》《跛豪》卻有著巨大的反差。 

               

《省港旗兵》中,身處亂世的主角,不得不背井離鄉,成為一個繁榮國際大都市的邊緣人,他們渴望能從這個烏託邦中尋找到幸福的生活。

 

然而,美好幻象的背後,是世界觀的破滅。

 

當所有的正路都向他們關閉時,女人唯有出賣肉體,男人唯有錘鍊出硬實的拳頭。 

               

那些混出頭的,成了跛豪,留下一代梟雄的名聲。

 

而混不出頭的大圈仔,就成了命喪街頭的無名小卒,有的成了被狗咬死在陸港邊境的「打靶仔」,連香港的泥巴都沒沾到。 

               

中國傳統的黑幫文化,其實是一種遊民文化

 

所謂遊民,指的是親緣、地緣和職緣游離於中國主流社會之外的無根之民。

 

港片中,他們的江湖規矩和兄弟情義,其實是彌補官方價值體系的缺憾。

 

誰生出來就想當黑社會?刀光劍影,快意恩仇,本質不過是異鄉人的悲歌。 

               

回到現實中,無論外國黑幫出於什麼動機,去進行防疫救助的「善舉」,都只能說明當地政府的失責。一個正常而強大的國家,其實並不應該上演此類魔幻事件。

 

現實中的黑幫,總在維護著某種地下秩序。而到了電影中,諸如潮州幫的江湖故事,則寄託著我們對社會公平的願景。

 

願世上都是「膠己人」,人間再無「撲領母」。 

              

文章作者:老澎

            文章編輯:PulpOrange

設計視角:YAN

      監      制:黃瓜汽水


來源: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感謝作者授權

原文連結:「撲領母」的潮州幫,是港片裡最野的鄉黨



探尋更多的故事,聯繫電話:13417049915

點擊藍字閱讀

No.1:潮汕平原春耕圖

No.2:江雁,韓江上的漁叟

No.3:尋找春天的芳蹤

No.4:震撼!鹽拖老爺

No.5:從汕頭金中南校走紅的一封家書

No.6:創文再發力 古村換新顏

No.7: 綠野仙蹤

No.8:平原有味是清歡

★ 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潮州幫》定檔3月9日愛奇藝 ,再譜「潮州幫」傳奇
    【潮汕圈-向世界報導潮汕】      潮州幫在港片中無處不在,以抱團打天下而聞名,繼《追龍》之後
  • 中國珠江文化歷史:潮州幫與客家幫
    潮州幫商人是僅次於廣州幫的廣東第二大地緣性商人集團,指籍貫為清代州府的商人。有人認為,潮州幫商人作為一個群體形成較晚,主要是清康熙以後開海貿易才開始形成。此前潮州商主要是海盜商人集團,依靠走私貿易為生,甚至與明朝武裝對抗,且與福建漳、泉海盜商人共同構成我國東南沿海海盜商人主體。
  • 【潮州幫】潮州26歲女子身患結腸癌,請幫我繼續化療,我想戰勝病魔!
    2020-12-23 00:12:47 來源: 潮州玩家 舉報
  • 【潮州幫】潮州女子懇求各位愛心人士救救我的父親,家裡需要你,你...
    2020-12-25 03:59:07 來源: 潮州玩家 舉報
  • 香港三合會大不同:和字頭堂口多,14K明星多,潮州幫「撈家」多
    影片中經常出現「字頭」、「社團」、「堂口」等江湖術語,那麼當時香港到底有多少社團?有多少個大佬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這是一張關於香港三合會各幫會字頭,以及所轄堂口的組織結構圖表,從上圖來看,當時香港幫會(字頭),也可以說派系,一定超過
  • 五問潮州
    要想利用好這種文化向心力,就要用現代的、創新的手段把潮州文化的底蘊展現出來,把潮州文化的精髓變成人們精神上可以皈依,物質上又好吃又好玩,還可以用參與體驗的形式展現出來的現代文旅產品。這或許正是潮州政府和企業需要好好思考的命題。宗族之問潮州另一個鮮明的標籤是宗族。宗族對潮州地區產生的深遠影響可以說一直延續至今。
  • 粵東寶藏,潮州手拉朱泥壺
    武俠小說《絕代雙嬌》的開篇如此寫道:江湖中有耳朵的人,絕無一人沒有聽過「玉郎」江楓和燕南天這兩人的名字;江湖中有眼睛的人
  • 【潮州幫】潮州女子身患慢性白血病,家中還有11歲幼兒,請幫幫我!
    2020-12-01 04:06:05 來源: 潮州玩家 舉報
  • 香港的紅與黑:杜月笙、李嘉誠、香港四大探長、新義安、潮州幫、14K、向華強、霍英東...
    單這一條,就讓許多江湖大哥自嘆不如。1953年6月20日,黃金榮因發熱病倒,昏迷了幾天,就閉上了眼睛,時年85歲。至此,青幫三大亨時代,徹底落幕。一個月後,14K創始人葛肇煌因腦充血在香港逝世,終年59歲。其子葛志雄登上14K龍頭寶座,但幫會已經開始分裂,葛志雄只是名義上的老大,36個分支組織各自為政,對外都稱「14K」。
  • 潮州市原創潮州音樂作品展播(01)潮州大鑼鼓《歡慶勝利》
    自1965年創作潮州大鑼鼓《南海英雄贊》赴省參加演出;1975年與人合作創作潮曲交響樂《智取威虎山》之後,又先後創作了潮州大鑼鼓《歡慶勝利》(配鼓:陳鎮錫)、《春江放筏》(配鼓:黃義孝)、《韓文公凍雪》(配鼓:黃義孝)、《潮州情》(即《潮汕情》)、潮州弦樂曲《繡花姑娘》等樂曲;作曲的潮州大鑼鼓《歡慶勝利》於1978年入選由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潮州音樂名家版》(第二輯
  • 潮州 | 慢慢走,深深愛.
    也許會遇到熱情的大爺大叔,笑眯眯邀你坐下來喝一杯工夫茶。嫋嫋茶香中,悠哉的心情也跟著升騰起來。去牌坊街走一走吧。二十三座牌坊如列陣的士兵順街道一字排開,器宇軒昂。待到夜晚,廣濟橋上燈光璀璨起來,便少了幾分古樸與淡然,多了幾分旖旎與夢幻……走在潮州,總像是走進了一場「慢時光」的夢境裡,那將一人銘記千年的江與山,那時不時便會陷入其中的「美食陷阱」,那承載著歷史風塵的牌坊與小巷
  • 潮州「開房」哪間強,情人節酒店推介,只能幫你到這裡啦!
    位於牌坊街分司後巷的府城客棧,作為民宿來講,直接就是潮式主題酒店了,坐落在韓江邊上,旁邊又是情侶散步最佳地點的牌坊街,遠一點可以走到北堤……酒店房間裝修也很商務,在潮州也算是很不錯的精品酒店,所以不可避免的重要想起這家酒店,保齡球也是潮州唯一的,首家。那麼還要多說什麼呢?
  • 潮州青聯委員上CCTV啦!
    時間:2019年10月14日地點:北京星光影視園D座事件:星光大道年度總決賽分賽
  • 潮茶擺在哪裡「最潮州」?我們幫你找到了6處!
    潮州是座魅力之城,潮州話、潮劇、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繡等無不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還有潮州腸粉、牛肉丸、粿條、春餅......額,不好意思跑題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潮州工夫茶。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走街串巷,爬山涉水,努力地在潮州尋找一處這樣地方,想在那擺上一道「最潮州」的工夫茶席,接著我們發現了6個寶藏地點,一起來看看究竟是哪六席?
  • 「江湖掃地僧」紅塵回憶錄
    揮手江湖遠,合掌慈悲深。江湖往事:風高雨烈亂流急,江湖叢林俠客行馬熙澄,老家潮州,52年生於九龍黃大仙東頭村。馬熙澄天性好強,愛出頭、不服輸,14歲跟著桀驁不馴的潮州公子哥洪漢義一起、拜入14K猛人「大傻」門下,以「細肥」之名行走江湖,熱血街頭、開片劈友是家常便飯,能打敢打、拳頭硬、講義氣的「細肥」迅速出位、年紀輕輕便在道上聲名鵲起。「細肥」的對手,放在今天的香港江湖、都是超級大佬輩的風雲人物。
  • 討論|如果做一份潮州菜譜,你最想寫上什麼?以潮州美食的名義,來一場舌尖上的擂臺賽!
    身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潮州人身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如果要做一份潮州菜譜,你最想寫上什麼?你有最愛的潮州菜廚師嗎?有總也吃不膩的潮州菜店家嗎?這一次,潮州正式發出英雄帖潮州菜「名菜」「名師」「名店」評選報名正式啟動以潮州美食的名義,來一場舌尖上的擂臺賽!
  • 《潮州》MV來了,大美潮州,太美了
    潮州詞曲:許名燦演唱:許名燦潮之州 大海在其南韓江水 孕育這座城東門樓 守望廣濟橋大鑼鼓 敲響牌坊街爺爺講 十八梭船廿四州奶奶說 兩隻鉎牛一隻溜鹹菜果 還有媽媽的味道工夫茶 喝出爸爸的驕傲潮州潮州潮山潮水潮州人 夢裡永遠的家園
  • 雙花紅棍陳慧敏,潮州菜館一戰上位
    一次肥仔坤帶著陳慧敏和另一位保鏢到一家潮州菜館吃夜宵,還沒落座,四位蒙面殺手就朝肥仔坤的方向飛奔來,二話不說持刀就砍,先將另一位保鏢砍翻於地,於是又撲向了肥仔坤,陳慧敏眼疾手快、不慌不忙、三拳兩腳就把四個刀手幹翻在地。亂刀下救了肥仔坤。此役陳慧敏一戰封神,江湖猛人都要怯他幾分。
  • 電影《匿名者》潮州開拍 以潮州警察為原型 全部在潮州取景拍攝
    日前,公安部宣傳局巡視員、全國公安文聯秘書長楊錦到潮州,看望慰問電影《匿名者》劇組成員。  據了解,電影《匿名者》以潮州偵破公安部督辦的「2 21」建國以來最大網絡賭博案,以及在偵辦該案中湧現的英雄人物、市公安局科信支隊朱戊源同志的先進事跡為題材改編,影片全部在潮州取景拍攝。
  • 潮州歌冊
    解放後,潮汕地區的專業和業餘作者還創作或改編了許多新歌冊,使潮州歌冊煥發出新的風貌和活力。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潮汕的鄉村依然隨處可見潮州歌冊的說唱場面。隨著在破四舊以及文革命等運動到來,潮州歌冊備受波及,多數作品被燒毀殆盡,據說現在留存下來的歌冊大約有兩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