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三合會大不同:和字頭堂口多,14K明星多,潮州幫「撈家」多

2020-08-18 娛民三叔


七十年代末期,香港電影裡出現了「英雄片」這種新的電影風格,什麼叫「英雄片」?其實就是個人英雄主義的黑幫電影,起初大多數都是虛構的「槍戰片」,後來越來越多的黑幫電影更加接近於現實,與其說接近,倒不如說就是根據真實人物、故事改編而成。例如《慈雲山十三太保》、《尖東之虎》、《濠江風雲》等。影片中經常出現「字頭」、「社團」、「堂口」等江湖術語,那麼當時香港到底有多少社團?有多少個大佬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這是一張關於香港三合會各幫會字頭,以及所轄堂口的組織結構圖表,從上圖來看,當時香港幫會(字頭),也可以說派系,一定超過10個,而每個字頭下又分出許多堂口。其中以「老歪」,即整個「和字頭」的堂口最多,人數最多,更是年代最悠久的香港本土幫會。

和字頭的起源

正如杜琪峯導演,古天樂、梁家輝主演的《黑社會》系列電影演繹的那樣,一位來自洪門天寶山,碧血堂的紅旗五哥,召開了一次洪門大會,藉此發展洪門勢力,將當時香港所有的幫會拉攏,提出「以和為貴」的概念,並傳授了一套去繁化簡的洪門文化和規矩,在個堂口的名字前加了一個「和」字。由於和字頭的成員大多都是苦力工人,因此又被稱為「咕喱幫」。

和字頭的始祖是「中和堂」,「和合圖」由12個小幫會組合而成,有共圖大業的意思,因此取名「和合圖」,其成員中有不少演員,例如「B哥」吳志雄、何家駒、黃光亮,林嶺南(監獄風雲的編劇)

後來,從和合圖又獨立出來一個堂口,叫「和勝和」,是目前香港人數最多的幫會。其中「和安樂」,即水房,由香港安樂汽水廠工會發展而來,曾是和字頭裡財力最雄厚的堂口。當年,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地盤,比如和合圖在港島區,和勝和是柯士甸道以北。目前也只有和合圖、和勝和、和安樂(水房)這三個社團比較活躍,其他堂口基本已經消失。

潮州幫起源

潮州幫一開始是由同鄉會、宗親會演變而來。基本都是來潮汕地區的人,以及一個方言語系的人,後期一些客家人幫會逐漸融入潮州幫。其中,洪門萬寶山在香港建立的一個募集資金的組織「福義興」年代最為久遠,到了50年代才逐漸參與三合會活動,因此當時有著「最老福義興,最大和安樂」的說法。

在60年代的香港,由於警察部隊中潮州籍警官居多,例如呂樂、顏雄等,因此潮州系幫會得到「特殊照顧」,因此當時香港的黑白兩道,幾乎是潮州人的天下。潮州幫之中,新義安就不用多說了,傳說曾經有12個話事人,其中9個是向家兄弟。從該幫會中獨立出來的「義群」出了一個「跛豪」,「敬義」出了一個李修賢。如果網友知道還有其他名人的話,也可以在評論中補充一下。

東字頭起源

東字頭幫會,是由一幫東莞籍工人組成的幫會,其中「東福和」社團在探長劉福的關照之下,有過一段風光的日子,潮州幫都被其打壓。劉福探長是誰?在《一代梟雄之三支旗》這部電影裡,鄭則仕飾演的探長,其原型就是劉福,他的侄子劉榮駒則是聯公樂社團的創始人,曾是香港所有幫會龍頭中最有錢的,也是鄧光榮的大佬。

另外,東聯社裡出了一個「沙皮狗」,是呂樂手下的「收租佬」之一,沙皮狗的門生「老東就」,原本莫世就,與B哥吳志雄是結拜兄弟,似乎還是「權雄十二友」中的一員。莫世就當年專門為明星辦演唱會,張學友就是他手中的「搖錢樹」。

「四大」小幫會的聯盟組織

「四大」通常是指「單馬聯同」這四個主要的小字頭幫會,他們組成聯盟對抗其他幫派,並定下規矩「有福自己享,有難一起當」,言下之意就是,平時各做各的,一旦有誰被欺負,其他幫會就要幫忙。對於「四大」還有著不同的說法,例如「單馬聯同全港九,四大公司泊碼頭」,或者「單馬聯同全廣東」,是指還包括「全字頭」、「廣字頭」、「東字頭」等幫會。

14K,一個明星最多的幫會

關於14K的起源,在此不多說。根據調查發現,14K是一個明星最多,成員最多,最不團結的幫會。為何說明星多呢?例如:陳惠敏、王羽、柯俊雄三人是結拜兄弟,後兩位都是陳惠敏介紹入會的,還有樊梅生(樊少皇之父),以及六七十年許多「龍虎武師」也都有14K背景。

為何說成員最多呢?因為14K幫眾世界各地都有出現。為何說最不團結呢?即使龍頭葛肇煌在,他也沒辦法統一14K,因為「洪發山」在葛肇煌之前就已經存在,香港就有洪發山的成員已經成了氣候,所以相互都不買帳,因此20多個分會,20多個字頭各自為政。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聊到這裡吧,如果你知道更多關於香港三合會的資料或傳說,可以跟大家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港澳颱風雲錄:香港三合會大不同:和字頭堂口多,14K明星多,潮州幫「撈家」多
    這是一張關於香港三合會各幫會字頭,以及所轄堂口的組織結構圖表,從上圖來看,當時香港幫會(字頭),也可以說派系,一定超過10個,而每個字頭下又分出許多堂口。和字頭的起源正如杜琪峯導演,古天樂、梁家輝主演的《黑社會》系列電影演繹的那樣,一位來自洪門天寶山,碧血堂的紅旗五哥,召開了一次洪門大會,藉此發展洪門勢力
  • 香港反黑的歷史:剷除三合會不是光靠臥底的
    接著,其他行業也紛紛以行業或地區為限,一時間建立起了十多個堂口。不料,這樣反而使原來屬於個人之間、少數人之間的糾紛釀成堂口之間的爭執,發生近十次大械鬥,問題日趨嚴重。香港政府命令警察部門密切監視各堂口活動,並責成其緝兇歸案。於是,這些組織便轉為秘密活動。
  • 電影《黑社會》中的「和聯勝」,現實裡香港的本土黑幫——和勝和
    1909年前,前身是「勝和同鄉會」(現在東莞市南城區勝和村)的「勝和堂宗祠」勝和堂,於香港九龍的深水埗區九龍仔成立,堂口歸屬和合圖。 1909年端午節,廣東洪門天寶心派遣勇義堂頭目「黑骨紅」(另一說為「黑骨仁」)來香港開「洪字頭」新堂,他來香港後,眼見香港各小堂口並無組織,於是提議聚合各幫人馬,並傳授洪門的洪拳、組織及幫規,並協議和平共存。為確立「以和為貴」精神,大家提出在各堂口的名稱上,再一律加上「和」字,形成既聯合、又獨立的和字頭的三合會。「勝和堂」遂成為「和勝和」。
  • 香港黑幫四大家族排名榜單揭曉!三合會排名第一!
    警方資料顯示:依據社團條例註冊的三合會組織50多個,包括14K合會各個獨立分支,80年代中期,香港《中報》曾連載一篇特稿,題為《香港三合會及有組織罪案內幕》,比較詳細準確地披露了三合會的真面目。三合會組織架構三合會大部份成員組織部在數千人以上,也有少部份組織會員僅百餘名。
  • 香港娛樂圈黑社會風雲結案,多位幫內兄弟轉型當藝人?
    這對娛樂圈大亨兄弟,作為黑幫社團創始人之子,早就被口誅筆伐八得底掉。那麼,真實的香港娛樂圈黑勢力究竟有多強大?黑社會對香港娛樂圈又有多大影響?11月24日,向華勝的追悼會在八寶山舉行。向華強夫婦送行。1947年「新義安」和「14K」分別被國民黨軍統系統裡的少將向前和中將葛肇煌改組創建,這對同根同源的社團,一開始其實都是國民黨部署在香港意圖「反攻大陸」的棋子,不過後來成為棄子,「革命理想」蕩然無存,也逐漸走進「地下」,成為地下秩序的維護者。而香港另外一個本土社團「和勝和」(「和字頭」派系),是香港開埠以來就創建的,雖同屬三合會組織,但與這兩派關係不大。
  • 港澳臺黑幫風雲:福義興是香港最早的社團!
    這個社團,最終還是體現在一家某家所在之地,或公會會費及其其他收入租用的,或主要人物的家,尤其是主要創始人,比如新民學會就是在蔡和森在長沙的家。
  • 港澳臺黑幫風雲錄:香港3大黑幫:第一個有20萬馬仔,最後一個兩年換一次老大!
    當時著名的反清復明組織天地會(洪門)在中國成立,其領導人陳近南與清兵戰死於廣東惠州一帶,接班人天佑洪英領導有方,人馬很盛,號稱天時地利人和,故曰三合會。在回歸之前,這些黑幫通過販賣盜版vcd、敲詐勒索、非法賭博以及販賣毒品為生。到了90年代的時候,香港最大的三合會組織共有三個,第一個是14k、第二個是新義安、第三個是和勝和。
  • 香港四大黑幫:規模最大的幫派——和勝和
    1884年-1909年,在香港共成立有26個小堂口,他們也沒有嚴格的幫規制度,亦沒有高低職位之分。其他分支與堂口分別稱為「勝和」、「利群」、「洪勝」、「勝義」、「義堂」、「一平」、「二平」、「利和」、「勝堂」等等。1909年前,和勝和的前身「勝和同鄉會」(現在東莞市南城區勝和村)的「勝和堂宗祠」勝和堂,於香港九龍的深水埗九龍仔成立,堂口歸屬和合圖。
  • 香港的紅與黑:杜月笙、李嘉誠、香港四大探長、新義安、潮州幫、14K、向華強、霍英東...
    本文寫到的人物有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李嘉誠、霍英東,向華強,曾志偉,還有香港四大探長、潮州幫、14K和新義安,甚至還有潛伏在香港的軍統特工和中共特工
  • 雙花紅棍陳慧敏,潮州菜館一戰上位
    香港武打明星陳慧敏除了演員身份外,還是香港第一大幫派14k的雙花紅棍,雙花紅棍的意思就是幫派內最有資歷的金牌武師。他說話甚至比各堂口的堂主還要有分量。陳會敏是14k內部繼荷蘭教父易忠之後唯一的雙花紅棍,香港幫派沿用紅門天地會的等級制度,從低到高依次為藍燈籠、四九仔、草鞋、白紙扇、二路元帥、龍頭。
  • 他是14K教父級人物,他是香港黑社會發展的見證者
    香港有50個左右的三合會組織,最活躍的有十多個。其中分成四大派系,分別是「十四K」、「和記」、「四大」、「潮幫」,而潮州幫又有「新義安」(向華強父親向前創立)、「福義安」、「義群」幾大分支。導致死傷400多人,300多家工廠、商店、學校被搗毀,直接經濟損失3000多萬美元,且港英政府緊急成立了「反黑調查科」,但14K卻由此一舉揚名天下。
  • 八卦來了 八一八你不知道的香港黑幫,新義安、14K、和聲和......
    19世紀中期是香港黑幫的孕育時期,當時香港開埠,西環和上環一帶多為碼頭,搬運工雲集,都是些四肢發達的健碩男子,經常為爭奪活計而械鬥,打著打著就打出了幫派。有的是老鄉會,有的是同業行會。今天不少還活躍在香港社會的幫派,可以追溯到香港開埠時期。頗有影響的「和字系」幫會,成立於1846年。當時,部分洪門散兵遊勇常聚集在香港中環的和記客棧,便以「和「字為記,組成幫會。
  • 香港14K黑幫大哥洪漢義
    20世紀50年代1950年代初期,青幫與香港本土的「和」字頭爭鬥,14K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暗中擴大地盤,在青幫被消滅之後,14K的勢力大大膨脹了;加上當時在臺灣的國民政府一直暗中支援14K,使該幫肆無忌憚,活動猖獗,終於導致了雙十暴動(亦稱九龍暴動)。
  • 掃黑 | 香港黑幫解密
    小弟建議大家跟隨洪門的規矩和儀式,讓每一個堂口的會員都有所依循,不再是烏合之眾。既是洪門兄弟,應該以和為貴。我們應該在每個堂口的名稱上,都加上一個和字。」「和」字頭幫會有30多個堂口,活動範圍包括整個港九地區。其中,以「和安樂」、「和勝和」、「和合桃」最為活躍。當時的香港警力單薄,對這些幫派爭鬥不聞不問,除非是打出人命。
  • 香港灣仔曾經的大哥
    昨天有個特種部隊的傅先生一直想與我合作寫段子,讓我做些名人傳記。傅先生是特種部隊的種馬!專業性技術非常厲害!早些年在香港做僱傭兵,他不喜歡我叫他馬仔。因為他說自己一個人能打十多個,我想起啦東北往事裡張嶽的爺爺--鎮東洋!言歸正傳今天說的是:陳耀興(1961—1993.11.21),香港人,涉嫌為香港三合會新義安骨幹成員,八、九十年代掌管三合會在香港灣仔一帶的事務。
  • 香港黑社會起源:「開山祖師」黑骨仁
    據筆者所知,這些錢,都不是當事人付出,而是由各區的大小「撈家」代為支付的。撈家們何以代付這些款項?自然要在新官上任之後取得各種「方便」。現實如香港人,自不會做虧本生意。如此,豈不等於「犯罪合法化」?這些情形,在別的地方也屬少見。話扯遠了 ,這裡且把香港黑社會組織的發展過程,分為若干個階段,作較詳盡的報導,諒為讀者所樂聞。
  • 朝說故事:帶你看真正的黑社會,他是14K教父級人物,他是香港黑社會發展的見證者
    香港有50個左右的三合會組織,最活躍的有十多個。其中分成四大派系,分別是「十四K」、「和記」、「四大」、「潮幫」,而潮州幫又有「新義安」(向華強父親向前創立)、「福義安」、「義群」幾大分支。導致死傷400多人,300多家工廠、商店、學校被搗毀,直接經濟損失3000多萬美元,且港英政府緊急成立了「反黑調查科」,但14K卻由此一舉揚名天下。
  • 香港最大黑幫三合會被抓了四千人!現在古惑仔到底混得多慘?
    昨日下午,香港O記(香港警方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從6月中旬至今代號為「雷霆一五」打黑行動,這項行動專門打擊香港最大黑幫「三合會」。大大君也在發布會現場,聽到了這幾個驚人的數字——共拘捕4300多名黑幫成員,當中有約1100人為內地人檢獲大批武器、毒品、仿製槍械及色情光碟、私菸,總值超過1億港元。警方展開5個臥底行動,粉碎了西九龍、東九龍、新界北、新界南等多個三合會分支。O記總警司區展秋形容,「此次行動成果圓滿,讓香港持續成為世界上最安全、最穩妥的地區。」
  • 鬍鬚勇在香港的地位解讀,香港14K鬍鬚勇傳奇故事「一」
    鬍鬚勇在香港的地位解讀:鬍鬚勇是香港最大黑幫14K的代表人物,在香港的地位十分顯赫。洪門支流十四K香港四大幫派之一,一度是全球最大黑幫香港黑社會組織統稱為三合會,說自己是三合會的人就相當於說自己是黑社會。
  • 香港黑幫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向前是軍統頭子戴笠的心腹,當時國內大局已定,向前得到上面指令,到香港潛伏從事間諜活動。向前到香港後,創立了「義安工商總會」。「新義安」的勢力強大,不僅有軍方的背景,還和「潮州幫」關係緊密。「新義安」源自1866年在萬安成立的「潮州幫」,後來萬安「潮州幫」分裂,義安幫另開山堂,在香港用「義安工商總會」名義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