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AR/VR、AI、邊緣計算、5G 聯想展示未來教室場景

2020-12-23 光明網

  10月29日,2020聯想創新科技大會個人智能日召開,繼晨星工業機器人之後,聯想又帶來了數個引爆眼球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其中聯想未來教室成為最受關注的硬核方案之一。

  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發布使教育信息化進入到融合創新階段,在這個階段新興技術對教育行業的推動備受期待。聯想未來教室著眼於未來教學理念的發展趨勢,通過AR/VR、AI、邊緣計算、5G等技術的融合創新構建體驗升級的立體化教學場景,為教學沉浸感和學習個性化等體驗升級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方案,探索新興技術應用於教育環節的最佳實踐,具體包括沉浸互動教學、遠程擬真教學等系統。

  沉浸互動教學將交互式全息應用於知識森林教學領域,以三維全息的方式呈現知識森林,用手勢互動的方式探索知識森林,並提供知識路徑導航和虛擬實驗學習,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也滿足教師對某些知識點的演示與講解需求。遠程擬真教學將全景顯示、8K相機與全息投影應用於遠程教學的兩端,教師端能夠看到全景效果的學生,學生端能夠看到全息效果的教師,教學內容也會在學生端通過全息投影呈現出來,並可與教師疊加形成混合現實的效果,大大提升了遠程教學的臨場感與沉浸感。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全球消費業務部和先進創新中心總經理賈朝暉介紹,未來的智慧課堂,通過立體影像採集與重建技術、大幅面全息投影技術以及5G傳輸技術,大城市中進行教學的老師的形象便會以三維全息影像的形式、實時地傳送到遠在山區的教室,我們把它稱為「數字孿生教師」;「數字孿生教師」為那裡的孩子們上課,從而讓山區的孩子們也能接受到大城市的孩子們才可獲得的優質教育。

  藉助自然體感交互技術,數字孿生教師可以實時操作八大行星的三維模型,講解太陽系相關的科學知識。山區的教室裡,運用空間定位技術,同學們可以和數字孿生教師、行星模型實時互動,這大大提升了枯燥的天文學學習的趣味性。

  因故不能到校的同學,在家中利用混合現實眼鏡和體感設備,就可以加入到部署了超高清直播系統的沉浸式遠程互動教室;在家裡,也可以像坐在教室裡的其他孩子們一樣,與數字孿生教師互動,在空中操作行星模型。(一鳴)

[ 責編:戰釗 ]

相關焦點

  • 今日起,有關AI/AR/VR/MR的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ai 首先,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的簡稱。ar 其次,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的簡稱。它將計算機生成的虛擬物體或關於真實物體的非幾何信息疊加到真實世界的場景之上,實現了對真實世界的增強。
  • 讓「5G+AI」觸手可及,百度智能雲TechDay首發多款重磅邊緣計算產品
    【天極網IT新聞頻道】百度智能雲正通過「雲+邊+端」的融合加速推動5G+AI技術的應用落地。10月24日,百度智能雲在線下舉辦了TechDay邊緣計算技術創新沙龍,暢聊邊緣計算的技術演進、最新產品和應用落地,在業界首發了MEC邊緣+5G網絡能力開放的產品IME和部署在現場級別的邊緣算力盒子。
  • 聯想攜手合能創越、三維通信,全面賦能ARM邊緣計算生態
    > 近日,聯想在海南三亞舉辦了「聚夥伴、贏未來」Leez ARM 邊緣計算生態合作沙龍。活動上,聯想與合能創越、三維通信分別籤署了邊緣計算戰略合作協議,聯想也在活動中展示了其在邊緣計算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和產品優勢,與戰略布局。此次合作標誌著聯想與合能創越及三維通信共同攜手,在城市管理和5G通信等領域共創邊緣計算新業態,為智能物聯網的高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 「邊緣計算」成為5G核心關鍵詞
    而隨著新基建為我國5G發展按下「快進鍵」,邊緣計算成為5G的核心關鍵詞之一。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關於工業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推動人工智慧、區塊鏈和邊緣計算等前沿技術的部署和融合;中國聯通發布MEC(移動邊緣計算)規模商用網絡,2020年將在全國重點城市完成上千個邊緣節點的建設;中國移動研究院主任研究員劉景磊也表示,邊緣計算是中國移動5G+的重要一環。
  • 什麼是vr全景展示系統?vr全景展示解決哪些問題?
    新技術的不斷革新,vr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日益豐富,將vr技術應用到地產、旅遊、企業展銷等方面,將設計圖或者線下展廳「完整」地複製到網際網路上,開啟線上三維立體展示新模式,那麼vr什麼是vr全景展示系統?
  • 原創| 一文了解邊緣計算和邊緣AI
    預期在未來五年,AI訓練與推論會在網關或是各種邊緣裝置進行,甚至往下到傳感器節點。那麼,邊緣AI到底是什麼,靠什麼能解決這些行業痛點呢?一、邊緣計算與邊緣AI近年來,物聯網設備連接數呈現出線性增長趨勢。據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的數量將超過200億臺。
  • 終於有人把超融合和邊緣計算說清楚了
    隨著5G時代邊緣計算數據中心的興起,超融合市場正在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Gartner預測,2023年35%以上的超融合產品將應用在邊緣計算領域。一起來了解一下超融合和邊緣計算吧!01 超融合的起源與內涵隨著雲技術和虛擬化技術的發展,網絡服務的構建有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 2020聯想創新科技大會:新常態 「智」見未來
    當天的行業智能日上,聯想展示了一系列重磅成果:在智能邊緣計算領域,基於兩項首創技術打造的聯想晨星機器人;在5G領域,率先實現在製造、城市、交通等三大場景落地;在雲服務領域,宣布開啟與德國工業4.0發起者之一、全球最大的企業管理和協同化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供應商SAP達成合作。
  • 邊緣計算:計算架構不斷演進的必然
    據IDC數據顯示,未來超過50%的數據需要在邊緣側進行存儲、分析、計算,到2024年全球邊緣計算市場將達到2506億美元。邊緣計算作為2020年新興技術趨勢的佼佼者,正日益趨向成熟,賦能各行各業,成為支撐新基建戰略,促進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抓手。 2020年12月10日,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主辦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ECIS2020)在京盛大召開。
  • 邊緣計算邁入2.0時代,邊緣計算需在標準上有所作為
    當前,邊緣計算已經從1.0進入2.0階段,邊緣智能尤其是「邊雲協同」成為邊緣計算未來創新能力構建的主要方向。 為此,在近日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主辦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上,ECC聯合產業組織、生態夥伴重磅發布了《邊緣計算與雲計算協同白皮書2.0》,進一步深化邊緣計算與雲計算之間的關係,希望能有效推進產業界關於邊雲協同的技術發展與產業實踐。
  • 邊緣計算的今天、明天和未來
    邊緣計算的分散處理能力需要一個無限複雜的聚合框架才能完全實現。就像早期的美國西部擴張一樣,物理路徑和建築必須到位,信息才能以可見的方式出現和移動。這需要在較小的分散區域聚集計算能力的子層,這些子層可以瞬間完成往返決策。這是邊緣計算的基礎。在這些邊緣計算層內部是基礎設施堆棧,它們看起來幾乎不像傳統的雲。
  • 行業數位化邊緣計算專題論壇:深耕邊緣計算應用創新 加速行業數字...
    2020年12月10日,由邊緣計算產業聯盟(ECC)主辦的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ECIS2020)在北京召開,其行業數位化邊緣計算專題論壇11位報告人聚焦物聯網、智能交通、數據中心、5G、工業網際網路等熱點話題分享邊緣計算技術典型應用場景和最新發展態勢,探討如何利用邊緣計算技術加速各行業數位化轉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邊緣計算研究員王哲擔任本次論壇執行主席。
  • 聯想創新科技大會10月28日線上開幕 將展示5G應用場景
    以「聯想智慧中國」為主題,今年的大會將通過聯想官網和多家媒體平臺全程線上直播,為全球觀眾帶來一場智能科技的盛宴。 此次全球盛會將分為「行業智能日」與「個人智能日」兩天活動,分別針對新基建中的新機遇,以及新常態中的新體驗展開全面探討,同時還將展示聯想在行業智能和個人智能方面的創新產品、解決方案和豐富的行業經驗。   新基建之下探尋新機遇 硬核技術悉數亮相   隨著「新基建」按下加速鍵,中國經濟開始全面擁抱智能時代。
  • 華為重磅開源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計算視覺研究成果及新...
    AI計算框架MindSpore在碼雲正式開源,企業級AI應用開發者套件ModelArts Pro在華為雲上線,同時展示了各行業合作夥伴基於華為人工智慧計算平臺Atlas的雲邊端全場景開發實踐。據了解,MindSpore著重提升易用性並降低AI開發者的開發門檻,陳雷教授表示:「MindSpore原生適應每個場景包括端、邊緣和雲,並能夠在按需協同的基礎上,通過實現AI算法即代碼,使開發態變得更加友好,顯著減少模型開發時間,降低模型開發門檻。
  • 雲網融合,探索企業邊緣網絡轉型的新路
    中國移動雲網融合服務能力體系已經形成,主要包括3個層級:雲專網、雲網產品(雲互聯、雲專線SD-WA系列產品)、行業應用產品(基於雲專網與和雲網產品的連接能力,並結合其他類型的雲服務,雲網融合向具體的行業應用場景拓展,並帶有明顯的行業屬性,體現出「一行業一網絡」,甚至一場景一網絡」的特點)。雲網融合技術體系現已進入「深水區」,需結合5G+生態深入行業細分場景。
  • 聯想未來雲課堂帶你「聽見」未來
    這些場景不再只出現在電影中。3月26日,聯想未來雲課堂第三課《用語言開啟萬物智能》正式上線開播,熱度持續攀升,直播中吸引了高達31萬人進行觀看。此次課程除了通過現場演示及講解,向學生們展示了人與智能設備的無障礙溝通外,更是展現了聯想在智能化變革趨勢下,正在以核心技術不斷創新與突破,推動各行各業的產業化升級。
  • 如何預測2021年的邊緣計算與5G發展趨勢?
    什麼是邊緣計算? Gartner將邊緣計算定義為「分布式計算拓撲的一部分,在該拓撲中,信息處理位於邊緣附近-事物和人在此處生成或使用該信息。」
  • 夏日專刊AI產品上新升級集錦,50餘項軟硬能力加速場景落地
    3大爆款功能(簡歷解析、人崗匹配、簡歷畫像)邀測進行中;醫療票據 OCR 方案,智能結構化方案全新上線;智能庭審輔助解決方案開放邀測;視頻分析邊緣計算盒>>查看詳情ai.baidu.com/tech/ar/PTA-api 實時美發染色 SDK 產品開放邀測基於高精度頭髮分割技術,打造實時染髮效果,支持單色、漸變、動態等多種染髮模式
  • 邊緣計算:5G時代核心技術 一文了解新概念運用進程
    《專項規劃》提出,在臨港新片區,根據先行啟動區的八個重點產業區場景需求,統籌推進5G、光纖寬帶、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數據中心及邊緣計算等通信基礎設施規劃建設。今日早盤,邊緣計算廠商達實智能實現兩連板漲停。基於科技產業區的場景需求,近日,上海聯通已在某企業廠區完成5G-SA專網+MEC邊緣計算部署,下行速率達1.16Gbps,上行速率達200Mbps,時延低至6ms。
  • 未來智能網絡長啥樣?感知、通信、計算協同融合
    那麼,未來智能網絡長啥樣?在浙江大學張朝陽教授看來, 感知、通信、計算協同融合,是大勢所趨。「未來網絡的核心目標是要提供智能的服務,提供智能、高效、敏捷、安全、可靠的端到端一體化的集成服務,比如說網際網路需要提供一體化的感知、通信服務;城市大腦提供的是一體化的感知、通信與計算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