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都崇尚健康生活,戶外運動也越來越多,在這些運動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會造成身體受傷,有些雖然看似是一些「小傷」,但如果不重視,也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為此,我們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運動傷類型以及處理方法。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專家提示
之所以我們在運動中會受到損傷,一方面是由於運動前的準備工作,運動後的放鬆康復動作沒有做到位,或運動中姿勢不正確造成的。二是運動過於猛烈,沒有注意自我保護。
以下三類是常見的運動傷,我們提供一些處理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肌肉拉傷
肌肉拉傷指肌纖維撕裂而致的損傷。肌肉突然猛烈收縮或被動拉長,超過負擔能力就出出現肌肉拉傷。其發生的主要內因是身體的柔韌、力量、協調性不夠,生理結構不佳等,外因是準備活動做的不充分,場地、氣溫、溼度不適宜等。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
處理方式
傷後24小時內為急性期,需要停止運動,並在痛點敷上冰塊或冷毛巾,每次冰敷保持30分鐘,使受傷部位的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水腫;急性期切忌搓揉及熱敷。
24小時後為恢復期,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配合按摩、康復性鍛鍊。一般損傷後3一4周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損傷部位功能鍛鍊。
肌肉拉傷一般不需要特別治療,如疼痛難忍,可服用扶他林等消炎止痛藥物。如果症狀持續時間較長,建議到醫院就診。
2擦傷
擦傷是最常見的輕度損傷,由於皮膚受到急劇摩擦所致。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
處理方式
對於輕微的擦傷,如果傷口比較乾淨,只需塗些紅藥水或紫藥水,幾天後即可癒合,但如果傷口比較深,而且傷口被汙染,則需用涼開水、肥皂水清潔後,再塗紅藥水、紫藥水或抗生素軟膏,然後包紮傷口,幾天後即可癒合。
提示:汙染嚴重的傷口須在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面部擦傷要注意及時處理,防止感染,以免遺留疤痕。
許多人皮膚擦傷後習慣貼一片創可貼了事,其實這樣做不合適,因為擦傷皮膚的創面比普通傷口大,普通創可貼的吸水性和透氣性不好,不利於創面分泌物及膿液的引流,反而有利於細菌生長繁殖,以至引起傷口發炎,甚至潰瘍。
3關節扭傷
關節扭傷可以出現在運動的急轉、急停或遭受暴力時,也可因為踏空或地面不平而出現。關節扭傷常常會損傷關節周圍韌帶,又因為其不易診斷,早期症狀不明顯而被忽視,但如果不經過正規治療,後期常常可出現創傷性關節炎。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處理方式
在24小時疼痛的急性期內可冰敷疼痛部位,症狀緩解後進行熱療。如果症狀持續不緩解,建議到醫院行進一步檢查。
4骨折
在運動中發生骨折,主要是因為劇烈運動或遭受暴力導致的,骨折處常常腫脹疼痛,還可能出現瘀血和青紫色瘀斑。有些骨折有可以摸到凹凸不平感,按壓則產生劇烈疼痛。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處理方式
發生骨折時,不要移動身體,要儘快把傷到的肢體用夾板固定住。夾板可用木片或摺疊起來的報紙或雜誌製成,放在受傷的肢體下面或側面,用三角形繃帶或皮帶纏住夾板,儘快轉運到醫院。
如病人處於休克狀態中,應以抗休克為首要任務;注意保溫,有條件時應輸血、輸液。對處於昏迷的病人,應注意保證呼吸道通暢。
5腦震蕩
運動中因為頭部受到外力作用,發生腦震蕩,受傷者常常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的情況。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處理方式
腦震蕩的人一般休息一段時間可自行恢復意識,出現這種情況,不要恐慌,可以先讓傷者平臥一段時間,如果傷者發生嘔吐,要將其頭偏向一側,防止因嘔吐物導致窒息。如果傷者病情較重,需要儘快送到醫院進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