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二戰:德國發動二戰前:曾有三位德軍高官想要阻止,為何失敗

2020-12-23 ALEX俊赫

【話說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9月1日德國突然襲擊波蘭開始,隨後英法對德宣戰,也就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在德國發動戰爭前,其實曾有德軍高官想要阻止,不過卻失敗了。

未能阻止的戰爭計劃:三位德軍高官被清除

希特勒在1937年11月5日宣稱要使用武力攻擊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時,震驚了當時的軍政核心圈,因為德軍高級將領中多數人認為:奧地利是得到英、法、意保護的。早在1934年暗殺奧地利總理時,就已經惹惱過義大利,而捷克斯洛伐克則受到蘇聯和法國的合約保護,如果發動戰爭,必然會讓德國陷入危險之中。

當時德國的外交部長牛賴特、陸軍總司令弗立契、陸軍參謀長貝克,經過商定,準備先由牛賴特和弗立契先後向希特勒施壓,指出武力攻擊計劃的錯誤和危險,再由貝克用書面的形式來批這一計劃,但是,三人的算盤落空了。

雖然牛賴特非常有預見性地指出:計劃是會引起世界大戰的,我請元首注意將軍們的嚴重警告,一旦引起戰爭,德國無取勝的希望。但是顯然這一忠告並沒有被希特勒聽進去,牛賴特以辭職相威脅,卻被希特勒「就坡下驢」,直接更換了一位外交部長。

隨後,1938年1月25日,希特勒抓住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要求陸軍總司令弗立契辭職,遭到拒絕後,弗立契被勒令無限期休假,相當於與交出了手中的權力;而同時國防部長勃洛姆堡,也因為妻子的身份比較特殊,也於當日被免職,同時16名高級將領退「被退休」,44名軍官被調到低級指揮部。

1938年2月4日,希特勒宣布:「從現在開始,我親自接掌整個武裝部隊的統率權。」。至此,曾經有意阻止德國發動二戰的高級將領都被清除了,德國則走上了戰爭的道路。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德軍高官想要阻止,為何卻失敗了

在二戰開始以前,德軍想要一雪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的恥辱,而英法兩軍則希望德國「見好就收」,不要和自己發生戰爭,這也都助長了德國發動戰爭的士氣,而想要阻止卻失敗,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1938年3月德國併吞了奧地利,隨後又佔領了捷克蘇臺德等地區,而英法的態度並沒有表現出大國的強硬,讓重新崛起的德國,看到了老牌強國門的軟弱,加快了發動二戰的步伐。

2、當時德軍高官們主要是「善意」的提醒和忠告希特勒,要避免同時面對多個大國的戰爭,這樣做有很大的風險,不過顯然這樣專業且單純的建議並不被重視,不僅是此時,在整個二戰中,都是如此。

3、德國雖然沒有完成戰爭準備,但是英法更缺少戰鬥意志,在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期間,西線法軍83個師面對德軍23個師,法軍不僅在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對面德軍還有12個師是預備役部隊,但是法軍依舊選擇了「靜坐戰爭」,卻沒有選擇兩線夾擊,逼迫德軍停戰。

最終,德國看到了法軍的弱勢,在一年之後,大舉進攻了法國。

相關焦點

  • 二戰閃擊戰所向披靡,為何說不是德國一己之力?放鬆警惕幫了大忙
    德國作為歐洲經歷過一戰二戰全都失敗的國家,說明在當時並不受人待見,試想一個經常與鄰居打打殺殺的國家,怎麼可能有眾多盟友呢?即使勉強拼湊起來的幾個僕從國,也都是逼不得已和三心二意罷了。實際上,德國雖然在二戰前迅速崛起,也是趁著其它國家嚮往和平,把主要精力放在振興經濟上面發動二戰的。
  • 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有多強大?
    在德國打算挑起二戰的戰火前,德國憑藉著眾多經濟政策及社會基礎建設的實施,完成了經濟上的大飛躍,每年的經濟增速均超過了20%,人民鬥志昂揚,軍事力量也與日俱增。德國要挑起二戰有很多原因,「生存空間」就是主要想達成的目標。在希特勒的自傳裡有過非常詳細的表述,「生存空間」就是發動戰爭的根本原因,德國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什麼是生存空間呢?
  • 二戰英倫對決,英國和邱吉爾為何不懼閃擊戰空襲?德國打錯了算盤
    首先,邱吉爾上臺前,德國一直把英國退讓當軟柿子捏,實際上,英國明哲保身並不代表讓出歐洲老大位置一戰後,英法作為戰勝國,曾把德國逼到要發瘋的地步,不僅獅子大開口要德國賠償天價戰爭賠款,還不準德國擁有常備武裝軍隊,僅讓保留10萬軍隊作為象徵。可是,德國又是如何在夾縫中崛起了呢?第一,英法為了自身利益一讓再讓。
  • 二戰時的德國到底有多強大?發動2000萬軍隊,橫掃大半個歐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蘇、英三大強國聯手,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打敗德國法西斯,可見德國的實力有多強。不過今天我們先不站在反對法西斯,反對戰爭的立場上,只看德軍在二戰中的表現,他們有三場戰役打得確實很厲害。先是幻影突擊波蘭戰役的閃電戰。
  • 二戰德國真的沒可能贏嗎?有這三大致命失誤,納粹註定要失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發動閃電戰進攻波蘭,橫掃歐洲,差一點拿下了莫斯科,給人軍事實力很強的印象,然而在盟軍的聯合抵抗下,德國註定了失敗。但也有人認為德國發動非正義的戰爭,戰敗是必然的。不過,軍事上也有一些偶然性,在戰爭中德國如能抓住機會,歷史可能會改寫,那麼德國在戰爭中有哪些翻盤的機會呢?事實上有三次機會。首先是敦刻爾克撤軍事件。1940年5月,德軍繞過馬奇諾防線,穿過阿登森林進入比利時境內,對英法等國盟軍發動了全面進攻。
  • 揭秘:二戰時期,德軍將領為何說去東線戰場和下「地獄」一般呢?
    揭秘:二戰時期,德軍將領為何說去東線戰場和下「地獄」一般呢?
  • 二戰阿登戰役,德軍為何成功突破盟軍防線?從不利因素中尋找戰機
    發生於1944年底1945年初的阿登戰役,是二戰歐洲戰場德軍在西線所作的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擊戰役。拋開兩軍實力差距不談,僅從戰略戰術研究上看,德軍這次能成功突破盟軍防線,還是有幾個方面值得討論。首先,德軍為什麼能成功突破盟軍防線?
  • 二戰阿登戰役德軍的悲壯空降作戰,綠魔鬼的絕唱
    二戰初期,德國傘兵從天而降,出其不意地發動了多次奇襲:在丹麥和挪威譜寫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空降作戰的篇章;空降攻佔所有荷蘭機場,為德軍迅速佔領荷蘭提供保證;突襲比利時埃本·埃馬耳要塞創下二戰中最大膽空降行動的紀錄;克裡特島戰役被算作二戰中唯一一次以傘兵部隊為主實施的攻堅戰。這些空降作戰為德軍「閃電戰」的勝利提供了重要保障。營救墨索裡尼的橡樹行動,卡西諾戰役,德軍傘兵戰績赫赫,贏得了「綠魔」的綽號。
  • 二戰時期,德軍所向披靡,希特勒為什麼不攻打中國?原因有三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是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國。毋庸置疑,在德日意這三大軸心國中,德國是實力最強悍的。在二戰初期的歐洲戰場上,德軍是所向披靡的。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將德軍派到了蘇聯戰場、北非戰場,為什麼希特勒不打中國呢?原因大致有三點。
  • 二戰時期,德軍為何能短時間拿下法國?
    導語:二戰時期,德軍為何能短時間拿下法國?眾所周知,二戰德國可以說還是以一己之力戰勝了整個歐洲,甚至來後來的蘇聯在戰爭早期都節節敗退,由此可見當時的德軍之勇猛。因為在當時來看,法國的實力其實是與德國不相上下的,為何德國卻能夠秒殺法國?難道是法國很弱?對此有專家就坦言:這一點非常關鍵!那就是法國過於依賴其辛苦建造花費巨大的馬奇諾防線,當時法國籌建的馬奇諾防線花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資源,說是當時世界最堅固的防線也不為過。
  • 閃擊噩夢,八部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題材二戰電影
    由于波蘭在戰爭中敗得不光彩,德國又不允許拍,相關題材的二戰電影也自然數量較少,筆者這次來介紹其中的八部。1、自由之城(Wolne miasto ,1958,波蘭)1939年,波蘭城市格旦斯克淪陷,該市市民自發地拿起武器,以郵局為主要據點與德軍進行了激烈巷戰。
  • 二戰蘇德戰爭,為何閃擊戰對莫斯科戰役無效?戰術與戰場環境脫節
    這個話題今天不去研究,古德裡安如何成為德軍的閃擊戰之父也不去討論。單單說說閃擊戰對於德國發動二戰的推波助瀾和對戰場環境的要求。實際上,德軍發動閃擊戰真正發揮作用是分成幾個階段來認識的。第一階段是閃擊戰成為德軍的進攻法寶階段。由於第三帝國的崛起,閃擊戰與其擴張野心不謀而合,達到了快速而急於求成的目的。
  • 德國投降時,90萬德軍突然逃亡,二戰歐洲最後一戰是蘇軍大追殺
    雖然德國在5月8日宣布投降,但是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場戰役卻不是這天結束的。二戰歐洲最後一戰「布拉格戰役」,在德國投降前兩天5月6日開始,一直到德國投降都未結束。蘇軍發動200萬人圍攻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最後在5月11日大獲全勝,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全軍覆沒。德國軍隊一直以令行禁止、軍紀嚴明而聞名,既然德軍總部都宣布投降了,為什麼布拉格的德軍不放下武器,反而要跟蘇軍開戰呢?
  • 二戰之謎:希特勒智商在二戰前後判若兩人!
    但不柳可否認的是,高希特勒在敦刻權爾克戰役之前簡,如有神助,荊在他的領導下柯德國戰無不勝隗,德軍裝甲軍趙團鐵甲狂飆,符橫掃歐洲。但在敦刻爾克豐戰役之後,希牧特勒就像失去潘了智慧,屢犯池低級錯誤。希特勒前後判索若兩人之謎。左一,敦刻爾巴克關鍵時期,許希特勒為何突喬然下令古德裡蔚安停止前進,富致使英國遠徵璩軍從敦刻爾克東成功撤退。
  • 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是法西斯軸心國集團的頂梁柱,曾以一己之力對戰美蘇英法四大強國,整整堅持五年多時間,才被美蘇為首的反法西斯聯盟圍毆致死。整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總共被反法西斯聯盟消滅近五百萬軍隊。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二戰時期美蘇英法四國分別消滅多少德軍呢?
  • 二戰日本曾將德國戰機奉若神明,德軍:猴子學人
    上世紀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空軍曾大量配備蘇聯/俄羅斯軍用器,而二戰時的日本同樣將德國視為頭號借鑑對象而大加模仿,其對德國航空技術的狂熱崇拜甚至可以從戰後一些日本漫畫中窺見一斑。川崎公司通過對德國技術的山寨,研發出三式戰鬥機飛燕今天的川崎公司的拳頭產品是摩託車,而二戰前的川崎公司則是一家常年為日本陸軍航空兵設計軍用飛機的單位,而該公司的重量級技術工程師就是一個地道的德國人:理察.沃格特,此人在學生時代就表現出對航空的熱愛,一戰後直接專修航空與汽車系統學科,上世紀20年代起又被日本川崎公司聘為首席技術工程師
  • 二戰時,德國的工業有多強大?沒有軍工的支持也許二戰就不會發生
    就算在嚴格限制他軍事發展的前提下,德軍還是北約執行軍事任務的利器。似乎沒有什麼事情能夠阻礙德國前進的步伐,德國的重建能力,是世界各國發展的標杆。一戰和二戰都曾是德國挑起的,對於一戰中的德國來說,其挑起一戰的原因很簡單,人類發展至今,總是難以擺脫這樣的歷史規律,新興帝國在崛起以後,就想著要打破老牌帝國的壟斷,因此不斷爆發戰爭。
  • 二戰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慘敗,責任到底該不該讓希特勒來背?
    而且還出現了一個奇怪的規律,每年夏秋季都是德軍佔優勢,發動進攻,到了冬季,風水則轉到了蘇軍這邊,由蘇軍佔據主動。 因此,德軍在1943年夏季傾注全力發動代號「堡壘」行動的庫爾斯克戰役,企圖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但結果遭到失敗,不但好不容易積蓄下來的裝甲部隊損失慘重,而且就此徹底喪師了戰場主動權,從此以後就再也沒能在蘇德戰場上主動發起過大規模攻勢作戰。
  • 從電影《灰獵犬號》,看二戰初期德國潛艇的狼群戰術有多可怕
    影片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了二戰初期,由歐內斯特·克勞斯艦長率領的護航艦隊保護盟軍的商船的故事。影片中初次出發的護航艦隊,不但要挑戰環境險惡的北大西洋。更要與海底的德國U型潛艇組成的「狼群」進行殊死搏鬥。影片的最大看點,莫過於美國軍艦和德國潛艇之前的對戰,獵潛與反獵潛。那麼什麼是德國海軍的狼群戰術?在二戰初期德國潛艇的狼群戰術到底有多厲害?
  • 為何二戰中的法國成了笑話?
    在「二戰」前夕,法國的軍事實bai力、特別是陸軍,更是傲視歐洲群雄,有「歐洲第一強國」之稱。龐大的法國海外殖民地起初傾向於維希政權,戰爭後期加入戴高樂將軍在內的盟軍,共同抵抗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