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地理位置的高端大氣,稱它為名媛的另一個理由非常理所當然,非常直接,那就是一個字—貴。然壽司曾被北京美食攻略-點評頭條收錄到「北京最貴的8家餐廳之一」。雖然在大眾點評上,它標為人均700+,但說實話,想要吃得飽足滿意,不上四位數還是有點懸的。
期頤在去之前,也是帶著一顆打量的心。畢竟在這個年頭,華而不實的炒作比比皆是,不知這家充滿貴氣的「人氣最高日本菜排行榜第二名」是否真的配得它的身價與美譽呢?
其大氣端莊又素雅的環境,還是會讓人忍不住給高分。並且服務員的貼身照料總給人服務生多於顧客的錯覺。
食材是真的很新鮮,且當日的貨源盡收眼底。當對魚的種類有所疑問時,服務員都會很熱情地帶領你去吧檯指認。
海膽啊海膽,一向都是刺身裡的最愛呢❤️,雖然它的雄性激素略微有些高。其實單從外觀的仔細觀察還是可以辨別一二的,即使不能最準確地概括全部。色澤金黃且有點半透明狀的最新鮮,如果色彩暗淡並且沒有光澤則表示新鮮度不夠因為海膽離開海水一段時間就會因缺氧而分泌膽黃,若是土黃色且有點點異味,那就簡直...呵呵了。若是未加工的活海膽,可以通過觀察膽針和刺動來辨別鮮活度。膽針粗而短的最好,且受刺激後刺動最靈敏的新鮮度最高。常聽人說海膽膽固醇高,這其實是個誤解,海膽不僅膽固醇不高,它富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磷脂可以降低人體內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有提高免疫力穩定血壓和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對啦,我們常常看到的海膽都是放在木盒上居多,是因為木盒可以吸收海膽析出的水份,防止被泡爛和流失味道,而且吸收的水份可以調節海膽的溼度,防止乾燥。所以上圖擺在瓷盤上的新鮮海膽要儘快吃完才好呢,不然過段時間新鮮度就不是最高了。海膽刺身常常配有海苔,因為流行的吃法是把海膽放在海苔上再用手捲起來,雖然期頤覺得這樣小小阻礙了海膽甜味的純粹性,但畢竟各抒己見嘛。對咯,海苔兩面都在炭火上翻烤過的,才稱得上精緻哦。
左邊是服務生強烈推薦的當日新鮮赤目,右邊是鰤魚。日本壽司人常說「六分米飯,四分配菜「,米飯的製作質量直接影響到了整個壽司的好壞,這也是之前提到的學舍利要至少三年的原因。選米,炊米,酸鹹度的調節,形狀的捏著喝溫度的控制,這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畢竟自己不是個壽司界的門內漢,每個環節在此處也無法真的娓娓道來,但只要期頤知道的有機會就都會傾倒給大家。
關於選米,細胞壁比較厚又富含脂肪酸的最佳。因為細胞壁的厚薄會影響口感的緊實和彈潤,而脂肪酸的高低會影響醋的吸收。說到這,壽司師傅對待酸度是很嚴肅的事情,壽司飯的鹽和醋的比例往往是店裡的最高機密呢。回到大米,做壽司的飯通常不用水分高的新米,那放幾個月乾燥一些的米才有利於味道和形狀的把握。
關於形狀,其實是特別考驗師傅功力的。因為誰都不希望吃到魚生和米飯各自獨立一吃就散落的魚生+飯糰,也不想吃到一團硬邦邦一口咽不下去的大體積「乾糧」。所以最佳的是魚生(在壽司界叫「種」)與米飯(「舍利」)完全黏合,飯糰的外邊界是非常緊實的,但是飯糰內部卻是帶有空隙的。上圖的壽司是船型的,頂端是平滑微微拱起的曲線。除了船型,根據不同的流派還有微小差別的箱型,扇型。但我們大多時候見到的都是可愛圓潤鼓鼓的船型。
十分十分推薦它家的烤鰻魚。因為這道菜並不總在我們的常吃名單,卻又很值得嘗試。特別在於它並沒有用什麼重口味的調料(如鰻魚飯裡的鰻魚),卻一點也不淡,反而有種它本身的鮮香味,而且肉質非常非常得白嫩,簡直是一道可以完全滿足味蕾的健康食品。剛端上來的時候還以為會因看上去的平淡而吃不完,沒想到吃一口就驚覺其美味,於是毫不費力把全部都消滅光了呢。而且如下圖撒點鹽更好吃哦。
關鍵來了!它家米飯實在太好吃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幾乎是個不吃米飯的人,都是只吃菜而對米飯是拒絕的,所以能讓我驚呼這配鰻魚的白米飯好吃且全部吃完真是難上加難,可見這真的有多好吃呢~(因為一碗白米飯感嘆的樣子是不是很2,但這畢竟大實話哈哈)完全不潮又不幹,特別飽滿,每一粒似乎都有奶香,而且有油滑的口感,雖然沒有放油。所以說一家好的餐廳應該是無死角的。
可能是因為茶碗蒸在生命中出現的頻率太高(比如小學時中國式的水蒸蛋,和高中時的吉野家...),所以自己不會對茶碗蒸有多少真的迷戀。但是呢,它家連茶碗蒸都做出了高質量。從用料上就可以看到滿滿的一個大字-足!海膽,蝦,白魚肉,雞肉,香菇,銀杏,蟹柳...相比於其他的日料店,這絕對是一碗肯下血本的茶碗蒸。
所以呢,這真的是一家隨意點每道菜都不太會出錯,貨真價實配得上它的貴氣的名媛日料店呢,雖然,剛剛那頓...人均900+~那滿嘴的幸福感還是很印象深刻的,畢竟我的嘴的真切感受可是騙不了自己哦。
🍣🍣🍣
接下來是被比作「主婦」的大眾點評日料人氣第一的本 格 壽 司。
之所以我會將它歸為主婦,不是因為她不美不年輕不時髦,而是因為它性價比太高了,性價比太高了,性價比太高了,重要事情說三遍,是個可以成為家常地點的高質量日料。
店面雖然小而低調,但聽說各路明星都是這裡的常客呢。聽服務員美眉說,鄧紫棋常常後半夜會光臨哦,之前陳妍希還會來這裡讀劇本,吳君如夫婦,劉翔姚明,黃曉明教主,甚至國民老公王思聰也會常來光顧呢。
我問服務員美眉,為什麼這家如此低調的店會人氣如此之高?她用感嘆的方式簡短有力地給出了答案-因為實惠啊!
其實不僅僅是價格上的實在,因為老闆是日本人,所以在食物上也是正正宗宗的實在。無論是菜單,還是做法,都是日本最傳統地道的風格,所以它的第一家店(因為在亮馬橋大使館區附近)才會那麼深受在北京日裔的喜愛,從而引發了一路的高人氣。
下面開始上菜
蒸活籽蟹
師傅把所有的蟹肉從殼裡挑了出來,再重新擺回背殼裡。沾著汁吃味道會更足。邊上的籽是海綿狀並不是顆粒狀,所以其實裝飾性大於實用性。
蟹肉吃完底下還藏著厚厚的膏哦😋
冬季才供應的餐前小菜-鮟鱇魚肝和白魚(鱈魚)籽,配著邊上的海帶絲蘿蔔絲一起更好哦。
從左至右,從後到前-金槍魚赤身,三文魚,鰤魚,金槍魚大腹(大脂),扇貝,生北極貝
本人最喜愛最喜愛的就是金槍魚的大脂了!❤️❤️❤️下面向大家普及一下金槍魚的部位
通常金槍魚只採用背部和腹部的肉。背部相對沒有那麼多脂肪,所以赤身(脂肪最少顏色最深的部分)會更多。而腹部則富含中脂和大脂。中脂(chutoro)是脂肪適中的部分,味道甘甜柔美,顏色是介於大肥與赤身之間的粉紅色。大脂(toro)則是脂肪最豐腴,可高達40%以上,筋絡很寬,顏色粉白粉白的部分。用豬肉做類比的話,就是豬肉裡的五花肉!大脂的感覺就是一口咬下去,滿口都是柔軟油滑又甘甜的感覺,很令人滿足!據說美國人更喜歡赤身,中國女孩更多喜歡中脂,在香港餐廳則更多人喜歡點大脂。
我一直是北極貝的粉絲,但在美國四年卻極少極少在美國日料店看到北極貝。我們一般見到的紅色北極貝是熟的,而本格壽司則有上圖的生北極貝,可能很多食客不一定適應它的味道,但通過期頤的品鑑,我真心覺得我特別喜歡這種又鮮又脆彈的口感,和海鮮本身的原汁原味。
關於鵝肝壽司,我本身是拒絕的。因為自己不是很適應這種「油煎高膽固醇」的即視感。但一口溫熱的鵝肝和米飯在海苔的包裹下送進嘴,還是驚豔到了,因為完完全全不油膩。
從後往前-金槍魚中脂壽司,牡丹蝦壽司,海膽壽司,金槍魚赤身醃蘿蔔壽司,玉子燒
牡丹蝦的體積真的很大,海膽的分量真的很足。
關於那一團常伴壽司出現的姜,其用途是換壽司時去除口中餘味,重置味蕾。有時候我們會看見粉紅的姜,那是因為醃姜中添加了醃梅幹。而且,講究的日料店是不會把醃姜泡在盒子裡的喲。
煎鱈魚
其實許多日本友人更喜歡將邊上的白蘿蔔泥淋上醬油,再把蘿蔔泥夾在鱈魚肉裡一起享用。
其實它家還有許多其他值得推薦的菜菜包括酒水和各種日式軟飲,篇幅有限(能讀到這裡的讀者我都發自內心地感謝呢!)就不逐一介紹啦,希望大家有機會自己去體驗哦,說不定還能碰上思聰呢。
接著便是文藝女青年!
在蘇州街,有一家大隱隱於市的日料(大眾點評人氣排名第7),叫鮨(yi)吞sushinomi
你看,名字就文青吧(不想讓大家都會念...),而且隱秘的外觀和地理位置也似乎在告訴世人,它就是那麼特立獨行而有內涵。
並且,還有一種特別,叫進門脫鞋。
整家店都是榻榻米,所以一進門就有服務員美眉請求你脫鞋,並將鞋放在根據座位/包間來擺放的鞋柜上。
當你用餐結束時,門口的服務員會通過對講機收到通知,無需描述自己鞋的樣子就準確無誤地將一雙鞋從鞋櫃中取出放在門口的地板上,等顧客出來後可以立刻坐下換上。
其內部裝飾,總有突出日本文化和復原庭院氣氛的裝置。所以從氣質上,就有文化氣息的點綴。
從外部可看不出內部是那麼溫馨大氣而明亮呢。這裡主要是以包間為主,私密性尤其好。
從餐具上,還是可以看出這家店別有用心的小情懷。那隻小喵喵真是有點萌萌噠。
接下來 上菜
從左至右,三文魚壽司,金槍魚中脂壽司,鰤魚壽司,海螺壽司,海膽壽司。關於壽司,在之前的篇幅也提了一二,但還有一點,就是關於溫度。相信誰都不想有一口下去嘗到冷肉+冷飯的冷尷尬。所以掌握壽司從師傅之手到顧客的距離和時間也是很重要的技巧呢,因為這樣才能讓食客感受到最溫潤的口感溫度。
之前提到的金槍魚中脂,現在來個特寫。中脂的脂肪含量15%-20%左右,鮮美度和油脂感都適中,顏色比大脂深,經絡也不像大脂那麼寬。
對啦,我忽然想起小時候看大叔阿姨們把芥末倒在醬油盤裡再用筷子dododo戳戳攪勻的場景,no,那不是正確的壽司吃法。應該是將一點點的芥末小團放在魚生之上,再用筷子夾住壽司,用壽司的斜側面一角蘸醬油,而不是整個飯糰底都沾染了醬油。小夥伴們,下次吃壽司或者選擇無添加的原味體驗(期頤一向不蘸醬油),或者就嘗試使用正確的食用方法吧😉
它家的甜蝦真的體積很大。據說看蘿蔔絲的粗細也可以判斷日料店的好壞。若是粗細整齊一致,則說明使用機器切割的,若是粗細不一則是人工所為,說明這家店至少肯在人工上肯下成本,所以粗細不整齊也是一件好事哦。
聽說看蝦的新鮮度要看腰部的組織脈絡。若是在水中泡了過久的蝦,細胞組織則會膨脹,條紋脈絡都會擴張。
熱騰騰的鰻魚飯
鰻魚飯是否入味會直接影響我是否能將這一碗飯吃掉,畢竟我是個不吃飯的人。說小小的實話,這並不是我吃過的稱得上「很好吃」的鰻魚飯呢,醬有點濃有點鹹,米粒質量也稱不上極佳。在期頤腦海裡,還是會把鰻魚飯的第一名留給在遙遠的美國聖地牙哥的一家又小又極傳統的日食店Wa Dining OKAN。那不僅是難忘的高質量美味食物的味道,也是大學的味道,青春的味道。
不知不覺寫了那麼多,看官若是能看到這裡,已經感激涕零。讓我們回到本文最開始的開始,那關於視線,關於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絮絮叨叨,是不是忽然覺得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生活中的小細節,和種種的背後故事呢?一個小小的飯糰背後,是如此精深的學問,穩固的文化和一批批人的日日夜夜。當然,關於日料的門道就算再多花些歲月鑽研也不一定瞭然於胸,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思量其背後的。
都讀累了讀餓了吧
期頤在這感謝大家的閱覽並祝大家晚餐愉快!
以上所有文字及圖片均為原創,版權歸「期頤有點跳」所有。歡迎轉載,禁止抄襲,違者必究。不乖就 biu biu期頤有點跳∣一個用心的公眾號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