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這裡掛滿了喜氣的紅燈籠。你隨著人群走進大院裡,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在身邊響起,「媽媽,為什麼我們要來這裡?」
那個母親,只是默默攬緊了孩子,她的另一邊,一個老人同樣沉默不說話。
老天爺陰沉著一張臉,灰濛濛的顏色,似乎在醞釀著來一場傾盆大雨,連風也是肅然的。這樣的氛圍,讓你的心底生出幾分掉頭回家待著的衝動。
為什麼要來?你也在心裡問自己這個問題。過世母親多年前的一句呢喃,你只記得她提到了這個地方,和她提到時臉上漫不經心的憂傷,於是你記到現在。
火船廊,這個矗立在湄南河邊167年的老碼頭,完整地保留了中式的建築、壁畫、信仰等生活痕跡,是四世王時期曼谷最大的華商聚集地。如今在泰國生活的900萬華人,大部分都是在這裡第一次踏上了異國的土地。
這些,都是你從資料上看到的。見慣了泰國金碧輝煌的寺廟佛像,你本以為,這樣重要的見證地會被翻修得恢弘些,有各種各樣的紀念碑和保護帶。而現實,又令你大吃一驚。
長長的外廊式兩層樓房,旁邊是兩組聯排式的倉庫,專門給當時的華商存放貨物。青磚砌的牆,木製的屋頂和樓面,這些都被保存得很好。可以想像,一百多年前這裡的氣派場面。
門窗洞口上手繪的彩畫,還有不知名的詩句,在歲月的衝蝕中失去形狀,又被後人重新細細描繪。填補顏色。
悠悠的母親湄南河,源流於西北部的撣邦高原,在曼谷灣注入南中國海,終於結束了1352公裡的長途。19世紀,無數中國百姓順著它漂流而下,從火船廊登陸,一無所有的他們,艱辛的為自己的後代開創著新的世界。
他們從商,他們參政,他們世世代代的滲透入滿是泰人的暹羅,足跡遍布各個鄉鎮,將華人變成了這個國家的第二大族群,甚至,最有名的那個人,成為了他們的王。
走廊的一角,詩琳通公主同樣順著河水而來,留下的筆跡仍清晰可見。透過端端正正的汗字,仿佛看到這位熱衷中國一生的皇族驕子書寫時小心翼翼的模樣。
許多人攜家帶口的來到這裡,在各個角落指指點點,仿佛終於有了一個合適的場合,將那些祖先奮鬥的故事緩緩道來。
一群穿著中式服裝的老人在牆壁前拍照,端端正正的,露出幾絲拘謹又滿足的笑容。
你想起了自己的家族。為了躲避戰亂,阿公帶著親人與家庭,來到泰國開始重新打拼。從賣一碗路邊的粿條粉開始,闖過無數艱難險阻,終於在泰國站穩了腳,生意越做越大。能在泰生存下來的華人似乎都是如此:發狂般的勤奮,永遠不怕吃苦,沒有他們做不成的事。
母親那時還是個小女孩,梳著兩個羊角辮,懵懵懂懂的揮手告別了小玩伴:等我回來給你帶好吃的!卻不知,這句話已成為了她們的結局。這麼長的歲月,早已模糊了彼此的面容,即使回到故土,也再認不出,家門口那條蜿蜒的小巷了。
她在你面前絕口不提回去。這幾年,母親記性逐漸變差,但一些久遠的回憶仿佛如雨後被洗刷一新的竹筍那樣冒出來:香氣噴鼻的炒粿條、春節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家長裡短的鄉裡親戚……她用你們的家鄉話絮絮叨叨的說著,日復一日,仿佛是說給你聽,又仿佛只是說給自己聽。
天空開始低哮的轟鳴聲,地面都在跟著顫抖,一場暴風雨仿佛及將要來臨。你走進正堂,這裡供奉著媽祖的佛像,那陳舊的眼眸靜靜看你走來。這眼眸曾同樣注視過無數的人:那時,凡是中國人來到泰國都會來此感謝平安到達,回國時亦要來向媽祖娘娘辭行。
旁邊的白髮人,佝僂著跪在墊上,仿佛已經很久。你想起阿公,也是這樣,被粿條粉的扁擔壓彎了腰。
周圍的空氣是寂靜的,狂風的聲音被隔絕在門外。不大的屋裡寥寥無幾人:一位跪拜的老者,一對懷抱嬰兒的父母,還有你。
突然嬰兒哇哇啼哭了起來,響亮得刺耳。那位媽媽耐著性子抱著他來回走動,嘴裡哼著歌謠:天未亮趕路出鄉關,我走向京城路,違背爹娘心意堅,原諒不孝子……
那一刻,回憶排山倒海而來:那是母親從前哄自己入睡的聲音啊!多少個兒時的日夜,你在母親親切的鄉音中沉沉睡去,她唱得極盡溫柔,又極盡悲涼,還夾著幾聲嘆息。本以為此生再不能聽到,卻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再度重逢。
你的眼裡突然有了淚意:唐人街上精彩的舞獅不能觸動你,獨自一人過年的寂寞也沒什麼,而此時,幾句熟悉的鄉音突然闖進心裡,你終於再也忍不住,巨大而蒼涼的悲愴把你撞了一個趔趄。
你重重跪下。你仰望,仰望那高高在上、洞悉一切的佛像;你仰望,仰望媽祖目光裡千年歲月的粼粼水光;你仰望,仰望這水光後藏著的,900萬華人的禱告與期盼,你仰望。
當閃電劃破天空的霎那,你想起了母親那句被遺忘的話,她說:你阿公,當時就是從火船廊登陸的。一瞬間光陰流轉,你仿佛變成了那個堅毅頑強的男人,帶著全家人的希望,在這裡磕了一個又一個的響頭,祈求媽祖娘娘,佑他一族有朝一日能重返故裡。
你終於理解了母親:不是不想回去,但回家聽起來更像種遙遠的奢望。幾代人的資源和人脈全在這裡,故鄉,反而濃縮為記憶裡最模糊的影子,不敢觸及的異國。
對於他們的後人來說,那份未曾謀面的鄉愁終於在這裡撞了個滿懷。
唯盼,君有魂魄,魂兮歸來。
LHONG 1919
地點:
248 Chiang Mai Road, Khlong San
開放時間:
8:00~20:00
關於「鄉愁」,你可能還想讀:
[夜豐頌府∣秘境探索]越得過的山丘,越不過去的鄉愁——尋覓密窩村
▼ 推薦閱讀
曼谷∣斬獲全球設計大獎的藝術社區,每天都有幾萬人在擦肩而過
[泰國|素可泰]躲避人山人海,在殘簷斷壁間尋找泰族的發源地
[普吉∣酒店]世界上最怪脾氣的酒店:逃逸回原生態的世外桃源——Six Senses Yao Noi(閣遙島六善酒店)
[北碧府∣記錄]在這裡,戰爭帶給泰國永不能忘記的傷痛——泰緬鐵路
[芭提雅|劇院]如果要看,我選擇赴這一場芳華——TiffanyShow
[泰國∣跨國旅行]這裡沒有血腥的謀殺,只有一望無垠的遠方——亞洲東方快車(Eastern & Oriental-Express)
引導泰國吃喝遊樂生活方式的終極指南
專注泰國旅行的高端定製品牌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加「磚頭妹」微信號,獲取更多信息。
聲明:文章小部分圖片、視頻來源於網絡,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會有個別圖文未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我們聯繫處理。本文內容均為原創,轉載請聯繫客服,同意後方可轉載,且需註明出處,如未經允許轉載使用,我方有權追究其責任,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