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影視劇仙俠小說中總會看到這樣的橋段,傳說中有一把妖刀,只要碰到便會入魔,成為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妖怪。而一但制服了妖刀,便可以所向披靡。而在日本傳說中,只要提起妖刀,後面大家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兩個字「村正」。
妖刀村正
說到妖刀村正,我先要普及一下,按我們中國人的習慣,可能覺得妖刀村正應該就是一把刀的名字。因為我們有這個習慣嘛,一柄劍對應著一個名字。比如傳說中的鑄劍大師歐冶子鑄了五柄寶劍,那就每柄都有一個名字,湛盧,巨闕,魚腸,勝邪,純鈞。
中國大保健
可是村正不是這樣,村正是鑄劍師的名字,不過可不是一個人的名字,而是一個稱號。這個家族每個首領都繼承村正這個名號,而他鍛造出來的刀,都叫村正。按我們現代話來講,村正就是一個品牌,有村正太刀,有村正脅差,還可能有村正長槍。
村正太刀
村正短刀
村正雙刃刀
村正這個家族在室町時期崛起,時間上相當於我們的明朝,一直持續到江戶幕府末年,也就是19世紀中葉,一共存在了將近500年。初代村正是室町時期鑄劍大師正宗的弟子。正宗也是一個稱號,正宗鑄造出來的正宗刀號稱刀中之王。據說隱隱然有浩然正氣。
相州正宗刀(我真不知道區別)
初代村正在跟著正宗師傅的時候,就一心沉迷在如何讓自己的刀更加鋒利,甚至有點著魔了。對此,師傅正宗是不太以為然的。有一天,正宗就把村正帶到河邊,然後拿出一把自己鑄的刀,又拿出一把村正鑄的刀,兩柄刀同時往河裡一插,讓刀鋒面向水流,就看順流而下的葉子遇到正宗刀的時候,就像是碰到障礙一般,全都繞開刀鋒流走。而遇到村正刀的時候,就像是被一股漩渦吸住一般,全都流向村正刀,然後在刀鋒上輕輕一擦,就被分成兩半。
看到這一幕,正宗就看了看村正說:「理想中的名刀,所求並不是鋒利。短刃護身,長刀護國,這才是刀劍真正的使命。充滿殺氣且失去美感,只能稱之為惡劍妖刀,不是名刀。」
而村正也不服氣,當面頂撞師傅說:「刀要是不鋒利那還叫什麼刀。」
正宗非常生氣說:「像你這般,鑄一刀的同時便是鑄一惡,我怎能讓你危害人間。」
說完抄起村正刀,一刀砍斷了村正的右手。村正帶著斷臂和滿腔的仇恨,離開正宗,回到家鄉三重縣桑乃,用一隻左手支起了村正這個牌子。而因為帶著一腔怨恨,村正一族所鑄的刀越發偏向輕,薄,快。以令人膽寒的鋒利著稱於世。
而村正真正被封為妖刀,還要到日本的戰國時期。而且和德川家康一家有著極深的淵源。德川家康本來不姓德川,姓松本。他的爺爺叫松本清康,是一個小領主。在和織田家作戰的時候,被部下反叛暗殺,而且是一刀從右肩膀砍到左腹部,屬於斜著把這個人砍成兩段。這個部下所用的就是村正刀,據說砍完之後刀刃絲毫沒有損害,可見村正刀鋒利堅硬。
接下來是德川家康的父親松本廣忠,也是被家臣暗殺,反正那個時候家臣暗殺主人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這個家臣用的也是村正刀。
再接下來,到了德川家康的兒子一輩,他的二兒子德川信康被織田信長懷疑謀反,信康喊冤切腹自殺。日本武士切腹自殺的時候旁邊要有一個人叫介錯人。看著切腹者完成切腹的最後一個動作之後,就斬下首級,好讓他解脫。一般這個介錯人都是自殺者的至交好友。信康切腹的時候,介錯人是忍者頭子服部半藏。可是服部半藏看著信康自殺,直接哭暈過去,旁邊的另一個部下就代替服部半藏進行了介錯。這個人用的介錯刀正好也是村正刀。
你看,德川家康上下四代,有三代人都死於村正刀下,而且德川家康本人也被村正刀傷過兩回,所以在民間,村正是妖刀,專門為禍德川家的流言就散布開來。妖刀村正的名氣也就由此而來。尤其是在反德川家康集團中,很多將領都要佩戴村正刀,比如前一段時間非常火的大河電視劇真田丸,主人公真田幸村的佩刀就是村正刀。包括後來明治維新前夕倒幕運動興起,為了表示反對德川幕府,很多維新志士比如西鄉隆盛,還有天皇家族都要佩戴村正刀,為求一個好兆頭。
妖刀村正
那你說村正刀真的是妖刀,德川家真的就是被村正刀詛咒了嗎?事情是這麼個事情,不過看你怎麼看。翻開日本地圖你會看到,村正家族所在的位置是三重縣,離德川家康起家的愛知縣那是緊挨著的。村正刀一開始還只是族長打出來的刀叫村正刀,後來只要是這個家族的刀都叫村正刀,那刀的數量是非常龐大的。這麼多武器旁邊就是德川家康這麼個大軍閥,那這麼多村正刀最後的銷售渠道肯定就是德川家。有這麼大的一個基數在裡面,德川家康的祖父,父親,兒子,死在村正刀下,也就不是偶然了,可能當時在那個時代的那個地點,死十個人八個都是死在村正刀下。
還有個反例就是,如果村正刀真的是禍害德川家的妖刀,那就沒有辦法解釋德川家康終身的佩刀也是村正刀這件事了。而且德川家康的貼身護衛本多忠勝所用的長槍就是村正製造。據說當時德川家軍團的標配也是村正刀。所以與其說村正刀是德川家的災星,倒不如說村正刀支持著德川家康平定了日本,開創了200年江戶幕府。按照德川家康的心胸,我覺得他聽到坊間關於妖刀的流言之後肯定會嗤之以鼻,而且會想,刀嘛,面向自己的時候是兇器,可是面向敵人的時候就是利器。所以刀還是要越鋒利越好,關鍵在於用刀的是誰。這應該和初代村正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
刀銘:村正
德川家康配刀(藏於德川家博物館)
然而奇怪的是,如此赫赫有名的村正刀,到現在卻沒有一柄被評為日本國寶級文物。據說原因就是不漂亮。當然我看不出來哪裡不好看,我覺得都挺好看。但內行人就會覺得,村正的老師,正宗刀,那叫美輪美奐,雍容華貴。而村正刀呢,就是低調,樸素。所以如果把正宗比喻成刀中之王,那村正可能就是名副其實的刀中刺客。不注重外形,但是好用。這可能就是千利休一直稱讚標榜的實用之美吧。只不過這個實用之美是用人血澆鑄成的。
打賞分享,手有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