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無一用是深情《霍亂時期的愛情》:這個時代,得不到的永遠躁動

2021-01-09 昊濤說史

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憑藉"他在長篇小說代表作《百年孤獨》中,運用豐富的想像能力,把幻想和現實融為一體,勾畫出一個豐富多彩的幻象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陸的生命與鬥爭。"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3年後,他居然放棄一貫的魔幻現實主義手法,而選擇用庸俗"仿寫"歐洲言情小說的方式,寫就一本被後世譽為"愛情百科全書"、"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的《霍亂時期的愛情》,至今熠熠生輝。

這本寫於馬爾克斯站在功成名就後與"老人"門檻前的"愛情小說",看似極為複雜卻簡略克制地,以他父母的真實奇幻愛情為底料,加入他大半生對人生與人性本質的深度思考結晶而成的"故事"。

本身就帶著極為複雜矛盾似"雲深不知處"的多層呈現模樣:

一層是,跨越得不到而躁動的51年九個月零四天,執著的"愛情";一層是,洗淨美滿不幸福平淡如水的"穩定"婚姻後,勇敢追尋缺失激情的"愛情";一層是,越是"集郵"放蕩,越是求之不得,就越要"得到"的"愛情";以及,數不清,寫不完,卻執著處處呈現,筆筆帶過的"人世間所有愛情模樣"的百態世情。

但,越是讓所謂"愛情"鋪滿填充這個故事,卻越發感到空虛,甚至越發感到有一種接近死亡的陰霾,最終那種似身處鬧市突然停下的極致孤獨開始襲擊每一根放鬆欣賞故事的心。

是的,我總認為一個作家的作品,總是和他的人生背景與創作時期,及身處之地的大環境與時代是密不可分的.

前一刻的《百年孤獨》還極盡博大而有壯闊喋血引而不發的意味,後一刻這種"玩笑式"的返璞歸真,真的只是一個"準老人"絮絮叨叨在講述人生故事的平淡嗎?

百無一用是深情:《霍亂時期的愛情》10句經典愛情語錄,這個時代,得不到的永遠躁動

1、真正的愛情需要什麼?需要兩個人在一起是輕鬆快樂的,沒有壓力。

2、趁年輕,好好利用這個機會,盡力去嘗遍所有痛苦,這種事可不是一輩子什麼時候都會遇到的。

3、心靈的愛情在腰部以上,肉體的愛情在腰部以下。

4、說到底,愛情是一種本能,要麼第一次就會,要麼就一輩子也不會。

5、什麼是好笑的愛,當我最愛你的時候,我們沒法在一起,當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已經老得無法再相愛。

6、誠實的生活方式其實是按照自己身體的意願行事,餓的時候才吃飯,愛的時候不必撒謊。

7、任何年齡段的女人都有她在那個年齡階段所呈現出來的無法復刻的美。 她因年齡而減損的,又因性格而彌補回來,更因勤勞贏得了更多。

8、世俗的好處:安全感、和諧和幸福,這些東西一旦相加,或許看似愛情,也幾乎等於愛情。但它們終究不是愛情。 用一塊沒有淚水的海綿將有關他的記憶徹底抹掉,讓他在她記憶中所佔據的那塊空間裡長出一片罌粟花。

9、好像剛剛在生死線上做了一場絕世之愛,而其實他不過是完成了愛情中生理的那部分儀式罷了。

10、在寧靜中超越了激情的陷阱,超越了幻想的無情嘲弄和醒悟的海市蜃樓:超越了愛情。因為他們已經在一起生活了足夠長時間,足以發現無論何時何地,愛情始終都是愛情,只不過距離死亡越近,愛就越濃鬱。

愛情的全部模樣,都在這本書裡

《霍亂時期的愛情》雖以一段超過半個世紀的愛情為主線,但暗戀、初戀、失戀、單戀、等待、殉情、喪偶、偷情、婚外戀、夫妻感情、露水情緣、黃昏暮情……一切應有盡有,不愧為一部奇異而富足愛情百科全書。

比如暗戀。阿里薩不知對方心意時的暗戀。他當時對自己沒有緣由的惶恐束手無策,只能時刻等待,後來還得了類似霍亂病症的相思病。

比如失戀。被喜歡的女孩當場提出分手,阿里薩悲痛之下找出母親的香水,一瓶又一瓶的喝。

書中的男主從少年時期就一直愛慕著女主,一直到女主結婚,再到51年之後她的丈夫去世,垂垂老矣的阿里薩終於再一次鼓起勇氣來到了費爾明娜面前:

「我等待這個機會,已經有51年9個月零4天了,在這段時間裡,我一直愛著你,從我第一眼見到你,直到現在,我第一次向你表達我的誓言,我永遠愛你,忠貞不渝。」

故事的最後,女主答應了男主,儘管兩個人都已經老了。

男主就邀請女主乘自己的船,船開到一半他就把其他乘客都趕下船(換乘別的船),船上飄了霍亂的旗,這樣這條船上只有他倆和必要的船員,船長問他,這船來來回回的要開多久?

男主說:一生一世。

為什麼書名是《霍亂時期的愛情》,因為「愛情終究是一場病。」

文學作品的價值就在於,你看過的故事,會刻在你的骨子裡,它帶你遊歷時空,你帶它走過五湖四海。

「如果我送你一本《霍亂時期的愛情》,那一定說明我愛你。如果我們終生不再相遇,那也沒有關係,賦予愛情以意義的是生命,我只要你的一生都溫暖豐盈。」

人生如書,書如人生。閱讀一本精彩紛呈的小說,也算是另一種人生體驗。

只需要49元,一張電影票的價錢讓你看到愛情真正的樣子。點擊下方連結就能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百無一用是深情:《霍亂時期的愛情》10句經典愛情語錄,珍藏一生
    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如同他的《百年孤獨》一樣,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而這本書最讓我喜歡的點就在於,比《百年孤獨》好懂多了!尤其是他對於愛情、情愛、性愛之間的觀點和態度,讓後世之人不斷地有新的體味和思考。百無一用是深情:《霍亂時期的愛情》10句經典愛情語錄,珍藏一生1、婚姻的問題在於,它終結於每晚做愛之後,卻在第二天早餐之前又必須重新建立起來。
  • 霍亂般的愛 ——《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作家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篇作品,其內容毫不遜色於《百年孤獨》。小說娓娓道來一份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愛情,讀罷整本書,也好似度過了男主人公 <弗洛倫蒂諾·阿里薩> 的一生。霍亂貫穿著整個時代,愛也貫穿著整個時代。
  • 霍亂時期的愛情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用耳朵聆聽故事用心靈感悟生活《霍亂時期的愛情
  • 《霍亂時期的愛情》:男人為什麼總忘不了初戀?
    「我等這個機會已經等了51年,9個月零4天了。這段時間裡我一直愛你,從我第一眼看到你,直到現在。」這段話出自《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男主角的表白,說這句話時,他已經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然而,他雙手握著帽簷拘謹的樣子,跟他少年時一模一樣。半個多世紀的守候,半個多世紀的愛戀,讓人心疼,令人唏噓。
  • 《霍亂時期的愛情》:這個世界有真正的愛情嗎?
    今晚9點任爸微博直播關於22考研專業院校選擇(不同於騰訊課堂)《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5年。在費爾米娜結婚的那一天,佛羅倫蒂諾甚至希望她被雷劈死,他認為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別想得到。在這段青澀虛幻的感情裡,有愛情的成分嗎?實際上並沒有。弗洛倫蒂諾愛上的是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把它強加於美貌的費爾米娜身上;而費爾米娜愛上的其實是一個未知的世界,並在發現這個世界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時候抽身離去。
  • 《霍亂時期的愛情》:一個人能為愛情等多久
    ——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小說,首次出版於1985年。「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史詩,窮盡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放蕩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現了時光的無情流逝,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 《霍亂時期的愛情》:阿里薩的病態之愛,縱然痛苦,也不忘記
    《霍亂時期的愛情》,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說這部小說是一個老套的愛情故事。如果只是單純的痴情守候,這個小說便會單薄而沒有分量,這部愛情小說之所以在文學史上有分量,大抵是因為這部小說,在一個特殊的背景下,在衰敗,死亡,時間,衰老的元素下,愛情變得深刻。
  • 霍亂時期的愛情阿里薩51年622段感情,給出你關於愛情的答案
    馬爾克斯將這則故事與他父母年輕時的愛情雜糅在一起,再加入馬爾克斯自己的愛情、其他一些人的愛情故事,最後成了《霍亂時期的愛情》霍亂,讓人不寒而慄的可怕疾病,作為線索貫穿始終。很多人說《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一本愛情百科全書,就像生活有很多面貌、成功有很多途徑,愛情也有很多樣子。
  • 《霍亂時期的愛情》:有一種愛做不成夫妻,卻永遠惦記
    作者:洞見·夢舒人人都嚮往愛情,然而愛情究竟是什麼樣子?在巨著《霍亂時期的愛情》裡,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爾克斯寫盡了幾乎所有的愛情:幸福的,悲傷的,惆悵的,滿足的,初戀、暗戀、單戀、婚外戀、忘年戀……最令人感動的,卻是這樣一種愛情:只一眼相見,便深情相許。雖錯過半生,卻依然惦念終身。
  • 分享: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
    ——霍亂時期的愛情 ertert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5年。 該小說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在二十歲的時候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年輕了;經過各種人生曲折之後,到了八十歲,他們還是沒能結婚,因為他們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作者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的愛情方式。 該小說不僅表達了「經歷愛情的折磨是一種尊嚴」,更重要的是展現了哥倫比亞的歷史。
  • 《霍亂時期的愛情》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發自內心的創作。後來,烏爾比諾醫生不幸去世,阿里薩卻選擇這個時候再次向烏爾比諾的妻子費爾米納表白心跡。9:費爾明娜,我等待這個機會,已經有51年9個月零4天了,在這段時間了,我一直愛著你,從我第一眼見到你,直到現在,我第一次向你表達我的誓言,我永遠愛你,忠貞不渝。10: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愛你。
  • 《霍亂時期的愛情》:活著不放棄,就永遠有指望
    《霍亂時期的愛情》很寫實。《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很沉靜。實際上,他也不算孤獨。他其實是個挺熱鬧的人。他是小說家裡罕見的,願意談自己故事的人。跟他一比,博爾赫斯那才是真孤獨。說《霍亂時期的愛情》。倆人在一艘內河航船上豎起了霍亂流行的旗幟,再也不上岸了。小說結尾,船長問阿里薩打算這麼拖多久,阿里薩說toda la vida,西班牙語:永生永世。所以《霍亂時期的愛情》,不算魔幻。更像是一個年少和年老兩段戀愛故事,以及摻雜期間,華麗渲染的阿里薩各色情愛段子。說回馬爾克斯。
  • 讀完《霍亂時期的愛情》,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愛情
    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是馬爾克斯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所創作的,講述了一個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愛情故事,相比起《百年孤獨》,這本書沒有那麼複雜的人際關係和令我們頭暈分不清的人名,所以相對於讀者來說,這本書比較好讀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是一種孤獨,一種有關執念和等待的孤獨
    然而18年後,又一本驚世之作——《霍亂時期的愛情》問世了。馬爾克斯似乎一直在書寫最極致的一切,《百年孤獨》是極致的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極致的愛情。《霍亂時期的愛情》讓我們相信在看過世態炎涼,經歷過人生滄桑之後,我仍愛你,至死不渝,始終如一。
  •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原來這並不是愛情
    李健曾說《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裡可以看到愛情的所有模樣,於是我對這本書產生了興趣。看這本書之前請大家思考這樣這樣一些問題:如果一個的男生說他十分愛你,但是卻和不同的女人有床第之歡,請問你還相信他愛你嗎?
  • 霍亂時期的愛情:明明是一個人的開始,卻演化出624個人的故事
    但馬爾克斯卻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三年後,就出版了他的另一部著作《霍亂時期的愛情》。很多人會奇怪這之中原因。但是在我看來,作者能這麼快寫出這本著作,不只是因為他有一顆水晶般不被名利汙濁的心,更是因為,《百年孤獨》是不能丟下《霍亂時期的愛情》的,因為《百年孤獨》講述了每個人孤獨的一面,其中有很多與情慾掛鈎的東西,但是獨獨沒有愛情,而《霍亂時期的愛情》卻是一本專寫愛情的文學作品,他包含了那些美好的、讓人嚮往的愛情碎片,但是也涵蓋了人性插向愛情的刀,使得愛情反而和倫理道德掛了鉤。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是少數人的霍亂,多數人的理想
    《霍亂時期的愛情》,一本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這部小說幾乎窮盡了所有的愛情,忠貞的,隱秘的,羞澀的,放蕩的,畸形的,虐戀的,精神的,肉體的,高貴的,低下的,生死相依的,一夜歡情的……,總之,林林總總,堪稱是愛情百科全書。
  • 卡塔赫納-霍亂時期的百年驚情
    —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2016年9月,哥倫比亞政府與「哥武」在卡塔赫納(Cartagena)舉行了和平協議籤署儀式,宣告了哥倫比亞長達半個世紀的內戰結束。兩個月後,當我帶著《霍愛》小說中史詩般的愛情遐想踏上這座南美古城,歷史和現實的邊界卻愈發模糊起來。
  • 【二次元揭秘】人渣與霍亂:剖讀《人渣的本願》與《霍亂時期的愛情》
    直到我看完了《人渣的本願》和《霍亂時期的愛情》,我才明白我不過是個被理想主義寵壞了的孩子。人渣意為道德敗壞、品行低劣的、自身行為與社會相悖或違反人倫缺乏操守準則的人。還記得在《人渣的本願》動畫出之前我就在安利朋友看漫畫,我曾過譽此作為《霍亂時期的愛情》的精神續作。現在想起來不禁讓我羞愧難當。
  • 在《霍亂時期的愛情》和半個世紀愛戀的半個世紀裡
    《霍亂時期的愛情》的故事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愛情故事,他持續9個月零4天。弗洛倫蒂愛上了費爾明Na,因為她在地下室的走廊裡瞥了一眼費爾明Na。一個是小姐,另一個是差勁的電報員,註定沒有好結果。愛情來的時候如何控制呢?初戀來得很快,就像夏天的暴風雨,這是不可預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