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才是泡腳最佳時間,水中添一物,健脾祛溼,老中醫自己都在用

2021-01-18 不藥博士

夏季,很多人都忽視了一項養生保健的法寶,那就是泡腳,很少人會在夏天泡腳,實際上,夏天更應該泡腳夏季溼氣正當令,溼氣阻滯在脾胃中,就會出現沒有胃口、愛犯困、沒精神、容易煩躁等表現,夏天泡腳,正有助於祛除暑溼,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

夏季足療注意事項

1、太飽太餓時都不宜泡腳

夏天要避免在過飽過飢或進食狀態下泡腳,因為泡腳會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容易出現頭暈不適的情況。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

2、腳氣患者要小心感染

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皰時,就不宜用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膚病,外傷或皮膚燙傷者也不宜泡腳。

3、泡腳不要泡太久

泡腳時間過長的話,會引發出汗、心慌等症狀。所以,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

4、泡腳水不宜過燙

每天用溫水把腳好好洗洗就行。水溫宜控制在40~45攝氏度左右比較合適,過熱、過涼都很難收到預期的效果。泡一段時間後水溫變涼時,要及時添加熱水。剛開始泡腳時,不要添太多的水,剛沒過腳趾就行,在泡腳的過程中還要不斷添水。洗完後,可以輕輕捏捏腳,達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身體是根本,好的身體就是一塊璞玉,雕刻出來也好得多,而弱的身體則是一塊雜玉,慢慢精心雕刻,也會變得更佳。

水中添一物,健脾祛溼

推薦一個健脾祛溼的小方子:艾草、川芎、丹參、當歸、獨活、紅花和老薑,開水2至3升衝泡,加蓋燜10分鐘後,待水溫降到40℃時即可泡腳。

這7味天然草本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可以通過腳底的反射區,作用到身體的五臟六腑,調節內溼,健脾運溼。

脾胃不好的人更適合夏天泡腳,當脾胃好了,就不容易被溼氣侵犯。有溼氣重、脾胃不適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

【不藥博士】

滾吧!疾病!來!健康!關注不藥博士,就是關注健康!

相關焦點

  • 冬病夏治,夏季泡腳好處多,水中添一物效果更佳!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只有冬天才泡腳?那你就虧大了!夏季,很多人都忽視了一項養生保健的法寶,那就是泡腳,很少人會在夏天泡腳,實際上,夏天更應該泡腳。夏季溼氣正當令,溼氣阻滯在脾胃中,就會出現沒有胃口、愛犯困、沒精神、容易煩躁等表現,夏天泡腳,正有助於祛除暑溼,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慾,促進睡眠。一、如何正確泡腳?
  • 老中醫告訴你紅豆薏米水的正確煮法,祛溼健脾,夏季要常喝
    去年,我也因為這個原因特地去請教了老中醫,除給開了中藥之外,老中醫還建議可以時常煮一些紅豆薏米水來喝,不僅可以去除溼氣,還有一定的健脾功效。老中醫告訴你紅豆薏米水的正確煮法,祛溼健脾,夏季要常喝。雖說是簡單的紅豆薏米,但是想要熬出去溼健脾的功效,還是需要特別注意的,老中醫也告訴了我其中的幾個關鍵。
  • 「一米、一豆」搭配好,夏季祛溼健脾最有效!
    夏季,一年中溼氣最重的日子已經到了!中醫講,長夏之季的主氣為溼!晚上睡眠越來越差,還打呼嚕;早上起床後,刷牙乾嘔、舌苔厚膩;上個廁所,發現小便黃赤,大便溏薄;每天都提不起精神,總愛打哈欠......整個人疲乏無力、口乾口苦、有口臭,眼看自己四肢浮腫、肚子又大了一圈!
  • 健脾要先祛溼?祛溼跟脾胃有關係嗎?
    今天給大家分享大家很感興趣的話題,祛溼跟健脾有關係嗎?為什麼很多人都說祛溼要先健脾!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祛溼跟健脾還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因為脾主運化,既是運化五穀食物的地方,也是身體的運溼之所。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同時健脾又祛溼呢?剛好現在是夏季,今天就給大家說說夏季健脾祛溼的好辦法!1、食療針對溼熱人群,建議用薏米、赤小豆、茯苓搭配著泡茶或者煮粥都可以,薏米可以利水消腫、健脾祛溼。
  • 祛溼排毒在三伏,晚上泡腳時在水中加一物,溼氣不來找!
    夏天溼氣重,為了避暑大家都喜歡待在空調房裡,吃冰冷的食物,不知不覺體內就已經聚集了很多溼氣。腳是人體穴位最密集的地方,腳上的穴位可以對應所有的經絡和器官,泡腳可以有效祛除體內的溼氣和寒氣。三伏天泡腳是一年中祛除身體溼氣最好的時節,在三伏天用熱水泡腳,外在的溫度加上熱水的熱度可以很好的刺激這些反射區,對足底的神經產生刺激後,他們會驅動身體的氣血上走並激發身體裡元氣,這樣聚集在身體的寒溼便會被驅走,讓身體變得而更加健康強壯。用溫水泡腳對緩解身體疲勞、加速體內血液流通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要是我們在裡面加上這一物,祛溼排毒的效果會更好!
  • 紅豆薏仁粥,吃好了才健脾祛溼!
    紅豆,此物最相思,戀人們大概會珍藏起來,思念心上人時,拿出來看看。畢竟這是愛情的信物啊,禮輕情意重。等到成親了,紅豆充當定情信物的功能就降低了。那麼,它又被用來做什麼呢?很多人會說:煲紅豆薏仁粥啊,健脾祛溼呀!秋天養生,健脾化溼是很重要的呢!倘若這麼說,可以說你對了一半。對的一半是什麼?錯的一半又錯在哪裡呢?
  • 頭皮愛出油,臉上油光光,多半是溼氣重的表現,如何祛溼呢?
    所以如果你有這種表現的話,這是也是身體在向你發出控訴,該抓緊時間為身體祛溼了,那麼該如何祛溼呢?夏季是祛溼關鍵期,多吃5物,做好2事,或能排出溼氣,身體變輕鬆【多吃5物】大家對於薏米都是非常熟悉的,提起排溼氣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薏米,因為它是一種非常好的祛溼排寒的效果,能夠幫助健脾祛溼,排出體內堆積的溼寒之氣,有利於身體的健康。
  • 水中加一物,溼氣去得快
    一、幾種可加重溼氣的食物1、巧克力巧克力非常受大眾歡迎,不管是年節日,還是日常生活,巧克力都經常出現。但吃了巧克力雖然會讓心情變好,但卻也會引發一些不良問題。例如身體發胖以及溼氣重,身體胖可能比較好理解。
  • 紅豆薏仁粥,吃好了健脾祛溼!可要是吃錯了豆子,結果是……
    紅豆,此物最相思,戀人們大概會珍藏起來,思念心上人時,拿出來看看。畢竟這是愛情的信物啊,禮輕情意重。等到成親了,紅豆充當定情信物的功能就降低了。那麼,它又被用來做什麼呢?很多人會說:煲紅豆薏仁粥啊,健脾祛溼呀!秋天養生,健脾化溼是很重要的呢!倘若這麼說,可以說你對了一半。對的一半是什麼?錯的一半又錯在哪裡呢?
  • 祛溼足貼有用嗎?體內溼氣重的4大原因,教你5招,或能擺脫溼氣
    所以,為了祛溼氣,人們嘗試了各種辦法,祛溼足貼是其中一種,但是,祛溼足貼真的有用嗎?有很多人嘗試過祛溼足貼,在第一次使用的時候,效果是很明顯的,人們一旦發現它的好處,就形成了依賴,使用的較頻繁,效果會下降。所以說,祛溼足貼確實能祛除溼氣,但是效果程度是短暫的。
  • 茯苓加它一起用,浮腫消了,健脾祛溼安神睡的香
    因此,祛溼用茯苓,既能滲溼以治「標」,還能健脾治其「本」。且茯苓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長期食用也很安全。 喝一些茯苓泡水,能夠起到健脾養胃、促消化的作用,改善脾胃虛弱的困擾。 3、安神助眠 睡眠質量不好,容易失眠的人除了可以泡腳,喝牛奶之外,還能試一試喝茯苓泡水,可以起到很好的安神效果。
  • 脾有「三怕」,可以多吃「一果」,有助於健脾祛溼
    俗話說:「十人九溼」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溼氣重的問題,然後醫學從中醫角度講,體內溼氣重主要是脾虛,脾虛者容易出現頭暈,噁心,身體乏力等症狀,如果溼氣較重,增強脾器官功能首先要祛溼排溼脾有「三怕」,可以多吃「一果」,有助於健脾祛溼
  • 大暑時節到|健脾祛溼不能少,三伏灸養生要知道!
    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也是冬病夏治最佳時期。「稻在田裡熱了笑,人在屋裡熱了跳。」大暑顧名思意,天氣炎熱,人們食物大多清淡清涼飲食,注重消暑防暑。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描寫過一首詩句「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 最好祛溼的一物,居然是它!祛溼排便肚子也小了
    經常聽到有人說溼氣重,而在夏季體內溼氣過重,會讓人覺得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臉上出油黏黏糊糊。也有很多人想盡各種辦法祛溼,卻不盡人意,甚至越祛越溼。這也應了中醫那句話——「千寒易除,一溼難去」。
  • 冬天天乾物燥,薏米茶祛溼健脾,適合哪些人群飲用?
    導語:冬天天乾物燥,薏米茶祛溼健脾,適合哪些人群飲用?現在又已經到了寒冷的冬天,不僅是不想起床了,甚至是都不想伸手了,只要能不出被窩就不出被窩,能不出手就不出手,在這樣一個讓人懶惰的季節,那自然體重就跟著上漲了。
  • 老中醫:3個祛溼妙方,排出溼氣一身輕
    一、體內溼氣重的表現1、「重」所謂「重」就是整個人的身體都有一種沉重感,比如說在頭部,就會感覺有如包裹了一個溼漉漉的頭巾一樣沉甸甸。有些人會是在腰腿部位感到沉重,這些身體的不適感是能比較直接感覺出來的。
  • 脾虛百病生:脾有「三怕」,多吃「二果」,健脾祛溼一步到位
    在中醫理論裡,脾在人體具有兩個作用,一是運化水谷精微,即脾具有有把水谷(飲食物)化為精微,並將精微物質轉輸至全身的生理功能;二是運化水液,即脾對水液有吸收、轉輸和布散的作用。如果脾臟虛弱了,運作的功能就會導致人體出現營養障礙,甚至引發各種症狀。
  • 若身上出現這5個表現,說明身體溼氣過重,若佔3個,該考慮祛溼了
    一、若身上出現這5個表現,說明身體溼氣過重,若佔3個,該考慮祛溼了1、關節疼痛如果體內溼氣比較重的話,就會影響身體的關節組織,造成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關節酸脹麻木疼痛出現。2、食慾減退如果體內溼氣過重,會影響脾胃健康,身體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引發腸胃不適,造成食慾減退。
  • 祛溼應該怎麼吃?
    可見,溼氣太重,身體會有這麼多不良反應,科學合理祛溼,才是關鍵的事情,那麼祛溼應該怎麼做呢?例如吃什麼好?薏米祛溼是最常見的方式,感覺到溼氣重,可以把薏米熬粥,做成薏米粥,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達到健脾功效,屬於比較常見的祛溼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