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久站,年紀輕輕就腰痛腰酸……大概率可能是因為這個病

2021-01-11 廣州中醫藥大學三附院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久坐之後,

腰部會突然開始出現疼痛,

腰痛症狀時輕時重,

一旦勞累後疼痛就會加重,

休息或者平躺後疼痛會緩解。

有人說,這是得了「腰椎間盤突出」,

更有甚者說這是得了「腎結石」

其實,這種情況基本可診斷為腰肌勞損

當我們聽到「腰肌勞損」之後,心中各種疑問,更是無奈與困惑,「我正值青年,怎麼可能就會得腰肌勞損?那不是老年人才有的病嗎?況且我整日坐著,不弓背彎腰,不搬重物,腰部怎麼會勞損呢?」

今天的中醫有妙招欄目

就由針灸推拿科的陳雨婷醫生

和大家聊一聊「腰肌勞損」

什麼是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是我們日常性的說法,在臨床上又稱為腰痛、腰背肌筋膜炎、慢性腰背肌勞損,慢性下腰損傷等,該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腰部疾病。

什麼樣的人群容易得腰肌勞損

擁有長期維持不正確的姿勢或者長期固定姿勢習慣的人群,如久坐,長期彎腰坐姿,長期維持單一姿勢久站,長期穿高跟鞋等,這些行為均會造成積累性損傷,均導致腰背肌肉或筋膜,容易長期反覆受到收縮牽拉,發生水腫、滲出、粘連、纖維增生等而產生疼痛及功能影響;抑或腰部軟組織急性損傷,未能得到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或先天或後天的脊柱、腰椎畸形,下肢功能性或結構性缺陷,等均可使腰部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而致勞損。

常見人群有對著電腦的白領人員或學生,經常從事站著彎腰負重工作的藍領人員,長期穿高跟鞋的人群等。

腰肌勞損的典型症狀

腰肌勞損的典型症狀是腰骶部脹痛、酸痛、反覆發作,一般在陰雨天或者重體力勞動後,腰背部脹痛、酸痛及肌肉僵硬等症狀較為明顯,休息後症狀減輕。

腰肌勞損的治療方法

1. 藥物治療:西藥以口服非甾體類藥物以抗炎鎮痛為主,如雙氯芬酸緩釋片、布洛芬膠囊等,但因其長期服用會產生胃腸道等不良反應,因此臨床上除急性期疼痛厲害外,一般較少選用。中醫中藥治療腰肌勞損歷史悠久,療效顯著確切,多採用溫經散寒、行氣活血、利溼除痺中藥配伍進行辨證論治治療,如獨活寄生湯或身痛逐瘀湯等。

2. 針刺療法:採用針刺療法對人體背部局部或者其他相關的經穴進行治療,可以起到舒筋通絡,行氣活血止痛等作用。

3. 推拿療法:通過手法點穴、手法放鬆及正脊等推拿療法,可以達到激發經氣、舒筋理筋、調整脊柱關節錯位的效果。

4.艾灸療法:採用艾灸療法溫灸人體背部的經絡腧穴,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溼,振奮陽氣等功效。

5. 拔罐療法:拔罐療法可以除寒祛溼、行氣活血、舒筋通絡。

由於慢性腰肌勞損,一旦形成,病程相對來說較長,同時因日常生活習慣及姿勢等因素影響,腰肌勞損較難完全根治。因此,我們平時生活中應積極注意預防。

腰肌勞損的預防要點

平素日常起居護理

腰背部保暖:平常注意腰背部保暖,勿正對腰背直吹冷氣或風扇,以免受涼受寒,寒冷刺激易使肌肉痙攣,導致腰背酸軟、疼痛發生。

睡硬板軟墊床:宜睡臥硬板軟墊床,過軟的床鋪不利於我們脊柱、腰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床鋪有一定的硬度,可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

減少穿高跟鞋:如長期穿高跟鞋,相對於穿帆布鞋等平底鞋的情況下,腰臀部肌肉組織會更加緊縮,這樣使得腰部肌筋長時間牽拉,從而出現腰部酸軟、疼痛及僵硬症狀,因此,女性可以儘量少穿高跟鞋,或不要長時間穿高跟鞋。

保持良好的姿勢

正確的姿勢應是抬頭平視、收腹、挺胸、維持脊腰椎正常的生理彎曲,減少腰背肌牽拉過度而造成勞損;

避免較長時間維持單一的姿勢,如久坐、久站時,超過60分鐘,可以走一走或蹲一蹲,減少腰背肌牽拉過度而造成勞損;或者可採用腰圍保護腰部減輕腰肌過度牽拉;

勿彎腰搬重物:如需從地上搬取重物時,正確的姿勢,應當屈膝蹲下再搬取重物,儘量不直接彎腰搬取,以免加重腰部負擔;

在向高處放取物品時,夠不著的情況下,避免硬性放取,以免因過度牽拉造成腰部損傷。

加強腰背肌功能鍛鍊

腰部疼痛症狀減輕後,可以適當配合「小燕飛」、「五點支撐」等腰背肌功能訓練,可以改善腰背肌的血液循環,增強腰背肌的肌力,減輕勞損發生的頻率。

小燕飛:俯臥式小燕飛。在硬床上或乾淨的硬質地板上,取俯臥位,臉部朝下,雙臂以肩關節為支撐點,輕輕抬起,手臂向上的同時輕輕抬頭,雙肩向後向上收起。與此同時,雙腳輕輕抬起,腰底部肌肉收縮,儘量讓肋骨和腹部支撐身體,持續10~15秒,然後放鬆肌肉,四肢和頭部回歸原位休息3-5秒再重複,每天可做30-50下。

五點支撐:仰臥位雙膝屈曲,以足跟、雙肘、頭部當支點,抬起骨盆,儘量把腹部與膝關節抬平,持續10~15秒,然後緩慢放下,休息3~5秒再重複,一起一落為一個動作,連續20-30個。

特殊人群

對於過於肥胖或超重的人群,可通過運動、飲食、中藥、針灸等適當方式以達到減輕體重的目的,以此減輕腰部的負荷。

對於中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在逐漸下降,同時存在其他方面如骨質疏鬆、心腦血管等基礎疾病,生活中可以進行八段錦及太極拳等鍛鍊以增強身體機能。

對於妊娠產後的女性而言,由於孕期腰部負荷過重,同時產後睡眠的不連續性,勞累及精神緊張等因素,往往會存在腰部酸軟、疼痛的症狀,因此,建議產後女性在身體狀態恢復的情況下,可以適當進行增強腰部核心肌力的康復鍛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年紀輕輕就腎虛了?帶你發現它的小秘密
    其症狀為:凌晨必定疼醒,而且用手支撐才能翻身,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下腰背部或臀部疼痛,久臥久坐後明顯可伴有僵硬感,一般活動後可減輕。所以很多人就納悶了,為什麼我年紀輕輕就得這種跟腎虛有關的病?雖然有多種重要理論,但目前強直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首先,遺傳因素起著重要作用。
  • 久坐久站 蹺二郎腿 易患靜脈曲張
    (接B01) 久站久坐易患靜脈曲張 唐曉勇說,有幾類人群容易得靜脈曲張,第一類是久站或久坐的人群,包括教師、售貨員、禮儀小姐或久坐辦公室的人員,由於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很少改變使血液淤積在下肢靜脈血管中,血液循環不通暢,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造成靜脈曲張
  • 避免久站久坐 預防下肢靜脈曲張
    近幾年,王先生下肢靜脈曲張的範圍越來越大,久坐久站後腿沉、腿脹嚴重,小腿皮膚出現浮腫、色素沉著,夜間時有瘙癢。之後,他趕到河北省中醫院就診。&nbsp&nbsp&nbsp&nbsp馬雲龍為王先生進行了彩超檢查,對下肢靜脈病情進行細緻評估,制定了射頻消融微創治療手術方案。術後,王先生走路時下肢輕快,沉脹完全消失。
  • 腰酸、腰痛,不能久坐……年紀輕輕腰肌勞損怎麼辦?
    小王說:「我才剛過而立之年,卻有近三年的腰肌勞損病史,日常腰部酸脹、麻痛,坐著或站著時間久了,想要直腰和彎腰都有些困難。輕微活動和休息後,腰部會有一點好轉,但一忙一累,腰部酸痛又開始作怪了,著實鬧心」。今天,小南就跟大家講講腰肌勞損的那些事。什麼是腰肌勞損?
  • 年紀輕輕,白頭髮卻越長越多?
    日常生活中,有些年輕輕輕的人,白頭髮卻越長越多呢?有可能是少白頭:出現少白頭,主要是人在青少年的時候發病。並且,白頭髮的分布情況是先是有零星的少數白髮,大部分的白髮會集中在頭皮的頭頂、後腦勺。出現這種情況的人,有可能是因為家族遺傳的因素,但有可能和你的飲食不規律,長期營養不良有關。還需要大家積極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降低增長白髮的概率。
  • 久站久坐後,腰部又酸又痛?或暗示體內有疾,勸你別掉以輕心
    經濟在快速發展,現代的很多工作對於人力的要求並不是很大,常見的工作方式要麼就是久坐要麼就是久站,一天中除了上廁所的時間,可能剩下的都是坐著或站著的。而久坐久站後,感到腰痛難忍,可能是很多人的常態了,這是為什麼呢?對健康的影響大不大?怎麼做能夠緩解疼痛?此文讓你都了解清楚。
  • 劉真「跳舞埋隱疾」8年前爆發:久坐久站就很痛!
    事實上,3歲開始學舞的她曾坦言跳舞跳得一身傷,例如,8年前突然覺得肋骨很痛,「我痛的狀況很奇怪…只要久坐久站、坐飛機就會痛。」 於是,劉真決定砸下10萬元做詳細的全身健康檢查,肋骨也沒有被檢查出大問題,但一一聽每個醫師的解說後,「我聽到頭都暈了。」
  • 久坐久站小心「蚯蚓」纏上身!4招幫你緩解小腿酸脹!
    站和坐是最基本的兩個日常姿勢很多人因為工作或學習的需要不得不久站或久坐長此以往很可能造成頸肩腰腿痛甚至增加患心臟病、糖尿病的風險久坐久站是如何造成靜脈曲張的?人在踮腳時雙側小腿後部肌肉的收縮擠壓,為下肢血液回流提供了動能。據測定,雙側小腿肌肉每次收縮時擠壓出的血液量大致相當於心臟每次脈搏的排血量。
  • 其實「久站」的危害並不亞於「久坐」!​如果無法避免久站,幾個動作幫你抵消疲勞!
    現在很多人由於工作性質,無可避免的需要久站,比如老師,或者餐廳、酒店的服務員等等。而事實是:久站對身體造成的危害,並不亞於久坐。有些人腿上的「青筋」看起來有點腫脹、凸起,其實,這是一種疾病的表現,即靜脈曲張。引發靜脈曲張的原因有內外兩種。
  • 不只是「老年病」 久站久坐、運動不當都是誘因
    《報告》指出,過度或不足的運動、久站或久坐的工作習慣,都易誘發骨關節炎。骨關節炎會累及全身各個負重關節,其中膝骨關節不適最為常見,頸椎和腰椎緊隨其後。 隨著疾病進展,骨關節炎患者還常伴有關節疼痛、酸脹、骨摩擦音、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礙等症狀,這也給患者造成心理負擔。
  • 久坐,久站對身體有什麼危害?每天跑步30分鐘,你會有什麼改變?
    久站、久坐跟跑步,哪個姿勢更傷害身體?研究發現,靜態姿勢對身體存在健康傷害。長期久坐的人,會導致小肚腩,扁平臀型的出現。長期久坐不運動,導致熱量囤積,是導致肥胖的原因之一。如果說久坐是慢性健康殺手,不利於身體健康,那麼久站對於身體有什麼影響呢?
  • 為什麼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心梗?
    事實上,所有的猝死都是身體「蓄謀已久」的行為,發生的誘因也有跡可循。猝死誘因主要有:過度疲勞長期熬夜情緒激動緊張壓力大大量酗酒等要命的是,出現心梗症狀後,年輕人往往不認識,也想不到自己的心臟會出問題,他們要麼就是忙於工作,生扛著不去醫院,要麼就是誤當作其他的病而看錯了科室或是自己隨便吃點其他的藥,結果常常是導致錯過了最佳的救治時間
  • 站樁的「久站」真的傷骨嗎?
    關於「久立傷骨」的觀點,已經聽不少人說過,這個觀點也嚇退了不少想要站樁或者正在站樁的人,有的人站樁過程中出現了膝蓋疼,就嚇的不敢站了,靜脈曲張患者更是迷惑究竟該不該站樁。「久立傷骨」語出《素問·宣明五氣》:「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 久站易會導致靜脈曲張?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疾病
    我們大部分人也許是第一次聽到靜脈曲張這個詞,但是它卻是一種非常貼近我們生活的病症之一了。特別是久站或是久坐的人更要格外小心,如果長期有腳水腫、小腿浮起的青筋或是蚯蚓狀的血管這種情形,千萬不可忽視,這恐怕是靜脈曲張的問題,倘若置之不理的話,很容易導致肺栓塞而造成致命的危險。
  • 別再忽視久坐這個溫柔的傷害
    原標題:別再忽視久坐這個溫柔的傷害   影響健康的習慣有哪些?
  • 運動多久可以「抵消」久坐傷害?
    心臟 長時間坐著不活動,加上喝水少,血液循環減緩,時間久了就會使心臟機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縮。 尤其是有動脈硬化的患者,久坐更易使血液循環遲緩,誘發心肌梗塞和腦血栓。40~55歲男性心臟血管裡的斑塊最不穩定,容易發生猝死。
  • 世界血栓日|久坐久站被「栓」住?專家建議要動靜結合
    「VTE疾病確實與年齡存在不可分割的聯繫,年齡越高的人群患病率越高,但VTE最關鍵的危險因素還是久坐或久站,經常性的缺乏運動。」慄力表示,IT行業的從業人員較其他行業人群發生VTE的風險更高,已成為VTE的高危人群。究其原因,正常人的體內每天都在產生著微血栓,就如同正常人的體內同樣存在癌細胞,但這些都在機體免疫系統可清除、可控制的範圍內。
  • 年紀輕輕上下樓梯膝蓋疼,關節還會咔咔響,是咋回事?如何緩解?
    近些年,發現一些奇怪現象,就是有很多年輕人,開始出現膝關節問題,以前接診的都是年紀較大的患者,近些年卻都是相對年輕的患者,有人才30多歲,就開始出現膝蓋疼、關節咔咔響的現象。年紀不大,膝蓋老是疼是哪裡出了問題?若總是在上下樓梯時,感覺到膝蓋疼,有時還伴隨關節異響,不可大意,很有可能是髕骨軟骨軟化了,不能正常工作,才會引起關節疼痛。
  • 身體有病,腿先知!腿部水腫,一按一個坑,說明了什麼問題?
    發現這個問題後,李阿姨的老伴帶她去查看,才得知竟是靜脈血栓,而且還比較嚴重,幸好處理及時,李阿姨已經脫離危險。身體有病腿先知,腿部出現異常的時候,需要多重視一點,異常信號,是身體給出的提示信號,需要你去查看。那麼對於腿部有水腫,一按一個坑,說明了哪些問題,一起來了解看看。
  • 年紀輕輕因肺栓塞去世!這種疾病遠比你想像的可怕!
    其實,肺栓塞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少見,而是一種比較常見且有時會致命的疾病,目前肺栓塞發病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這種「隱形的殺手」離你並不遙遠。顧名思義,肺栓塞(PE)是指肺動脈及其分支被來自身體其他部位的物質(如血栓、腫瘤、空氣或脂肪)所阻塞。血栓栓塞是肺栓塞最常見的類型,因此肺栓塞通常是指肺血栓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