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兩位30+的寶媽,拋開孩子,相約在電影院來看一部動畫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看的過程中,前半程哈哈大笑,後半程竟然溼潤了眼眶。
這部完全顛覆我們小時候記憶中的有關哪吒的故事,竟然讓我們看出了新意。
元始天尊將天地靈氣孕育而成的混元珠煉成一顆靈珠和一個魔丸,靈丸投胎為人可建功立業,魔丸轉世為妖危害人間。
靈珠本是哪吒的天命,奈何魔丸成了他的劫難。
一心想位列仙班的申公豹盜走了靈珠為龍族所用,於是敖丙成了靈珠轉世;貪杯的太乙真人來不及阻止魔丸投胎,於是哪吒成了魔丸轉世。
在成長的過程中,敖丙身負龍族眾望,跟從申公豹學習本領,長成一名翩翩俊男子;哪吒則盡顯魔童本性,師從太乙真人調皮搗蛋,被人叫做「妖怪」,整日被關在府中,偶爾偷溜出府,所到之處,皆為廢墟。
第一次敖丙出場,和哪吒區別太大了,一個彬彬有禮,一個玩世不恭,唯一的相同點就是都沒有朋友。
這讓我想起曾經看到過的一起拐賣兒童案,重慶的新手媽媽朱曉娟是一名護士長,丈夫在軍隊任職,孩子出生後給全家帶來了歡喜。孩子1歲多時,夫妻倆人決定找一位保姆幫忙照看孩子,這時候叫何小平的保姆出現了。何小平生育的兩個孩子均夭折了,聽信謠言偽造了身份證件應聘上保姆後偷走了朱曉娟的兒子。被偷走的孩子沒有得到關愛,居無定所,早早輟學在家,後來酗酒,頹廢不堪;而「被找錯誤找回來的孩子」,朱曉娟夫妻倆好好培養,竭盡全力給予孩子最好的。
「親上兒子」和「養子」的錯位人生,害了兩個孩子,也害了兩個家庭。
憨態可掬、操著一口四川方言的太乙真人說:
「如果你問我,人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我也不曉得,但我曉得,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
哪吒的母親為了替兒子贖罪,每日斬妖除魔、為民除害;哪吒的父親為了保住兒子的性命,上天求神拜佛,以命換命。母親甚至想說服父親,辭去官職,帶孩子遊山玩水,給孩子有限的生命裡留下美好的回憶。
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竭盡所能。
想起《海洋天堂》中的身患自閉症的大福,爸爸王心誠一個人辛辛苦苦把他帶到21歲,仍然希望孩子在自己的庇佑下健康成長。後來王心誠身患肝癌,自感時日無多,開始為大福的未來操心不已。
他希望在自己離開後,大福能夠生活自理,能夠有生存的技能,不至於著涼挨餓。
看著他一遍遍教大福生存技能,深深的為無私的父愛而感動。
哪吒在陳塘關百姓的眼中,就是一個「妖怪」。
不被世人接納,小小年紀被丟石頭、砸雞蛋,一步步把心存善良的哪吒逼成了充滿戾氣和怨恨的魔童。
但是,當敖丙要淹沒陳塘關時,為了拯救陳塘關的百姓,他不得不動用「魔丸」的力量,念了接觸乾坤圈封印魔力的咒語,嘴裡卻還念著:「不能全部解除,不然不受控制」,說著把乾坤圈掛在了手上。
哪吒雖然是魔童,卻不認命,心裡依然保存著善良。他一半是自己,一半是魔童,和敖丙打鬥,保住了陳塘關的百姓。最後,全城的百姓都屈膝向他跪禮。
上半年的熱播劇《都挺好》,蘇明玉的命運也展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理。
家庭裡媽媽強勢,事事偏袒哥哥,爸爸在明玉受欺負之時從來都是躲在一旁,從未感受過父母之愛的蘇明玉偏偏生性倔強,發揮自己的銷售才能,把財富收入囊中。
在大哥、二哥、爸爸有困難時,總能幫忙解決,慢慢的,增進了兄妹之間的感情,讓明玉對家人的感情由恨一絲絲融化為愛。。
在蘇爸爸得了老年痴呆症後,明玉甘願辭了工作好好陪伴爸爸,以彌補童年缺失的父愛。
剛出生的孩子,未來有無數的可塑性。
慢慢的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發現孩子只是個普通人,但卻不甘心孩子平庸,於是用盡氣力培養孩子。
在成長的路上,或成功,或失敗,都只是一個小小的裡程碑,但父母的關愛與鼓勵,卻可以成就孩子的一生。
不設限,不盲從,聽從內心的聲音,來感受這世間的真善美。
【寶寶是第一次做寶寶,媽媽也是第一次做媽媽,我是豆媽,左手職場,右手育兒,願和你一起成長。歡迎關注頭條號:豆媽靜思,伴寶寶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