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廣西28歲小夥腦死亡,捐獻6個器官+2個角膜「復活」多人

2020-12-27 騰訊網

11月9日下午5時45分,心腎聯合移植手術病人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醫科大二附院)清醒過來後,做出了點讚和握拳的動作。

當天下午,醫科大二附院器官移植團隊進行了一臺心腎聯合、一臺胰腎聯合、一臺肝移植手術,其中心腎聯合移植手術在廣西屬於首例。

這些器官來源於玉林容縣7日因車禍出現腦死亡的一名28歲男青年身上。

這名青年捐獻的心肝肺腎胰腺6個器官和2個角膜,分別移植給了4名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並給2名失明患者帶來光明。

前言

器官獲取前醫務人員對供體進行默哀

1

兩個同齡青年的生命「交替」

9日下午,在醫科大二附院手術室外,來自廣東揭陽的患者家屬王先生坐立不安中又帶著期待。手術室裡,他的兒子小王正在接受心腎聯合移植手術,這在廣西還是第一例。

小王今年25歲,3年前被診斷出患了急性腎炎,進行透析治療一段時間後被當地醫生告知,只有移植腎臟才能延續生命。

由於無法外出工作,小王只能整天待在家中,狀態不是很好。聽朋友介紹說,廣西醫科大學二附院有成熟的器官移植團隊和技術後,父子倆就來求醫了。

下午4時許,器官移植團隊負責人孫煦勇從手術室出來了,從他略顯疲憊又輕鬆的神態可以看出,手術是成功的。

「知道可以做手術,我和兒子非常開心。下午我在手術室外等待時,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直在焦急等待。剛剛得知手術很成功,非常高興!」王先生說,得知捐獻器官的男青年與兒子同樣是20多歲,他想向對方的父母表示感謝,也想對捐獻者表示感謝。

他會讓兒子學習這種大愛精神,同時也感謝移植團隊,讓兒子有了生的希望。

器官移植手術進行中

2

三臺器官移植手術順利進行

孫煦勇介紹,他們當天進行了3臺器官移植手術。第一臺手術患者就是上文所述來自廣東的25歲小夥小王,病因是腎小球腎炎症引起尿毒症,腎性高血壓導致腎腺心臟病、心功能衰竭,需要移植一個健康的腎和心臟。

第二臺是胰腎聯合移植手術,病人是一名50多歲的藏族同胞,因糖尿病、腎病引起尿毒症,需要同時做胰腎聯合移植手術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第三臺手術是肝移植手術,一名52歲的肝炎硬化晚期的廣西患者需要換肝。

另外, 一名遠在無錫的重病患者,終於等來了匹配成功的肺。玉林容縣男青年捐獻的心肝肺腎胰腺6個器官,給這4名患者帶來了「新生」。

「三臺手術的難度係數都比較大,但都挺成功的。從上午8時30分到下午4時已經做完兩臺手術,胰腎移植的手術還在進行中。」孫煦勇告訴記者,手術前先要對供體捐獻的器官做最後評估和獲取手術,心臟移植手術從9時開始,用時5個小時。據了解,胰腎聯合移植手術從下午3時40分開始,次日0時26分結束。

同時進行3臺移植手術,對於醫科大二附院器官移植團隊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特別是心腎聯合移植手術,在廣西屬於首例,也是器官移植領域的一次突破。

「肝腎、胰腎移植手術技術我們科室很成熟,但心與腎分屬胸腔和腹腔,跨度比較大。心臟是動力系統,腎臟是排毒系統,如果心臟一循環開放後不復跳,就會很麻煩,因為沒有第二顆心臟可用。摘除問題心臟後,需要體外循環維持手術。手術難度係數除了外科技術、麻醉、體外循環等,術後還要有很強的重症醫療隊伍,這體現了醫院最高境界的最高技術,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出現問題。」孫煦勇說,「還好,不辱使命!心腎移植比較順利,循環一開放後,心臟就復跳了。等各項指標都平穩後再進行腎臟移植,也很順利,一個小時就完成了。從目前各項指標來看,有信心讓患者順利康復。」

3

呼籲更多人關注人體器官捐獻

據了解,2010年至2019年,我國完成器官捐獻案例數逐年增長,分別從34、132、433、849例到1702、2766、4080、5146、6302、5830例,百萬人口年捐獻率從2010年的0.03升至2018年的最高4.53,每年能得到器官進行移植的約有2萬人。

雖然每年都有志願者捐獻器官,但是供需差距依然嚴重。

目前,同一供體多臟器的移植手術越來越多。孫煦勇介紹,國內外在這一領域,同一供體捐獻更多器官進行移植,是追求的方向和發展的主要目標,這也體現一個團隊的綜合實力,「捐獻者大愛捐獻,讓他們的器官得到最大的作用,也是對捐獻者最崇高的紀念」。

孫煦勇介紹,同一供體多器官移植在國內、國際也是極少的,可以說是屈指可數。隨著人均壽命的提高,出現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越來越多,需要器官移植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器官捐獻的缺口在擴大。

孫煦勇說:「今天有幸完成第一例心腎移植手術,首先要向捐獻者及家屬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謝他們的大愛奉獻。同時希望和呼籲更多的人關注、關心器官移植,支持器官移植工作,讓更多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有生的希望,把愛心傳遞下去。」

醫科大二附院器官移植中心協調員高照介紹,該中心所有醫務人員均已完成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成為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9日下午17時45分,心腎聯合移植病人醒了

●2020年6月11日 在國家衛健委支持下,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的第四個「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在北京舉行。「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該網站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超過133萬人次。目前「施予受」網站與全國40家醫院實現對接,公眾可以更便捷地完成器官捐獻的志願登記。

●2020年11月7日 中國紅十字會在浙江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10周年宣傳活動。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自2010年試點啟動,10年來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3萬餘人完成逝世後器官捐獻,他們捐獻的器官挽救了9萬餘人的生命。

相關連結

來源:南寧晚報·南寧寶客戶端 記者 葉禎/文 醫科大二附院供圖

編輯:李理 校對:農麗桑

責編:王小歡編審:張豔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南寧晚報爆料及微信廣告投放聯繫電話:

我怎麼這麼好看

相關焦點

  • 廣西男子意外離世,捐獻6個器官+2個角膜救了多人!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今日藤州 11月9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醫科大二附院)順利完成同一個供體捐贈心肝肺腎胰腺6個器官和2個角膜移植手術,包括進行一臺心腎聯合移植、一臺胰腎聯合移植、一臺肝移植手術,其中心腎聯合移植手術是廣西首例
  • 捐獻器官 讓愛延續
    63歲的市民陳相果因突發疾病離開了人世。陳阿姨雖然走了,但是她的女兒卻忍痛選擇捐獻母親的器官,將有5名患者因為陳阿姨和女兒的善舉而重獲新生。捐獻者及家屬大愛無疆的精神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延續下去……向她們致敬!陳相果生前照片(資料圖)「媽媽,雖然您離開了我,但您的器官可以挽救很多人!
  • 1歲女孩腦死亡捐腎臟救2人,兩枚腎臟移植給兩名成年尿毒症患者
    1歲女孩腦死亡捐腎臟救2人。5月20日,廣西貴港一名1歲10個月的小女孩小冰,不幸因病去世。經過考慮,小冰的家長決定將其腎臟捐獻,讓孩子以另一種方式重生。目前,小冰的左、右供腎已被分別移植給兩名成年患者,兩人都已出院。轉發致敬!85後父母含淚:給孩子一個好歸宿。
  • 器官捐獻協調員:為逝者「重生」奔忙的人
    有時候,米梓鑫一個人要同時面對一位患者的20多名家屬,壓力可想而知。他說:「當得知患者康復的機會很小,我們不僅要將實情告知家屬,還要詢問他們是否有器官捐獻的意願。剛開始時,我真的有些開不了口。」但即使被拒絕了,米梓鑫也不會放棄,而是持續關注患者的病情進展和患者家屬的心理變化,尋找轉機。有一次,醫院裡一名腦出血患者已被判定為腦死亡。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受訪者供圖新京報見習記者 彭衝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吳興發多年以後,劉源仍能清晰地記起,自己協調一名15歲男孩捐獻器官的場景。因為腦膠質瘤,男孩做了幾次手術,效果都不理想,已經出現腦死亡。一臺耗時一個半小時的器官獲取手術剛剛結束。根據此前電腦系統的匹配結果,取出來的兩個腎臟和一個肝臟,將分別被移植到三位患者體內。從手術室裡走出來的,除了醫生,還有器官捐獻協調員劉源。他並不知道哪三個患者的生命將因此「重啟」,但他熟悉手術臺上呼吸停止的人,還有面前流著眼淚的家屬。
  • 跨越生死的三個瞬間!中山一院器官捐獻突破1000例
    回憶起籤下捐獻同意書的那一刻,妮妮的母親淚如雨下,「我看著紅十字紀念園上的名字,那麼多人獻出了大愛。我以後也會和女兒一樣,變成上面的一個名字。」 梁曉寧打通了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的電話,捐贈心臟、肝臟、腎臟、肺和角膜等五個器官。丘遠軍的生命定格在了40歲,但他的大愛讓至少5個人獲得了「重生」。 最令梁曉寧感到安慰的,是9歲的兒子。他為他父親能夠救人而感到驕傲,他說:「我的爸爸只是四處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去了,他的眼睛依然是最漂亮的。他是我的英雄!」
  • 「總比火化了,剩下一捧灰,要好得多」爭議聲中的器官捐獻
    2015年中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器官。公民自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唯一的合法來源。自2010年寧波啟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6年間捐獻已達百例,居浙江之首。你想,一個會在弟弟弟妹死後,撫養侄子十多年,直到他讀完醫科研究生的人,一個鄉裡鄉親有什麼困難第一個站出來幫忙,甚至送錢送物的人,死後把能用的器官捐獻給別人,聽上去就像是他會做的事。籤字的時候,芳芳說,「他生前就跟我提過很多次,說,把生命換個方式延續,總比火化了,剩下一捧灰,要好得多。」於是,69歲的象山人黃節民成了寧波市目前年齡最大的器官捐獻者。
  • 推動完成130多起器官捐獻 用愛堅守生命的「重生」
    有時候,米梓鑫一個人要同時面對一位患者的20多名家屬,壓力可想而知。他說:「當得知患者康復的機會很小,我們不僅要將實情告知家屬,還要詢問他們是否有器官捐獻的意願。剛開始時,我真的有些開不了口。」   即使被拒絕了,米梓鑫也不會放棄,而是持續關注患者的病情進展和患者家屬的心理變化,尋找轉機。有一次,醫院裡一名腦出血患者已被判定為腦死亡。
  • 「南方都市報」跨越生死的三個瞬間!中山一院器官捐獻突破1000例
    回憶起籤下捐獻同意書的那一刻,妮妮的母親淚如雨下。「我看著紅十字紀念園上的名字,那麼多人獻出了大愛。我以後也會和女兒一樣,變成上面的一個名字。」梁曉寧打通了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的電話,捐贈心臟、肝臟、腎臟、肺和角膜等五個器官。丘遠軍的生命定格在了40歲,但他的大愛讓至少5個人獲得了「重生」。 最令梁曉寧感到安慰的,是9歲的兒子。他為他父親能夠救人而感到驕傲,他說:「我的爸爸只是四處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去了,他的眼睛依然是最漂亮的。他是我的英雄!」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生死「擺渡人」(組圖)
    從四川趕來的父母悲痛過後,決定把孩子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圖為家屬籤署捐獻相關協議書。 「80後」閆娟是山西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工作三年間,有許多次因遭到一些家屬的打罵想放棄,但最終又因另一些家屬的善舉而堅持下來。  器官捐贈是指人被診斷腦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機和藥物維持生命體徵時,基於個人生前的意願且家屬的同意,以無償捐贈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贈給瀕臨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讓他們的生命得以延續。
  • 佛山:男子被鋼棍擊打致腦死亡,家屬捐獻器官遭拒,這是為什麼?
    事發畫面只見,33歲的吳先生在鹽步虎榜路口公交車站等車時,下來了一名開摩託的男子,這名男子手持四十多公分的鐵棍打到了吳先生的頭部,吳先生晃晃悠悠倒地抱頭掙扎,此時手持鐵的男子又對著倒地的吳先生連擊了五六下。此時吳先生倒在血泊中已經沒有了動靜,不久後幾名公安人員趕到現場將其送往醫院。
  • 杭州男子腦梗死亡家屬捐出4個器官!74歲母親今早籤下同意書……
    悲痛之餘,這個家庭決定器官捐獻,將陳航的1心、1肝、2腎以及雙角膜全部捐獻出來。據悉,這些器官將至少幫助6個人重獲新生。下午16:00,陳航被推進手術室,在那裡,將開啟一場生命的交接儀式。經全力搶救,病情無好轉,目前經過臨床評估,以及腦電圖和腦血流檢測確認,患者巳判定為腦死亡。悲痛之餘,這個家庭經過商議之後,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捐出陳航的4個器官和2個眼角膜。今天上午,俞女士和兒媳陳女士還有孫子在腦科ICU,顫抖地籤下了器官捐獻同意書。
  • 駐馬店青年王俊文意外腦死亡 父親一個決定感動東莞
    12月7日,32歲的王俊文在工作中意外腦溢血,工友發現後隨即通知保安及公司醫務室醫務人員,經醫務人員確認,隨後撥打120並被緊急送往臺心醫院重症監護室。由於腦幹出血,對大腦損傷比較大,進入醫院2個多小時後,就已經不能自主呼吸,開始使用呼吸機進行呼吸。王俊文自12月7日發病一直沒有醒來,在這期間,看著自己心愛的兒子遭遇病痛的折磨,王俊文的父母悲痛流淚。
  • 十堰中年男子因遭遇車禍腦死亡,家人捐器官救3人
    這個冬天,他們溫暖十堰:兒子患尿毒症,兩位母親捐腎救子,男子因車禍腦死亡,家人捐器官救3人。國藥東風總醫院器官移植科醫生成功將腎臟植入患者體內。「終於可以自由自在地喝水了。」昨日上午,在國藥東風總醫院器官移植科病房,31歲的朱先生露出久違的笑容。
  • 他們捐獻的器官讓三千多人重獲新生
    他們捐獻的器官讓三千多人重獲新生金羊網  作者:陳輝  2020-12-22 一千個捐獻者背後有一千個感人故事。
  • 只會寫自己姓名的她,在兒子器官捐獻同意書上籤下了三個字
    年先生的母親沒多少文化,只會寫自己名字,但她也知道器官捐獻這回事。她將僅會的三個漢字,一筆一划地鉤在了兒子死後器官捐獻同意書上。10月11日,年先生走完年輕的一生,他捐獻出肝臟和兩個腎臟救活了3個人。生命在他人身上得以延續,這種大愛也溫暖著世人繼續前行。
  • 生命定格在19歲!武宣學生覃耀捐獻器官獻愛心
    覃耀在病危時做了人生中最後一個重要的決定,他希望離世後捐獻自己的眼角膜給需要的人,給他人帶來光明,帶來對新生活的希望。捐獻器官,母親完成兒子的心願2018年11月,覃耀因急性闌尾炎在武宣縣人民醫院住院,入院後急診行腹腔鏡下闌尾切除手術治療。
  • 堅強母親抗癌半生,捐獻角膜留下光明
    但對於他來說,這時最重要的就是完成母親的心願,捐獻她的眼角膜,給他人帶去光明。「媽媽,放心,我一定會完成你的心願。」陳宇說:「前來送別母親的人特別多,心裡特別感動。母親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是卻留給我了一輩子的財富,那就是堅強、勇敢、愛心。」
  • 4個月大嬰兒腦死亡捐器官挽救同齡寶寶,網友淚目:小天使一路走好
    今天上午,剛滿4個月的瀟瀟(化名)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出院。20多天前,一個同樣4個月大的嬰兒,因意外致腦死亡,父母忍痛捐出了他的肝臟、腎臟。這顆來自同齡人的肝臟,被移植到患有先天性膽管閉鎖的瀟瀟體內,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 器官捐獻:一場生命的接力與延續
    「他現在4歲,但感覺智力發育水平就跟2~3歲差不多。」張琳說。聽從兒研所建議後,她轉入北京友誼醫院,那裡有北京最大的兒童肝移植中心。醫生建議樂樂做兒童肝移植手術。「否則樂樂越大,他和其他孩子的身體和智力差異就越明顯。」友誼醫院肝移植中心主任醫師朱志軍這樣告訴他們。等待近4個月後,3月23日下午,離北京近300公裡外的河北石家莊市,有一對父母決定捐獻出辭世孩子的器官,系統匹配上了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