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犯:35年後主演有的當老闆有的入獄,而他永遠離世了
不知道是否有些80年代初的觀眾會是對舊社會的寫照比較著迷,那時代的電影引入中國也有一定的成熟度了,但當時年代,大家都知道是戰爭紛飛的時期,所以電影色彩也會多少夾雜著些暴亂、悽慘和惡劣等等的場景。
這部電影,就是《少年犯》,而《心聲》就是描述《少年犯》裡1985年深秋的一首插曲,插曲渲染了一層層關於年少的孩子逃不過命運,而被痛苦折磨的悲調。
這是一首平凡的歌曲,很多人都不太相信,以為是哪一個歌手所作的,其實不然,歌曲的作者是電影裡頭的少年犯,而它就是王頡的五音所哼唱的。仔細一聽,可以聽見詞裡透出真情實感,把《少年犯》的靈魂都烙印在歌曲的情感之中,活脫地增添了不少色彩。
《少年犯》這部電影,是張良和王靜珠兩夫婦一起拍攝的。其中,張良由於早期參演過《董存瑞》、《林海雪原》等比較出名,也擅長發揮人物靈性的一面,並富有經驗。再加上,二人同時有著對電影的熱愛和看法,於是一起合作創辦電影,後來張良自己擔任了導演,而妻子當上編導,負責編劇、策劃的工作。
夫婦倆在創作之路中斬獲了無數榮譽,後來迎來了他們的嘔心之作-----《少年犯》。
但,這部作品又與什麼有關呢?
1981年夏天,張良夫婦的電影開始有了好的兆頭。但他們沒有覺得電影的發展已經到達了巔峰,於是夫婦倆繼續挖掘潛能。他們先後來到了北京城的一些被公認能為百姓辦事效力的公安部和法院。而王靜珠第一次聽下了媽媽留給孩子的遺言、感受到女兒在父親懷抱哭聲的悽涼及一些悽美場景之後,被多次觸動到心底,在這些失去雙親的花季少年裡激發了創作這部影片的意境。
經過幾番周折之後,最終聽從了老幹部的建議,嘗試把第一次被感動到的素材提煉在劇本中去。讓孩子們能重新被社會教化,重新被認可,找到人生的希望。並為電影苦想了一個名字---名為《少年犯》,之後王靜珠得到了丈夫的認可。並且二人不怕艱辛,陸續地走訪幾乎跑遍了整個大江南北,只為尋得那些真實而有感的素材。加上在外界(贊助單位及演員)的合力下,他們總共花了5年的心血及前後反覆修改12遍,最終圓稿。
5年製作的《少年犯》在1985冬換來了外界一致的贊聲。飾演女主角謝潔心是一名從上海電影院來的畢業生,有著豐富的表演經歷和親和力,名叫朱曼芳,角色為一名記者。而小有名的趙汝平、胡大剛等他們被挑選演繹一些官長的角色。
同時,影片中也誕生了一些出色的角色:如,恃才不屈的方剛,淘氣搞鬼精靈蕭佛,用功讀書沒心機的沈金明,他們的演出轟動了社會各界,媒體大眾也紛紛把有關情節的報導向四方傳播,由此電影《少年犯》得到了外界廣泛而有力的響應。
那麼,晃眼間時隔35年的電影人物,他們現在都是過得怎樣呢?
謝潔心-朱曼芳,如今79歲,培養女兒成為影星。
趙所長-趙汝平,89歲,仍精神健在。劉隊長-胡大剛,如今66,還能經商。
客串方剛父母的洪融和奇夢石,洪融75歲了,遺憾奇夢石因病去世,享年僅78歲。
謝潔心的&34;-劉新,後來成為了名導。但&34;重犯入獄,慶幸後來按本分做生意重獲人生。而蔣健創辦了一家五金店。
1986年,第九屆百花獎開幕,其中順利獲獎的有《少年犯》這一部作品。但張良夫婦都非常鎮定,並發表了一番耐人尋思的講話:我們拍這部電影,不是想要獲獎,而是想讓全社會都來關注問題少年,並且不應該忘記或歧視他們。而正因為這樣,張良夫妻倆給世人留下了無比寶貴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