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少年犯|入獄15年後的他說,「我只想多賺錢讓我媽過上好日子」

2021-02-16 瀟湘晨報

「你知道失去自由的滋味嗎?」24歲的楊毅突然轉頭問瀟湘晨報記者,還沒等記者回答,他自問自答,「你沒法感同身受的。」

    15歲時,楊毅就因為持刀搶劫致人死亡而入獄。他進的是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在這裡度過近九年春秋後,重返社會。

    12月18日-21日,瀟湘晨報記者走訪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採訪幾名典型的少年犯,以及管教他們的民警等,探究少年犯的生長環境和心理變化。也希望讓人們對教育,尤其家庭教育產生反思。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除獄警外均為化名)

12月18日,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正在監區的未成年犯劉明(化名)。圖/記者謝長貴

12月21日,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簡稱「未管所」)裡,一場特殊的會面悄然進行。

在獄方的精心安排下,少年犯劉明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見到了自己闊別19年的母親。突然的「幸福」,讓這個性格內向的男孩,一時不知所措,站在會見室門口進退兩難。在管教民警再三提醒下,他才趕忙把手銬往胳膊上順了順,儘量用袖子遮住,然後才走進會見室。

作為湖南省唯一的未管所,來自全省14個市州的未成年犯(14周歲以上)均關押於此,和劉明類似,他們因持刀搶劫、故意殺人等不同罪名被判有罪,少則三四年,多則無期,為他們的血色少年時光付出代價。

在公眾眼中,他們似乎只有著「不良少年」的模糊面孔,對於他們釀造的血色事件背後的深層肌理,則缺乏探究的熱情。

然而,未管所的統計表明,這些未成年犯中,80%以上來自破碎的家庭,或是留守兒童,或是父母離異,或是生活在家暴的陰影下,都有著不幸的童年生活。對於未成年犯的教育感化,講述有溫度的改造故事,也成為這裡工作的重中之重。

咖啡館裡,楊毅半躺在靠椅上,慵懶地伸直雙腿,盯著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發呆。罷了,他突然轉頭問記者,「你知道失去自由的滋味嗎?」還沒等回答,他就自問自答般給出結論,「你沒法感同身受的」。

儘管已經出獄半年多,楊毅還是會經常夢到坐牢的場景:一個人被困在房間裡,周圍白茫茫一片,沒有手機、沒有電腦,也沒人和他說話,哪裡也去不了。

有時,他早上起來,還會陷入恍惚,要坐在床上想上一會兒在哪裡,才確定自己真的出來了。

坐牢8年多,社會發生了太多變化。楊毅剛入獄時,新浪微博才剛剛上線,微信都還沒有影子,他當小混混時用的是諾基亞藍屏手機,上網聊天也只有QQ。

剛出來時,楊毅有一次去網吧查資料,在電腦主機上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開關按鈕在哪裡,「急得我都想把主機拆了」。他不好意思問網管,覺得太沒面子,就只好打電話問朋友。

對方問他,「你看下電腦桌上有沒有一個白色的小盤子」,楊毅趕緊抬頭找,果然,在滑鼠上方,「開關就在那裡,摁一下就行。」朋友幾秒鐘就幫他搞定的經過,成了楊毅自嘲和社會脫鉤太久的證據。儘管他今年只有24歲。

2009年9月,15歲的楊毅在網吧上網時,因資費問題和網吧老闆發生爭執,繼而持刀搶劫。衝突中,楊毅將對方重傷致死。最終,他因搶劫致人死亡罪被判12年,並被送往未管所服刑。

因為表現優異,楊毅多次獲得減刑,他於2018年1月提前出獄。

出獄後,楊毅靠著在監獄中習得的一技之長——吉他,在監獄附近的一家琴行順利找到工作,並很快成為一名優異的音樂老師,每月收入近萬元。

不過,雖然已經離開監獄,但楊毅還會時不時回去,作為正面典型,向尚在服刑的同窗宣講自己的故事。在他看來,未成年犯人格塑造還未完成,還有改善的空間,只要各方面不放棄,就有「改造」成功的可能。

不過,未管所裡的未成年犯,並非都像楊毅這麼快「大徹大悟」。很多人剛入獄時,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才能適應且接受現實。

來自婁底的犯人劉明,就是這樣的刺兒頭。剛入獄時,他讓管教民警頭疼不已。

劉明今年19歲,2015年時,他因持刀搶劫被判5年。性格孤僻、沉默寡言的劉明剛入獄時,對誰都愛搭不理,整日沉默以對,「就是我們管教民警找他,他都頂多只是點頭,懶得跟你說一句話。」

管教民警樊輝明發現,除了性格孤僻,劉明對外界還有強烈的不安全感,「時刻擔心別人會害他」。一次,一名同舍的犯人因為開玩笑惹怒劉明,他衝上去和對方打了一架。

樊輝明記得,劉明入獄初期,每次例行安全檢查,管教民警都能從他身上發現大大小小的違禁品,「比如起子、鏈子之類的,身上總要藏點東西。他倒不是去刻意報復誰,就是出於不安全感。」樊輝明說,因為這些違禁品,劉明一次次被處罰扣分,但總是不改。

未管所負責犯人改造的分管區長張磊說,未管所的這些未成年犯中,80%以上來自不完整的家庭,從小缺乏家庭關愛和心理引導,性格容易極端,再加上受教育程度低,遇事習慣用暴力解決。「可以說,這是他們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

曾在成人監區工作過的樊輝明,也深刻感受到了這一點。因為未成年犯心智尚未成熟,對他們進行教育改造時,面臨著比成年犯人更大的管教難度。「一個是未成年犯人心裡非常敏感,他們都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心裡只有自己。而且他們年齡小,自覺性很差,導致改造難度非常大。」

樊輝明感慨,如果成年犯人違規犯錯,基本說上一遍,對其曉以利害關係,他們就能立即改正。但未成年犯的教育,往往容易被當成耳旁風,「犯錯時,他們一個個流淚發誓,下次改正,但轉天就忘,繼續犯錯。」樊輝明感慨,在監獄裡,管教民警除了管理者的角色,還得扮演家長和老師的角色,「每個人都必須因材施教,不能簡單化處理。」

劉明就是樊輝明遇到的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通過對劉明的家訪,樊輝明了解到,劉明是父母的非婚生子,在他出生10個月時,母親因無法忍受家暴離家出走,從此一去不復返。父親則甚少回家。「他從小在爺爺奶奶那裡長大,到十幾歲都沒怎麼見過父親。」成為事實孤兒的劉明,因為缺乏管教,讀初中時便沉迷網絡,並最終因無錢上網,持刀搶劫獲刑。

楊毅的家庭情況也類似,他7歲時父母離異,從小由爺爺奶奶撫養。上初中時開始混社會,最終釀成大錯。

還有入獄不久的李鑫,一個來自湘西的男孩,從小父母便外出打工,一年難得見上一次,小學時便沉迷網絡暴力遊戲,並在一次爭執中將人殺死,最終因故意殺人罪獲刑15年。

「可以說這裡大部分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未管所副所長鄒湘柳說,因為成長過程中沒有父母陪伴,導致這些孩子成為「事實孤兒」,「孩子的物質生活跟上來了,但精神上的缺愛,還遠遠沒有彌補。」

翻看未管所中一個個的案例,鄒湘柳發現,幾乎每個悲劇故事後面,都隱藏著一個不完整的家庭。每個未成年犯的成長過程中,都有一個不幸的童年。

分管區長張磊感慨,因為整天接觸這些社會陰暗面,一線管教民警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曾有管教民警為此患上抑鬱症,用了多年時間才逐漸康復。「一線幹警的壓力,外界是無法想像的」。

除了缺乏家庭關愛導致的未成年犯罪外,在常年的教育工作中,鄒湘柳還發現,父母教育方式的不當,也是容易導致孩子叛逆,走向歧途的原因之一。「這裡的大部分人是缺愛,但也有一部分是錯愛,就是家長不懂教育,不懂怎麼跟孩子溝通。」

    

來自衡陽的周寧,即來自這樣的家庭。為了照顧他讀書,父母在他上小學時便結束打工,回家鄉創業。作為家中長子,父母對周寧管教嚴格,但也流於粗暴,「就是所謂的棍棒教育,動不動就打。」在周寧的記憶中,脾氣暴躁的父母,幾乎沒有一天不體罰他,說錯話打,做錯事打,「反正他們跟我的對話方式就是打」。

然而,叛逆期後的周寧,對於父母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開始進行反抗。父母希望他做好學生,他則偏偏選擇跟社會上的人混,抽菸喝酒很快學會,「以前他們打我,我只能忍著,長大了再打,我就跑,不回家。」上高中開始寄宿制生活後,周寧更是徹底放飛自我,常年跟社會上的「兄弟」混在一起。

最終,2010年,周寧高二那一年,他在一次酒後因小事和人發生衝突,致人死亡,最終因故意殺人罪獲刑12年。

入獄後,周寧對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思考,並和父母達成和解。「通過這件事,他們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了反思。我也放下了對他們的成見,開始和他們真正地溝通。」

不只如此,為了不讓自己的妹妹重蹈覆轍。2016年,周寧將自己這些年的人生經歷、入獄後內心的矛盾和糾結,寫了一封多達幾萬字的回憶錄,送給正在讀大學的妹妹,「她看後觸動挺大的,給我回信說,她會好好聽話的。」

入獄這些年,為了徹底地剖析自己,周寧開始大量閱讀,心理學、社會學、文學等,幾年下來,讀了不下300本書。如今,每月和父母見面,他第一件事就是將列好的書單交給父母,讓他們代為購買。

鄒湘柳說,這些未成年犯進來時都受教育程度不高,多數都是初中肄業,如果教育得當,有著極強的可塑性。而閱讀,無疑是促成他們改變的最佳方法。

發生改變的不只是周寧。經過近三年的「磨礪」,管教民警樊輝明欣喜地發現,劉明也開始發生轉變。而這一切,源於他的一次思想匯報。

樊輝明發現,雖然劉明性格內向,沉默寡言,但他卻喜歡寫東西,而且寫作極為認真,「每個字都一筆一划寫出來,沒有一個潦草的。」也是在一次思想匯報中,樊輝明發現了劉明隱藏在心底的一個秘密。他想見一眼自己的母親。

自從母親李梅離家出走後,劉明就徹底沒有了對方的消息。在他的思想匯報中,他一直想搞清楚自己的生母是誰。「儘管他嘴上說得簡單,只是想搞清楚是誰生的自己。但我猜,他心裡還是想念母親,需要母愛的。」觀察到這一點,樊輝明和所裡匯報後,決定幫助劉明尋找生母。

樊輝明和所裡的民警先是找到了劉明的父親,不過對方表示他早已和李梅沒有聯繫,只知道她是湘西某縣城的人。隨後,他們聯繫湘西縣城警方,找到了李梅所在的村莊。當管教民警循著地址找到村裡時才發現,李梅早已不在村中,家裡只有她的老父親。

對於女兒早年的苦難,老父親顯得格外激動,堅決不透露女兒目前的去向。「因為李梅後來又重新組建家庭,他父親擔心往事重提,會影響李梅目前的生活。」無奈下,管教民警只能請村支書幫忙,輾轉聯繫到了跟隨李梅一起在上海打工的弟弟,也就是劉明的舅舅。

最終,在管教民警的勸說下,李梅終於同意前往長沙。

李梅說,她之所以不想見兒子,更多是擔心自己目前的家庭受影響。

遠赴上海打工後,李梅重新組建家庭,生了一個兒子,目前已經7歲。對於自己的過往,以及19年未曾謀面的兒子劉明,她沒有告訴現任丈夫。「更主要的是,過往的一切對我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陰影,我一點都不想回憶。」李梅說,因為早年遭受嚴重家暴,至今只要受累,她的頭腦都會疼痛無比。「所以以前的一切,我都不想看到。」

對於劉明,李梅說自己當初逃離時,曾想將他一起帶走,但無奈自己勢單力薄,無法養活兩個人,只能將他留在老家,「我也是看他爺爺對他很好,才放心離開的。」對於劉明成長過程中親情的欠缺,李梅坦承自己對兒子心有歉疚。

12月21日,未管所會見室裡,劉明見到了自己長大至今從未謀面的母親。

剛見面時,場面一度有點尷尬。因為兩人19年未見面,完全陌生,一時都不知所措。

在管教民警介紹劉明這些年的狀況後,李梅忍不住哭了起來,邊抹眼睛,邊哭訴自己這些年的經歷。「我對他有愧疚,當初應該把他帶走的,但那時候真是沒有能力,我也希望他能原諒我。」

原本還對母親有些怨念的劉明,此時將頭壓在胸前,沉默不語。聽完母親的講述後,劉明才慢慢抬起頭,向著母親說,「我理解你,沒有怪你。」臨別時,母親默默找到管教民警,表示想給劉明交一點生活費。「我沒有多少錢,但能幫他一點是一點。」

樊輝明說,在開始幫助劉明尋找母親後,劉明逐漸發生改變,和周圍人的關係緩和了很多。為了徹底改掉自己的性格頑疾,他甚至主動報名未管所裡的「集訓隊」,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強化訓練,「別人都是被管教叫進去的,就他一個人是自己主動報名的。」樊輝明說,按照劉明的表現,他最快將在2019年下半年出獄。

而出獄已經近一年的楊毅,如今生活已經步入正軌。因為在獄中練就了紮實的音樂基礎,出獄後他很快便找到了音樂老師的工作,從最開始的2000多元月收入,到如今的近1萬元,他僅用了半年時間。

楊毅最終的希望是,未來能夠擁有自己的工作室,乃至培訓學校,「我現在就一個想法,多賺錢,讓我媽過上好日子。」

相關焦點

  • 少年犯們的自白:「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
    由於未達到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吳某後被警方釋放。他跟自己的叔叔說:「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媽。學校不可能不讓我上學吧?」由於其他家長反對,最後吳某被親屬送往長沙某收容所。不到一個月時間,又一個未成年殺人了,事情持續發酵到了2019年。
  • 少年犯:35年後主演有的當老闆有的入獄,而他永遠離世了
    少年犯:35年後主演有的當老闆有的入獄,而他永遠離世了不知道是否有些80年代初的觀眾會是對舊社會的寫照比較著迷,那時代的電影引入中國也有一定的成熟度了,但當時年代,大家都知道是戰爭紛飛的時期,所以電影色彩也會多少夾雜著些暴亂、悽慘和惡劣等等的場景。
  • 【我的脫貧故事】朱曉豔:要想過上好日子不能只想等靠要
    朱曉豔:要想過上好日子不能只想等靠要 我叫朱曉豔,是貓洞鄉團結村一名普通的村民,我們生活的地方屬於山區,石漠化嚴重,耕地面積少,土質薄而又貧瘠,常年缺水,不利於發展農作物生產。為了過得更好,我讓丈夫外出務工,我自己在家裡照顧孩子,成為了一名留守中年婦女。
  • 「殺了他,我才能活!」15歲少年反殺霸凌者入獄6年,殺人犯的朋友圈看哭無數人……
    最近,隨著一位母親的千字聲討,「陳泗翰」這個名字成為了全國的焦點。2014年4月30日,15歲的陳泗翰,出於自衛保護,失手刺死了多次霸凌他的李小東,入獄6年。就在前不久,8月25日,陳泗翰終於重獲自由。然而,才年僅21歲的他,人生早已被迫按下了暫停鍵,背負著「殺人犯」的名號,前途漆黑一片。
  • 陳亮:我想努力讓更多的人過上 看得到希望的好日子
    「我想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拉貧困群眾一把,讓他們也能過上看得到希望的好日子。」這是政協融水苗族自治縣委員會常務委員、廣西融水晨陽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的一句話。   晨陽木業公司廠房廠房內,年近50的毛煥美正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忙碌著。他熟練地把壓縮成一個個小圓柱的木屑打包裝進袋子裡,然後紮緊袋口。下班之前,毛煥美按照安全工作程序拉下電閘開關,清理崗位上散落的細碎木屑。
  • 他偷電動車入獄4次,表示進看守所像回家,出獄後拒絕1500萬年薪
    浪子回頭金不換比喻的是一些不務正業、不走正道的人,經過教育後改過自新、洗心革面後可貴的品質。周立齊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之前專以偷電動車為生,前前後後入獄過4次,因為在採訪中金句頻出而爆紅網絡。
  • 朝鮮「妖女」張綠水:「妖女」的罪名我承擔不起,我只想過好日子
    想到這裡,張綠水在宴會上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萬種風情。這個李隆就是朝鮮的成宗,他也是一個好色之徒,雖然身為一國之君,卻整天不理政事,慣在風月場上做功夫。張綠水原本就長得十分的標緻,再加上她久居青樓,對付男人可以說是駕輕就熟,不費吹灰之力。
  • 「我老公連我媽的葬禮都沒參加,我不想離婚,只想在後路裡等他」
    關於離婚,她跟我說了這樣的一段話:「當一個男人不愛一個女人了,他不會為這個女人再付出任何東西。他連面子上和平,都不會想要再維持。而當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寒透了心,不管他對她多冷漠,她都不會不在意了。因為無所謂了。」他們離婚後,男人後悔了,找過她好幾次,想要復婚。即使那個男人重新求婚,重新追她,她說:「沒有任何感動,只覺得可笑。不管他做什麼,我都不會跟他復婚。
  • 「我的兒子丟了12年了,我只想找到他」
    找到兒子是孫海洋12年來最大的信念,他去過全國26個省,兒子的照片出現在國內外數百家媒體上,他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親愛的》。然而,十二年過去了,孫海洋還在找他的兒子。就在今年5月,一條線索讓他又燃起希望,這一次,他能夠找到兒子嗎?「我的兒子丟了 12年了」2007年是孫海洋生命中刻骨銘心的一年。
  • 一個人最危險的思維,就是只想做「賺錢的事」
    無論在商場還是職場,不知你是否發現,身邊有很多前幾年混得還不錯,經常拿高薪,過著紙醉金迷生活,買了車買了房的人,現在都在為找出路而發愁,為不知道怎麼樣儘快還清負債而焦慮。比如有的前幾年做了風口行業的銷售,像網際網路金融這類,體會了賺快錢的快感;有的跑網約車在補貼期間賺了一些,覺得自己收入已經打敗了身邊很多人。但如今呢,似乎很多都沒有了過去的意氣風發了。
  • 62歲的父親突然囔囔著要賺錢,當他說出賺錢項目後,我淚目了
    父親不高興地瞪了他一眼,然後特別認真地回答著:「我是認真的,我們已經決定好了,要好好地賺錢。」林思涵就更加不解地,他試圖問清楚父親這樣想的原因。「爸,你跟媽兩個是不是缺錢用了啊?要是這樣的話,你可以跟我說啊,我可以給你們補貼一點家用的。」
  • 楊超越一句話暴露了當代年輕人金錢觀:我不想戀愛,只想賺錢
    最近無聊在家看了下《心動的信號》,刷到楊超越說的一句話:「我一點都不想談戀愛,我就只想掙錢!」不由得想,這個小姑娘也太清醒了吧!01這不是楊超越第一次赤裸裸地說自己想賺錢了。之前上姜思達的節目,姜思達問:「如果你當初沒有參加創造101,那你現在會在做什麼?」
  • 15歲上大學,被稱「天才編劇」,從巔峰到入獄的寧財神如今怎樣了
    15歲上大學,被稱「天才編劇」,從巔峰到入獄的寧財神如今怎樣了說到寧財神,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武林外傳》和《龍門鏢局如今過去6年了,出獄後的他過得怎麼樣了?15歲上大學,被稱「天才編劇」,從巔峰到入獄的寧財神如今怎樣了?成長經歷他的原名叫陳萬寧。1975年出生在上海。
  • 「我的脫貧故事」我媽說好日子是要靠自己奔的|黃平縣重安鎮包老村...
    2014年被納入精準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我的父親是個老實憨厚的農民,母親雖然身材嬌小卻總是能夠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勁。農忙時,他們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門,一直忙到晚上星星都出來了才回家,雖然同在一個屋簷下,連著好幾天見不到他們人都是常有的事。
  • 當媽15年,謝謝你來到我身邊
    今天是好友琳媽女兒15歲的生日。她感悟良多,提前幾天就給我投來了這篇稿。我忍不住感嘆,撫養一個孩子長大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一晃眼,她女兒就15歲了。但琳媽已經學會了甘之如飴。我相信,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上,都是父母的拯救者吧。祝孩子生日快樂!親愛的寶貝: 15年前的今天,你出生了。 按照預產期,你應該是六一兒童節寶寶,產檢時媽媽突發妊高症,你就迫不及待地來和媽媽會合了。
  • 【薦讀】「我的兒子丟了12年了,我只想找到他」
    找到兒子是孫海洋12年來最大的信念,他去過全國26個省,兒子的照片出現在國內外數百家媒體上,他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親愛的》。然而,12年過去了,孫海洋還在找他的兒子。就在今年5月,一條線索讓他又燃起希望,這一次,他能夠找到兒子嗎?「我的兒子丟了12年了」2007年是孫海洋生命中刻骨銘心的一年。
  • 15歲被性侵後,我媽開始讓我賣身
    桃桃看著自己的胳膊,眼淚噠噠的往下落,可嘴角卻掛著一抹笑容,她說:「他打了我十九年,我都快麻木了。」我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因為她的語氣真的太平淡了!明明在不停地掉眼淚,可是語氣卻好像在念一個無關自己的故事一般,讓我後脊發涼!
  • 「我娶你花那麼多錢,就該買一送一,讓你媽嫁給我爸」「你有病」
    下面這個男人就是因為犯了這方面的錯誤,導致自己剛結婚就離婚,真的太可悲,我們來聽聽他的前妻是怎樣吐槽他的。東林老師,您好:我本以為跟前夫結婚之後,日子就可以一直順利過下去,可誰曾想,剛結婚就出了岔子。現在回想起來,我們的婚姻在婚前就有問題,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太著急,我們相親剛認識,他就想一步到位,搞得好像我們在一起戀愛了很多年一樣。當時我提醒他不能急,不然還是分手的好,「我們才剛認識,彼此還不了解,你想一步到位是你的事,但我不想,我只想循序漸進,水到渠成。」
  • 《千金裘》《入獄》《圍堵男友少年時》《最後一個造物主》《原著殺我》
    走自己的路,讓說的人去死吧。●《圍堵男友少年時》作者:墨書白標籤:重生輕鬆 甜文簡介:江淮安相親時和夏啾啾說,他中學時,脾氣好、成績好、家徒四壁、窮困潦倒,被同學欺負,被女神嫌棄,從沒感受過愛與關懷。於是夏啾啾愛心爆棚,帶著他看電影逛遊樂園,做一切他年少沒做過的事,然後.
  • 老母親被判20年,我只想說一個字
    有天晚上,他和4個混混一起私自駕車外出,強行把兩個姑娘拉上車,帶到一個荒山邊,輪姦了她們。事發後,孫小果被逮捕。這時,從事公安工作的母親孫鶴予出場了。她護兒心切,把孫小果的年齡從19歲改成了17歲,讓孫小果只被判了3年有期徒刑,而且很快又保外就醫,一天監獄也沒進。4年後,孫鶴予為此被開除公職、判刑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