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作為世界新興市場之一,菲律賓是東南亞近年來少有的具有良好經濟基礎及高速經濟增長的國家,2018年,該國還被評選為「最佳投資國家」,可以說,菲律賓經濟正面臨著崛起的重要關口。然而新冠疫情的席捲,不僅中斷了其經濟的高速增長,還使其陷入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萎縮。
「四小虎」風光不再,菲律賓經濟遇39年來最大跌幅
根據新浪財經8月6日消息,菲律賓國家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該國二季度GDP同比萎縮16.5%,創1981年以來,即39年以來最大降幅,且菲律賓經濟已連續兩個季度下滑,一季度,其經濟萎縮了0.7%。經濟學家認為,這標誌著菲律賓的經濟已陷入了衰退。
回顧菲律賓的「發家史」,其高光時刻可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當時,由於搭上了製造業轉移的快車,菲律賓成功躋身「亞洲四小虎」,經濟突飛猛進,一時風頭無兩。但菲律賓很快便遇到了第一個挫折——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在金融資本市場運作艱難的前提下,嚴重依靠外貿和外資的菲律賓經濟倒退了10年不止,作為四小虎之一的菲律賓風光不再。
金融危機後,菲律賓經歷了20年的調整期,再次迎來了經濟發展的機遇——「一帶一路」,受益於「一帶一路」的倡議及相關舉措,菲律賓開始了它的「大建特建」,重點放在基礎設施、網絡系統和能源開發領域。該舉措成效顯著,不僅增進了菲律賓的就業,還吸引了大批國外投資者,其旅遊業也有了崛起的趨勢。在一片大好的形勢下,該國政府預測,在未來幾年,菲律賓或將保持7%的經濟增速。
新冠疫情累計確診超10萬,菲律賓望中國優先對其供應疫苗?
然而疫情的到來,打破了菲律賓的「美夢」。因為疫情的封鎖措施,該國的社會生產活動幾乎陷入停滯,這對依靠內需拉動經濟的菲律賓來說,算得上是「重創」。菲律賓國家經濟和發展局(NEDA)研究表示,菲律賓今年的總增加值(GVA)損失預計達4287億比索(約合人民幣595億元)。基於此,菲律賓不得不開啟了「自救」。
一方面,通過擴大財政支出,刺激經濟。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菲律賓政府已批准了3項經濟刺激計劃,共計約1.38萬億比索(約合人民幣1917億元),該筆支出一部分用於其國內的工資補貼和受疫情衝擊企業的貸款償付,另一部分用於衛生、教育和糧食安全領域建設。值得一提的是,菲律賓政府認為,只要重新開放國內的經濟活動,且加大政府的幫扶力度,菲律賓的經濟將在未來一到兩年內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另一方面,從根源下手——防控疫情。根據最新數據,菲律賓目前新冠疫情累計確診人數已超10萬人,為東南亞國家中疫情第二嚴重的國家,周日(2日),其新增確診甚至超5000人,刷新了疫情以來該國單日新增人數。為此,菲律賓還曾求助於中國——希望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成功後,優先向其提供。
雖然菲律賓已竭力制止經濟的下滑,但疫情始終在上升,其整體復產復工的狀況都呈現出艱難態勢,不難看出,菲律賓的經濟復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 | 李銀蘇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鍾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