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製造:徠卡鏡頭是怎樣煉成的

2022-02-07 君峰影像

為什麼徠卡的鏡頭賣那麼貴?為什麼市場上經常一鏡難求?為什麼徠卡敢稱自己的鏡頭有頂級的光學素質?

看了它的製作過程你就知道了。


徠卡鏡頭的製作顯示了德國製造的精髓,不惜成本、人力追求極致與卓越。首先從物質成本上來說,隨著技術進步,相對廉價的塑料材質越來越可靠,樹脂類鏡片也越來越成熟,所以我們總能在某些相對便宜的日系鏡頭上看到他們的身影,但徠卡的鏡片卻始終堅持實打實的高素質的光學玻璃製造,而一些特殊如ASPH、APO鏡片的材質、研磨成本就更高了;另外,鏡身也採用金屬材質。徠卡鏡頭在德國組裝,人工制鏡在整個製作環節中佔了相當高的比例,徠卡的ASPH都是由技師手工研磨出來的,所以產量低,價格高。這也是為什麼徠卡有骨子裡的驕傲。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進入君峰微商城

把精緻卓越的徠卡鏡頭收入囊中

生活不止眼前的喧囂

還有我們

君峰徠卡奧森公園體驗中心

守候著你的詩與遠方


還沒看夠?精彩繼續!

徠卡 | 三天三夜也數不完的徠卡M卡口鏡頭

鏡頭 | 最強Leica M選購指南:怎樣搭配適合的相機

徠卡 | 機械時代的傳奇:Leica M膠片相機

徠卡 | 誰說徠卡不能幹活,Leica SL一萬個不服

講堂 | 讓畫面更美的構圖技巧

▼長按二維碼點擊關注,打開徠卡新世界大門▼


電話:400-668-0101

商城:進入微信「君峰徠卡」,點擊底部「徠卡商城」

淘寶:淘寶首頁輸入「4498311」直達店鋪

奧森體驗中心:北京市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西門

電話:010-64529308/64529309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18:00

馬連道體驗店:北京市馬連道攝影器材城4層南區311

電話:010-63343621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18:00

相關焦點

  • 徠卡鏡頭到底好在哪裡
    我們知道徠卡相機,徠卡相機都是以奢侈品著稱的,那麼在徠卡相機上所用的徠卡鏡頭也是如此,徠卡鏡頭到底好在哪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 【科普】華為P9使用的徠卡鏡頭是什麼鬼?
    此外,業界議論最多的就是P9所使用的雙徠卡鏡頭,這也是全球第一款採用雙徠卡鏡頭的手機。徠卡鏡頭究竟是什麼來頭,有什麼黑科技實力?P9使用的徠卡鏡頭來源於德國徠卡(Leica)公司,徠卡相機誕生於1913年,是世界上最早的35mm相機。在上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的時候,德國一直是照相機生產大國,從那時候開始徠卡就是名牌高端產品。徠卡相機價格到今天還是非常貴,徠卡S系市場售價在10萬元以上。對於不熟悉相機的人來說,徠卡的知名度遠遠沒有佳能、尼康來的大,如果不是華為發布P9的話,估計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有這個品牌。
  • 玩轉鏡頭 | 人文之眼—徠卡M 35/1.4
    在攝影領域裡,談起35mm繞不開徠卡,而徠卡35mm最精華就是這枚Summilux-M 35mm f/1.4 ASPH.鏡頭(下文簡稱M 35mm f/1.4)了。它也是新手徠卡粉的首選鏡頭,其特點是擁有精密的光學鏡片技術和明亮的f/1.4最大光圈,有利於在弱光條件下工作,並可更好地控制景深。
  • 經典德國相機徠卡篇之 LEICA M型鏡頭
    機身與35/50/90mm放在M3 放在M635mm(8枚,眼鏡):只一個35mm框 二個框,外面實線35mm35mm(7枚,沒眼鏡):二個框,外面實線 二個框,外面實線35mm 是50mm (因此沒眼鏡要猜)50mm(不需眼鏡):只一個50mm框 二個框,外面實線50mm90mm(不需眼鏡):二個框,內90 二個框
  • 徠卡把7000塊的適馬鏡頭改個殼子,就能賣2萬?
    這不是徠卡第一次玩換殼大法,在上世紀90年代,徠卡就為R7相機配備了一款型號為Vario-Elmar 28-70 f/3.5-4.5的鏡頭作為套機鏡頭,而那個實際上也是用適馬鏡頭改的。至於相機方面,徠卡換標術就用得更多了,比如徠卡D-Lux 7(松下LX100 II),徠卡SL2(松下S1R)等等。
  • 徠卡鏡頭的「銳」是什麼銳?
    當然跟前期的設計和工藝有關,這是「技術」,也是徠卡製造鏡頭的「理念」。,徠卡隨便一臺技術設計部的電腦上都可以找到鏡片的最佳設計方案,完全能把MTF拉得高高的,讓鏡頭變得非常銳利。但完全銳利的鏡頭就一定能帶來令人愉悅的照片麼?徠卡的鏡頭哲學雖然用到了計算機,但也有他們150年的光學歷史(是的,徠卡的顯微鏡光學時代開啟得更早)。
  • 徠卡M 28mm鏡頭|「傑出」不只是說說而已
    ▲徠卡M10+ M 28mm/2,reddott2012 瑪格南攝影師Bruce Gilden常年一手徠卡+28mm鏡頭、一手閃光燈地在紐約街頭遊蕩。特倫特·帕克使用的28mm鏡頭作為他澳大利亞旅行一年使用鏡頭,其他著名的攝影師,包括傑西·馬洛和亞歷克斯·韋布也喜歡用這個焦距。
  • 「我夢寐以求的相機」— 徠卡90mm系列鏡頭
    由於徠卡CL和M相機的對焦基線不一樣,雖然這個鏡頭也是M口的,可以裝到M相機上,但是在M相機上會產生對焦誤差。Elmar 90mm f/1.4鏡頭,全部由德國工廠生產。經過重新設計,它是徠卡90mm f2.8最小巧的一個鏡頭,大多數在加拿大生產,只有少量後期是在德國生產。它是徠卡速度、光學質量、體積小、重量輕的理想組合。徠卡在20世紀70年代和美能達合作,生產了一些相機和鏡頭,在此期間,徠卡從美能達學到了一些現代鏡頭鍍膜和鏡片的黏結技術,但可惜的是這個技術存在缺點:鏡片黏結的透明膠時間一長可能會出現泛白脫膠現象。
  • 徠卡鏡頭是如何研發的
    時至今日電腦已是輔助鏡頭設計的最佳工具,籍由電腦的輔助設計過去無法製造出來的鏡頭在今天都已成為可能,運用幾個重要的物理程式,以數學的計算方式就可以輕易的計算出相關數據設計出一支尚稱堪用的鏡頭,但對於最頂級的鏡頭來說,光學工程師豐富的經驗與靈感以及工作人員的團隊精神都是電腦無法取代的,他們左右著鏡頭最終的品質,或許我們可以換另外一種說法:要設計出一支質量普通而堪用的鏡頭時,電腦是主角;而要設計出一支出類拔萃的鏡頭時
  • [徠卡講堂]徠卡M4相機介紹摘錄
    ▲M4回捲曲柄可以打開或收起廠方製造了三款不同的民用M4,包括銀色鍍銘、黑漆和黑色鍍鉻。黑漆的M4機身刻有M4-M或M4 MOT,即可與紐約徠卡的電動馬達一起使用。1970年編號1266101-1266131掃上橄欖綠色油漆的M4是專為西徳軍方而設,相機機身還刻有德國國防軍Bundeswehr字樣。在1972年,美軍獲供應由加拿大徠卡工廠製造的黑色鍍鉻M4連50mm f2鏡頭,這些特別的軍用M4刻有KE-7A字樣,並配備50mm f2 ELCAN四片結構鏡頭。
  • 透過M9看徠卡 Leica
    這裡我們就要為你揭開徠卡相機的面紗.為什麼用徠卡?1、光學素質一流徠卡鏡頭至今依舊只以玻璃和金屬為製作材料,而有些徠卡鏡頭中還包含兩片非球面鏡片,不僅鏡頭素質優良,而且生產成本也極高。目前的非球面鏡頭都是單片研磨,每臺研磨機同時可以加工兩片鏡片,而每片鏡片的平均加工時間是一個工 作日。
  • 玩轉鏡頭 | 徠卡M 21mm/1.4
    ………徠卡Summilux-M 21mm f/1.4 ASPH.鏡頭是第一支在21mm焦段上擁有1.4大光圈的鏡頭。徠卡 M 21mm F1.4  鏡頭能夠提供非常清晰的圖像,具有鮮明的徠卡色彩,色彩的飽和度和對比度還原非常出色。由於其鏡頭設計,該鏡頭表現出最小的失真、色差和漸暈。
  • 「我夢寐以求的相機」— 徠卡35mm系列鏡頭
    從1954年一直生產到現在,據統計,一共擁有80多枚鏡頭。徠卡生產的M鏡頭憑藉其卓越的工藝和質量造就了相機鏡頭界的一個神話。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系統中最入門的焦段之一,也是傳說中世界上最華麗的鏡頭群:徠卡35mm鏡頭。1954年徠卡第一臺M相機—M3推出後的鏡頭為M口,在此以前為螺口。
  • 德國鏡頭的品牌及外號
    老福:1974年前,德國生產的福倫達鏡頭,也稱原福。新福:1974福倫達賣給Rollei後,在新加坡生產的鏡頭。日福:2000年福倫達與Cosina合作後生產的鏡頭。山寨蔡:蘇俄抄襲蔡司的眾多鏡頭總稱。藍玉:鏡頭鍍膜顏色偏藍色和偏紅色。我認為是二手商炒作特定鏡頭的結果。拿著鏡頭看前鏡片,緩慢偏轉角度就能看到鏡片顏色偏紅。
  • 徠卡 Q - 被重新定義的便攜相機
    徠卡全系列攝影器材天佑攝影器材商城均有銷售 歡迎蒞臨品鑑!關注的重點「用怎樣的技術組合實現攝影的意義?」
  • Leica 徠卡 R 系列鏡頭回顧
    這支鏡頭有6個鏡片,屬於高斯結構,另外位於最後也有2個固定的鏡片,在對焦時只有前面6個鏡片負責對焦,後兩片鏡片則負責做影像的修正。APO-SUMMICRON-R 180mm f/2超越光學界的標準,成為世界第一的鏡頭典範這支鏡頭剛開始的研發構想就是朝著"世界第一"的目標邁進,製造成本與末端售價並非考慮的重點。
  • 徠卡早期M鏡頭1954年-1959年(2020版)
    ,如果仔細去揣摩,你就會發現徠卡鏡頭的價格很貴,有的時候一枚鏡頭就能買一臺相機,這也是徠卡的驕傲所在。有趣的地方也在於這裡,現在看來徠卡鏡頭更好,徠卡相機只能是情懷,但在1950年代,徠卡能夠突出的卻不是因為鏡頭而是相機,M系統最初為人們震驚是M3相機的強大能力,而不是鏡頭能力。M鏡頭的神話是後來才慢慢確立的,也幸虧M鏡頭頂住了,不然徠卡早就完蛋了。
  • 傳統球面大寶劍對抗徠卡非球面黑魔法:CONTAX G上的蔡司鏡頭
    徠卡和蔡司都屬於核心技術特別強的公司,特別是在光學造詣上真的很厲害。可惜的是歷史幾乎沒有給這兩家公司同場競技的舞臺,特別是在光學技術上。90年代,徠卡公司出了一系列非球面鏡頭,其猶如外星球一般的能力讓人震驚。
  • 「我夢寐以求的相機」— 徠卡50mm系列鏡頭
    Elmar 50/3.5鏡頭生產接近尾聲時徠卡所推出的鏡頭,不論是做工還是光學素質都優於Elmar 50/3.5。這款鏡頭有兩種底座,早期的距離刻度只有一種,即公制或是英制;後期改為公制和英制都標在了調焦環上。這個鏡頭的出現是徠卡鏡頭製造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同樣也是當今大批經典徠卡使用者的首選標準頭。它是徠卡第一個鑭系玻璃鏡頭,49年徠卡自己研製鑭系玻璃, 提高折射率,降低色散。這個鏡頭的解像力極佳,特別是微小細節的表現,高光到暗部過度自然豐富。
  • 細說徠卡鏡頭
    柯尼塞格先從手工業者那裡訂購少量的高品質配件,再由公司技術人員組裝成整車,從製造到裝配,都包含了大量的純手工勞動。 鏡頭也是同樣。放棄了高產量,徠卡仿佛跟自己較勁一般堅持用昂貴的光學玻璃製造、手工打磨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