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講堂]徠卡M4相機介紹摘錄

2021-12-28 無言行者

徠卡M4在1967年推出,編號始於1175001,後於1971年暫時停產,編號止於1286700。直至1974年,廠方再度恢復生產相機,出現黑色鍍鉻的M4,編號始於1380001。這類相機最終於1975 年停產,最後的編號為1443170。M4可視為M2和M3的結合。0.72X取景器系統包含四個焦距的景框:35、50、90和135mm。M4擁有PC類別的閃燈插口;過片杆為塑膠材質重新設計;現代化的景框選擇器及自拍杆;摺疊式回捲曲柄;以及配備固定的三叉膠捲軸的快速上片系統。

▲徠卡黑漆M4(No.1247083)

▲徠卡黑漆M4(No.1247083)

▲M4回捲曲柄可以打開或收起

廠方製造了三款不同的民用M4,包括銀色鍍銘、黑漆和黑色鍍鉻。黑漆的M4機身刻有M4-M或M4 MOT,即可與紐約徠卡的電動馬達一起使用。1970年編號1266101-1266131掃上橄欖綠色油漆的M4是專為西徳軍方而設,相機機身還刻有德國國防軍Bundeswehr字樣。在1972年,美軍獲供應由加拿大徠卡工廠製造的黑色鍍鉻M4連50mm f2鏡頭,這些特別的軍用M4刻有KE-7A字樣,並配備50mm f2 ELCAN四片結構鏡頭。

▲徠卡M4 Olive(No.1266112)

▲徠卡M4 Olive(No.1266112)

▲徠卡M4 chrome 'BUNDESWEHR'(No.1188033)

編號1293771-1293775為原型機,另生產的相機編號為1294501-1295000。這個範疇內共有兩款KE-7A,軍用的型號附有FSN(國家庫藏編號)、CONT.(合約編號)及U.S. (美國)的字樣,所謂的民用型號則沒有這些標記。這些民用相機只有少於六十部流進市場。 

▲徠卡KE-7A(No.1294687)
▲徠卡KE-7A(No.1294687)

另外,亦有其他黑色鍍鉻的加拿大制M4相機(包括正常版及五十周年的特別版)。這些相機刻有ERNST LEITZ CANADA LTD. MIDLAND, CANADA的字樣。據報有一部銀色鍍鉻的加拿大制M4,這部相機的編號為1178005,其鏡框附有C封閉。徠卡韋茲拉爾的生產記錄顯示,在1178001-1178100旁邊有手寫的E.L.C.字樣,即Ernst Leilz Canada。其他類別的M4還有複製品、剖切模型、原型及刻有M4-MDa、M4 M●Da、及M4M●的黑漆機身款式,它們都是來自M4-M和M4 MOT。

▲徠卡M4五十周年(No.1413035)

▲徠卡M4五十周年(No.1413035)

▲分別可見機頂的M4-M及M4 M●Da

 

徠茲生產過供給後期配備微型開關的紐約徠卡公司電動馬達一起使用的M4。相機的機頂刻有M或MOT字樣,表示它們適合以電動馬達驅動。10401徠卡M4-M(即後來的M4 MOT)是在1968年後期推出。七十年代初,紐約徠卡公司製造了MdaMOT,供給蔡司Fundus相機上使用。MDaMOT的製造帶來了多部M4-M和M4 MOT相機,它們並無需要使用馬達的部件。這些從蔡司和徠卡合作所剩下的相機均裝有MDa標語結帶凹槽裝置,另附特別的標記底蓋,作為徠卡公司所出售的黑色特別版M4。

▲徠卡黑漆M4-4(No.1274018)

▲徠卡黑漆M4-4(No.1274018)機頂為M4 MOT

 

第四個版本刻有M4-M字樣,若單從頂部檢視,會誤以為是馬達驅動的M4-M。在1972年5月,在一名洛克雷恩斯特·徠卡公司經銷商的信中公布的這款特殊的M4是給命名為M4-M,並配備50mm  f2 Dual-Range Summicron鏡頭。

-以上文字內容摘錄自"Leica-An Illustrated History"中譯本《探索徠卡的永恆魅力》

-徠卡M4 chrome 『BUNDESWEHR』(No.1188033)

-徠卡M4 Olive(No.1266112)

-徠卡黑漆M4-M (No.1274018)

相關焦點

  • 資料 | 徠卡IIIg相機知識介紹摘錄
    徠卡IIIg儘管使用卡口鏡頭的徠卡M3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但徠茲公司還是在1957年推出了最後一款安裝螺口鏡頭的徠卡相機徠卡
  • [徠卡講堂]徠卡過片器Leicavit介紹
    在「Serie」的位置,當過片手柄回到初始(最右)位置時,徠卡的快門通過一個內部杆釋放,這個「Serie」位置允許自動拍攝,而不需要操作相機快門釋放按鈕。「Einzel」單拍攝位置需要使用常規快門釋放按鈕。
  • 【君峰·徠卡】徠卡 Q :徠卡最具性價比的相機
    由於手機的輕薄機身不適合塞入大尺寸的 CMOS ,相機廠家為了自保,順勢推出了一眾大底小機身的相機。底大的為全畫幅,比如索尼的大黑卡 RX1&1R;再比如,徠卡 Q。徠卡 Q 是徠卡大概一個月前發布的新品。雖然是以「德味」著稱的徠卡產品,但我們還是不能免俗地先來看看配置吧。
  • [徠卡博物館]徠卡IIIf Chrome(No.768301)相機
    ▲徠卡IIIf Chrome(No.768301)相機▲徠卡IIIf Chrome(No.768301)相機▲徠卡IIIf Chrome(No.768301)相機▲徠卡IIIf Chrome(No.768301)相機此外此套相機還包括遮光罩、測光表(No.10866及No.13689)、五片不同顏色的濾鏡、皮帶及膠片匣。所有配件包括相機均放置在一個咖色徠卡皮盒中。
  • 膠片味道——徠卡M4-2
    1954年,徠卡推出一款劃時代的135相機,徠卡 M3,自M3後,M2,M4,M5,CL,M4-2,M4-P,M6,M6 TTL,遵循著一樣的設計理念。說實話,徠卡相機並不好用,尤其是遠古時代的膠片機,沒有測光,不能自動對焦…………倒是黃斑異常精準,和M240幾乎差不多,這點是我沒想到的。
  • 徠卡相機大全!
    從1913年「徠卡之父」巴納克先生著手製作原型Leica機算起,至今徠卡已經徜徉於相機世界近百年,應該說Leica始終見證並推動著相機產業的發展軌跡。業界所公認的是,是有了巴納克才有了今天的135規格相機,是先誕生了原型Leica機之後,才有了其後聲名顯赫的德國Leica相機品牌。
  • 有一種相機叫徠卡
    從第一臺徠卡原型機UR-LEICA誕生開始,每一臺徠卡相機都為攝影師們創造無限可能性。
  • 徠卡黑色油漆相機,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一篇關於徠卡黑漆相機魔力的文章。這些相機到底有多獨特?在英國相機維修人員和畫家CRR盧頓的網站上,1946年英國Leitz工廠檢查報告的摘錄列出了18步驟如下:「 26.噴砂---無電流熱清潔劑---冷清潔劑---電流---溫水衝洗---然後冷衝洗---鹽酸浸漬---銅閃蒸---冷衝洗---硫酸浸漬---冷衝洗---光亮鎳板---溫水衝洗---鹽酸浸漬---光亮鉻---拖出衝洗---冷衝洗---熱衝洗---乾燥。
  • 買不起徠卡相機 買個限量版徠卡攝影包爽爽也好
    雖說現在相機市場似乎又回到了「少數人」手裡,但在手機攝像頭髮達前,相機甚至是很多單眼相機都飛入尋常百姓家。不過總有那麼一兩家是永遠站在金字塔頂尖,這其中就少不了以「貴貴貴」出名的徠卡。徠卡貴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即便是到了數碼時代,也算順應市場陸續推出一些所謂的「平民」價格無反相機,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徠卡相機永遠都是不可高攀的一個「夢」。不過,用不上徠卡,背一個徠卡限量版雙肩攝影包也不賴啊,最近,攝影附件製造商peak design聯合Leica帶來一款限量版雙肩攝影包,哪怕裡面裝的不是徠卡相機,人家光看個可樂標就羨慕不已了吧。
  • 非徠卡的M口膠捲相機
    照片即歷史點擊上方膠捲迷俱樂部快速關注我希望有一天可以為我的偶像毛曉彤拍一套照片,感謝各位新朋友的加入,更感謝各位老朋友多年的支持昨天我們介紹了徠卡M口的系列相機和發展,今天我們來看看非徠卡品牌的M口相機,種類比起徠卡自然少了許多,且主要是以COSINA公司的福倫達品牌為主的。
  • 徠卡單眼相機簡介
    在相機發表之後,負面評論一邊倒地顯示人們感到極度的失望,機身的設計缺乏任何魅力和感性形象,和經典的測距聯動系統相去甚遠,機身簡潔的更像一個工業機器而非消費品。        縱觀徠卡單眼相機,可以分為四大類型:Leicaflex系列,R3相機,R4系列,R8/9相機。
  • 華為合作的徠卡相機被盜號,半夜發廣告,百年徠卡窮得發廣告了?
    自從2016年華為p9系列開始,在華為的手機上,除了華為菊花標誌之外,又多了一個徠卡標誌。這裡的徠卡指的是德國的百年相機品牌徠卡Leica,徠卡相機曾經在膠片相機時代是相機領域的王者,對於很多攝影愛好者來講徠卡這個品牌就意味著信仰。就和很多電子愛好者對於索尼這個品牌的信仰一樣。
  • 徠卡發布兩款新品相機
    上周徠卡新發布了兩款相機產品:徠卡CL都市叢林特別版和 徠卡M-E(TYP 240)。一起來看看吧~徠卡CL「都市叢林」特別版相機包含CL機身、一支Elmarit-TL 18 f/2.8 ASPH.鏡頭與一條屢獲設計獎項的灰色背帶。全球僅生產150套。
  • 宇宙裝逼指南第一季:徠卡相機
    編者按:如果你稍微懂一點攝影器材,那麼你一定有過一段對萊卡相機頂禮膜拜的日子。如果你對攝影一竅不通,那就跟我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名人用過徠卡吧。那就是徠卡相機!   女人可以當女王,男人也可以當總統。當女王或總統總共需要幾步?兩步!1.買一臺徠卡相機 2.當上女王或者總統。
  • 徠卡Leica M4,享受拍攝的樂趣
    徠卡Leica M4,享受拍攝的樂趣
  • 徠卡 Q - 被重新定義的便攜相機
    這一濃縮的概念自奧斯卡.巴納克開始作為 35mm 相機的基本問題,伴隨著原型徠卡機在徠卡公司存在了百年以上。這一概念也是我們徠卡公司的核心哲學命題。以雙手中可靠的工程藝術為一邊,前瞻性的風險為另一邊,創新的理念引導著一次次改寫攝影的歷史。正如徠卡 Q 所展示的,在徠卡全幅定焦的傳統中不斷地突破自我。
  • 徠卡最新亮騷神器 徠卡DLux6
    徠卡D-lux 6配置一面3英寸92萬像素液晶屏,畫面成像清晰,而且機身小巧,便於日常攜帶拍攝。 徠卡 D-lux6   徠卡D-Lux6保持了F1.4大光圈鏡頭的設計,突出廣角拍攝能力以及大光圈特寫性能。
  • 高級24K純金版徠卡Leica M4-2相機現身eBay
    近日,一款24K純金版徠卡Leica M4-2相機現身eBay,配套搭載一枚50mm f1.4 Summilux鏡頭,售價19999美元,約折合人民幣13.8萬元。這款限量版是為了紀念徠卡設計師誕辰100周年而推出,機身可有設計是的籤名以及「1879 - 1979」字樣,全球限量1000臺。
  • 德國製造:徠卡鏡頭是怎樣煉成的
    為什麼徠卡敢稱自己的鏡頭有頂級的光學素質?看了它的製作過程你就知道了。徠卡鏡頭的製作顯示了德國製造的精髓,不惜成本、人力追求極致與卓越。首先從物質成本上來說,隨著技術進步,相對廉價的塑料材質越來越可靠,樹脂類鏡片也越來越成熟,所以我們總能在某些相對便宜的日系鏡頭上看到他們的身影,但徠卡的鏡片卻始終堅持實打實的高素質的光學玻璃製造,而一些特殊如ASPH、APO鏡片的材質、研磨成本就更高了;另外,鏡身也採用金屬材質。
  • 深度解析徠卡膠片相機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膠片相機」是何方神聖,為何在這數碼當道的年代,仍有人痴迷於它。卷片鈕:底片的回卷與取出,如上片杆無法撥動時標示底片已經拍完,此時必須將底片回卷到片筒內。1.將過片鈕轉向R。2.將拉起式過片杆向上拉起(最高約1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