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峰·徠卡】徠卡 Q :徠卡最具性價比的相機

2022-01-09 君峰影像

前言:

現在的小 DC 在智慧型手機的大浪潮面前毫無還手之力。由於手機的輕薄機身不適合塞入大尺寸的 CMOS ,相機廠家為了自保,順勢推出了一眾大底小機身的相機。底大的為全畫幅,比如索尼的大黑卡 RX1&1R;再比如,徠卡 Q。


徠卡 Q 是徠卡大概一個月前發布的新品。雖然是以「德味」著稱的徠卡產品,但我們還是不能免俗地先來看看配置吧。


  2400 萬像素全畫幅 CMOSISO 100-5000028 毫米定焦 Summilux 鏡頭,鏡片為 11 片 9 組最大光圈 f/1.73 英寸 104 萬點 LCD 屏幕,支持觸摸操作368 萬點 EVF,業界解析度最高的 EVF可拍攝 60 幀的 1080p 視頻配備WiFi和 NFC,可搭配 App 使用金屬機身配備機械和電子快門連拍速度可達 10 張每秒設計


徠卡 Q 整體採用了黑色的冷峻設計,取消了測距器,和 M 系列典型的旁軸造型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可樂標依舊搶眼。其具體設計可看圖。


鏡頭設計上,除了光圈環之外,還有對焦和景深尺等徠卡鏡頭經常出現的設計,搭配著附送的方形遮光罩,看起來很帥氣。

  相比 RX1/1R 的靈巧,徠卡 Q 機身顯得有些龐大。當然這可能和徠卡 Q 內置了 EVF 有關係。



使用體驗

  徠卡 Q 使用起來的感受和 M 系列相似,遠比 其他系列或者更低端的系列體驗好。使用徠卡Q來拍攝,既快又可靠,是很有趣的體驗。

  對於自動對焦,自動對焦非常快且精確,比 RX1 快得多,對焦距離也很近,微距拍攝很棒。

  試用並拍攝多種場景以後,認為這是徠卡數位相機的一個裡程碑, 從設計,到操控,再到鏡頭難以置信的銳利表現,都對得起「徠卡」這個名字。而徠卡 Q 上面出現的一些新特性,比如觸控螢幕帶來的觸控對焦和觸發快門,讓人覺得耳目一新。

 徠卡 Q 的菜單系統易用好上手,那些撥盤和物理按鍵用來調節快門和曝光很便捷。另外,雖然徠卡 Q 的鏡頭是 28 毫米定焦,但徠卡 Q 內置了 35 毫米和 50 毫米兩種剪裁模式。通過對全尺寸照片的裁剪來獲得等效 35 毫米和 50 毫米視角的照片。另外,電池續航能力大概在 300 張左右。

  成像特點

  對於一部相機來說,不管其外觀有多文藝、操作有多行雲流水,其成像質量的優劣才是評價這部相機優秀與否的核心標準。對於徠卡來說同樣如此。

實拍樣張


從這些樣張來看,徠卡 Q 的在日光下的色彩表現真實,適合後期。對金屬和陽光的質感表現力出色。由於其全畫幅的 CMOS 和最大 f/1.7 的光圈,所以即使鏡頭是 28 毫米定焦,其成像的焦外虛化效果出色,淺景深效果讓照片的立體感很強。在光線較暗的環境,比如老舊的地鐵站,其噪點控制和白平衡都表現很好。而在明暗反差較大的環境下,寬容度也顯得不錯。

  總得來說,徠卡 Q 的整體畫質不負全畫幅「徠卡」機之名。

徠卡Q在君峰徠卡淘寶店鋪即將到貨,預訂可以諮詢:400-668-0101/或者直接諮詢本微信平臺,本微信平臺也接受預訂。

相關焦點

  • 【君峰·徠卡】一位使用徠卡DLUX109朋友的經驗之談
    借徠卡廣告詞開場,D-LUX Typ 109在不完美中的完美相信入109的朋友們可能和我一樣被越來越重的裝備也折磨著,一直有想法找臺心儀的小數碼作為隨身拍攝的裝備
  • 徠卡百科 高顏值全畫幅定焦相機徠卡Q
    由於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它們的攝像功能讓許多用戶放棄了小底相機,直接上更大畫幅的相機,眾多入門級相機在大浪潮面前毫無還手之力,很多品牌順勢推出了一眾大底小機身的相機。其中包括了徠卡 Q。一般來說,不可更換鏡頭的相機會專門為搭載的感光元件去特別優化,相對說來,畫質會更好,徠卡Q在f1.7 光圈全開的情況下,只是畫面邊緣畫質會稍稍有所下降,但是收到f2 之後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 【君峰·徠卡】LEICA MP LHSA限量版評測
    「MP」有兩個含義,從它的德文「Mechanik in Perfektion」來看,是「完美機械結構」的意思,而另一個意思是「Leica M for Professionals」,即是「專業的徠卡M型相機」的意思。MP更象是M3經典機身和M6測光系統的結合體,具有徠卡復古味道的MP相機不僅具有徠卡M3的經典外觀,更具有徠卡M6的許多功能。
  • 【君峰·徠卡】鏡頭中的詩人--LEICA 35mm/f2
    鏡頭中的詩人--LEICA 35mm/f2君峰·徠卡Leica M 35/2 Summicron
  • 一部特點鮮明的相機 #8:徠卡 Q
    它是一臺用起來很順手順心的產品,你可以用它隨手一拍,也可以拿它去創作,Q 可以說是全畫幅固定鏡頭相機裡最均衡、最易用、最省心的相機。 徠卡 Q 是徠卡旗下首臺全畫幅固定鏡頭相機,傳統的類旁軸造型,主流的像素數(4000 萬像素似乎已經是當下主流的像素數了),以及一枚能 AF 還有微距模式的 Summilux 28mm F1.7 鏡頭,在發布之時
  • M都那麼經典了,徠卡為什麼還要發力無反相機
    M系列是徠卡最具標誌性的產品,從M3到現在,已經有超過60年的歷史,在攝影史中佔據著不可動搖的位置,也是許多攝影人的夢想。實際上徠卡第一次錯過機會應該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當時徠茲公司仍然是如日中天,日系品牌初露苗頭,徠卡錯誤地沒有正視這個對手,所以他們第一次推出的單眼相機 —— Leicaflex 讓人失望(畢竟不重視單反市場),後來的R系列也表現平平,慢慢就在數碼單反市場上落後於日本了。
  • 窮玩徠卡?
    Photo by Hariri Ariffin @Flickr我認為最有性價比的進入徠卡世界的方式是一臺全幅無反相機➕一個徠卡鏡頭。對於有無反相機的人,就只需要花錢買個鏡頭和轉接環就可以了。我現在認為除了營銷和信仰,徠卡機身意義不大,傳感器不是自己做的,像素也不高,黃斑對焦精準度全憑手感和眼力。當然他的工藝我承認是無可挑剔的。說徠卡是個相機廠商不如說它是設計➕鏡頭廠。
  • 德國製造:徠卡鏡頭是怎樣煉成的
    為什麼徠卡敢稱自己的鏡頭有頂級的光學素質?看了它的製作過程你就知道了。徠卡鏡頭的製作顯示了德國製造的精髓,不惜成本、人力追求極致與卓越。徠卡鏡頭在德國組裝,人工制鏡在整個製作環節中佔了相當高的比例,徠卡的ASPH都是由技師手工研磨出來的,所以產量低,價格高。這也是為什麼徠卡有骨子裡的驕傲。點擊底部閱讀原文,進入君峰微商城把精緻卓越的徠卡鏡頭收入囊中
  • 徠卡 Q - 被重新定義的便攜相機
    這一濃縮的概念自奧斯卡.巴納克開始作為 35mm 相機的基本問題,伴隨著原型徠卡機在徠卡公司存在了百年以上。這一概念也是我們徠卡公司的核心哲學命題。以雙手中可靠的工程藝術為一邊,前瞻性的風險為另一邊,創新的理念引導著一次次改寫攝影的歷史。正如徠卡 Q 所展示的,在徠卡全幅定焦的傳統中不斷地突破自我。
  • 徠卡鏡頭的「銳」是什麼銳?
    ▎本文作者:Thorsten Overgaard翻譯編輯:君峰影像什麼是「銳度」? 嗯,實際上,銳度並不完全取決於相機的像素,也不取決於鏡頭的銳度。那麼,它是什麼?你可能會認為Hans Blix的照片是用中畫幅相機拍攝的,但實際上,這張照片是用徠卡2004年的一款機器——500萬像素的 Leica Digilux 2 拍的。如果你仔細看這張「細節豐富」的照片,你會發現,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細節。
  • 徠卡相機大全!
    其次,具有精確測距聯動功能的亮框式取景器出現在Leica M3身上,不同的取景框可以對應不同焦距鏡頭的取景範圍並可自動校正視差,由此旁軸取景開始成為最完美的快速取景方式。再者,卷片機構計數自動歸零,將過片旋鈕改成行程合理的過片扳手,將相機機背設計成大開門掀開方式使得更換膠捲更為方便,集這些革新創意於一身的Leica M3成為了當時功能最完善,性能最優越的相機寵兒。
  • [徠卡博物館]徠卡IIIf Chrome(No.768301)相機
    ▲徠卡IIIf Chrome(No.768301)相機▲徠卡IIIf Chrome(No.768301)相機▲徠卡IIIf Chrome(No.768301)相機▲徠卡IIIf Chrome(No.768301)相機此外此套相機還包括遮光罩、測光表(No.10866及No.13689)、五片不同顏色的濾鏡、皮帶及膠片匣。所有配件包括相機均放置在一個咖色徠卡皮盒中。
  • [徠卡講堂]徠卡M4相機介紹摘錄
    直至1974年,廠方再度恢復生產相機,出現黑色鍍鉻的M4,編號始於1380001。這類相機最終於1975 年停產,最後的編號為1443170。M4可視為M2和M3的結合。0.72X取景器系統包含四個焦距的景框:35、50、90和135mm。M4擁有PC類別的閃燈插口;過片杆為塑膠材質重新設計;現代化的景框選擇器及自拍杆;摺疊式回捲曲柄;以及配備固定的三叉膠捲軸的快速上片系統。
  • Leica M5,一臺被嚴重低估的徠卡M系膠片相機 | 百年徠卡【07/100】
    在俯看時,同時可以看到光圈、快門和感光度三大曝光要素以及底片計數器,這對使用者本身而言,是非常方便的。即使到M系膠片機紛紛被炒上天的今天,M5依然是被提及最少、使用最少,但最具性價比的機型。而在M5之後,受挫的徠卡迅速退回了「經典時代」,之後的膠片機身M6、M7、MP和MA再也沒有做過「出格」的嘗試。倒是在數碼上,徠卡Q的出現,在我看來,是徠卡繼M5之後的第二次「反經典」嘗試,還好這一次,目前來看徠卡的策略是正確的。
  • 使用徠卡、哈蘇相機時,這些問題你遇到過嗎?
    越來越多的朋友們開始旅行,或是出門拍攝,許久未碰相機,有時候你會突然發現:誒?這個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別著急,我們整理了君峰的客戶和粉絲朋友們近期諮詢過的相機使用問題,說不定你也曾碰到、或者以後可能遇到。不妨接著往下閱讀,收藏本文,供需要之時使用!
  • 年輕人的第一臺徠卡:徠卡M5
    這次我們來聊聊,年輕人的第一臺徠卡為什麼是徠卡M5吧。 只要你玩旁軸相機,那麼必定繞不過徠卡。作為旁軸相機的高標和巔峰,LEICA已經成為了很多攝影師心中的信仰。就算你不懂攝影,想必也聽說過這個品牌,或者在眾多經典電影中見過主人公手持徠卡相機進行拍攝。1954年的德國攝影器材博覽會上,徠卡M3橫空亮相,立即引起了攝影圈極大的關注。
  • 有一種相機叫徠卡
    從第一臺徠卡原型機UR-LEICA誕生開始,每一臺徠卡相機都為攝影師們創造無限可能性。
  • 徠卡全畫幅數位相機 Q(Typ116)
    它所配置的 Leica Summilux 28 mm f/1.7 ASPH.鏡頭是理想的在自然光照條件下,充分保證自然視角透視感受與比例的鏡頭。它是完美的為街景,建築與風光攝影工具。結合2400萬像素全幅CMOS 感應器相機與鏡頭的結合傳遞出具有豐富的細節,躁點極低的使ISO達到50,000。
  • 徠卡福利活動,這次來真的了
    想要換徠卡,手裡卻還有其他品牌相機等待處理?
  • 打開徠卡攝影包
    歲、以拍攝人體和肖像為主的攝影師,18歲中了測距式相機「毒」,Mekko攝影包內有徠卡M6和M3各1臺,配Summicron 35/2 asph、Summilux 50/1.4 asph、Apo-Summicron 90/2 asph,喜用柯達Tri-X(設於ISO800)和伊爾福Pan F,另有一隻世光L-308S測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