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BNData消費站 章曉莎
編輯|鍾睿
這一周,大半個中國經歷了一場氣溫大跳水,多少人在一夜之間把短袖換成了棉襖。上班路上整杯熱乎的捂捂手,分分鐘成為剛需。便利店的暖飲生意,又要開張了。
今年的便利店暖櫃,有哪些新變化呢?CBNData消費站(以下簡稱C站)走訪了各大便利店。
以全家為例,它家的暖飲櫃,10月份就開機了。除了常年擁有席位的三得利、雀巢等老面孔,漢口二廠、元氣森林等新品牌,今年也進了暖櫃。
CBNData消費站拍攝於全家便利店
如果按全家暖櫃內的商品標籤進行統計,可以發現奶茶乳飲類佔比最高,其次是果茶類和咖啡類。
哪類產品賣更好?靜安區某寫字樓的一位全家店長告訴C站:「目前全家的熱罐機,主要是元氣森林的奶茶,跟三得利無糖茶賣得好。」雖然暖櫃新品年年有,「但三得利無糖烏龍茶的銷量,任何時候都是穩定的。」這兩類產品的共性,在於0糖低卡甚至0卡。可見,瓶裝飲料的健康性,無論在冷飲還是熱飲的消費選擇上都是既成的趨勢。
去年,界面新聞在一則關於便利店暖櫃的報導中,也提到消費者對熱飲品類的不滿意:暖櫃裡的熱飲都沒有「低糖低卡路裡」的選擇,「都太甜了」。顯然,品牌們今年開始注意到消費者的這類訴求。漢口二廠最近推出的兩款燕麥乳茶,主打賣點就是「0蔗糖」,並體現「燕麥」這一大熱的植物基元素。
受暖櫃貨架高度限制,且要適應全天24小時加熱的環境,為了做暖櫃裡的生意,大多數飲料品牌會推出厚實耐熱的迷你版包裝飲料。
繼去年11月一口氣推出4款268ml規格的熱飲後,最近,可口可樂又上新多款冬季熱飲,包括Costa紅茶拿鐵、Costa咖啡、美汁源水果熱飲、可口可樂生薑+等。
農夫山泉旗下品牌「東方樹葉」,也在去年10月推出335ml規格的「東方小樹葉」,主打冬日「暖茶」。同樣的還有統一旗下的茶裡王。
從上到下從左往右分別為可口可樂2020、2019冬日暖飲,農夫山泉「東方小樹葉」|圖片來源:網絡
但現在,越來越多飲料品牌「冷熱通吃」。
比如今年夏天佔據便利店冷櫃老大排面的元氣森林乳茶,冬天一到直接原包裝進了暖櫃。儘管元氣森林11月4日在線上渠道上架了300ml的小乳茶,但目前在便利店暖櫃銷售的乳茶,依舊是450ml容量的標準裝。
漢口二廠於今年9月推出的燕麥乳茶系列,10月中旬開始鋪設線下渠道。對於C站「該系列是否專為暖飲設計」的疑問,漢口二廠方面表示了否認:「我們對這個系列的定位並不只是一個熱飲產品,而是一個四季飲品。只是推出燕麥乳茶的時間恰逢秋冬,是消費者需要暖飲的時間,所以產品進了暖飲櫃。4月過後,產品是可以放進冷櫃售賣的。」
而對於該系列採用300ml規格的原因,漢口二廠方面表示是出於飲用場景的設定:「我們更希望乳茶系列產品能讓女性客群輕鬆拿起,無負擔飲用,並且能方便地放進小包包裡,便於隨身攜帶。冬天拿在手裡還像一個可愛的暖手寶。」
漢口二廠300ml規格的0蔗糖燕麥乳茶|圖片來源:品牌方
小包裝化,正成為瓶裝飲料的新趨勢。無論是在夏天還是在容易長肉的冬天,「健康」都是消費者越來越重視的訴求,除了更傾向於選購0糖0卡的健康飲品,「少喝一口」也是大勢所趨。
而從商家角度來看,小包裝飲料也能提高毛利率——單位小包裝飲料的價格,比同口味大包裝更高。
更何況,便利店暖飲櫃容量有限,要想佔據一席之地,可是得繳納「場地費」的。「冷熱通吃」的小包裝飲品,則很好化解了進不了場的風險。一年四季都能賣,也有效拉長了產品銷售期。
不過,儘管便利店暖櫃年年有新意,但這門生意正變得越來越難做。
全家有湃客咖啡,羅森有L- café,7-11有7-coffee,便利店正紛紛強化自己的咖啡品牌。並不斷豐富咖啡之外的現制飲品SKU。想喝熱飲的消費者,全家可以提供13種選擇,都快跟奶茶店有一拼了。
而且,便利店的現制飲品也在向消費者反覆傳達「健康」標籤。全家無論是湃客咖啡還是相關乳飲,都強調「100%採用味全鮮牛奶製作」。
全家的coffee and tea菜單有豐富的熱飲選擇 | CBNData消費站拍攝於全家
但目前,最受便利店現制飲品衝擊的瓶裝暖飲是咖啡類。前文提到的這位全家店長告訴C站:「像咖啡這些,還是我們自己現磨的咖啡賣得特別好。湃客咖啡的銷量在不斷增長,熱管機的咖啡賣得比較差一點。」
而對於暖櫃飲品是否會在早午餐等尖峰時段賣更好的問題(因為現制飲品需要一定等待時間),這位店長也表示否認:「我們咖啡機有兩臺,一般都不怎麼排隊,除非就是星期一咖啡有活動,偶爾排一下隊。」
除了品類、快捷性雙雙受到便利店現制飲品的衝擊,溫度,也是瓶裝暖飲難以迴避的劣勢。暖櫃溫度最高只能維持在50-60℃,「在風裡吹5分鐘熱氣就散了」,自然比不上現制咖啡來得溫熱。
為什麼不能用更高的溫度?畢竟大部分飲料包裝都是塑料制的。放在暖櫃裡的飲料,都有安全飲用期限。全家暖櫃的暖飲瓶底,都貼有一張「保溫箱飲料時控貼紙」。而在飲料瓶身,也可以看到品牌標註的溫馨提示:「如加熱飲用,溫度不宜超過55℃ ,加熱時間不宜超過15天」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瓶裝熱飲比常溫、冷藏飲料有更高的成本。
瓶裝熱飲都有安全飲用期限|圖片為CBNData消費站實拍
儘管如此,包裝暖飲依舊是飲料品牌關注的領域。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熱飲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元,品類涵蓋豆漿、果汁、原味茶飲料、奶茶、咖啡、杏仁露、核桃露等。其中,咖啡市場消費規模近千億元。咖門《2019飲品行業數據報告》顯示,54.7%的消費者會在冬季選擇熱飲。
對於去年大力加碼熱飲市場的舉動,可口可樂方面曾向界面新聞表示:目前市面上特地針對熱飲的產品選擇並不多,加上中國消費者長期以來就有飲用熱飲的習慣,熱飲作為新的業務板塊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漢口二廠則對C站表示:「便利店自製熱飲崛起確實是強趨勢之一,這恰恰也證明冬季熱飲確實是我們當下年輕目標客群的重要生活方式。」
在便利店內有現制茶飲搶份額,外有新式茶飲通過頻繁的產品推新、強化社交屬性「拉客」的境況下,如何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是包裝暖飲需要正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