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為你揭開一個橫跨娛樂、資本、餐飲界的三棲杜華。
1981年出生的杜華,進入娛樂圈是半路出家。2004年,在電子商務網站8848做了一年公關經理後,杜華跳槽到了最大的數位音樂內容提供商華友世紀,並坐上了市場總監的位子。杜華開始跟娛樂圈接軌。
2009年華友世紀被盛大收購,杜華辭職並開始自立門戶,當年創立了樂華娛樂。
樂華能有今天的資本,家底都是第一代小鮮肉韓庚打下的。2010年,在韓國發展多年的韓庚離開了SM公司,正式回到中國市場,而樂華就是韓庚全部演藝事務的全球獨家運作公司。
作為國內第一代能唱能跳,還好看的小鮮肉,韓庚在中國的走紅也讓樂華一炮打響,樂華整個公司30%的資源,都是為韓庚一個人服務的。
2012年,樂華又籤下了周筆暢所有演藝事務的全球獨家運作權,就像所有天使投資一樣,韓庚和周筆暢在早期加入樂華,為他們日後從樂華獲得巨大財富做了鋪墊。
但對樂華更重要的是,在韓國訓練出道並混跡了多年的韓庚,把韓國流量明星的工業化生產流程也帶到了樂華。
韓庚加入樂華的2010年,樂華從選秀賽事中選了5個年輕的小鮮肉,送到韓國做了4年練習生後,在韓國出道。這就是樂華的第一個男團UNIQ。
2014年,UNIQ出道以後其實反響平平,一來沒有代表性的作品,二來由於成員裡面有2名韓國人,受到後來限韓令的影響。這個男團能湊齊人都不容易,所以UNIQ一直處於半糊不糊的狀態。
倒是成員王一博、李汶翰近兩年分別以演出《陳情令》和參加《青春有你》各自爆紅,成為了在新浪明星榜以月為時間單位,長期掛名的流量代表人物。
這種人紅團不紅,人比團還紅的局面,竟然從樂華第一個男團UNIQ開始,從此成為了樂華的一大特色。
比如2016年樂華和韓國公司星船,聯合推出的宇宙少女,相信很多人也沒聽說過。但是成員吳宣儀、孟美岐在參加《創造101》後一炮打響,又是一個人比團紅的局面。
而且我看了下粉絲們對樂華的評價,普遍都不太好。說樂華只管生不管養,藝人能紅全靠自己打拼之類的,所以樂華和老闆杜華在幹嘛呢?
其實人家早就脫離了打工仔屬性,玩上了資本玩票。
2015年9月,樂華在新三板上市,當天股價就翻了1.5倍,收盤價31.8元。
隨著樂華上市,韓庚、周筆暢等早期藝人也完成了從打工仔到資本玩家的轉換。
樂華的第三大股東,是一家叫西藏華果果的公司。西藏華果果的股東只有4人,除了第一大股東杜華,其他三人是樂華早期藝人韓庚、黃徵和周筆暢。
西藏華果果的存在,就是為了讓韓庚、黃徵和周筆暢,擺脫工具人的命運,從打工仔變成老闆。
以樂華上市當天收盤價31.8元計算,韓庚收益約8700萬元,黃徵和周筆暢的收益分別約1300萬元。
但你以為這就是杜華的目標嗎?不,你想的太簡單了。
杜華的目標根本不在於新三板,而是希望通過「賣身」實現財富自由。
樂華才新三板上市2個月,就發布公告,準備以23.2億元的價格,把公司賣給上市公司共達電聲。
如果達成交易,杜華將獲得3.8億元的現金和共達電聲10%的股份,但整個交易持續了一年多,最終也沒有成功。
一方面是樂華的業績並沒有想像中的好,買家共達電聲要求下降4.3億元。另一個原因
說得相當隱晦,公告裡說到:「公司的股東對公司對接 A 股市場的條件和方式產生了不同想法」。這個想法,一年後終於真相大白。
2018年5月,北京證監局發布了一份樂華接受上市輔導的公告。原來,杜華是想把樂華IPO搞上市,親自做上市公司資本玩家。
直到今天,樂華已經接受了十一期上市輔導。上市的事情雖然還沒有影子,但相信杜華一定不會放棄,成為資本大鱷的目標。
畢竟不論做什麼樣的姐姐,只有有錢的姐姐,才是快樂的姐姐。
而且杜華可能連嚮往的生活都想好了,讓公司最熱辣的女團,一邊跳最熱辣的舞,一邊帶最熱辣的貨。集女團、跳舞、直播、帶貨等網紅元素於一體,還怕公司股價不漲嗎?
而且現在女團有了,熱舞也不缺,就差個貨了。
今年5月,杜華在微博發了一張螺螄粉的照片,這不是一碗簡單的螺螄粉,這是一碗杜華的資本之粉。
同樣是5月,一家叫廣西惠華食品的公司在柳州成立。這家公司的業務就是做袋裝螺螄粉,而杜華,就是股東之一,佔據了惠華食品10%的股份。
所以未來,你們很有可能看到杜華旗下藝人直播吃粉的畫面。
所以,杜華之所以敢跟30個姐姐正面剛,首先當然是因為人家有資本加持,畢竟流水的明星,鐵打的資本。
其次,杜華完全是在犧牲自己,成就各位姐姐。因為只要是杜華成立的團,就一定會人紅團不紅,人比團還紅,這就叫杜式命運。
比如你看,《乘風破浪的姐姐》不就讓各位小姐姐,又紅了一把,相信總有一天,30位小姐姐,會理解杜華的用心良苦。
而且,杜華早就為自己的後路做好了準備。即使最終不被30位小姐姐理解,在娛樂圈混不下去,家裡也還是有一碗螺螄粉可以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