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想見你》入手,淺析「莫比烏斯環」式敘事結構的奧秘

2020-09-03 老張說電影

​前言

從《尋秦記》的熱播到《宮》的爆火,穿越劇因為滿足了人們時空穿梭的夢想一度蔚然成風。然而,普通穿越劇始終因為單一的線性敘事結構而難以形成自圓其說的時空運行邏輯。簡單點說,普通穿越劇的劇情大都是主角穿越回過去,改變歷史,而後留在過去,或者,穿越回未來。但這顯然存在著邏輯硬傷,假設主角改變了歷史,那麼,未來勢必也會隨著歷史的改變而改變,如此一來,原有的時空邏輯就會錯亂。

這就如同法國科幻小說家赫內·巴赫札維勒提出的「祖父悖論」:假如你穿越回過去,在父親出生以前殺掉自己的祖父,那麼就會出現一個難以解釋的矛盾:沒有祖父就沒有父親,沒有父親也就不會有你,那麼,到底是誰殺掉的你的祖父呢?

因為這個問題很難解答,所以,多年來穿越劇編劇們始終無法建構出圓滿的穿越宇宙觀,只能含糊帶過。直到今年我國臺灣一部現象級懸疑偶像劇《想見你》橫空出世,用莫比烏斯環敘事結構解決了這一邏輯問題,並帶給我們對宿命的終極思考。

臺劇《想見你》與莫比烏斯環式敘事結構

原因與結果、手段與目的、種子與果實是無法割裂開的。因為結果孕育在原因之中,目的事先存在於手段之中,果實隱含在種子之中。——愛默生

多年來,臺灣偶像劇因演員浮誇的表演與低幼的劇情漸漸式微,可就在今年,懸疑偶像劇《想見你》的出現刷新了大家對臺劇的認知,這部劇以燒腦而縝密的莫比烏斯環式敘事結構講述了一場多人交錯穿越時空的愛情故事,其天衣無縫的邏輯與撲朔迷離的結局令人耳目一新,驚豔連連,被影迷奉為豆瓣9.2分的神作。


《想見你》海報


先說說何謂莫比烏斯環?

公元1858年,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發現一個扭轉180度後再兩頭粘接起來的紙條,具有魔術般的性質。與普通紙帶具有兩個面(雙側曲面)不同,這樣的紙帶只有一個面(單側曲面),一隻小蟲可以爬遍整個曲面而不必跨過它的邊緣,這一神奇的單面紙帶被稱為「莫比烏斯環」。


莫比烏斯環


在敘事手法上,莫比烏斯環式敘事結構體現出一種大環套小環的閉環邏輯。


具體到《想見你》這部電視劇中,反映出一種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的閉環關係。


女主黃雨萱穿越回過去,同男主李子維相愛,促使李子維在之後為見到女主而穿越。可女主當年之所以發生穿越卻恰恰是男主為了女主能夠回到過去愛上自己,而故意促成,兩者互為因果。


《想見你》劇照


更神的是女主想改變歷史以期改變大家的命運,最後卻發現導致大家命運逆轉的原兇竟是穿越回過去的自己,這就形成了一個難以解開的莫比烏斯環。


編劇通過主人公在莫比烏斯環的閉環邏輯中苦苦追尋逆天改命之法而不可得,反映出一種更高級、更玄奧的宿命觀。


莫比烏斯環敘事結構在電影中的應用


現在孕育著將來,並承載著過去。——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

除了《想見你》外,莫比烏斯環敘事結構在很久前便被很多經典國外電影所應用。

比如,2009年的驚悚燒腦片《恐怖遊輪》,講述了女主被困在一艘遊輪上遭遇時空無限輪迴的離奇故事。


《恐怖遊輪》海報


女主傑西與自己的兒子相依為命,一天她同朋友們乘坐遊艇出海遊玩,不幸遭遇風暴翻船,眾人站在遊艇殘骸上,正在手足無措之際,對面駛來了一艘巨型遊輪,眾人一邊呼救一邊在慌亂中爬上遊輪,卻發現這是一艘1930年失蹤的神秘遊輪,更詭異的是船上空無一人。


《恐怖遊輪》劇照


但怪事卻接連發生,傑西感覺這艘遊輪似曾相識,並在遊輪上發現了自家的鑰匙,以及許多條自己的項鍊和親手寫的紙條。


《恐怖遊輪》劇照


不僅如此,傑西及朋友們還遭到神秘「蒙面人」的接連襲擊。經過蒙面人一系列暗殺,朋友們盡數遇害,只有傑西活下來。她拼盡全力幹掉了「蒙面人」,剛喘一口氣,卻被接下來的一幕驚呆了,她發現海上另一個「自己」正和剛剛「死」去的朋友們在遊艇的殘骸上呼救,這才發現原來自己陷入了無止境的時空輪迴當中。


《恐怖遊輪》劇照


2011年的科幻片《原始碼》,講述了已故上尉柯爾特·斯蒂文斯的殘存意識不斷穿越到某列車爆炸案乘客的身體中,去尋找該爆炸案的真兇的故事。


《恐怖遊輪》海報


美軍上尉柯爾特·斯蒂文斯在阿富汗執行任務時死亡,僅有部分大腦殘存,這恰好被美軍用於做原始碼記憶旅程的實驗。


在此期間,剛剛發生一起列車爆炸事件,兇手宣稱之後要在芝加哥市進行第二次更大規模的恐怖事件,為了找到這一兇手,美軍讓柯爾特的意識穿越到列車某乘客的身體中去查找真相,但柯爾特每次只能穿越到爆炸之前的8分鐘,也就是說他必須利用這8分鐘尋找真相,於是,他一次次在「原始碼」記憶旅程中穿越回這8分鐘尋找真相。


《恐怖遊輪》劇照


這裡隱藏的莫比烏斯環在於:

現實世界中大家認為柯爾特是虛幻的存在,可在虛幻的世界中柯爾特卻認為自己是真實的存在,從而形成一個生命的莫比烏斯環。那麼,柯爾特到底存在嗎?這就上升到了一個哲學的高度,就像黑格爾說的:「凡是現實(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現實的。」

就連《復聯4》也應用了莫比烏斯環原理來疏通整個漫威宇宙的關係。而且還是相當「硬科幻」的應用。


《復聯4》海報


愛因斯坦提出時空膨脹理論,認為時間可以改變。

滅霸用響指把一部分超級英雄和人類變成塵埃,剩餘的超級英雄不得不想出穿越時空的點子。於是,鋼鐵俠利用蟻人的量子理論信息,琢磨出了平行宇宙的構想。

他發現所謂時間,其實就是一個莫比烏斯環,上面有完全獨立行進的無限多的線,雖然是線,但沒有兩端(繞一圈會重合),所以任何時空不會相交,只能以平行關係同步行進,莫比烏斯環即平行宇宙。


《復聯4》劇照


於是,剩餘的超級英雄利用莫比烏斯環的循環曲面回到了過去的時間點,拯救了世界。


莫比烏斯環式敘事結構的獨特魅力


1.情感表達上的優勢

電影作為「第七藝術」有著與其他藝術門類顯著的區別,除了在熒幕上展現故事和演員的表演以外,電影對時空塑造的自由性也是其最大的特徵之一,這點同文學有別,因為後者是通過想像,而電影是通過具體影像來表達。

電影不僅要對生活進行客觀記錄,還要反映人的內心情感,而這就變成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因為情感是複雜的,更像是一種對「歷史的記憶」、「當下的現實」、「憧憬的未來」體驗的混合體,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就非常考驗電影敘事手法。

具體到電影中,想精準表現人所經歷和未經歷的一切,以及這個過程中人的意識、潛意識、自我分裂,通過平鋪直敘的方式很難做到。為了更好地展現情感的含糊與不確定性,採用莫比烏斯環式敘事結構中「時空交錯的共時性」無疑更加具有優勢。

2.敘事技巧上的優勢

一般影視劇都遵循傳統的「線性敘事結構」,即經由事件的「開始-發展-高潮-結局」這種正常順序進行敘事,稍微複雜一點也不過是改變敘事的順序,通過倒敘、插敘增加故事的可看性與懸疑感。

但這種「線性敘事結構」的最大缺點在於單調、乏味、懸疑感不夠強,缺乏思考的縱深,有時看到開頭大概就能預判到結尾。因此,不容易出高分作品。

而莫比烏斯環式敘事結構讓影視劇得以打破線性敘事的單調乏味,通過多線敘事形成由一個個分環共同組成的完美邏輯大環,其中每一分環都顛覆了觀眾的現有認知,實現故事的反轉,令電影情節更加離奇、燒腦,充滿高級的宿命感。

3.提升作品的內涵

在莫比烏斯環式敘事結構之下,主人公往往會歷經千變萬化的體驗,並在這些體驗當中一遍遍強化自己與世界以及他人的聯繫,通過這一過程不斷對生活與本我產生新的認知,進而獲得心靈的啟迪與精神結構的完善,這其中的自省氣質非常可貴。觀眾在觀影的同時也會隨著主人公的經歷而思考生活的意義,從而提升作品的內涵。


結語:

在影視劇越來越繁雜、雷同度越來越高的時代,觀眾早已看膩了平鋪直敘、庸常乏味的作品。這也使得影視劇創新勢在必行,而莫比烏斯環式敘事結構的應用恰好是一種打破困局的上佳手段。

莫比烏斯環式敘事結構將原本平常的劇情變得更加搖曳多姿,通過時空交錯的共時性製造懸疑,引人入勝,賦予觀眾對生活更深度的思考,這是它得以受歡迎的最大原因。尤其在穿越劇中,莫比烏斯環讓穿越更符合邏輯,更可信,因此是很好的一種敘事手法。


相關焦點

  • 《想見你》會那麼燒腦,是「莫比烏斯環」式敘事結構的功勞
    《想見你》不同於一般懸疑劇的地方,在於整個故事線採用了「莫比烏斯環」式的環形敘事結構,通過講述多人交錯穿越時空的故事,讓劇情跌宕起伏,結局撲朔迷離,叫人耳目一新。今天,我就將結合《想見你》的劇情,帶你淺析「莫比烏斯環」這一經典的影視敘事結構。01什麼是「莫比烏斯環」?
  • 《想見你》為什麼耐看?不是因為愛情,是因為「莫比烏斯環」
    直到今年我國臺灣一部現象級懸疑偶像劇《想見你》橫空出世,用莫比烏斯環敘事結構解決了這一邏輯問題,並帶給我們對宿命的終極思考。臺劇《想見你》與莫比烏斯環式敘事結構原因與結果、手段與目的、種子與果實是無法割裂開的。因為結果孕育在原因之中,目的事先存在於手段之中,果實隱含在種子之中。
  • 《想見你》最後結局是什麼,莫比烏斯環被打破了嗎?
    今天不聊《我們與惡的距離》,來聊一下正在上映的另一部熱播劇《想見你》。《想見你》是一部燒腦的偶像愛情劇,由臺灣三鳳製作和福斯傳媒、華聯共同製作,黃天仁執導,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等主演。「非線性敘事+雙魂穿設定」的劇本結構,莫比烏斯環式的閉合故事情節,還有那首魔性的,讓人上頭的,伍佰的「Last dance」,奠定了這部神劇的江湖地位。
  • 想見你莫比烏斯環什麼意思 看似毫無邏輯的《想見你》穿越線索梳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想見你莫比烏斯環什麼意思 看似毫無邏輯的《想見你》穿越線索梳理 由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等人主演的《想見你》,是2019年最後一部、2020年第一部爆紅臺劇,現每周日更新時都登上熱搜。
  • 《想見你》劇中莫比烏斯環什麼意思?想見你各人物結局是什麼呢?
    《想見你》這部劇真的太好看了,不僅劇情精彩,而且還有穿越劇的新奇感,觀眾們對這部劇的評價也很高。那麼劇中莫比烏斯環什麼意思?想見你各人物結局是什麼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們吧。莫比烏斯式的時間與愛情由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等人主演的《想見你》,是2019年最後一部、2020年第一部爆紅臺劇,現每周日更新時都登上熱搜。因為想見你,所以我們為彼此穿越時空——單單從偶像劇言情角度看,《想見你》的立意和設定,已經比一般的臺灣偶像劇有新意太多了。
  • 《想見你》莫比烏斯環舅舅也可以去改變
    臺灣的青春偶像劇拍攝的真的非常厲害,當還一直停留在重複拍攝著霸道總裁愛上傻白甜的時候,這部《想見你》播出之後,讓人眼前一亮,覺得原來青春偶像劇還能這樣拍,還會有這麼甜甜的愛情,還會有這麼燒腦的過程,原來愛情真的可以讓人穿越時空,無論過去還是未來,都是只為遇見你。
  • 《想見你》結局4大謎團還沒解!莫比烏斯環?陳韻如之死?
    《想見你》本周就要結局了,劇方也公布了最新預告!這劇火了這麼久還保持著不錯的口碑,大家都非常好奇《想見你》結局會怎麼收,因為劇中還有太多謎團沒有解決。十七整理了網友提出的《想見你》4大未解之謎,莫比烏斯環、陳韻如死亡過程等等,希望大結局一定要給個答案啊!首先是大家最關心的——黃雨萱和李子維還能重逢嗎?不過這個不算解謎,只能算劇情走向。
  • 《想見你》莫比烏斯環不只是想念
    《想見你》不是那種看著輕鬆快樂的小甜劇,是那種一定會邊看邊流淚的故事,不是因為虐,是因為細節處給人的感動。邏輯嚴密,故事細膩,跌宕起伏,演技在線。這樣一個沒有起點沒有終點的故事,就是一個莫比烏斯環,循環著。而支撐著男主女主不斷到過去到未來的,是 想見你 的信念,是對不能失去的人無法排解的思念。
  • 《想見你》大結局,莫比烏斯環被打破,所有人被救贖卻仍有遺憾
    由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主演的懸疑劇《想見你》終於在2月16日迎來了大結局。作為近期評分最高的華語劇情片,《想見你》的結局早就引發了觀眾們熱烈的討論,有關於大結局的諸多猜想也不絕於耳。在一場又一場的穿越中,悲劇一次次地發生。
  • 莫比烏斯環的詛咒,可能只是單純的《想見你》
    相比前些年那些泛濫的青春偶像劇,這次的《想見你》卻讓人眼前一亮,它是一部擁有懸疑,犯罪,穿越,愛情的電視劇,不管是導演的拍攝手法,還是編劇的腦洞大開,都讓人覺得這真是一部神劇。其實表達最真實的感情,才是想見你的初衷。戰歌起,杯莫停,秒魂穿,拋開那麼多錯綜複雜的劇情,其實編劇還是一個充滿愛的少年。他其實還是想表達一場最真實的感情,最單純的就是想要見到你,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任何其他的想法。
  • 你看懂《想見你》了嗎?你知道「莫比烏斯環」嗎?
    最近一部臺劇《想見你》火遍微博朋友圈,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這部劇呢,如果你看了的話,在前幾集的時候不知道你是否也像我一樣,完全搞不懂這部劇的時間和人物關係,那麼我們在這裡一起來透徹的分析一下吧。同公司的一位同事開發了一個APP,他能找到與你長得極度相似的其他人。抱著試試的態度,她使用了軟體,並且發現了一張有著自己和王詮勝的照片,然而自己肯定,自己並沒有照過這張照片。在同事幫助下,她了解到了一些線索。在王詮勝的告別儀式後,黃雨萱收到一份神秘的禮物,一盒伍佰的磁帶和一個老舊的隨身聽。在公交上,她聽著音樂睡著了。
  • 想見你莫比烏斯環是什麼梗 莫比烏斯帶是什麼意思含義介紹
    《想見你》播出後,便因為燒腦的劇情備受關注,隨著劇情的發展,網友們漸漸發現,這部劇的劇情就是一個莫比烏斯環,也叫做莫比烏斯帶。  公元1858年,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和約翰·李斯丁發現: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具有魔術般的性質。
  • 當建築藝術遇上莫比烏斯環
    該橋為國內首座「莫比烏斯環」式異形拱橋,橋體分為主橋和副橋,主橋在上,連接兩岸綠道,可供自行車順利通過;副橋在下,市民可以停留觀賞風景。莫比烏斯環是什麼?它的發現對於我們有什麼意義?新近出版的《我們在四維空間可以做什麼》講述了有關莫比烏斯環的故事。
  • 開年華語最佳《想見你》伏筆整理,原來劇情不止一個莫比烏斯環
    都不能掩蓋《想見你》刷新我們對於臺偶認知的事實。上次寫女主角柯佳嬿,評論區就有毒飯要求:希望想見你完結後,能寫一篇從頭到尾的解析大結局後,事實上劇中所有的懸疑都已經揭開,無需多做解釋。01 莫比烏斯環到底指什麼?看完大結局,Sir第一感覺是,不對勁。不對勁在哪?在強行破環。
  • 《想見你》大結局:春暖花開之際你最想見誰?
    在這特殊的日子裡,「想見你」三個字,見證了太多故事,釋放出人間溫情。從2019年底至2020年初,一部電視劇《想見你》也在牽動著觀眾的心,詮釋出相愛的真義,探討了尋找自我的命題。莫比烏斯環時空結構唯美純愛+高概念懸疑提到偶像劇一詞,相信有很多觀眾的第一反應就是
  • 想見你:如果沒有莫俊傑喜歡陳韻如,還存在莫比烏斯環嗎?
    最近兩個月,一部臺劇《想見你》在網絡上大火,大火的除了主角許光漢,還有伍佰老師的《last dance》,在被這首歌瘋狂洗腦之後,終於按捺不住想看這部劇的心了。
  • 以《心迷宮》為例,淺析「非線性敘事」的魅力及其現實意義
    與之相反的,就是「非線性敘事」。非線性敘事往往由多條線構成,結構通常分為散點式 、環扣式 、復調式,往往雙線或者多線並行,許多電影通過非線性敘事手法的運用,來使得電影的故事更有力度,給觀眾帶來更加豐滿的故事體驗。
  • 《莫比烏斯之環》遊戲測評 奇幻風文字冒險遊戲
    《莫比烏斯之環》是=一款文字冒險遊戲。文字冒險遊戲,最主要的就是劇情,在遊戲中,劇情會根據玩家的選擇導向不同的結局。這款遊戲畫風非常精緻,劇情並不是特別突出,不過喜歡這類遊戲的玩家還是值得嘗試的。
  • 不屬於任何人的交響哀歌 精靈與魔法 莫比烏斯之環
    2020年3月27日,在B站和TapTap的廣告頁上都不約而同出現了一款遊戲的名字——《精靈與魔法:莫比烏斯之環》(下文簡稱《莫比烏斯》)。它沒有華麗的宣發,只是默默無聞地出現在玩家的眼前。帶著嘗試和支持的心態,筆者入手了這款遊戲,一睹這款國產視覺小說的真容。
  • 信條:諾蘭的《想見你》
    諾蘭一直是實拍狂魔,喜歡結合科學理論和類型片結構(懸疑片、間諜片、科幻片等等),但講述的故事非常宏大和想像。為我們呈現黑洞、夢境,以及逆時的世界。其實,溫仔我沒完全看懂敘事邏輯和部分細節,但能告訴你《信條》是存在BUG的,但諾蘭巧妙地引入了「莫比烏斯環」和「一切發生過的事,必然發生」的原則,讓整個故事邏輯自洽,可以不糾纏於細節,畢竟這是基於某個底層概念延展的電影,你要較真,那類似的電影都不用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