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諾蘭的《想見你》

2020-09-14 溫仔影視

看完《信條》,溫仔我產生了生理上的不適。頭暈然後頭痛,真實的生理反應。


這部號稱拯救2020年院線的大製作,終於露出廬山真面目;可以說,從宣布拍攝到如今看到作品,溫仔我期待了近2年。2億美金製作,150分鐘的容量,多次更換檔期;豆瓣評分跌破8.0,目前只有7.9分。(但溫仔我相信之後會回到8分)

因此,「時間」是諾蘭的密匙與敘事的立足點。《信條》又再一次打破了我們的觀影體驗。諾蘭,除了《失眠症》這部個人最低分(7.5分,這也不算低了)以外,他被影迷成為活得足夠長,註定是要統治電影歷史榜單TOP250的男人。不管你關不關他,是不是他的狂熱影迷,他都主動是影史沒法繞開的導演。

看《信條》之前,溫仔我已經基本上讀過10萬字以上市面上的影評人的文字影評(預告片猜想分析、拉片解讀、詳細影評、解疑回答),還有視頻類影評也看過不少,畢竟預告片就看了不下50遍吧。

但坐在電影院看完《信條》的那一刻,我必須承認:我其實真的沒看懂。裡面涉及相關物理概念(熵增熵減、單相電子宇宙、外祖父悖論、熱力學原理、量子力學理論)其實並不是最難理解的東西了。

《信條》就像擰魔方。整部影片完整的故事線就像一個完整的魔方,每個面每個色擰之前都知道是怎麼樣的,但導演把魔方轉亂了,讓觀眾自己去擰和還原。

《信條》是一個現實主義者的浪漫主義。諾蘭一直是實拍狂魔,喜歡結合科學理論和類型片結構(懸疑片、間諜片、科幻片等等),但講述的故事非常宏大和想像。為我們呈現黑洞、夢境,以及逆時的世界。

關鍵是理解「逆時」的設定,不是時間穿越,不是你想跳到3天前就直接跳過去了,在《信條》的設定裡,你只能逆著時間回去,一秒都不能少。

其實,溫仔我沒完全看懂敘事邏輯和部分細節,但能告訴你《信條》是存在BUG的,但諾蘭巧妙地引入了「莫比烏斯環」和「一切發生過的事,必然發生」的原則,讓整個故事邏輯自洽,可以不糾纏於細節,畢竟這是基於某個底層概念延展的電影,你要較真,那類似的電影都不用看了。

你可以把《信條》理解為刨除「逆時」設定的諜戰版《想見你》;當初《想見你》播出,有多少人也是拿著筆記本,瘋狂查攻略去理解整個故事的邏輯,研究穿越條件等等。

不過《想見你》是穿越題材,莫比烏斯環的故事閉環設定。《信條》是正逆大戰,故事到最後也是一個完整閉環,電影的開頭就是電影的結尾。《信條》裡信條組織的人員秉持和堅守「無知」「不改變」的信念。《想見你》卻在多番穿越後,做出犧牲,打破了固有的時間線。你的未來,就是我過去。想見你,只想見你,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逆轉了千次萬次時間線裡,人海裡逆遇。

諾蘭一直都是一個內心有著世界有著理性執著,也是對人生有著深邃哲思的人。

相關焦點

  • 看不懂的《信條》,「盜夢者」諾蘭的失敗?
    不得而知的我們,只能在觀眾一聲聲「看不懂」的反饋裡聽到創作者「抓到你了」的竊笑。 《盜夢空間》曾言:當你回想自己的夢時,是永遠記不得開頭的。 大概也曾想到這一層的諾蘭,在片中借角色之口給出了直白的觀影指南:不要試圖去理解它——(你只需要)感受它。
  • 你看懂《信條》了嗎?全民解析狂歡,諾蘭到底浪漫在哪?
    影片日前曝光「最強戰力」版預告,國外權威媒體盛讚該片是「諾蘭最佳作品之一」、「令人上癮的特工片」,五星好評不斷。與此同時,國內觀眾也紛紛對諾蘭這部全新神作奉上好評,「絕對是諾蘭電影中動作戲最佳的一部」、「雙男主戰力爆表」,不少影迷更沉迷於《信條》解析不能自拔,為導演在時空大戰中鋪陳的超越了時間的最強戰友情感動不已,紛紛二刷、三刷才能釋懷。
  • 解析《信條》:如何讀懂諾蘭「操控時空」的花樣
    不得而知的我們,只能在觀眾一聲聲「看不懂」的反饋裡聽到創作者「抓到你了」的竊笑。《盜夢空間》曾言:當你回想自己的夢時,是永遠記不得開頭的。大概也曾想到這一層的諾蘭,在片中借角色之口給出了直白的觀影指南:不要試圖去理解它——(你只需要)感受它。
  • 諾蘭與《信條》中的時間觀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38期,原文標題《諾蘭與<信條>中的時間觀》,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如果觀眾可以轉換一個視角,把《信條》看作是一個假借著好萊塢爛俗英雄電影的軀殼從而延續諾蘭多年來的風格,從「硬科幻」的角度去探討人類時間觀的探索性電影,那麼可以說這部電影頗具勇氣
  • 諾蘭新片信條來了!諾蘭《信條》真的那麼好麼?
    羅伯帕丁森Robert Pattinson/《TENET信條》飾演角色:尼爾Neil好萊塢導演界有三位「臭名昭著」的大魔王,「暴君」卡梅隆、「爆炸貝」麥可·貝,以及「實拍狂人」克里斯多福·諾蘭,其中尤其是諾蘭讓投資方又愛又恨,因為諾蘭執導的電影口碑票房質量之高有目共睹,但恨的是諾蘭是個徹頭徹尾的「實拍狂人」!
  • 諾蘭導演作品《信條》,你看懂了嗎?
    電影院看了一遍,B站看了一遍,各種解析看了個遍,明白了一個道理:果然《信條》不是那種多看幾遍就能懂的電影。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朋友。看了很多遍,還是看不懂《信條》,但是仍舊覺得一定不是導演的問題,一定是我太笨太膚淺。畢竟導演是諾蘭。
  • 諾蘭的《信條》,你看懂了嗎?
    朋友們,《信條》看了嗎,看懂了嗎?電影時長兩個半小時,我聚精會神,目不轉睛。電影都沒到一半,我就開始漸漸懵神,緊接著進入懷疑自己智商的階段。出了電影院之後只要確認過眼神,是看過《信條》的人,開口第一句話就問,你看明白了嗎?
  • 《信條》:諾蘭的把戲
    而就在這一片低迷之中,一劑強心針注入了世界電影市場和影迷們的心裡,這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新片《信條》。在《記憶碎片》、《蝙蝠俠》、《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這些電影中,諾蘭一次又一次的半遮半掩的把他對時間的痴迷埋藏其中,而這一次的《信條》乾脆就不藏了,直截了當的告訴觀眾,時間就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 《信條》上映三天票房破2億 被評「諾蘭最佳作品之一」
    影片日前曝光「最強戰力」版預告,國外權威媒體盛讚該片是「諾蘭最佳作品之一」、「令人上癮的特工片」,五星好評不斷。與此同時,國內觀眾也紛紛對諾蘭這部全新神作奉上好評,「絕對是諾蘭電影中動作戲最佳的一部」、「雙男主戰力爆表」,不少影迷更沉迷於《信條》解析不能自拔,為導演在時空大戰中鋪陳的超越了時間的最強戰友情感動不已,紛紛二刷三刷才能釋懷。
  • 諾蘭《信條》真的那麼好麼?
    儘管目前《信條》仍以大量的正面評論為多,但還是有一些人覺得《信條》在時間機制中迷失了自己的思路。這其中,有些人表示看不懂《信條》是因為不夠了解諾蘭。而那些願意二刷《信條》的大多數人也都是因為看過諾蘭的所有影片。《信條》真的是一部粉絲向電影麼?當我們看這部《信條》的時候,我們又要以什麼心態去觀看呢?
  • 諾蘭《信條》真的那麼好麼?
    」諾蘭的電影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一切都設計得井井有條,最後的畫面給人一種秩序感,但從《信條》倒推,似乎諾蘭的電影美學創造風格又越來越傾向於混亂。總結來說,《信條》是諾蘭最讓人困惑的電影,但在影片中迷失的體驗也很刺激。這是否是一部諾蘭的粉絲電影?
  • 《信條》熱映 諾蘭還是那個諾蘭嗎?
    憑藉一次次突破影迷想像和經驗的故事和畫面,20年來讓諾蘭成為極具個人風格,同時受到中國乃至全球影迷熱愛和追捧的英國導演。新片《信條》還能延續這位傳奇導演的傳奇嗎?諾蘭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諾蘭嗎?改變與不變諾蘭變了。
  • 《信條》,諾蘭徹底「玩」砸了
    但這次看完《信條》,在回家的路上我卻越想越氣!並不是在懷疑自己的智商,反倒是感到解脫,一種曾經自己「神化」過諾蘭的解脫,原來連諾蘭也有拍砸的時候。信息交代的過於密集,往往是第一處信息觀眾還未來得及消化,第二處信息已經甩在你的臉上,沒有一絲呼吸的空餘。
  • 諾蘭:《信條》講了個啥?你看懂了嗎?
    一提起諾蘭,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反正在小編的眼裡,諾蘭的電影是真的看不懂。諾蘭的電影一貫的燒腦,懸疑重重,看完之後雲山霧裡的不在少數,哪怕你重複的看,反覆推敲,還是覺得哪裡不對勁,怎麼邏輯連不上呢?這部新作《信條》也延續了諾蘭一貫風格。反正不帶腦子進電影院的,是肯定看不懂的。
  • 三設時空迷局:諾蘭的「信條」
    穿梭時間、夢境、空間,諾蘭三設時空迷局,全國影院等你解密。」近日,一則朋友圈文案觸發了所有影迷尤其是諾蘭影迷的興奮點,不少觀眾感嘆:疫情之後的電影院被諾蘭「包月」了。伴隨著疫情之後生活工作逐步恢復正常,廣大中國影迷翹首以盼的電影院終於也迎來了復工。影院復工首周,票房就呈現了不錯的勢頭。不過,這段時間,經典老片重映成了重頭戲。
  • 諾蘭翻車?《信條》可能是諾蘭最「爛」的一部電影
    而諾蘭的第十一部長篇電影《信條》堪稱他最難懂的電影,你去網上一搜,會發現關於《信條》的影評大多數都是科普貼,已經有影評博主三刷四刷整理好每一個細節,而且各種版本都有,無劇透的科普預習貼,有劇透的分析貼。
  • 諾蘭翻車?《信條》可能是諾蘭最「爛」的一部電影
    看《信條》是極其疲憊的,假如你抱著娛樂放鬆的心態去看,那麼這部電影根本不適合你。  並且,我覺得《信條》對非影迷觀眾極其不友好,他根本沒有設置任何愉悅點。  但我想說《信條》可能是諾蘭目前拍的最差的電影,尤其是跟同樣高概念電影《盜夢空間》相比。  看完《盜夢空間》你會不斷思考那個旋轉的陀螺會不會停下,會想到底是夢境還是現實。
  • 《信條》,史上最諾蘭!優點最諾蘭,槽點也最諾蘭
    西班牙電影媒體Sensacine:《信條》很像一部老派的經典的007電影,這算是你一直想拍的007電影嘛?諾蘭:我一直深愛007電影,喜歡看007電影。《信條》,諾蘭用最嚴謹的邏輯、最紮實的理論基礎和最炸裂的腦洞,操縱了時間。你明明看上去是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但所有事情又都是發生在我們所處的正常時空。
  • 諾蘭談《信條》票房
    Nolan Variations)》的時候接受了洛杉磯時報的採訪,並談到了他對電影《信條》票房表現的看法。諾蘭表示對《信條》3.5億美元的票房表現感到興奮,但同時也對片方根據電影票房得出的結論感到擔憂。洛杉磯時報記者詢問了諾蘭與肖恩對電影業受到疫情影響的看法;諾蘭認為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他表示2019年是電影業最成功的歷史,他們賺了很多錢,但諾蘭來看,更重要的是:「我們所處的新現實是什麼?」
  • 《信條》,大導演諾蘭的逆行
    這就是電影《信條》的起源。估計很多人看《信條》會覺得很不舒服,尤其是電影鐵桿迷的小資階級。只有男主和信條組織在默默的與其對抗。甚至頂級富豪圈裡面的藝術品洗錢和逃稅玩法,也被導演諾蘭扒了底朝天,片中劇情最主要的場所,奧斯陸自由港實際上就是對日內瓦自由港的復刻,這裡匯聚了上百萬的藝術品,甚至畢卡索的畫作都達上千幅。倫敦AXA藝術保險公司甚至對總價值吹過一個牛逼說:「我懷疑你可能找不到一張夠寬的紙寫下所有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