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紀錄片在當下 | 方所成都店《岸螢》圖書分享會預告

2020-11-19 澎湃新聞

文學紀錄片在當下 | 方所成都店《岸螢》圖書分享會預告

2020-10-21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2012年,陳傳興監製的《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橫空出世,成為臺灣當年重要的文化事件。其中他親自執導、以詩人周夢蝶為主角的《化城再來人》,至今豆瓣評分高達9.0。

2020年,《掬水月在手》入圍上海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單元,公映在即。至此,陳傳興完成了他的「詩人三部曲」,也為文學紀錄片這種體裁,開創了一種新的拍攝範式。

八年時光,從周公到葉先生,陳傳興的創作理念經歷了哪些轉變?兩位主角分別給陳傳興帶來了怎樣的啟發?拍攝過程中經歷了哪些波折?

2020年,也是中文文學紀錄片罕見的「大年」,除了《掬水月在手》,BBC的《杜甫》、賈樟柯的《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也先後引發熱議。為什麼在文藝電影波瀾不驚的當下,文學紀錄片仍然能受到大規模的關注?我們在觀看文學紀錄片時,究竟在看什麼?

10月20日,在方所成都店,邀請了《掬水月在手》的導演陳傳興先生,與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易丹老師一起,在影像與文本之間穿梭,度過一個「紀錄片之夜」。

【嘉賓簡介】

陳傳興,導演,學者,攝影家,《岸螢》作者,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語言學博士,行人文化實驗室創辦人,臺灣清華大學副教授,2012 年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勳位(軍官勳章)。

師承法國電影理論大師克裡斯蒂安·麥茨(Christian Metz)。陳傳興長期耕耘哲學、精神分析與影像論述等領域,同時是作家、攝影家、藝術評論學者與電影創作者,也是一位勇於面對公民運動做出反應的思想家,以哲學基礎來詮釋臺灣的現代面向,在他身上隱然看得到法國重要哲學家的影響與特有的風範。

總監製《他們在島嶼寫作》第一輯,並親自執導「詩人三部曲」《如霧起時——鄭愁予》《化城再來人——周夢蝶》《掬水月在手——葉嘉瑩》。

2019 年於上海龍美術館舉辦攝影個展《螢與日》,2015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及民生美術館舉辦攝影個展《未有燭而後至》,2009 年廣州美術館參與第三屆廣州國際攝影雙年展攝影群展,1975 年於臺北舉辦攝影個展《蘆洲浮生圖》。

重要著作包括有《憂鬱文件》《銀鹽熱》《木與夜孰長》《道德不能罷免》,以及主持翻譯《精神分析詞彙》,在啟發幾代攝影人的《攝影美學七問》中,是其中「五問」的回答者。

易丹,1960年出生。1981年,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文學學士。1984年,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英文系畢業,文學碩士。

現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講授有關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外國文學和美國文學研究、現代西方文藝思潮、電影與戲劇理論、電視劇創作等課程,有多種論著、論文出版。

自1996年起,在丹麥奧爾堡大學,德國波恩大學,義大利歐洲大學研究院,比利時根特大學、魯汶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任訪問學者和客座研究員。

原標題:《文學紀錄片在當下 | 方所成都店《岸螢》圖書分享會預告》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岸螢》作者陳傳興:文字和影像是我的兩隻翅膀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岸螢》被稱作是陳傳興的精神自傳。這本書包含了回憶錄、思想史、電影述評、攝影評論於一體,語言綿密鋪陳,思維超脫跳躍,甚至連封面裝幀和內頁設計都別具一格。10月20日,《岸螢》圖書分享會在成都方所舉行,作者陳傳興與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易丹對書中的影像與文本進行探討。
  • 方所近期活動預告
    年1月24日(日)後窗狸-森林精靈的甦醒成都×巴黎雙城聯展-青島店-11月29日(日)離海最遠的故事劉子超《失落的衛星》分享會11月25日(三)共同文本計劃第6期每個人的詩11月每周日小方所課堂>-西安方所-11月21日(六)靈魂與現實的普遍困境萬瑪才旦新作《氣球》分享會Plus西安方所《氣球》觀影團11月21日(六)盛唐的浪漫與迷茫《胡騎嘯長安》新書分享會11月22日(日)餘音原創喜劇《兔子乖乖》2020第十一屆北京·南鑼鼓巷戲劇節
  • 「詩歌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舉行分享會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杜翔翔近日,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在華夏星光國際影城南山書城店舉行了展映及映後主創分享會。導演陳傳興、出品人廖美立、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尹昌龍及文化學者胡野秋與現場影迷和書迷分享、交流電影與詩詞。
  • 陳傳興:岸螢
    2012年,繼張藝謀、貝聿銘、侯孝賢、金庸、莫言之後,法國政府為又一位華人頒發了法國文藝界的最高榮譽「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他的名字叫陳傳興。對於公眾來說,這個名字是陌生的。以至於獎項公開後,人們都還在好奇他是誰。
  • 這是一本需要讀6遍才能讀懂的書,陳傳興攜《岸螢》回溯法國黃金年代
    在網絡中搜索圖書《岸螢》,能夠看到這樣一句話,「這是一本需要讀6遍才能讀懂的書。」對觀眾而言,陳傳興最為他們所熟知的身份是紀錄片導演,目前正在公映的《掬水月在手》便是他的作品,但其實陳傳興也是作家、攝影家、學者。
  • 除了方所,成都還有24小時「誠品」書店
    喚醒打折君的居然是方所~全國第二家方所書店,任性到有4000平,比廣州首店大了3倍,方所創始人評價成都新店,只甩出了兩個字:傳奇最高逼格:方所 + Page one方所2011年11月25日,由例外創始人毛繼鴻一手打造的方所,在廣州太古匯商場愛馬仕店的旁邊開業;時隔三年,2014年11月26日,全國第二家方所正式在成都開業
  • 成都最美書店系列「叄」方所
    方所成都店是繼廣州之後的第二家方所,「方所」是以書店為基礎,同時涵蓋美學生活、植物、服飾、展覽空間、文化講座與咖啡的文化綜合體。成都方所被《Architectural Digest》列入2015年世界最美15座書店榜單。
  • 方所攻進成都:自拍聖地,朋友圈刷屏利器
    領導說,你想像過沒有,全成都的文藝青年、自拍狂都匯聚一個地方,瞬間產生的能量足以扭曲時空!穿越星際!!造成一場人為災難!為了維護世界的和平,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必須先天下之文而藝,先青年之裝而逼,搶先一步佔領方所。」領導語重心長地說,這個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你了。帶著領導的殷切希望,小成踏上了去方所探店之路。
  • 方所首個社區書店方庭開業,用音樂主題打入成都
    年初,方所重慶唯一門店(位於新世紀百貨奧特萊斯)掛出了關門公告。同期,其卻在300公裡之外的成都開出首家自營社區書店。   這家社區店取名「方庭書店」,以「有聲,共鳴」為主題,圍繞音樂打造了更「定製化」的閱讀空間,在運營上則更加個性化、更隨性。   據了解,在方庭書店,讀者可借閱2萬冊圖書、雜誌,以及購買上萬種商品。
  • LOFTER興趣研究所聯手方所推成都站分享會
    6月11日,網易LOFTER和方所聯合舉辦的「LOFTER興趣研究所」系列之「活出美好」落地分享會在方所成都店舉行。此次,LOFTER邀約了三位攝影、插畫達人,他們在現場以「興趣」為核心,向觀眾分享了自己攝影、插畫等深度興趣養成過程,以及深度興趣如何令自己在平凡無奇的生活中找到美好。
  • 方所書店如何爆得大名?
    如果說方所是一個書店,這會比較好理解——這裡最多的商品是書,人們到這來的目的大多也是書。但如果只說方所是一個書店,那就太過於狹隘——這種感覺會在你踏入方所的一剎那得到印證,特別是方所的新「常住」地,成都。3個月前,2014年11月,方所的成都店開門試業。3年前的這個日子,也是廣州方所誕生的時候。
  • 方所達人丨馮豔萍:方所是「走在前面」的文化空間
    從2011到2017,方所已經邁入第六個年頭,豔萍作為方所人,也伴隨著它的發展,從圖書專員升任圖書組長再升任圖書主任,如今已經是方所廣州店的副店長。豔萍自問是個敏感的人,她會很快發現團隊成員的情緒低落或其他阻礙。圖書部的出身給了她細膩的心,也帶給她快速學習的能力。身為副店長,她管理的業態早就不僅僅是圖書,還有美學、植物、咖啡甚至小方所,面對訴求各異的員工困境,她不斷嘗試用各種方法,因人而異地去疏導溝通。
  • 像賣時裝一樣開書店——廣州方所
    註:本文為2014年文章,今天,方所已經拓展到成都和重慶。第四家店預計將於年底在青島開業。
  • 越書越美麗 特色書店背後的成都機遇
    正在方庭金牛歡樂裡店舉行的「疫情中的孩子」主題攝影展,在書店的獨特空間中給觀眾帶來鏡頭背後的溫暖、情緒、力量、希望和成長。落戶成都第六年,方所早已成為成都的一張文化名片。作為方所旗下首個自營主題型社區書店,方庭全國首店——方庭金牛歡樂裡店位於金牛區華僑城歡樂谷,旨在打造以音樂與文學為核心的圈層、社群和垂直領域的主題型社區文化公共空間,輻射周圍70萬社區人群。
  • 文學不死,看書不止:這部紀錄片溫暖了我整個冬天
    紀錄片目前播放了三集,從圖書編輯,圖書翻譯,書店老闆,繪本畫家,從不同的角度講述書籍背後的故事,既有行業的深度,又有職業的廣度。當然,還有配音的溫度。沒錯,為紀錄片獻聲的就是胡歌,而且是他第一次為紀錄片獻聲。在如今這個時代,能為這麼冷門的作品獻聲,相信胡歌也一定是個愛書之人。
  • 方所的書店,成都旅遊打卡場所,客流量數萬人
    在當今這個忙碌的社會,讀書越來越快,能讀書的人越來越少,所以書店越來越差,甚至有更多的評論說書店死了,而在成都,最繁華商業街上的一家書店,卻成了成都旅遊打卡的地方,這家叫方所的書店,佔地4000平方米,據說在試運行期間,每天有7000或8000名乘客,當我去城裡旅行時,我會找到這家書店打卡
  • 有些問題,在我的內心投影丨近期活動預告
    11月17日下午,影片《不成問題的問題》導演兼編劇梅峰、主演範偉,將做客方所成都店,為現場觀眾分享影片創作背後的故事,闡釋那些不成問題的問題。更多內容:【文末福利】梅峰×範偉:《不成問題的問題》是「永不過時的職場教科書」丨方所創作者現場時間:2017年11月18日(六)14:00-16:00地點:方所成都店(成都市錦江區中紗帽街8號成都遠洋太古裡M68-70號)主講人:孫隆基主辦方:方所、三輝圖書、成都市錦江區文化館【參與規則】1.無需報名,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