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偉當年進太空,為何一定要隨身攜帶手槍?情況遠比想像更危險

2020-12-23 希望的燈不熄滅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從1999年到2016年,在這段時間裡,我們跨越了十七年,對於太空的探索,我們從未停止過。人在陸地上生存了幾千年,但對於遙遠的天際,我們仍然充滿著疑問,所以在飛翔的旅途中,我們也有很多疑問,也需要處處小心。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點,我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乘坐神舟5號飛船進入太空,這是我國首次載人飛船進入太空。零幾年的時候,科研條件、科研技術都不如現在發展得好,何況我們又是第一次踏上太空,在許多方面,我們充滿了疑問,當時也沒有什麼可借鑑的東西,因此,面對許多困難,我們只能自己鑽研,自己扛。

進入太空後,全國人民幾乎都為楊利偉捏了一把汗,一方面全國人民都為自己國家第一次有太空人進入太空而感到自豪和激動;另一方面太空人的安全問題讓人們感到擔憂。

儘管我們對遙遠的太空有無限的想像,但是,在我們的華夏大地上,還沒有人進入過太空,太空到底是什麼樣子,這次楊利偉升入太空是否安全?人的心靈裡有太多太多的疑問。

在安全問題上,當然,老百姓可以想到的是,在升空之前,太空工作小組、太空專家們也早就有了預期。不管是火箭,飛船,還是著陸環境,負責相關工作的人員都力求做到萬無一失。值得注意的是,專家們還特別為楊利偉準備了一支槍。

這個時候,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太空人要配槍呢?第一,神舟5號飛船上除了楊利偉本人外再沒有其他人;第二,在太空環境中,楊利偉所在的宇宙艙的艙門是關著的,從某種意義上說,進不去了。那麼為何要專門為楊利偉準備一把槍呢?你怕不怕有外星人入侵?

無知的人可以利用想像,想像出這件事發生的原因是什麼。不過,事情發生的真正原因其實並不像人們猜測的那樣神奇。但真正的原因卻很驚險,專家特意為楊利偉配槍其實也並非因為太空的不穩定因素,而是為了防備楊利偉降落後,返回地球會有危險。

結果證明,在神舟5號升入太空之前,已經有一些國家也開始了太空探索。從1965年起,蘇聯就有太空人進入了太空,雖然進太空時還很順利,但等到兩名太空人返回地面時就出了問題。兩名太空人由於計算原因未能著陸在正確的降落點上,而且著陸位置也超出了安全範圍。蘇聯方面對此非常緊張。最後,他們降落在一片原始森林中,大約有300公裡長。在原始森林中生活著許多野獸,兩個太空人很可能成為森林中某種肉食動物的食物。幸好最後兩名太空人居然成功虎口脫險,從充滿危險的原始森林中逃脫。

看看1965年蘇聯人的飛行經驗,也許每個人都能理解,為什麼2003年楊利偉登上神舟飛船時要帶上一把槍。漫步於廣袤的宇宙中,一切都是未知數,雖然我們遇到外星人的機率不大,但著陸卻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一個螺絲釘沒有擰緊,一個計算出錯,一個部件多出幾毫米等等,都會對著陸產生巨大的影響,而這些對太空人來說,幾乎都是致命的威脅。

因此,儘管我們國家現在越來越多地進入太空,探索太空的秘密,但這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人力和財政成本。1999-2016年間,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十七年來我們一直在使用它。十七年來,我們也取得了從無人到載人飛船的飛躍,雖然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但因為包含了對空間的無限想像,因為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儘管充滿了許多未知和危險,但我們探索太空的步伐將永不停息。

相關焦點

  • 當年楊利偉登陸外太空,為何要攜帶一把手槍?只是為了預防危險?
    想要成為一名太空人,不僅要身體素質過硬,心理方面要有非常強大的能力,達到一定的標準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太空人,各個國家在培養太空人方面會花費大量資金。楊利偉作為我國第一代太空人,他是我國首個進入外太空的第1人,他打開了我國進入宇宙大門,可是有很多事情是人類不得而知,比如當年楊利偉在進入外太空中的時候竟然隨身攜帶一把手槍,這一把手槍有什麼用呢?
  • 楊利偉當年飛向太空,為何要攜帶手槍?都是因為蘇聯的前車之鑑
    神舟五號的面世也讓我們認識到了一位太空人,他就是楊利偉,作為中國太空第一人,關於他的故事已經傳遍千家萬戶了。可是鮮少有人知道,當時楊利偉進入太空的時候還帶了一把手槍,而不帶手槍的後果其實很嚴重。
  • 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門聲」,還帶著手槍,落地後才知道有多危險
    現實中人類的太空探索才剛剛起步,美國載人登月已經50多年,至今再無更進一步,最近中國的嫦娥五號登月也引起全球關注。但按照卡爾達舍夫等級,人類文明目前僅處於0.73級,還不能創造無限的能源,在大自然面前還很弱小,因此面對浩瀚的宇宙,只能一點點積累經驗,為未來打好基礎。
  • 太空人第一次進太空,為何預先帶上一把手槍?這是蘇聯得到的教訓
    楊利偉是我國受過訓練的第一代太空人,同時也是進入太空的第一個人,他可以被稱為「太空英雄」。進入外太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無論是知識儲備,操作技能,還是反應能力,體力等,都必須符合一定的標準。成為太空人比上清華北大還要困難,不過當楊利偉第一次進入太空時,為什麼要隨身攜帶手槍?
  • 楊利偉上太空帶著手槍是幹啥的?前蘇聯有過這個先例,不得不防
    旅行者一號是人類至今飛離地球最遠的太空飛行器,43年過去了,它仍舊停留在太陽系,以它的速度要三百年後才能進入太陽系與波爾特星雲的邊緣地帶;現在太空最先進的望遠鏡能觀察到宇宙的最大距離也只有930億光年,而那些我們無法窺探到的地方到底是怎麼樣的?他們存在著怎樣的危險?
  • 2003年楊利偉登上太空,為什麼帶一把手槍,他要打外星人嗎?
    楊利偉在登上太空之前做了很多準備,也帶了許多物資,包括飲用水、食物、氧氣、醫療箱,還有定位裝備,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他還帶了一把手槍,這讓很多人為之費解,這是要打外星人的節奏嗎?威力顯然也不夠啊。另外,大家也都看過科幻電影,外星人作為高於人類的生命形態,無論是科技力量還是自身屬性都要遠超於地球人,在很多影片中一兩個外星人甚至可以毀滅整個地球,如果能用手槍傷到他們,感覺有點過於滑稽。除此之外,很多網友也提出了幾個腦洞大開的看法,在太空開槍會怎樣?太空中開槍能打著火嗎?
  • 楊利偉為何帶槍上太空?不是為了對付外星人,關鍵時刻能保命
    這一天發射的神州五號,搭載我國第一位航天員飛出地球,楊利偉為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做出巨大的貢獻,實現了我國千年以來從嫦娥奔月到明朝萬戶的飛天夢想,進而激勵許多的航天人獻身於中國的航天事業。楊利偉雖說自神舟五號之後,再也沒有進行過其他的航天任務,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在國人心目中的航天英雄的地位,因為這是中國第一次載人航天,楊利偉冒著生命危險為中國的載人航天提供數據,做出了非凡的貢獻。
  • 楊利偉上天帶了把手槍,難道是防外星人?蘇聯太空人的教訓不能忘
    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將楊利偉送上太空,並且在10月16日6時返回,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有能力自主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是航天技術上的一個裡程碑。
  • 太空人上太空為什麼要帶槍?是自衛,還是大戰外星人?
    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楊利偉,此前他就成功完成了登月任務,成為了13億中國人心中的英雄。然而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楊利偉登上月球的時候,為何他會攜帶一把手槍呢?圖為楊利偉太空人不止我國太空人登月攜帶手槍,其他各國也都照舊不只是我國太空人登月之際會攜帶手槍,其它國家的太空人登月時也同樣會攜帶手槍。
  • 楊利偉上太空為何帶槍?來看看太空人的「荒野求生」,你就明白了
    其實我國在這個領域崛起的時間與歐美國家相比並不長,中國航天航空科技真正邁入世界一流水準的標誌事件,當屬17年前楊利偉成功進入太空。但令當時不少人疑惑的是,楊利偉上太空為何要隨身帶一把槍,難道是擔心遇到外星生物,用於自我防衛考慮嗎?不妨看看太空人的「荒野求生」,或許你會明白,一切只為了確保太空人能安全回家。
  • 太空人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窗」聲,17年後終查明,真慶幸沒出事
    現在我們可以發射宇宙飛船,航天載人飛船去進一步的探索我們的世界。這就對航天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知道選拔飛行員就有著很高的標準。飛行員可以說是萬裡挑一,對於航天飛行員來講選拔的條件可想而知。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培養出一名合格的航天飛行員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他們就像大熊貓一樣,是我們國家的寶。我們國家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是楊利偉少將。
  • 17年前,楊利偉太空聽到的「敲門聲」,萬幸沒有開門
    宇宙雖遠,但因人們奔赴的熱情與勇氣,其神秘的面紗終將會被揭開,在人類探索的路上,是否有其他生物存在、是否有宜居星球等謎題遲早會被解答。  l 外星生物的猜測   在人類40餘年的太空探索中,有超過400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太空人出使過太空,他們有許多鮮為人知的親身經歷和感受,有些經歷傳出後被人們認為是匪夷所思。
  • 中國太空英雄楊利偉,本是空軍軍銜,為何後來被改成了陸軍軍銜?
    作為中國成為乘坐載人航天飛船進入外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這個名字被深深印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並且表示深深的敬仰之情。說起來,國家培養一名優秀的飛行員本身就已經非常不容易,更別說是太空人了。所以相對來說,楊利偉能夠排除一切阻礙,在對於外太空完全未知的情況下挺身而出,也是相當的了不起。
  • 楊利偉在太空時,外星人曾敲過艙門?謎底揭開後,多虧他當時機智
    就像我國的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先生,當年楊利偉在太空時,有傳聞稱外星人曾敲過艙門?但謎底揭開後,多虧他當時機智! 有關學者經過分析後認為:其實當年楊利偉先生聽到的敲門聲,並不是出現了外星人,而是因為當時的飛船氣溫和壓強的變化,導致飛船自身形變所發出來的聲音。無獨有偶,除了我國發生過這樣的事件,在國外也有太空人遭遇類似「敲門」事件。
  • 「太空返程票」並不容易獲得,楊利偉返航途中,窗戶曾出現裂紋
    「太空返程票」地球,對我們來說,她美麗,巨大,不可代替的「搖籃」,但在太空中,發現地球渺小、脆弱,就像是「滄海一粟」。即便這樣,我們探索太空的決心和毅力沒有一絲一毫的減弱。當然,要達成這一願望,我們必須擁有太空和地球的「往返票」。
  • 楊利偉聽到了宇宙飛船裡的「敲窗」聲音,許多年後,真相揭幕,幸
    說到到外太空去看的人,我們首先要想到的是一個楊利偉的人,他是中國第一個去外層空間的人。當我們去外層空間看一些新鮮東西的時候,我們也要承擔一些很大的風險,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中,有許多我們可以看到和預防的危險,但外層空間是不同的,畢竟我們沒有人去過那裡,我們不知道那裡有什麼樣的潛在危險,許多外國太空人正是因為這樣楊利偉才第一個太空人進入太空,這讓中國人非常敬佩和擔心,幸運的是,楊利偉安全返回了陸地。
  • 2003年,楊利偉登上太空卻聽到「敲門聲」,專家:幸虧當時跑得快
    實現中國人民飛天夢的航天英雄楊利偉,更是讓我們難以忘懷,人類從沒有停止探索世界的腳步,但奧妙的宇宙仍存在太多的未知,而在太空的一念之差,往往要改寫人類歷史,多年後,得知真相的楊利偉,都不由有劫後餘生的慶幸!
  • 楊利偉在宇宙中聽到了神秘「敲窗聲」,科學家是如何解釋的?
    要說我國的航天第一人,大家一定第一時間想起來的就是楊利偉,當年楊利偉的一舉一動備受大家關注,而他也對我國的航天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相信大家也非常想目睹宇宙的風採,但是有這樣資格的人其實是非常少的,因為身體素質的原因,大多數人無法完成太空中艱難的舉動。
  • 航天英雄楊利偉:瀕死26秒返地球,背後是妻子離職和女兒離世
    ,偶像不一定是英雄,英雄也不一定是偶像!,以脆弱的血肉之軀進入到太空中,還有許多未知數。在神舟5號升入太空的過程中,楊利偉就有過一段瀕死的經歷。當時楊利偉都以為自己可能要犧牲,這樣的情況一共持續了,楊利偉自己的成功歸結於國家對於自己的訓練中,要不是平時高強度的訓練,他可能就無法成功挺住 了。
  • 楊利偉在飛船聽到「敲門聲」,17年後真相被揭開,多虧他當時機智
    不過太空人進入太空依然存在有諸多危險,比如宇宙射線、高真空、高寒環境(平均溫度為零下270.3攝氏度)等。楊利偉是我國培養的第一代太空人,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  1987年,楊利偉從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畢業,十年後在臨床醫學、航天生理功能指標、心理素質的測試中都達到了優秀,從而接受了太空人訓練,2003年10月15日,中國太空人楊利偉乘坐著長徵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進入了太空,此舉使得我國成為了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而無數中國人也都見證了這一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