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返程票」並不容易獲得,楊利偉返航途中,窗戶曾出現裂紋

2020-11-17 隔壁Lao老陳

頭頂的星空,承載了不少人的夢想。仰望星空,你是否有過一個想法,在遙遠的星球上是否會有和我們一樣的生命?夜幕上寶石般的群星,既動人心魄,又令人心生嚮往。飛上天空,穿越天際,尋找藏在星空的秘密,在這一路上又會有什麼艱難困苦呢?

飛天第一人

楊利偉是遼寧省綏中縣人,而綏中靠近渤海灣。從小在海邊長大的楊利偉見識到了大海的遼闊,這也給予了楊利偉剛毅樸素、沉穩溫雅的性格。面對遼闊的大海和藍天,楊利偉從小便嚮往著有一天能像海鷗一樣,翱翔在藍天之中。

在1996年的初夏,楊利偉的藍天夢越飛越遠,已經是一名殲擊機飛行員的他,接到了航天員初選的體檢通知。在之後的兩年裡,他經受住了近乎嚴苛的選拔,過五關斬六將的從1500多人的隊伍中脫穎而出。

在1998年1月,楊利偉經過了一次次艱難的考驗,成為了中國第一代航天員,和他一起的還有13名飛行員。此後,楊利偉以自己努力和對自己嚴苛的要求,在北京的航天員訓練基地認真訓練。在2003年他被授予了三級航天員資格。

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代表13名航空員進入了神州五號飛船,成為浩瀚宇宙中第一位中國訪客。舷窗外,楊利偉看著地球,可以判斷各大洲、各個國家的位置所在。他特別注意了白天是灰白色、黑夜是紅暈的北京,因為他知道在那裡戰友和親人正望著他、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

他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國國旗和聯合國旗幟,向全球傳達了中國的喜訊和決心。楊利偉在太空的完美表現,不僅僅成就了個人,更是整個民族的至高榮耀。

在太空的短短21小時23分鐘,是人們眼中,楊利偉從飛行員到航天員,從軍人到英雄的跨越。可是其中艱辛,無人感同身受,為了祖國的利益,他付出很多,捨棄了很多。

「太空返程票」

地球,對我們來說,她美麗,巨大,不可代替的「搖籃」,但在太空中,發現地球渺小、脆弱,就像是「滄海一粟」。即便這樣,我們探索太空的決心和毅力沒有一絲一毫的減弱。當然,要達成這一願望,我們必須擁有太空和地球的「往返票」

我們都知道,要獲得回到地球的「返程票」很不易,在人類的航天史上有一半的航天員是在返回的途中出事的,現在在太空中仍有航天員無法返回地球。

1967年1月27日,在「土星IB號」運載火箭頂部的「阿波羅1號」進行模擬發射任務的三名太空人,因飛船裡的高氧環境引起電路問題,產生的火花使駕駛艙起火,三名太空人窒息而亡,被留在了太空當中。

1967年4月24日,乘坐「聯盟1號」飛船執行完任務的太空人科馬羅夫準備返回地球,他憑藉驚人的毅力和出眾的能力,解決了必須手動操控著陸系統的問題後,就在即將著陸時,飛船的主降落傘未能打開,副傘卻和備用傘纏在一起。「聯盟1號」飛船以極快的速度撞向了地面,就像一顆炸彈在一處平原上炸開,科馬洛夫屍骨無存。

1971年6月30日,在與「禮炮一號」空間站對接了近24天後,「聯盟11號」飛船上的三名蘇聯的太空人收到返回地球的命令,就在在他們操縱飛船脫離「禮炮一號」時,因返回艙的壓力閥門沒有關好,飛船突然失壓,三名太空人在沒有穿太空衣的情況下窒息而亡。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因左翼防熱板出現裂縫,在進入大氣層後,空氣與機體相互摩擦產生了巨大溫度,損壞了太空梭的左翼結構,飛船在高空中突然解體,執行完任務的7名太空人全部在返回的路上遇難。

太空返程票並不是很簡單就能拿到的,就算是已經有太空飛行經驗的美蘇都不能保證能安全的將自己的太空人帶回,就更不用說第一次載人航天的中國了。那麼楊利偉在返航途中發生了什麼呢?

危險返航

楊利偉的太空旅行經歷了很多困難,有剛剛起航時火箭和飛船的讓人痛苦的共振,飛行途中神秘的敲擊聲,還有獨自一人遠離地球的孤獨感。但最驚險的便是返航的兇險。

楊利偉在他的回憶錄《太空一日》中也是這樣說的:「歸途如此驚心動魄」我想,也是因為有不少太空人在返航時出事,楊利偉也是額外注意返航時太空飛行器的變化情況,也為後來中國太空飛行器的改進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他在踏入太空飛行器的時候就已經將自己的生命交給了祖國。

楊利偉在進入稠密的大氣層時,快速行進的飛船和大氣層發生摩擦,使太空飛行器被燒得通紅,隨著溫度逐漸升高,飛船上的防腐蝕層也開始脫落。讓他更緊張的是,太空飛行器右邊的舷窗開始出現裂紋,而且越來越多。

還記得「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就是因為舷窗出現了裂縫後解體的。要知道艙外可是高達1600至1800攝氏度的高溫,一旦脫落,楊利偉便會在一瞬間被融化,屍骨無存。但經楊利偉回憶,當時他發現左邊的舷窗也出現了裂痕,才放心一點,因為這種故障重複出現的概率不高。但因為飛船船艙經高溫灼燒後黑乎乎的,若不是楊利偉親眼目睹,地面人員也不會發現舷窗裂紋的情況。

在距地40公裡時,就要有一個關鍵操作——開傘,舷窗已經被燒得黑乎乎的了,完全看不到外面的情況,楊利偉只能等待,配合。在距地10公裡時,開始開傘,飛船拋開降落傘蓋,帶出引導傘,這個動作十分激烈。

開傘的瞬間對航天員的身體撞擊非常大,隨後就是降速傘、主傘,每一個動作都伴隨著劇烈的撞擊和扯動。飛船晃動得很厲害,在開傘的這短短的二十幾秒最難熬。楊利偉曾經也與俄羅斯的太空人討論過開傘的操作,他們都說怕太空人害怕不會對這段進行描述。但楊利偉在被這樣強大又恐怖的外力拽扯後將開傘的過程講給了後面的太空人聽,他認為如果開傘開好了至少能保證性命無憂。

安全回家

還記得當時電視裡傳來的影像,出艙的楊利偉嘴角還因為飛船墜落時,麥克風劃破了嘴角留著血。這一趟的太空旅途太過艱難,作為中國太空第一人,他的升空經驗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他親身感受到的設備的不足、身體訓練的極限讓中國的航天技術得以完善,現在有太空人可以兩次甚至三次進入太空。

可以這麼說,他作為踏上中國太空的第一人,他所做出的犧牲,讓中國步入世界航天行業的前列的速度更快了。我們稱他為英雄,他當之無愧。

相關焦點

  • 2003年楊利偉登上太空,為什麼帶一把手槍,他要打外星人嗎?
    楊利偉在登上太空之前做了很多準備,也帶了許多物資,包括飲用水、食物、氧氣、醫療箱,還有定位裝備,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他還帶了一把手槍,這讓很多人為之費解,這是要打外星人的節奏嗎?威力顯然也不夠啊。再回到楊利偉為什麼帶槍登入太空這個問題上,登上太空後肯定有返回這個動作,首先楊利偉作為中國登上太空第一人,此前沒有任何經驗,退一步講即使有經驗也沒有人能夠百分百保證原路返回,就好似滑翔傘運動一樣,很多身經百戰的愛好者不也是有意外滑落到森林之間嗎?更有甚者因此出現了生命危險。
  • 2003年,楊利偉登上太空卻聽到「敲門聲」,專家:幸虧當時跑得快
    實現中國人民飛天夢的航天英雄楊利偉,更是讓我們難以忘懷,人類從沒有停止探索世界的腳步,但奧妙的宇宙仍存在太多的未知,而在太空的一念之差,往往要改寫人類歷史,多年後,得知真相的楊利偉,都不由有劫後餘生的慶幸!
  • 楊利偉細說「飛天」歷險記!他在太空遇到的詭異敲擊聲,到底是什麼?
    楊利偉拍攝的作品,他說這是他看到的地球最美的畫面。  我在太空碰到另一個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況,就是時不時出現的敲擊聲。返航時舷窗忽然出現大片裂紋  飛船返回,是一個特別的階段——人類歷次太空飛行證明,返回階段是最容易出現事故的階段。人類自從開展載人航天活動以來,已有22名航天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11人就是在返回著陸過程中犧牲的。  會出現意外嗎?我的腦海裡也曾閃現過這個問題,但我馬上就否定了它。從起飛到在太空中的所有過程都是順利的,返回也理應不會有問題。
  • 楊利偉上太空帶著手槍是幹啥的?前蘇聯有過這個先例,不得不防
    旅行者一號是人類至今飛離地球最遠的太空飛行器,43年過去了,它仍舊停留在太陽系,以它的速度要三百年後才能進入太陽系與波爾特星雲的邊緣地帶;現在太空最先進的望遠鏡能觀察到宇宙的最大距離也只有930億光年,而那些我們無法窺探到的地方到底是怎麼樣的?他們存在著怎樣的危險?
  • 太空人楊利偉在太空聽到「敲窗」聲,17年後終查明,真慶幸沒出事
    我們國家第一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是楊利偉少將。他說在飛行期間他總能聽見砰砰的敲窗戶聲,16年後專家解釋說幸虧安全回來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個航天員所要面對的困難是我們無法想像的,畢竟遨遊太空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一不小心可能就回不來了。即使是經過嚴格訓練的人也不一定能夠成功入選,影響太空人的因素太多,哪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是生死攸關的大事,誰也馬虎不得。因此選拔太空人的工作就相當的重要,為此,國家制定了嚴格的選拔標準。
  • 當年楊利偉登陸外太空,為何要攜帶一把手槍?只是為了預防危險?
    楊利偉作為我國第一代太空人,他是我國首個進入外太空的第1人,他打開了我國進入宇宙大門,可是有很多事情是人類不得而知,比如當年楊利偉在進入外太空中的時候竟然隨身攜帶一把手槍,這一把手槍有什麼用呢?太空人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家裡人的擔憂,還是一片黑暗的外太空,進入宇宙後能感覺到會陷入一個極度缺氧又黑暗的冰冷世界,雖然已經有眾多太空人成功進入了宇宙,可是我們對外太空的了解少之又少,短時間內無法揭開這些秘密,除此之外太空人在進入外太空中受到引力的影響和飛船的影響,會出現相應的反差。
  • 楊利偉出艙時嘴角帶血,他返航時遇到了什麼?五臟六腑可能被震碎
    2003年10月15日早上9時,中國發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5號」,乘坐「神舟五號」飛船的特級航天員楊利偉首次進入太空。飛船在太空中飛行了21小時,繞地球運行14周後,於16日清晨6時23分安全返回地面。
  • 中國太空英雄楊利偉,本是空軍軍銜,為何後來被改成了陸軍軍銜?
    作為中國成為乘坐載人航天飛船進入外太空的第一人,楊利偉這個名字被深深印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並且表示深深的敬仰之情。說起來,國家培養一名優秀的飛行員本身就已經非常不容易,更別說是太空人了。所以相對來說,楊利偉能夠排除一切阻礙,在對於外太空完全未知的情況下挺身而出,也是相當的了不起。
  • 人民英雄楊利偉:瀕死26秒返航的背後,是妻子離職和女兒的離世
    有很多明星,我們只看到他們光鮮亮麗的一面,但卻不知道這是多少磨難才獲得了結果。楊利偉是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但在他獲得眾多榮譽的背後,是他付出眾多的努力眾多才得來的。最後,他成為被選中的唯一一個,也成為第一位飛向太空的人。
  • 17年前,楊利偉太空聽到的「敲門聲」,萬幸沒有開門
    l 外星生物的猜測   在人類40餘年的太空探索中,有超過400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太空人出使過太空,他們有許多鮮為人知的親身經歷和感受,有些經歷傳出後被人們認為是匪夷所思。  我國太空人楊利偉就曾經親身真切經歷過這樣一件太空奇事。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成為我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公民。我國在載人航天飛船探索宇宙的領域中有了一席之地。
  • 楊利偉當年飛向太空,為何要攜帶手槍?都是因為蘇聯的前車之鑑
    神舟五號的面世也讓我們認識到了一位太空人,他就是楊利偉,作為中國太空第一人,關於他的故事已經傳遍千家萬戶了。可是鮮少有人知道,當時楊利偉進入太空的時候還帶了一把手槍,而不帶手槍的後果其實很嚴重。
  • 瀕死26秒返航的背後,是2歲女兒的去世和強忍著的淚水
    瀕死26秒返航的背後,是2歲女兒的去世和強忍著的淚水當年央視主持人倪萍受邀上春晚,但是兒子的病情卻一度令她憂心忡忡。已經轉折了許多家醫院,國外國內都去過,可還是未曾治好兒子的病。作為一名母親,看著自己孩子飽受著痛苦,心裡自然也很不是滋味。
  • 楊利偉在太空時,外星人曾敲過艙門?謎底揭開後,多虧他當時機智
    就像我國的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先生,當年楊利偉在太空時,有傳聞稱外星人曾敲過艙門?但謎底揭開後,多虧他當時機智! 2003年10月,我國著名太空人楊利偉先生帶著中華民族的航天夢飛向浩瀚無垠的外太空。這是新中國科技實力的真實體現,同時也標誌著新中國在世界航天領域這個大舞臺上自此有了一席之地。 國人為此歡呼雀躍,但不曾想遠在外太空的飛船出了意外。載著楊利偉先生的飛船突然出現了奇怪可疑的聲音,像是平常在家聽到的敲門聲一樣。楊利偉當場就被這個奇怪可疑的聲音嚇了一跳。
  • 航天英雄楊利偉:瀕死26秒返航的背後,是女兒的離世和妻子離職
    他就是——楊利偉。0.11965年,楊利偉出生於一個文藝世家,父親是職業經理人,母親則是一位教師,所以從小的楊利偉深受文藝的薰陶。從小的楊利偉口才伶俐,能言善辯,不僅如此,楊利偉學習成績一直十分優秀。迫不及待的趕去報名,楊利偉憑藉著才能順利的進入了航空學校。在嚴格的飛行訓練,不僅增強了楊利偉的體魄,更加強化了他的毅力。
  • 中國的基督徒為何這麼容易受騙?——對溫家寶信主和楊利偉看見上帝...
    去年四月官方媒體曾披露楊利偉當年在太空中遭遇危險的內情,很快就有基督徒文章跟進說楊利偉當時在危急時向上帝禱告,蒙上帝垂聽,因此楊利偉做見證感謝上帝保佑他脫離太空險境云云,仍然是打著《亞洲周刊》採訪楊利偉的旗號。儘管在當年(2013年)《亞洲周刊》就公開發聲明闢謠說他們從來就沒有採訪過楊利偉,也沒有所謂的資深記者尹繼德。
  • 楊利偉在宇宙中聽到了神秘「敲窗聲」,科學家是如何解釋的?
    要說我國的航天第一人,大家一定第一時間想起來的就是楊利偉,當年楊利偉的一舉一動備受大家關注,而他也對我國的航天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相信大家也非常想目睹宇宙的風採,但是有這樣資格的人其實是非常少的,因為身體素質的原因,大多數人無法完成太空中艱難的舉動。
  • 楊利偉在太空中聽到的「敲門聲」,是怎麼回事?13年後真相大白!
    我國太空人楊利偉在升空過程中,就曾聽到過一陣奇怪的聲音,在偌大的宇宙中,這陣聲音顯得極為刺耳,雖然楊利偉最後成功返回了陸地,但是這起事件仍然讓人感到後怕。宇宙中的「敲門聲」那個時候,楊利偉已經到達了距離地面343千米的空中。就在這樣靜謐的環境中,他突然聽到了咚咚咚的敲門聲,眾所周知,那個時候太空中只有楊利偉一個人,這陣敲門聲是誰傳來的呢?
  • 《太空一日》
    《太空一日》本文按照時間順序記敘了「我」在火箭發射升空時的複雜感受和遨遊太空一日及歸途的情景,表現了楊利偉勇於探險,沉著、穩重、堅韌,嚴謹科學,不怕犧牲的精神。楊利偉遇到意外情況及感受:第一次意外,共振疊加,五臟六腑要碎了。(以為要犧牲了,頑強忍受)第二次意外,產生「本末倒置」的錯覺,倒著飛很難受,容易誘發空間暈動病。
  • 楊利偉當年進太空,為何一定要隨身攜帶手槍?情況遠比想像更危險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點,我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乘坐神舟5號飛船進入太空,這是我國首次載人飛船進入太空。零幾年的時候,科研條件、科研技術都不如現在發展得好,何況我們又是第一次踏上太空,在許多方面,我們充滿了疑問,當時也沒有什麼可借鑑的東西,因此,面對許多困難,我們只能自己鑽研,自己扛。
  • 楊利偉聽到了宇宙飛船裡的「敲窗」聲音,許多年後,真相揭幕,幸
    說到到外太空去看的人,我們首先要想到的是一個楊利偉的人,他是中國第一個去外層空間的人。當我們去外層空間看一些新鮮東西的時候,我們也要承擔一些很大的風險,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中,有許多我們可以看到和預防的危險,但外層空間是不同的,畢竟我們沒有人去過那裡,我們不知道那裡有什麼樣的潛在危險,許多外國太空人正是因為這樣楊利偉才第一個太空人進入太空,這讓中國人非常敬佩和擔心,幸運的是,楊利偉安全返回了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