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草助農
▲每當有人登門拜訪,谷繼成都會掐取一些嫩的大葉請客人品嘗獨特的香蜂鮮茶。
▲雨後,村民在香草園天竺葵地裡及時清理雜草,保證香草的健康生長。
▲在村裡的香蜂草苗圃裡,谷繼成向村民講解、傳授種植技術。
谷老師在村裡的「科技小院」演示並錄製正確萃取提煉香草精油的流程。疫情期間他通過雲授課,使學校本科班的《芳香植物開發與利用》教學沒有間斷。
▲谷老師充分利用村裡住所前的空地,將一棵棵香蜂草幼苗扦插入小盆展示。
7月份天氣炎熱,谷繼成和村民將一桶桶萃取出來的精油小心翼翼地從炎熱的室外搬進北京市延慶區大莊科鄉沙門村後山上的精油貯藏洞裡。
村民張玉梅在香草園主要從事育苗工作,最近剛剛學習了香草萃取技術。她將親手萃取的精油送到谷老師這裡進行鑑定,得到了谷老師的肯定。
在沙門香草產業園裡村民及時苫蓋香草種植大棚,香草幼苗種植需要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
夏日如火,谷繼成和鄉親們將一桶桶萃取出來的香草精油從炎熱的室外小心翼翼地搬進延慶區大莊科鄉沙門村後山上的精油貯藏洞裡,只有十多攝氏度的洞裡,陣陣涼意中透著一股精油的芳香。縱深有二十餘米長的山洞裡面儲存著數十桶各種品類的精油,「這裡的溫度非常適宜精油儲存,有利於精油品質的穩定。」香草專家谷繼成介紹著情況。
谷繼成是北京農學院的副教授,從事香草研究已有二十多年。通過調研,谷老師發現延慶大莊科鄉早晚溫差大,又有適合香草生長的黃土地,自然環境非常適宜種植香草。同時還能幫助村民致富,這是谷繼成紮根在這裡的動力。有谷繼成免費的技術指導,2017年,沙門村村支書閆貴髮帶領鄉親們開始種植香草。當年,在沙門村與景而溝村交界處,依著地勢,一座香草產業園建設起來。2018年,沙門村完成育苗55萬株,實現產值190萬元。這些都離不開谷老師的傾心教授。從哪個部位剪苗、插苗的間距需要多大、土怎樣配置、扦插的苗木保持多高溼度更易存活……目前,香草園一棟棟整齊的大棚裡種植著天竺葵、香蜂草、薰衣草、檸檬香茅等十來種香草苗。人們從山外走進山谷,立刻會感覺到空氣中彌散著陣陣的幽香。
產業落戶直接帶動了沙門村村民就業。以前,村民們靠種地,一年下來,人均收入不足2萬元。現在,冬天育苗,春天栽苗,夏、秋養護香草同時及時萃取精油,一年四季都有活幹。錢包鼓了,村民幹勁更足了、民心更齊了,僅香草產業就幫助沙門村人均年增收2萬餘元。不僅村民自己富了,還帶動延慶區四海、井莊等鄉鎮的數百戶村民一起走上致富的快車道。
去年,世園會開園後,用沙門村的香草當原料製作的化妝品還踏入了世園會的大門,擺上了世園會中國館內北京農學院的展臺。香草產業的規模越來越大,不僅提升了村裡人的收入,也讓大家對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沙門村雖小,但是卻撬動了一個大的產業。
9月份,山裡的薰衣草將全面綻放,這裡將是成片的紫色花海,薰衣草不僅能萃取提煉精油,山坡上成片的薰衣草景觀帶也能帶動遊客到此參觀,體驗做手工皂、品香草餐等生態民俗旅遊。大莊科鄉親增收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寬。(文/攝 記者 劉平)
(責編:袁菡苓、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