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鮮喵的第 1294 篇吐血原創
喵族碼字員:郭小蟈
編者按
進入2020,影視行業面臨的處境更加艱難。這時候,行業自救能力更加重要,自製劇成為各大平臺內容生力軍打造的重點對象。
在IP泡沫高漲的那幾年,受IP價格飆升的影響,不少版權劇價格水漲船高,各大平臺深諳,掌握內容的主控權至關重要。此後,各平臺逐漸布局自製劇業務,2019年,更是成為自製劇集體爆發的一年,《奈何BOSS要娶我》《破冰行動》《全職高手》《長安十二時辰》等自製劇都成為各自領域的代表作。
如今,自製劇正在成為各大平臺劇集內容的主力。烹小鮮(pengxx01)始終站在文娛前沿,關注內容行業的變化,為此,我們策劃了「探秘自製劇」專題。將通過對優酷/阿里影業、騰訊視頻、愛奇藝、搜狐視頻等主要內容平臺的調研,揭秘國產自製劇的現狀,探索國產自製劇未來走向。
今天我們將帶來專題第三篇——搜狐視頻自製出品中心高級總監劉明麗的專訪內容,一起來看搜狐視頻自製劇如何「謀時而動,順勢而為」。
2020年開場實在有點「魔幻」,「宅家躲疫」的人們卻讓在線內容流量「異軍突起」。數據顯示,在劇集層面,2020年一季度全網劇集有效播放量同比增長9%,2月全網劇集有效播放佔一季度整體流量的40%。
讓觀眾嘴角不自覺上揚、時不時發出「姨母笑」的《奈何BOSS要娶我2》收割了無數「奈何女孩」的少女心。搜狐視頻的這部自製劇,成為2月份年輕女性的圈層小爆款,新劇給力的同時,《無心法師》《法醫秦明》《拜見宮主大人》等搜狐自製老劇,流量也整體走高。
圈層爆款引流、品質老劇持續發力,為2020年搜狐自製劇的發展開了一個還算不錯的頭。
為了深入了解國產自製劇的發展,我們和深耕劇集行業15年,一路參與並見證國產自製劇發展的搜狐視頻自製出品中心高級總監劉明麗,聊了聊這些年搜狐自製劇的故事。
視頻平臺興起之前,在劇集市場,各大衛視處於絕對優勢的地位,衛視劇集爆款誕生率穩定,起步不久的視頻網站們基本是「跟班小弟」的狀態。
「那個時候,主要是電視劇、網劇的概念還不明確。」劉明麗坦言,「初到搜狐的時候,和其它視頻網站一樣,搜狐也是follow衛視的腳步,對於劇集來說更多的是一個播放權購買方和推廣方的角色。」
搜狐視頻自製出品中心 高級總監 劉明麗
然而,「一切就那麼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在劉明麗看來,搜狐自製劇的發展是「順勢而為」。
2011年,主流視頻網站基本集結完畢,已經有了萌芽態勢的網絡自製劇,主動向前一步,更多網絡平臺的內容人經過多年積累,「自製意識」覺醒。
當年的搜狐視頻作為衛視劇《千山暮雪》的網絡播出平臺,在劇集收官後,開放式的結局給了搜狐版權運營團隊和製作團隊靈感,於是在原有結局的基礎上迅速衍生出一個微型網劇。雖然搜狐團隊並沒有真正參與到這個微型網劇深度內容製作中,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自製劇,但它卻成為了搜狐視頻主動發力自製劇探索的開始。
《千山暮雪》劇照
主動向前一步之後,搜狐的自製劇可以說發展得頗為迅速。
《屌絲男士》《極品女士》等系列情景喜劇讓搜狐自製劇驚喜出圈,搞笑反轉的內容、圈內大咖的客串,網感十足;何潤東、張鈞甯聯袂主演的《樂俊凱》以絕望和虐情直攻人心;「超爆笑情趣喜劇」《錢多多煉愛記》以小博大成為2013年「網劇黑馬」。
隨著網絡視頻行業高歌猛進,搜狐自製劇踏浪而來,在市場發展的大潮中「自然覺醒」。
用劉明麗的話來說,「整個市場發展到了這個階段,網絡自製劇遲早會發展起來,即便當年沒有《千山暮雪》衍生微劇的嘗試契機,團隊也會進行其他嘗試。畢竟網絡平臺在和各種影視公司、劇集製作者密集合作的接觸過程當中,已經積累了非常豐富的資源和經驗,同時作為更接近觀眾的播出平臺,對於市場需求有更直觀的數據分析和理解,所以自制劇誕生就是件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經驗積累中碰撞出的火花遲早會散發光芒。在2011年到2014年之間,搜狐憑藉小成本的自製劇吸睛無數,越來越多的視頻網站走向自製。
2014年成為搜狐網絡自製劇的一個關鍵轉折點。
北京朝陽門後拐棒胡同一處不起眼的院落裡,隨處擺放著道具、校服,時不時傳出噼裡啪啦的鍵盤聲。誰都沒想到,在這個不起眼的地方,正在緊張進行後期製作的《匆匆那年》竟然成為了自製劇史上的關鍵節點。
單集投資100萬,4K技術加持,在當時,這對於網絡自製劇來說,已經是「天價」投入。搜狐的「斥巨資」,讓這部80後主創團隊還原80後青春的劇集成為了網絡自製劇歷史中裡程碑一樣的存在。
可以說,《匆匆那年》正是搜狐放開手腳,大膽嘗試創造的驚喜。
從內容體量上來看,搜狐自製劇開啟了「加碼」模式。烹小鮮統計發現,2014年之前,搜狐自製劇基本控制在10集以下,且單集時長多為15-25分鐘。《匆匆那年》在內容體量上向前跨了一大步,單集50分鐘、共16集的嘗試,讓搜狐自製劇正式告別單一的「迷你時代」。
從投資體量看,搜狐自製劇也開始馬不停蹄的繼續嘗試優化製作配比,比如《無心法師》製作成本4000萬,光特效就花了800萬。無愧於當年用戶心目中的業界良心,也種下了搜狐視頻一以貫之追求製作成本配比合理化的優良基因。
「量產的虧損是很大的,自製劇項目開發投入產出比遠比純投入重要得多。」
2017年下半年開始,站在搜狐整體利益角度考量,搜狐視頻開啟基於「小而美」壓縮成本的戰略。自製劇業務也順勢而為、及時調整。集中精力、聚焦圈層,全力打造「小而美」的拳頭產品,提升爆款率。
從劇集數量來看,2018年,搜狐自製劇上線10部左右,2019年上線不超過10部,今年,劉明麗也表示:「搜狐自製劇依舊控制在10部之內,可能還有一些受到疫情影響推遲上線。」
但「小而美」確實起到了「出奇制勝」的效果。劉明麗告訴我們:「這兩年的搜狐自製團隊把精力更多放到單個項目上,告別量產路線,不求中籤率,只爭取每做一個劇都有最好的表現。」
控制作品數量的同時,搜狐視頻在內容創新上也採取了更為「穩妥」的打法。
圈層受眾,成為搜狐視頻自製劇的主要「瞄準」對象。通過多年積累,搜狐視頻自製劇團隊,在這兩年打出了甜寵與懸疑兩面大旗,將目光聚焦到年輕女性和懸疑推理愛好者身上。
從小就是「電視劇兒童」的劉明麗,對劇集有著較強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加之多年經驗積累,她認為甜寵與懸疑這兩個類型的作品受眾穩定,基數可觀。於是在搜狐視頻「小而美」的道路上,「甜寵」與「懸疑」毫無疑問的成為兩大排頭兵。
從排頭兵的「戰績」來看,也確實起到了穩定保收的效果。《法醫秦明2清道夫》《罪案心理小組X》《繼承者計劃》等懸疑類作品吸引了不少圈層粉絲,《無法擁抱的你》《動物繫戀人啊》《我在大理寺當寵物》《奈何BOSS要娶我》等甜寵類作品更是成為少女心收割機。
一邊開動「小燒腦」,一邊嘴角上揚「姨母笑」,是搜狐視頻自製團隊跟用戶之間的「小默契」。搜狐視頻通過「小而美」戰略,實現了低成本精準觸達圈層,輸出內容直抵目標用戶,建構跟受眾之間的良好互動。囿於成本限制,無法面面俱到,必須有所取捨。而現在的年輕用戶也很有個性,他們一方面「拿著放大鏡」看自己在意的部分,另一方面又願意對輔線劇情的bug選擇性忽略,有很強的偏好性和包容性。所以相對於「大眾」來說,「小而美」戰略下服務的「小眾」粉絲們具有更高的用戶粘性和待開發的市場可能性。
財報顯示,2019年Q4,搜狐整體扭虧為盈,搜狐視頻和媒體板塊的表現十分亮眼,呈現持續減虧狀態。
可以說,搜狐的「小而美」正在持續發揮效用,在前不久的直播中,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曾表示,圍繞搜狐視頻,2020年會繼續保持一部劇1000-2000萬花費的情況下,實現盈利,在小成本的情況下,在懸疑探案、愛情甜寵類劇目方面有所建樹。
順勢而為,搜狐整體實現了盈利,搜狐視頻也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有光的前方。未來搜狐仍將採取「小而美戰術」。用劉明麗的話來說就是,「相比早期題材創新方面大膽的「開疆拓土」,目前在『小而美』這條路上的搜狐視頻會放慢嘗試小眾的腳步,暫時保守一些,畢竟,創新是要付出極大代價的。」
當然,順勢而為,不代表不會謀時而動。雖然當前不適合「大創新」,但劉明麗告訴我們她們也在通過「微創新」,力求給觀眾帶來一些新的體驗。
比如引發「都市甜寵」風潮的《奈何BOSS要娶我》,就聚焦了18線女星和「人前霸道人後舔狗」的總裁愛情故事。其續作《奈何2》,也沒有延續原有故事線,而是採用「平行時空」的打法,簡單直接地把這個愛情故事換一種方式講了一遍。而即將開播的《你成功引起我的注意了》則是一個有點「唯美中二」風的「姐弟戀」甜寵作品,在這個全新的故事中,《奈何》系列作品中的人物還會以特別的方式「客串」。
當然除了這種「人物串劇」,還有「寵物串劇」,在成功的萌寵甜愛前作《我在大理寺當寵物》之後,最近搜狐視頻又將開機一部同系列新作《寵物少將軍》,也是一部「都市甜寵」風潮蔓延到古代的「姨母笑」劇。
其實不難發現,搜狐視頻已經在冥冥之中通過「微創新」開始構建屬於搜狐的「甜寵小宇宙」,在這些甜寵作品中人物可以相互關聯,概念可以相互延續,但故事卻又十分獨立。當然,劉明麗也表示,搜狐除了甜寵和懸疑類型,漫改、喜劇、職場、冒險等類型作品搜狐視頻依舊會繼續開發。
誰都想在自己熱愛的江湖裡,肆意一生。但是無論多大的平臺,也無法在自製劇這篇江湖裡「肆意揮灑」,更多的時候能夠「痛並快樂著」就已經是一種幸福。
這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的燒錢行業,好好活著已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整個影視行業從「寒冬期」進入「冰封期」後,止損、營收、活下來更成為一種「奢侈」。
「君子謀時而動,順勢而為。」從自然「覺醒」到全面「擴張」,再到聚焦「小而美」,不拒絕未來到來的各種可能。可以說搜狐視頻在自製劇的道路上將「順勢」展現得淋漓盡致。
順勢而為,方能借勢而起。活下來,才有可能活得長久,而在長久的時光裡,才有和各種契機相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