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晉升為「嬪」,為什麼都這麼高興?原來多了三個特權

2021-02-19 歷史揭秘真相
引言

都說皇帝有後宮佳麗三千,幾乎歷代君王后宮都有不少美人,少則三五成群,多的甚至還達上萬人。不過這些女人在後宮可不是擁有同等的地位,除了皇帝唯一的正妻——後宮之主皇后,其他的妃嬪也有三六九等、高低貴賤之分。近年來以後宮女子爭寵奪名為題材的影視劇繁多,一部清朝宮鬥劇《甄嬛傳》更是成為經典之作。

清朝針對後宮女子設有的位份繁多,嬪妃們一級一級的晉升更是看的人眼花繚亂。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後宮也不例外,品階高的后妃比起低階后妃在宮中生活底氣自然也就足了很多。很多時候,哪怕僅差一級,待遇卻是天差地別了,在這麼多位份當中,由貴人晉升到嬪位當屬最是意義非凡,你可知這是為何?

一、由下人到主子的身份變化

在中國古代,不單說皇家需要開枝散葉延綿子嗣,就算是在民間,普通的大戶人家除了一位正房妻子,再納幾房小妾也是常事。妾的地位雖不如正妻高貴,但好歹也算是家裡的主子,在吃穿住行上可以有屬於自己的丫鬟小廝伺候。但是還有一些諸如通房丫頭或者貼身婢女之類,他們雖然有時候也會侍奉男主人,但身份上始終還是個下人。

在清朝,除了中宮皇后,還設有一位皇貴妃,兩位貴妃,四位妃子以及六位嬪的位置,對於這些品階的人數都是有明確規定的,不能隨意增減。但是嬪位以下還設有貴人、常在、答應等位份,這些就可以隨皇帝的心意所設,人數也沒有什麼具體規定。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嬪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也就是說,如果你從"常在"升為"貴人",不過是由地位低一點的"通房丫頭"成了地位稍高一些的,說白了,到底還是個"下人",但是如果你從"貴人"再往上一級晉升到"嬪",那意義絕對是非同凡響,就差不多等於一下子由丫鬟成了主人的小妾,地位變成了主子,實現了身份上一個質的飛躍,自然是大喜過望。

嬪位有資格享有的特權

既然前面說到,後宮的女人如果晉升為嬪就相當於成了一位小主子,那麼隨之而來他們所享有的權利自然也就有所變化了,這些權利也是不少後宮女子夢寐以求的。首先就是晉升為嬪即可成為一宮主位。除了皇后入住中宮,清朝的嬪、妃、貴妃分別居住在東西十二宮中,可以居主位。而其他的貴人、常在、答應這些低階妃嬪只能在這些宮內的偏殿居住,除了侍奉皇上,"一宮主位"的娘娘也可以隨意驅使她們。同樣是皇帝的女人,嬪位及以上就可以任意驅使其他低階女子,而人在屋簷下的她們只能低眉侍候,這種待遇怎能不讓人眼紅?

除了這個,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特權,那就是事關子嗣的撫養權問題。作為一個母親,有哪個女子不想讓孩子在自己的身邊撫養成人呢?然而位份低微的女子即使生下皇嗣也是沒有權利撫養的,甚至想要見上一面都很困難。但是"嬪"位及以上的女子就可以享有撫養自己孩子的權利,甚至如果自己無所出,還有權利收養其他低階嬪妃的孩子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嬪位以下的女子,就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被他人"奪"去固寵。

嬪位的好處足夠誘人,還在於自己的晚年怎樣度過的問題。許多女子都比皇帝要年輕很多,也就是說很可能皇帝殯天之後她們仍然正值壯年。對於這些先皇的女人們該如何安置,清朝也有規定。只有"嬪"及其以上的位份,才能擁有和皇太后一起居住在"慈寧、壽康諸宮"的權力,若是不興風作浪,也能落個生活無憂。至於那些低階妃嬪,人數眾多,又失去了先皇的庇護,恐怕就是晚景悽涼,日子一點也不好過了。

結語

正宮皇后是萬中挑一,可遇而不可求的,一般女子也從不敢奢求有朝一日能成為皇帝的正妻。皇貴妃一般不與皇后並存,而如果沒有足夠的家世底氣,想成為貴妃和妃也是難上加難。"一入宮門深似海",一旦入了宮成為皇上的女人,便是一輩子被困在深宮大院之中,再想出去是不可能。所以,對於後宮中大多數普通女子而言,面對這一眼就能看到頭的人生,如果能順利晉升到嬪位,有權撫養自己的孩子,老了也能得到善待,大概就是她們畢生的夙願了吧。

相關焦點

  • 貴人晉升為「嬪」,為何要欣喜若狂?不光身份轉變,還有3大特權
    不同朝代略有不同,在這些等級中一個最重要的等級之分就是貴人升為嬪,為什麼說在古代後宮晉升過程中變化最明顯,最令人欣喜若狂的是貴人升為嬪呢? 所以,從「貴人」晉升為「嬪」,就等於實現了從「通房丫頭」這等「供使令之宮女子」身份到「妾室」這等主子身份的轉變,欣喜程度,可想而知。成為皇帝的「妾室」以後,便擁有了諸多與之對應的特權,但最主要的三大特權卻是低等妃嬪做夢都嚮往的權利。
  • 貴人晉升為「嬪」,一級的跳躍,帶來身份的轉變,還有三大特權
    在清朝,後宮的貴人如果能升格為嬪,雖然看似只提升了一個級別,但是,其身份的變化可以用飛躍來形容,並且,隨著身份轉變的,還有三大特權。而這一切,要從清朝的後宮制度變化說起。雖然追尊祖先為皇帝的事情在歷朝歷代都有發生,不算稀奇,但是,追封到前朝開國之初時候的祖先為皇帝,不得不說,這是一件腦洞大開的事情。不過,在孟特穆時代,愛新覺羅家族其實就是一個漁獵部落的酋長,酋長的生活當然沒那麼多講究。這一切,一直延續到努爾哈赤時代。
  • 貴人升「嬪」:清朝後宮等級制度背後是時代的悲哀與無奈
    其中,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和嬪這五個等級的人數都是有限制的,但是嬪位以下的,貴人、常在、答應就可以無數了。 後宮的嬪妃自然是希望節節攀升 ,尤其是她們由貴人升為嬪位,會興高採烈,原因是不僅在宮中提到了更高的地位,還意味著擁有了三項從前沒有的特權。那麼,究竟是哪三種特權呢?
  • 古代皇帝的後宮,妃子從貴人晉升到嬪,其中有很多奧秘值得學習
    皇帝的後宮也是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的,妃子之間也有著不同的等級,比如聽說清朝後宮的女子等級劃分,宮女,官女子,答應,常在,貴人,嬪六人,妃四人,貴妃二人,皇貴妃(一名不常設)皇后。後宮中地位最高的人就是皇后是後宮之主,幫助皇帝管理整個後宮,皇后所享受到的待遇和權利,雖然不是普通妃子能夠比得上的。
  • 清代等級森嚴的嬪妃制度:貴人升為嬪,才是真正的大轉變
    正因如此,歷朝歷代對後宮的管理制度都非常嚴格,以此告誡後宮嬪妃必須得遵守禮節,不可胡亂作出越矩的舉動。不僅如此,清朝後宮在編的妃嬪是有規定人數的。每一個級別的妃子都有嚴格的人數規定,絕對不是由皇上主觀決定的。清朝后妃雖然被劃分為八個等級,但實際上能被作為妃子的,只有前五種。也就是皇后以及貴妃位還有妃位和嬪妃位。
  • 清代親王嫡福晉和皇帝的妃、嬪、貴人比較,誰的地位更高
    根據《清史稿·列傳一·后妃》的記載,除了中宮皇后,清代後宮妃嬪又可分為「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嬪六,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也就是說,自「貴妃」之下,還有「妃」、「嬪」等5級妃嬪。清代後宮妃嬪等級劃分在奉行「一夫一妻多妾」婚姻制度的封建皇權社會中,皇后為皇帝正妻,而皇貴妃、貴妃等後宮妃嬪則是皇帝妾室,但自「嬪」位以下的貴人、常在、答應等低等妃嬪則連妾室都不算,只能算作皇帝的通房。
  • 《如懿傳》儀貴人在歷史中的原型,紅顏薄命,乾隆為她追封為嬪
    《如懿傳》儀貴人在歷史中的原型,紅顏薄命,乾隆為她追封為嬪最近的宮鬥劇可以說是大火大熱,讓人越看越欲罷不能。《如懿傳》從最初不被觀眾看好,到現在話題和流量使人津津樂道,小編不得不驚嘆,這部清宮劇不愧是《甄嬛傳》的姊妹篇。
  • 甄嬛傳:甄嬛都懷孕封妃了,為什麼浣碧還一直喚她小主?本以為是口誤!
    ,但是剛入宮的甄嬛卻只得了一個常在的身份,這是為什麼呢?其實皇上本打算給甄嬛貴人身份的,但是皇后卻說沈父的官位要比甄父的官位高,沈眉莊更適合被封為貴人。  後來,甄嬛一直受寵,她的位份便從常在晉升為莞貴人,後來懷孕後被封為莞嬪,扳倒華妃之後,皇上封甄嬛為莞妃,但是在封妃之前,甄嬛遭皇后陷害,誤穿了純元故衣,皇上大怒,將她禁足在碎玉軒。
  • 她4個月內由嬪升為皇后 卻不受寵終身未育 44歲暴斃死因成謎
    導語:古代任何朝代,皇帝的女人們要想晉升,只有兩條路,一是家庭背景足夠雄厚,二是自身太受皇帝恩寵。比如清朝鹹豐帝之母孝全成皇后,十四歲被道光皇帝封為嬪,十五歲晉升為妃,十七歲升貴妃,二十六歲就蹬上了皇后的寶座,其晉升之神速十分罕見。
  • 如懿傳:同樣是唱歌跳舞,為何魏嬿婉能得寵,玫嬪慶貴人不能?
    在電視劇《如懿傳》中,魏嬿婉、玫嬪、慶貴人都曾經在湖上唱歌跳舞,為何魏嬿婉能得寵,而玫嬪慶貴人不能? 1-玫嬪慶貴人是太后的人 自從訥親死後,太后在前朝就失去了依靠,所以只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後宮。於是太后就再次安排玫嬪慶貴人唱歌!
  • 心理學家:您為什麼沒有「貴人緣」?原來,貴人喜歡找這樣的人
    心理學家:您為什麼沒有「貴人緣」?原來,貴人喜歡找這樣的人文丨二指禪掌門一個人生活在人世間,總有自己的優缺點,也希望能早日得到貴人相助,一飛沖天。但現實畢竟是殘酷的,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無奈,大部分人只能在懷才不遇的感嘆中度過一生。
  • 在公司單位裡想晉升,記住這4句話,看清誰是你的貴人
    在公司單位裡想晉升,記住這4句話,看清誰是你的貴人在職場裡面自己要去看看自己的貴人在哪裡,只有發現自己的貴人,自己的事業才會有起色,不要去相信那些表面上對你好的,這些都是很不重要的。貴人是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了你自己想要並且有用的幫助,那才是你的貴人。
  • 孝全成皇后:清朝晉升最快的皇后
    清宮劇看了不少,雖然大部分劇情不符合史實,但有一點編劇還真是說對了,那就是妃子晉升可不容易!大部分妃子晉升,要麼是娘家給力,要麼就是自己母憑子貴,這麼看妃子其實就是個「工具人」呀!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比如道光皇帝的皇后鈕祜祿氏。為什麼說她例外呢,咱們接著往下看......好的出身+好的容貌隨著《甄嬛傳》的大火,我們對鈕祜祿這個姓氏可以說十分熟悉了。鈕祜祿這個家族前前後後一共培養出5位皇后,可以說是非常出名的外戚世家了。
  • 中國人為什麼這麼迷戀特權
    甚至到最後,連信息都成了一種特權。一些小圈子流傳的信息,當出圈之後總是帶有很強的專屬感,動不動就是「一般人我都不告訴他!」久而久之,我們也都習慣了特權。甚至把送禮、收禮這樣的情感表達,演變了特權的存在。現在包括小學生和老師之間,都送禮成風,老師都覺得要沒有人給自己送東西,那多沒面子。這導致連我們的情感,也都被特權綁架了。
  • 《甄嬛傳》的欣貴人,到底有沒有女兒?
    欣貴人是甄嬛傳裡的開心果,人贈外號「欣吧唧」。性格耿直,說話風趣,最後因為和甄嬛交好而得到善終。不過常看甄嬛傳的朋友總有個疑問,欣貴人到底有沒有女兒呢?我們都知道,電視劇《甄嬛傳》改編自小說,為了減少冗餘劇情和演員人數,很多角色是綜合了原著幾個人物的。而欣貴人,是原著欣妃+慶貴人周佩+福貴人黎縈三人的。原著裡,欣妃是長公主之母,是有女兒的。我傾向認為劇中的欣貴人沒有女兒。
  • 乾隆死後還有9個妃嬪在世,她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乾隆皇帝號稱是「風流皇帝」,一生六下江南,到處拈花惹草,所以,很多人都很關心,他去世後,他的眾多女人都怎麼樣了。乾隆雖然有可能是御女無數,但是他正式在編的,有名分的老婆只有41個。按照這些老婆們的等級大小可以分為,皇后3人,皇貴妃5人,貴妃5人,妃6人,嬪6人,貴人12人,常在4人。
  • 如懿傳嘉貴妃毒害玫嬪 如懿傳第1~87集全集分集劇情介紹
    第50集:皇上除掉齊汝,嬿婉藉機復寵太后與皇上共同引宴,太后安排了玫嬪與慶貴人在兩艘裝滿荷花的船上唱歌表演。太后稱皇上南巡以來專寵如懿,可如懿並無子嗣,若是皇上專寵無怠,後宮有怎能再添新的子嗣?太后提醒皇上應顧及後宮嬪妃,要雨露均沾才好。太后指責如懿指責有失,皇上也承諾今後一定不會再冷落後宮諸人。
  • 《延禧攻略》:瓔珞被小嘉嬪罰跪,皇上懲治嘉嬪,升瓔珞為令嬪
    皇上常居延禧宮,令小嘉嬪(她是死去的嘉嬪的雙胞胎妹妹)不滿,小嘉嬪便逮機會將瓔珞罰跪了一天,小嘉嬪還跑到皇上那兒惡人先告狀,說瓔珞欺負她。好在最後皇上知道了真相,他替瓔珞狠狠懲治了小嘉嬪,還將瓔珞從貴人升為令嬪。    瓔珞知道,要在後宮生存下去,必須得到聖寵,皇上不待見她,她便天天去壽康宮,給太后說戲,討太后歡心。
  • 她13歲嫁給乾隆,一生撫育3個兒女,熬死令妃成眾妃之首!
    所以妃嬪的晉升之路並不能如此簡單,甚至只是從貴人到嬪這一級之差,就有人花費了幾十年都沒有成功。但是話雖如此,若是能夠得到皇上的聖寵的話,晉升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例如乾隆的舒妃,她初入宮時不過是個貴人,但是就在她入宮後不久,便被升為了舒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