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巨製,形式大於內容,喧賓奪主?我有不同意見

2020-11-15 紫蘇影像

《信中國》是央視2018年推出的大型人文藝術類節目。作為一檔書信類節目,不可避免的便會和《見字如面》以及《朗讀者》相比較。然而《信中國》卻被許多觀眾詬病形式大於內容,本應是信件作為主角,卻被主持、舞美甚至過多的綜藝感喧賓奪主了。

第一遍我的觀感和大家很多人完全一樣,認為這樣的節目呈現完全毀了朱軍美好的初衷,但我耐著性子又重新看了一遍,發現了這樣安排的玄機。


1

這裡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這個節目的主角到底是什麼?

信件?還是寫信人?或者說是像片頭朱軍所說的,想要讓大家真正了解那些歷史上的偉大人物。我們絕大多數人因為之前先入為主的觀念,以為信·中國必然是以信件為主體,我也不例外。還有些人看過片頭,就認為了解那些偉大人物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是這個節目的主旨。

但看完大家仔細思考一下,信·中國的主旨真的是這樣嗎?這時候就會有人問了,那究竟什麼才是這個節目真正的立意呢? 私認為是信念、信仰

第一期一共4封信:朱德、黃繼光、江姐、聶榮臻。

這四位任何一個都是革命先輩,4封信也都代表了4人崇高的理想和覺悟,朱德的"至於那些望升官發財之人,決不宜來我處;如欲愛國犧牲一切,能吃勞苦之人無房多來。"黃繼光的"不立功,不下戰場!"……無一不讓在座或在看的人震撼,而這其實就是最好的愛國教育。

而《信中國》官方介紹中也說道,該節目是以"信"為載體,傳遞的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內核。


2

再者我們來談談這個節目的形式,所謂形式就是節目的排布,流程設置,比如主持人串場、讀信環節的設置,以及最終以什麼視聽效果來呈現,這其中就包括舞美、音樂剪輯等等。

而內容則是節目的創意、信件的選取、讀信人的選擇方面,更重要的是信件的內容。

從情緒上來說,《信中國》這種由主持人主導全場的設置,確實不符合情緒連貫性的表達,無論是讀信人還是觀眾都很難在這種不斷被打斷的情況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這樣一來,信的感人程度、讀信人的情感表達都不能很好地使觀眾沉浸其中,獲得情緒上的宣洩與抒發。

但也恰恰是這種斷裂式地表達,更有效地傳達了信件的意義以及節目想要真正傳達的內涵。


3

這裡拿最後一封聶榮臻將軍的信來說明,實際上這封信也是這期最打動的我的一封。

其實聶榮臻將軍在戰火中救下兩個日本幼女的故事也算是家喻戶曉,如果僅僅是讓讀信人唐國強老師上臺一氣讀完,最終結果也不過是讓大家加深了對這個故事的印象罷了。

但正是因為有了朱軍的主持及串場加持,使得這個原本被人熟知的故事又被增添了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比如後來40年後,美穗子又再次來到中國看望聶榮臻,以及當時的中日關係等等,這些我們很多人並不是那麼的了解。

《信中國》採用這種分段式的讀信形式,雖然割裂了連貫流暢的情緒表達和感受,卻更加有效地表達了信件的精神內涵,也實現了朱軍在片頭中所說的,讓大家真正去了解我們以為我們了解,然而實際上卻並不了解的人。

相關焦點

  • 《猛禽小隊和哈莉·奎茵》形式大於內容?有形無神?
    觀影之前,我不懂這是dc電影。本來我都不打算看這部電影,因為我覺得封面和名字很奇怪。但是看了他的簡介,說一個女俠的傳奇故事,所以我忍不住打開。說下我的觀後感吧!1.女主演技很不錯,有點看到《小丑》主角的感覺。2.戴面具我,想起《V字仇殺隊》,以後任何戴面具的電影,可能都會想起V字仇殺隊,很經典。3.女主妝容誇張,性格古怪。
  • 《1917》:形式略大於內容的反戰電影
    《1917》:形式略大於內容的反戰電影羅傑·狄金斯擔任攝影師、英國籍電影人薩姆·門德斯導演的《1917》,是一部典型的技術至上主義的反戰電影,總評價為形式略大於內容的基礎是因為形式和內容都處於高階。《1917》是《鳥人》之後最能充分利用長鏡頭「幻術」追求效果的電影,剪輯出一鏡到底的戰場鏡像,也就是讓觀眾始終處於一直「在線」的戰場觀察者的狀態,從而對英軍少年戰術的遭遇產生同理心。
  • 《海獸之子》:漫改片如何走出形式大於內容窘困
    《海獸之子》:漫改片如何走出形式大於內容窘困 時間:2020.12.03 來源:光明網 作者:王蜀玉
  • 《1917》形式大於內容,技術創新的新電影之路。
    看完電影,我感覺好像也就那麼回事,製作是沒得說,但是劇情稍顯平庸,有些地方刻意的長鏡頭,劇情銜接不好,我看完電影,很像《拯救大兵瑞恩》,就是講在救人路上的故事,只是這部片救了很多人。整體水平被拯救大兵瑞恩吊打,這毋庸置疑把?
  • 李成儒耿直點評:《無極》形式大於內容,陳凱歌損人不帶髒字
    《演員請就位》再次上演高能名場面,李成儒耿直點評:《無極》形式大於內容。陳凱歌指桑罵槐不帶髒字,文化人「高雅擠兌」,有禮有節卻字字戳心。,感覺《無極》形式大於內容,希望凱歌導演能再拍一部關於梨園的戲。爾冬陞趕緊解圍:李成儒老師今晚到我房間來,我跟你一起看《小時代》。爾冬陞幽默機智,「輕踩」郭敬明讓人笑到捧腹,尷尬氣氛瞬間緩解。
  • 《冷血狂宴》形式大於內容,打戲軟綿綿,人物僵硬就場景還挺好看
    作為一個一開始就不看好這部電影的我,本來是真的不想看。但是豆瓣評論區的評論是真的精彩。就像當年我好氣範冰冰的《封神榜》到底有多爛一樣,我一時衝動的就去看了。看完後,我的觀影體驗,大概是這樣的……人物上來說,對於原著黨比較友好,但是對於普通沒看過書的人來,那可真是一片混亂。oh,千萬不要說看不懂的人那是因為沒有看過原著。 一部好的影片,是可以通吃的,就像我沒看過《法醫秦明》的書,但是他依舊可以在非書黨中口碑爆炸。我沒看過《三體》也會覺得《流浪地球好看》。
  • 演員請就位,李誠儒諷刺《無極》形式大於內容,陳凱歌極力辯駁
    我覺得這一次是陳凱歌導演有那麼一點不夠大氣了,當時的場面是郭敬明組裡的演員演完《無極》之後,實在的李誠儒老師就開始點評了,他說自己沒看過這時李誠儒老師就表示:沒看過《無極》是受觀眾評價的影響,陳凱歌導演的拍出來的《霸王別姬》非常有深度,對於之後的電影也不太想去觸碰,還說現在很多電影
  • 《我是唱作人 第二季》當形式大於內容成為內地樂壇的通病
    我覺得內地樂壇90年代到新世紀初的相對落伍是限於技術條件所以流於粗糙,但至少當時的音樂人們還是有很多創意得到了表達,可現在做音樂的條件和資源比以前好了太多,卻普遍寫不出什麼好歌了。我對屬於這個世代的rap和電子樂並沒有偏見,但放眼過去所有出道未出道的rapper們,不論是流水線打造出的練習生還是所謂的underground,翻來覆去換著不同的詞,表達的都只是「老子有錢老子有兄弟老子有本事老子最牛,你們全部都得跪」,是不是也太蒼白了?讓人聽了只覺得外強中乾。沒有生活的練習生這麼唱也就罷了,被社會捶打多年後依然這麼言之無物,就太對不起這本該有態度的音樂形式了。
  • 央視春晚夥食首曝光!葷素搭配很豐盛,餐盒喧賓奪主引熱議
    而這邊央視春晚也在緊張籌備中,各類大咖明星齊聚彩排現場,而且也有網友曝出了初審名單,除此之外央視2021年春晚夥食也首次曝光,葷素搭配很豐盛,就在大家都羨慕菜色的豐盛時,餐盒卻喧賓奪主引起廣泛熱議。我們都知道能上央視春晚的必然明星大腕,那麼對於夥食這塊更是眾口難調,而且一場晚會下來幾千甚至上萬演員跟工作人員。
  • 漫改電影如何走出形式大於內容的窘困|渡邊步|海獸之子|日本動漫|...
    故而有評論者說,渡邊步和五十嵐大介對宇宙認識不在一個層面上,統一的美術風格、驚豔的視聽語言並不能夠支撐起整部影片想要傳達的世界觀架構。事實上,形式大於內容的問題過去相對少見,隨著老一輩動畫導演的逐漸退場,新生一代創作者為迎合觀眾口味,不管是原創還是改編,都陷入了同質化窠臼。宮崎駿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日本動漫正在走向一個死結,因為它現在完全成為了宅男的專屬」。
  • 《五哈》開播,跑男版極挑,形式大於內容,劇本痕跡太明顯
    幾位嘉賓都是知名度非常高的,然後有幾臺攝像機跟著,怎麼可能認不出來呢?雖然體驗不同的工作,看到大家工作中的辛苦,這個立意很不錯,但是制定不允許刷臉憑實力賺錢,現在看起來只是一個噱頭,形式大於內容。所以《哈哈哈哈哈》更像是跑男版的《極限挑戰》,有一種把跑男請來《極限挑戰》作飛行嘉賓的既視感。
  • 《哈哈哈哈哈》開播,跑男版極挑,形式大於內容,劇本痕跡太明顯
    幾位嘉賓都是知名度非常高的,然後有幾臺攝像機跟著,怎麼可能認不出來呢?雖然體驗不同的工作,看到大家工作中的辛苦,這個立意很不錯,但是制定不允許刷臉憑實力賺錢,現在看起來只是一個噱頭,形式大於內容。所以《哈哈哈哈哈》更像是跑男版的《極限挑戰》,有一種把跑男請來《極限挑戰》作飛行嘉賓的既視感。
  • 《華麗上班族》:杜琪峯的先鋒實驗 形式大於內容
    但從整個國產電影近幾年的發展來看,類型也僅僅是局限在幾個市場熱門類型之上,而歌舞片這樣一個華語電影歷來並不擅長的類型,似乎在經過《如果·愛》的好口碑之後,便停滯不前了,僅有的幾次嘗試,都沒有激起什麼驚濤駭浪。    如今杜琪峯將職場上的爭鬥這個頗具話題性的題材,創新地用歌舞的形式來呈現,實在是一種大膽的挑戰。
  • 音樂的內容和形式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任何東西、任何現象都有它的內容和形式,都是內容和形式的辨證的統一體。但是音樂的內容和形式卻是長時期以來難分難解、糾纏不清的問題,而根本的問題是音樂有沒有內容,如果有內容的話,什麼是音樂的內容?現代俄羅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認為:音樂是根本不可能表現任何生活現象和自然現象的,因此也就沒有內容可言。
  • 影評▏《華麗上班族》:杜琪峯的先鋒實驗 形式大於內容
    《華麗上班族》海報如今杜琪峯將職場上的爭鬥這個頗具話題性的題材,創新地用歌舞的形式來呈現,實在是一種大膽的挑戰。所以,杜琪峯的《華麗上班族》,放在暑期檔的影片裡,的確顯得有那麼點獨特。度全透明」的視覺空間提供給觀眾一個全知的視角,在這裡隱私、秘密都被拋開,反倒是將職場鬥爭中的算計、窺視極大地提升,這種感覺,顯然是不同於《單身男女》中那種明媚、溫暖的辦公樓愛情了。
  • 《我和我的家鄉》特別節目獨具匠心,央視文藝創新電影首映形式
    今晚,CCTV-3播出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特別節目,用五地直播的創新性電影首映形式,星光燦爛的明星陣容,熱鬧堪比春晚的綜藝大聯歡,近乎完美地回答了這兩個問題,成為影視聯動和媒體融合的經典案例。9月27日下午,央視文藝聯合今年國慶檔大片《我和我的家鄉》,調動豪華明星大導陣容,結合影片"家鄉"主題,橫跨祖國東西南北中,用別具一格的直播形式,在北京、遼寧瀋陽、陝西延安、浙江千島湖和貴州黔南五地同時舉辦了五場盛大而新穎的電影首映禮,引發網友廣泛關注,點燃了整個網絡。
  • 對這檔9.0分的高分綜藝,我想說點不同意見
    >這也是央視繼《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綜藝之後又一檔文化傳播類節目,業內稱為《國家寶藏》姊妹篇,立意和氣度都如出一轍。區別於網綜和小規模綜藝的簡陋棚拍,央視對於舞美的設計是高要求的,無論是燈光還是道具,都展現了央視慣有的大手筆。
  • 人之初,性本善是什麼意思,我有不同意見
    有一天,周處聽幾個人在討論村裡的「三害」,原來村裡人把他和附近的一隻老虎、遠處湖裡的一條蛟龍稱為本村的「三害」。因為周處會欺負老百姓,老虎和蛟龍會吃老百姓牲畜。生性好鬥的周處聽後氣不打一處來,心想:如果我把老虎和蛟龍打死了,看你們還怎麼說。
  • 網友影評:《華麗上班族》杜琪峯的先鋒實驗 形式大於內容
    網友影評:如今杜琪峯將職場上的爭鬥這個頗具話題性的題材,創新地用歌舞的形式來呈現,實在是一種大膽的挑戰。不過對杜琪峯,多類型的嘗試歷來就是他愛做的事情,雖然以警匪片的節奏控制稱雄於世,但不管是《單身男女》、《奪命金》、《高海拔之戀》等等影片,杜琪峯還是每每都有新的類型探索,或許並不是每一部都成功,但開拓的意義的確是大的,正如當下這部《華麗上班族》一樣。
  • 《演員2》唐一菲退賽褒貶不一,節目「噱頭大於內容」引一致吐槽
    唐一菲因拿到的角色太渣抗拒而退賽事件褒貶不一,節目「噱頭大於內容」引起觀眾一致吐槽。有這一質疑也很合理,畢竟唐一菲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作為科班出身的她因劇本不好、角色太渣而抗拒退賽,遭到網友質疑「演員專業性」問題並無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