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四期,終於忍不住想吐槽了,以及一些節目之外的延伸。
GAI那首被誇出花的《蘭花草》,聽了只覺得一腦門問號,改編下經典老歌,寫幾句似是而非的古風歌詞就是有深度嗎?「勤為好仕途」「蘭花換錦服」「他日若遂凌雲志」這種汲汲營營的口吻讓我有本能的不適,還「化用」關漢卿的詞,「等的是洛陽花,撰的是章臺柳」,簡直想問他真的知道章臺柳是什麼意思嗎?當然也許人家就是想表達本意,那就只能說更讓人感到不適了。從第一期的《烈火戰馬》開始,就早已被他濃濃的皇漢直男氣燻到了,當時我看到的最好笑的一條評論是「GAI什麼時候去演戰狼3?」
張藝興的作品表達的也是同樣的主題,這不是他的問題,是整個華語流行樂壇都有問題,排行榜看過去都是流量偶像們花了大價錢做的歌,可是除了真金白銀砸進去的粉絲們,沒幾個人真的記住了他們唱的什麼。我覺得內地樂壇90年代到新世紀初的相對落伍是限於技術條件所以流於粗糙,但至少當時的音樂人們還是有很多創意得到了表達,可現在做音樂的條件和資源比以前好了太多,卻普遍寫不出什麼好歌了。我對屬於這個世代的rap和電子樂並沒有偏見,但放眼過去所有出道未出道的rapper們,不論是流水線打造出的練習生還是所謂的underground,翻來覆去換著不同的詞,表達的都只是「老子有錢老子有兄弟老子有本事老子最牛,你們全部都得跪」,是不是也太蒼白了?讓人聽了只覺得外強中乾。沒有生活的練習生這麼唱也就罷了,被社會捶打多年後依然這麼言之無物,就太對不起這本該有態度的音樂形式了。當然在一個在綜藝節目裡唱歌都要被改詞的時代,也不可能苛求他們能像泰國那些rapper一樣有勇氣,但寫一些看似狂妄實則最穩妥的內容並以此為real,不能不說真的很沒水準。身為在民謠和搖滾盛行的年代成長起來的,見過什麼叫熱血和態度的人,真是感到很失望。
以上不是針對張藝興的批評,張藝興真的很努力,他的問題是不自信,即使成了頂流明星也還是。
鄭鈞是搖滾年代的遺老,說實話他這幾首作品乍一聽是挺俗套,但歌詞拯救了他——對婚姻和中年人生的體會,對我是誰的追問,對青春的總結……確實是有年齡的人才能寫出的,歌詞其實也很平淡,但能讓人陷入一些思考。《青春的葬禮》聽demo時聽到標題這兩個關鍵詞我覺得實在太俗了……但聽到完整作品時,作為離青春已經有點距離的人,還是不由得一陣脊背發涼。該虛無的時候虛無,該憤怒的時候憤怒,該平和的時候平和,這就是生活帶來的創作力。
我反而很看好00後的音樂人,去年的錢正昊,今年的劉思鑑,都有非常多的可能性。這一代從小接觸更多音樂風格,有更開闊的眼界,不被規則限制,隨意表達。只是如鄭鈞所言閱歷太少,內容還有點虛,但值得期待。
陳粒馬頔霍尊都挺好,不知為什麼感覺霍尊有種「清爽的油膩」感,姑且算是中性評語吧。蘇運瑩的自我甚至勝過去年的曾軼可,只能說這個時代還沒做好準備。我以前對隔壁老樊確實有點成見,網易雲音樂隨機推薦給我時都會切歌,沒想到他也可以寫出不那麼套路的歌。和去年的高進剛好可以做個對照,可見網絡歌手不見得永遠是鄙視鏈底端的命運,還是要看自己是否有更多突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