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唱作人2》打破「樂壇鄙視鏈」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我是唱作人2》在4月17日開播,七期下來,豆瓣評分升至7.4分。第二季的賽制發生了不少改變:取消上下半場制度、增設挑戰賽;同時保留了上、中、下位區的設置。

  有些音樂競演節目強調「競演」,而《我是唱作人2》強調的則是「音樂」。正如總製片人車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這檔節目就是要「將舞臺還給原創音樂及音樂人」。《我是唱作人2》把來自各個圈層的音樂人放到同一個舞臺上比拼,產生的是良性的結果:比起爭個你死我活,這檔節目更看重的是不同音樂風格之間的互相碰撞和影響,從而激發出音樂的活力。

  樂壇「鄙視鏈」,用作品打破

  如果帶著偏見來看《我是唱作人2》的首發陣容,很容易就會把這八組歌手分成「上中下位區」:資歷最老的搖滾老炮鄭鈞、「Keep Real」的說唱歌手GAI、唱功了得的「國風美少年」霍尊,這三人的作品風格鮮明又保持一定流行度,穩坐「樂壇鄙視鏈」頂端;陳粒寫得一手流暢的旋律但定位模糊、新生代的劉思鑑風格新銳但受眾範圍不廣,身處中位區;而流量偶像出身的張藝興、「網絡歌手」隔壁老樊、背負「轉基因民謠」標籤的馬頔,則要呆在下位區了。

  不僅是普通觀眾,連音樂人本身也不可免俗地被這條「樂壇鄙視鏈」影響著。曾公開表達對流量歌手不屑的鄭鈞,在《我是唱作人2》第一期聽完張藝興的《Joker》之後,只是波瀾不驚地說了一句「舞跳得不錯」;在抖音、網易雲音樂等網絡平臺走紅的隔壁老樊,前幾期創作也一直被其他人批評過於套路。

  在這個層面上,《我是唱作人2》為不同類型的音樂人提供了一個平等的舞臺,給了他們一個破除偏見、證明自己的機會。節目進行到第七期,這些刻板印象已經逐步被打破。一方面是作品取代了偏見:張藝興深度參與了每首歌的詞曲創作和編曲,每一期交出的作品都可圈可點;老炮鄭鈞也開始感受到後生可畏,在一對一競演中一度敗給GAI和張藝興。另一方面,通過音樂人之間的碰撞,也激發了他們的進步:隔壁老樊不再拘泥於他在網絡平臺吃香的煙嗓和煽情旋律,大膽嘗試了雷鬼、電子等新編曲;劉思鑑在他擅長的電子氛圍基礎上,開始更注重歌詞和旋律的創作,進步顯而易見。

  實驗與流行,要好好平衡

  《我是唱作人2》區別於其他音樂綜藝的最大特點就是「原創」。原創音樂自帶新鮮感,不需要像《歌手》等翻唱綜藝一樣通過宏大的編曲和誇張的舞臺表演製造戲劇性。從這檔節目中誕生的作品曲風趨向多元:無論是陳粒那種細膩入微的小調,還是GAI那種大鳴大放的「炸裂」表演,都有存活的機會。

  雖然節目設置一定程度地弱化了這檔音樂綜藝的競技性,唱作人們仍需在這個舞臺上處理好實驗與流行的平衡。節目中,音樂人每周都要準備一首從未發表過的新作品進行競演,由101位大眾評審對作品打分。這些評審既有媒體人、樂評人等業內人士,也有學生、上班族等普通樂迷,他們的選擇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大眾的口味;這種「就作品論作品」的評審機制,儘量擯除了流量和人氣的影響。音樂作品如果想「出圈」,節目中的排名頗有參考性。

  節目中,通俗如隔壁老樊,好幾期一直呆在下位區;前衛如補位歌手蘇運瑩,則是「一輪遊」。這檔節目給音樂人提供了一個機會,摸索出自己最受大眾歡迎的風格。上位區常客霍尊就非常懂得放大自己的聲音優勢,他的作品自帶高級感,雖有時略顯晦澀,但他那真假聲無縫切換的魔鬼唱功,能讓聽眾直觀感受到作品的厲害之處,加分不少;GAI除了繼續鞏固他身上最受歡迎的江湖氣之外,還試水了抒情流行《別留》,反響同樣不俗;鄭鈞堅持做他最擅長的公路搖滾,這種帶著濃鬱90年代氣息的曲風仍然有深厚的受眾基礎;陳粒每一期都帶來一首哀愁小調,「特立獨行女文青」的形象在節目中得到強化。

  不但有口碑,熱度也不低

  雖然《我是唱作人》目前還沒誕生出一首如《消愁》一樣的「爆款」歌曲,但節目的設置讓觀眾感受到製作方對音樂的尊重。節目總製片人車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我是唱作人2》是一檔「單純做音樂、將舞臺還給原創音樂及音樂人」的節目。不少樂迷對此也有同感,就如第二季豆瓣條目中的一條熱門短評:「所有的輿論、話題、標籤都會隨著時間消失,留下的只會是音樂、作品和舞臺。」

  比起消耗過往的「金曲庫」,《我是唱作人》的確為華語樂壇帶來了新東西。這檔節目還有「售後」:上一季《我是唱作人》結束後,有音樂人選擇把節目中的歌曲重新編曲、錄音,併集結成新專輯,白安的《44天》和毛不易的《小王》都是這樣的作品。

  雖然車澈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訴苦稱,第二季的最大困難在於「真正關心音樂的人太少了」。但從數據上看,《我是唱作人2》的熱度並不低:根據貓眼專業版提供的數據,《我是唱作人2》的愛奇藝熱度比第一季大幅提升:第一季的歷史最高熱度為6620,第二季歷史最高熱度達到9705,甚至高於女團綜藝《青春有你2》的9210。在5月30日的QQ音樂飆升榜中,《我是唱作人2》第七期的歌曲——張藝興的《湘江水》、陳粒的《且慢》等歌曲均有上榜;張藝興的《joker》、陳粒的《抱歉抱歉》等歌曲也在播出當天登上微博熱搜。

相關焦點

  • 河豚影視檔案 |《我是唱作人》:一份音樂「鄙視鏈」報告 | 數據控
    究竟這101位大眾評審的偏好如何?鄙視鏈是否依然存在?鑑於目前《我是唱作人》非常剛地進行了實名制投票,河豚君根據124位大眾評委的公開資料做了一次數據分析,試圖從性別、職業等多維度還原《我是唱作人》中大眾評審的選擇喜好,以及他們內心的「鄙視鏈」真相。
  • 華語樂壇沒死!《我是唱作人2》之傳承、突破、創新
    當《歌手·當打之年》變成了《歌手·劇本之年》,《天賜的聲音》變成《天賜的樂評》,一些對粉絲控評和無腦誇讚感到極度厭煩、被樂評人的刻薄點評搞得烏煙瘴氣的路人,發洩一般地感嘆「華語樂壇死了」。還有一些堅信「華語樂壇沒死也不可能死」的資深樂迷,則冷靜地發出拷問:難道就沒有一個音樂大於話題、甚至大於一切的節目來挽救現在的局面? 《我是唱作人2》「應運而生」。
  • 《我是唱作人2》接力原創音樂長跑,愛奇藝音樂賽道的強勢引領
    當音樂鄙視鏈被打破,不同風格的歌手公平對決,我們好像又可以安靜的聽「歌」。兩季之間的變化,除了唱作人的反差,還有品牌信任建立後節目躥升的口碑熱度。4月16日《我是唱作人2》第一期登陸愛奇藝(每周四晚八點愛奇藝獨家上線。
  • 《我是唱作人2》圓滿收官 2個月88首原創新歌
    節目挖掘21位寶藏唱作人,輸出88首原創歌曲,稱霸各大話題及權威數據榜單的同時,在光明日報、學習強國等權威媒體與平臺強勢露出,堪稱「寶藏音綜」!2個月88首寶藏原創新歌 音源強勢霸榜作品口碑出圈開播至今,《我是唱作人2》以每周8首新歌的速度,實打實為觀眾輸出88首寶藏原創歌曲,為市場帶來音樂財富。
  • 《我是唱作人2》圓滿收官張藝興戰隊奪冠 寶藏音綜打造全民唱作狂歡
    上周四,愛奇藝《我是唱作人2》迎來收官,張藝興和霍尊分別組建守擂熊隊和攻擂馬隊,展開巔峰對決!經過四輪激烈比拼,張藝興戰隊獲得最終勝利。2個月88首寶藏原創新歌 音源強勢霸榜作品口碑出圈開播至今,《我是唱作人2》以每周8首新歌的速度,實打實為觀眾輸出88首寶藏原創歌曲,為市場帶來音樂財富
  • 《我是唱作人2》圓滿收官張藝興戰隊奪冠,音綜打造全民唱作狂歡
    2個月88首寶藏原創新歌 音源強勢霸榜作品口碑出圈 開播至今,《我是唱作人2》以每周8首新歌的速度,實打實為觀眾輸出88首寶藏原創歌曲,為市場帶來音樂財富。這些作品既有對音樂風格的創新和實驗,也有對生活本身的記錄和關照,不僅收穫樂評人和聽眾的一致好評,更是接連稱霸TME音樂平臺、網易雲音樂等各大權威音樂榜單。
  • 張藝興用實力斬獲冠軍,打破一切質疑,《我是唱作人2》完美收官
    張藝興用實力斬獲冠軍,打破一切質疑,《我是唱作人2》完美收官在6月25號《我是創作人2》完美收官,自首播以來,錄製經歷了長達兩個月的時間,在這錄製期間,每一個創作人的努力大家都有目共睹,這一次音樂的碰撞,讓國語樂壇有了更多新鮮的元素,每個人都用一種享受的狀態去將自己融入到熱愛的音樂中
  • 一不小心,我就站在了留學鄙視鏈的最底層?
    其實,「鄙視鏈」這個東西,在留學生眼裡已經是「家常便飯」,從留學國家到所學專業,從生活習慣到興趣愛好,鄙視鏈從來沒有斷過。就連穿衣打扮,也能成為被人「鄙視」的一環。我穿什麼衣服,關你什麼事?如上,鄙視鏈文化的第一條,就得從留學國家開始!
  • 《我是唱作人》,一場重回華語音樂黃金時代的理想實驗
    通過《我是唱作人》打破偏見的,不只王源。而一開始就打著「不止是歌手」,聚焦原創的《我是唱作人》,則試圖用實實在在的新歌為華語樂壇的曲庫增加新鮮血液。「殘酷」的賽制不僅給了不同類型唱作人不斷碰撞的機會,也讓唱作人的現場表現更加真實動人。 這種觀看體驗和當年初見《我是歌手》有些類似。而隨著《歌手》日益走向平和中正,《我是唱作人》用更犀利的姿態將本該做「評委」的唱作人放在了「選手」的位置,打破「翻唱+改編」的模式,選用完全沒有群眾基礎的新歌,不能不說是今年以來音綜創新的第一個驚喜。
  • 我是唱作人2什麼時候播出?我是唱作人2陣容名單完整版
    原標題:我是唱作人2什麼時候播出 第二季名單陣容有gai還有誰今日早上,《我是唱作人》官博官宣了新的兩位唱作人加入,分別是劉思鑑和陳粒.先前官宣的Gai周延、霍尊、隔壁老樊、鄭鈞、馬頔早已讓大家興奮不已.這一次的唱作人集齊了搖滾、民謠、說唱、流行等等各種類型,讓人翹首以盼.
  • 淺談留學圈鄙視鏈
    學校鄙視鏈第一梯隊:哈佛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耶魯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和史丹福大學(美國)地域鄙視鏈出國黨約定俗稱的,不同留學國家的鄙視鏈第一梯隊:美國留學生和英國留學生相互不服氣美國留學生鄙視英國的,理由是「英國的食物難吃,英國的學校水」英國留學生鄙視美國的,「美國的不會穿衣,
  • 大連樓市鄙視鏈
    「喝藍山的看不起喝星巴克的,喝星巴克看不起喝喜茶的,喝喜茶看不起喝COCO的......」鄙視鏈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樓市亦是如此。 板塊鄙視鏈 「人們的認知總要比城市和歷史變遷慢半拍,而這種落差往往造就了無數的口水仗。」
  • 《我是唱作人2》:一個音樂綜藝的自我修養
    但當《歌手》總決賽之夜以上了熱搜,網友評價扎心犀利,我卻一點也不為節目感到委屈。  就在同天,本屬於《歌手》的一夜被《我是唱作人2》分流走了大部分注意力,靜心看完更是覺得這兩小時花得超值。也好在那晚還有《我是唱作人2》,它讓我重新拾起了被《歌手》摔到地上的,對華語音樂綜藝的期待和希望,找回了那種久違的興奮。
  • 《我是唱作人2》:一個音樂綜藝的自我修養
    而24號當晚,在看完《歌手》總決賽之後,再去看《我是唱作人2》,簡直是洗了耳朵。《低空飛行》《是首俗歌》《空空》都已經被納入了單曲循環的歌單列表;《第三種人》朗朗上口,旋律洗腦;GAI周延憑藉《極樂》硬氣地兌現了他在節目之初要打破說唱標籤的承諾;《愛蓮說》和《不死鳥》亦是兩首求真求新的作品。
  • 中國酒友鄙視鏈:喝茅臺的鄙視五糧液,喝五糧液的鄙視汾酒
    中國酒友鄙視鏈:喝茅臺的鄙視五糧液,喝五糧液的鄙視汾酒生活中的嘈雜 ,讓很多事情發生後,失去了最原始的模樣。更多的開始追逐物質層面,從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能讓我們感受到,小到首飾包包,大到名車別墅。當然這背後的鄙視鏈也隱形的如影隨行著。就連我們的聚餐上選用的酒,都隱約潛藏著讓人虛榮的優越感。這條鄙視鏈,持續無限的循環著。喝高端白酒的酒友,看不起選擇喝洋酒的酒友,而喝洋酒的酒友看不去選擇喝葡萄酒的酒友,喝葡萄酒的酒友看不起選擇喝啤酒的酒友。這個鄙視鏈到如今,並沒有太多改變,還在無限循環的反覆著。
  • 「鄙視鏈」用英文怎麼說?
    與我之前在節目中討論過的詞和短語不同,這個詞起源於中國,而英語中的對應詞還沒有出現在西方主流媒體上。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在這裡做出新的嘗試。總之,作為一個概念,「藐視鏈」與「食物鏈」非常相似。我們都知道食物鏈是由一系列與它們的進食習慣相關的生物體組成的,最小的生物體由較大的生物體進食,而較大的生物體反過來又為更大的生物體進食。「藐視鏈條」在某種意義上是相似的,它也是一個等級制度。
  • 娛樂圈鄙視鏈:臧鴻飛說出了音樂鄙視鏈,秦昊闡述了影視鄙視鏈
    這段話雖然看似在講玩笑話卻引得臺下觀眾們的一片叫好聲,就連臺上的嘉賓都說好,但是仔細分析下去,就會這個鄙視鏈也是用所科學依據的那麼影視圈裡面有什麼鄙視鏈呢?隱秘的角落》走紅後開直播,在開直播的過程中說自己不會為錢而拍爛片,但是旁邊他的老婆伊能靜卻說了一句,但你會為了錢上綜藝,這就是影視圈的鄙視鏈,影視圈的鄙視鏈和音樂圈的鄙視鏈非常相似,演話劇的演員始終都看不起電影的演員,演電影的演員又瞧不上演電視劇的演員,演電視劇的人又看不起演網劇的人,總而言之,這群人卻又都看不起在綜藝節目裡面裝瘋賣傻,靠博取觀眾的眼緣掙錢的人,所以凡是參加綜藝節目的人都能夠剖析除影視鄙視鏈
  • 熱點 | 香港月餅鄙視鏈
    我們最經常聽到的無外乎「美心」、「大班冰皮」等等,但當有人說我買的是「半島奶黃月餅」、「四季酒店雙白蓮蓉月餅」就立刻自帶光環加持,手裡提著三、五袋半島奶黃月餅的時候,走路都好像走紅毯一樣。能放在鄙視鏈頂級,我們看的其實就是冠在月餅之前的關鍵字,只要提一嘴「四季酒店的月餅」,渾身上下立刻就帶著一種溢出屏幕的奢華感了『』。最重要的是它還低調,也沒搞過什麼1小時4000盒這種噱頭,深得貴婦喜愛,穩穩處於鄙視鏈頂端。
  • 《我是唱作人》為什麼要做第二季?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作者 | 周曉英《我是唱作人2》官宣了。他們不約而同地問:華語樂壇是否「已死」?大家真的還有在關心音樂嗎?在這樣的環境下,《我是唱作人》繼續做第二季,其意義幾何?毋庸置疑,《我是唱作人2》意義是非凡的。它是少有的、使我們能夠認認真真去討論音樂本身的節目了。
  • 極度真實引發極度舒適,《我是唱作人》如此「耿直」底氣何在?
    《我是唱作人》在各新聞、社區平臺討論度全網引發熱議,並憑藉熱度迅速出圈的《我是唱作人》,如此「耿直」到底底氣何在?在以往的音樂綜藝裡,投票環節最多只會公示總票數,這一行業通行規則終於被《我是唱作人》打破了,節目不僅公布了每一位唱作人獲得的投票來自101位評審中的哪些人,甚至還在微博聯動每一位評審公布投票的理由,就連最挑剔的網友也找不到質疑節目組公正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