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今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無疑是為其加速發展按下啟動鍵。藉助「新基建」颳起的東風,諸多行業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智慧城市便是其中之一。
長期以來,智慧燈杆都被視為實現智慧城市的最佳載體之一。城市擁有數量眾多的路燈,是最密集的城市基礎設施,便於信息的採集和發布。而且在許多城市的未來藍圖裡,智慧燈杆是未來城市大腦的神經元網絡。
近兩年,智慧燈杆更是進入到快速發展階段,各地相繼投入預算,進行城市照明升級改造,加速推進新建和改建智慧燈杆項目。
日前,深汕特別合作區3.18億元智慧交通項目公布中標結果,花落勤上股份。隨著全國第一個以智慧燈杆為平臺的智慧城市建設標的由勤上股份中標,這個照明界的「老玩家」,步入智慧城市「新賽道」。
勤上集團副總裁、智慧城市事業部總經理王君亞表示,「新基建」實際上指向的是我國城市的發展,將與智慧城市的建設同呼吸、共命運。可以說,智慧城市與「新基建」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繫。一方面,智慧城市從基礎設施智能化等層面為「新基建」做了鋪墊,在「新基建」相關的應用場景上也已有所實踐。另一方面,「新基建」的提出,是對智慧城市更具體化、更明確、更項目化的解讀,「新基建」所包含的大部分領域最終建設完成後,無疑能夠助力智慧城市的大規模實現。
作為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智慧燈杆必然不會缺席未來的「新基建」。據王君亞介紹,勤上股份多年來一直在不斷挖掘路燈的優勢,不但實現「多杆合一」,更通過大數據、物聯網和雲計算技術,把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城管、5G微基站整合於一體,讓各個子系統之間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智慧燈杆成為智慧城市信息採集終端,最終確保職能部門更高效地溝通、協同。
在疫情防控中,以智慧燈杆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比如,通過智慧燈杆搭載的攝像頭實時監測進入本地的外地車輛,並對大數據進行分析,為判斷疫情形勢提供數據支撐;藉助智慧燈杆上的大屏幕、廣播循環播放疫情防護知識,以最直接、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強化疫情防控宣傳等。
智慧燈杆作為未來城市的主要骨幹,其功能重點在於信息採集、處理和發布。對此,有專家認為,智慧燈杆關鍵在於「智慧」而非「燈杆」,這就表明,熟悉5G商用模式和大數據平臺的網際網路玩家,更有優勢佔領這片藍海。
LED(發光二極體)照明企業也許更懂「路燈」,但科技企業無疑更有「智慧」。為了使勤上股份的智慧燈杆方案從單純的硬體產品向軟硬體一體化運維方向延伸,帶來更多的市場增值空間,勤上股份結盟中興子公司,和中興網信實現互補,基於各自的資源和優勢進行研發與運營合作,共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不可否認,智慧燈杆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確實面臨著一些實際的困難和問題。如商業模式方面,很多時候沒有劃定好政府和企業間的角色分工,智慧燈杆的潛在價值沒有得到充分挖掘,相關行業標準尚未形成,參與者水平參差不齊等。
王君亞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行業的每個要素都在改變,所有人都在尋求新的方式來應對新的變化,「新基建」的加快布局無疑是很好的契機,「新基建」的基礎資源是數據,如何利用好數據、盤活數據的價值,目前各行業都處在摸索階段,就智慧燈杆行業來看,智慧燈杆的應用場景將會變得更加廣泛,比如依託智慧燈杆實現的智慧停車系統、5G微基站、大數據以及未來的無人駕駛都是比較好的方向。
雖然智慧燈杆的普及註定難以順遂,但隨著「新基建」浪潮襲來,智慧燈杆必然也會有更多的建設需求。目前,各省市出臺的政策以及發布的重大項目建設計劃中,已經包含了多個5G智慧燈杆建設項目。在新需求和新技術的推動下,相關支持鼓勵政策不斷出臺,未來將有更多的智慧燈杆在各地投入使用,為智慧城市勾畫出一番新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