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過學生:你們以後會從事基礎教育工作嗎?或者說,願意當中小學老師嗎?沒想到連成績中下遊的學生都把頭搖得撥浪鼓似的,非常堅決地說:不會考慮!
為什麼?
儘管得到的答案不一致,但大多數男生的理由比較接近:從進教師行業的第一天是什麼樣子,直到退休還是什麼樣子,就是說日子過得風平浪靜,沒有挑戰性;再說老師的工作就是個無限循環,送走一批學生又迎來一批,一年又年一屆又一屆,工作缺乏創新;交際圈子太窄,除了同事還是同事,說實話,在學校呆久了走出去,都不知道如何與別人打交道,感覺有點傻傻的呆樣;最致命的一點,工資太低了,對女生求安穩倒還過得去,但對要承擔養家責任的男生來說,根本就沒有活路,更別說買房買車。
近些年來,儘管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成了社會一個大問題,但中小學校依然緊缺老師,特別是男教師。師範院校大學生本來一畢業就可以可以穩穩噹噹地就業,輕輕鬆鬆端到「教師」這個鐵飯碗。可是很多畢業生寧願擠破頭到處找工作,也不願意當中小學老師。為了解決中小學校缺教師的問題,不少省市的師範院校推出不少優惠招生措施,有免學費的有發補貼的有特別針對男生給出更多優惠的,可每年招生結果仍不能滿額。中小學男教師奇缺問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並且問題越來越嚴重,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如今中小學校的男教師越來越少,其原因大體有3點:
1.收入低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各行各業的收入也迅猛增漲,就連泥水匠一天都有200-300元的工價,可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對於剛畢業的老師來說,滿打滿算一個月到手工資也就3000來塊,有些貧困落後地區更少,這樣下來平均每天只有100多塊。難怪近些年來很多人都相信了「讀書無用論」。寒窗苦讀十餘年,不僅投入了時間、精力和金錢,畢業後還不及社會底層賣苦力掙錢。
「寧做討飯郎,不做孩子王」,對於男人來說,做個中小學教師就意味著清貧,更有甚者很難娶到老婆,擔負不起養家餬口的責任。儘管教育部有提升教師待遇的政策,但要落到實處,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2.工作繁瑣
小學教師的工作,可以說是簡單的工作重複做,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從業務上來說,就那麼一點知識翻來覆去不知道要重複多少遍。要不是非常熱愛教師這個職業,男教師很難堅持下去。女教師能堅持下去,主要是有固定收入,工作穩定,還能兼顧孩子、家庭。
3.沒成就感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如果受人尊重和愛戴,收穫到的成就感就是堅持下去的動力。可實際上,目前家長與教師的關係日漸緊張起來,明明大多數老師還是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卻被一些家長曲解,對老師抱怨不少,比如「變相收補課費,課堂上不講課後講」、「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師德有問題」等,讓一些教師寒心,對本職工作失去了興趣。再加上老師除了整天與半大不小的孩子在一起打交道外,人際關係圈子太窄,很少有被人需要的時候。
中小學男老師少,會對男生性格有影響嗎?
環境能夠塑造一個人,也能夠改變一個人,特別是對性格需要一步一步形成的中小學生來說,成長環境對性格的形成是至關重要,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地獲取知識和不同的信息,進而不斷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質和健康性格的養成。一個班級就如一個家庭,沒有男老師的存在,就像常常缺席的父愛,孩子缺少堅韌果敢、雷厲風行的精神影響,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來說,都是不全面的,更是不完整的。我們之所以看到如今不少男孩子缺少應有的陽剛之氣,這跟中小學缺少男老師,以及父親長期缺席有很大的關係。
中小學男教師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尤其是在陽剛向上的教育中,不可或缺!男教師緊缺,對學生性格培養極其不利,往往會造成男生女性化,缺乏陽剛之氣。改變男老師佔比,形勢比較迫切。應確實加以引導,增加男性教師從業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