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男教師越來越少!對孩子性格是否有影響?聽專家怎麼講

2020-12-23 慕容老師談教育

我問過學生:你們以後會從事基礎教育工作嗎?或者說,願意當中小學老師嗎?沒想到連成績中下遊的學生都把頭搖得撥浪鼓似的,非常堅決地說:不會考慮!

為什麼?

儘管得到的答案不一致,但大多數男生的理由比較接近:從進教師行業的第一天是什麼樣子,直到退休還是什麼樣子,就是說日子過得風平浪靜,沒有挑戰性;再說老師的工作就是個無限循環,送走一批學生又迎來一批,一年又年一屆又一屆,工作缺乏創新;交際圈子太窄,除了同事還是同事,說實話,在學校呆久了走出去,都不知道如何與別人打交道,感覺有點傻傻的呆樣;最致命的一點,工資太低了,對女生求安穩倒還過得去,但對要承擔養家責任的男生來說,根本就沒有活路,更別說買房買車。

近些年來,儘管大學畢業生就業難成了社會一個大問題,但中小學校依然緊缺老師,特別是男教師。師範院校大學生本來一畢業就可以可以穩穩噹噹地就業,輕輕鬆鬆端到「教師」這個鐵飯碗。可是很多畢業生寧願擠破頭到處找工作,也不願意當中小學老師。為了解決中小學校缺教師的問題,不少省市的師範院校推出不少優惠招生措施,有免學費的有發補貼的有特別針對男生給出更多優惠的,可每年招生結果仍不能滿額。中小學男教師奇缺問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並且問題越來越嚴重,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如今中小學校的男教師越來越少,其原因大體有3點:

1.收入低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各行各業的收入也迅猛增漲,就連泥水匠一天都有200-300元的工價,可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對於剛畢業的老師來說,滿打滿算一個月到手工資也就3000來塊,有些貧困落後地區更少,這樣下來平均每天只有100多塊。難怪近些年來很多人都相信了「讀書無用論」。寒窗苦讀十餘年,不僅投入了時間、精力和金錢,畢業後還不及社會底層賣苦力掙錢。

「寧做討飯郎,不做孩子王」,對於男人來說,做個中小學教師就意味著清貧,更有甚者很難娶到老婆,擔負不起養家餬口的責任。儘管教育部有提升教師待遇的政策,但要落到實處,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2.工作繁瑣

小學教師的工作,可以說是簡單的工作重複做,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從業務上來說,就那麼一點知識翻來覆去不知道要重複多少遍。要不是非常熱愛教師這個職業,男教師很難堅持下去。女教師能堅持下去,主要是有固定收入,工作穩定,還能兼顧孩子、家庭。

3.沒成就感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如果受人尊重和愛戴,收穫到的成就感就是堅持下去的動力。可實際上,目前家長與教師的關係日漸緊張起來,明明大多數老師還是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卻被一些家長曲解,對老師抱怨不少,比如「變相收補課費,課堂上不講課後講」、「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師德有問題」等,讓一些教師寒心,對本職工作失去了興趣。再加上老師除了整天與半大不小的孩子在一起打交道外,人際關係圈子太窄,很少有被人需要的時候。

中小學男老師少,會對男生性格有影響嗎?

環境能夠塑造一個人,也能夠改變一個人,特別是對性格需要一步一步形成的中小學生來說,成長環境對性格的形成是至關重要,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地獲取知識和不同的信息,進而不斷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質和健康性格的養成。一個班級就如一個家庭,沒有男老師的存在,就像常常缺席的父愛,孩子缺少堅韌果敢、雷厲風行的精神影響,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來說,都是不全面的,更是不完整的。我們之所以看到如今不少男孩子缺少應有的陽剛之氣,這跟中小學缺少男老師,以及父親長期缺席有很大的關係。

中小學男教師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尤其是在陽剛向上的教育中,不可或缺!男教師緊缺,對學生性格培養極其不利,往往會造成男生女性化,缺乏陽剛之氣。改變男老師佔比,形勢比較迫切。應確實加以引導,增加男性教師從業人數。

相關焦點

  • 小學女教師佔比超70%,為何國內中小學男教師越來越少?
    不過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失衡並非由來已久,數據顯示,在10年之前,國內中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大致相當,不過女教師佔比一直在不斷提升,尤其是小學,增長幅度比較大,目前佔比已經超過7成,從各地中小學教師招錄情況來看,這一比例仍將繼續提升,我們不禁要問,為何國內中小學男教師比例越來越少?
  • 全國範圍內,中小學的教師,為什麼男性越來越少?
    現在有一個現象:全國範圍內,各中小學的在職教師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男女教師比例失衡;而且在欠發達的地區,一些鄉鎮等基層城鄉中小學的男教師「荒」問題更為突出;包括數學在內的各個學科,女教師亦多於男教師。儘管各個中小學期望男女教師的比例為1:1,但其源頭本身就是性別失衡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收入少,尤其是在欠發達地區,而這種收入相對於購房的壓力和責任來說,也是青年男教師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職稱晉升慢、進步空間小,使得從事教師工作的男教師將學校作為過渡跳板,進而謀求更有「前途」的崗位。
  • 部分中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失衡:招男老師為啥難?
    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善槐認為,少年兒童在成長期中過度缺乏與同性別教師互動,將對其性別意識、性格思維產生不利影響。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與多名受訪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均認為,在對中小學生勇敢剛毅等個性品質、縝密的邏輯思維以及積極動手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培養上,男老師的作用難以替代,保持男女教師比例基本平衡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非常重要。
  • 爸爸不開家長會,對孩子有這麼多負面影響
    爸爸的缺席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嗎?「祖輩家長」與老師難溝通的問題該怎麼化解?傳統的到校參加家長會是不是過時了?【問題一】學校為什麼要召開家長會?家長會是一種傳統家校溝通方式,延續多年。近年來,中小學、幼兒園家長會一般都是孩子媽媽參加得多,孩子爸爸常常因為各種原因缺席,這種現象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現狀。教育孩子的重任為何多落在媽媽肩上?爸爸的缺位會不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 為什麼中小學出現「男教師荒」?不僅是工資低,校長說出真實原因
    為什麼中小學出現「男教師荒」?不僅是工資低,校長說出真實原因首先,問題出現在上學的時期,在高考報考志願的時候,選擇師範專業或者是學校的時候,就是男少女多的現象,所以問題根源出現在這裡。最後,就是因為性格的原因了,很多時候女生都是會比男生的心思細膩的,而在教學的時候,女老師和男老師都是會面對學生調皮的情況的,這個時候女老師的優勢就發揮了出來,她們會更加的細心,而男老師就沒有耐心了,所以會知難而退。男老師變少會對教育事業產生什麼影響?1.
  • 家有三鬥糧,不當孩子王?中小學男教師的出路在哪?
    令我等中小學男教師汗顏:感情全國數百萬中小學男教師,都是沒有出路的人啊!也許我屬於比較容易滿足的人,作為一名中小學男教師,我倒覺得挺好。看著比我年紀大的男教師,一個個拿到了職稱,有退休金做保障,安然退休,安度晚年,真的挺好。這不就是一個普通人該有的活法嗎?為什麼會有「中小學男教師出路在哪?」
  • 你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從小就有的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怎麼教都是自己說了算,但實際上,孩子五歲左右就已經樹立了完整的人格基礎,也就是這個孩子的性格基本定出來了。孩子的性格有先天因素,有點孩子天生就好靜,有點孩子卻非常外向活潑。但是後天的環境,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
  • 【教師行為規範監管】蚌山區開展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
    ,著力建設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高素質專業化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均需籤署《嚴禁有償補課承諾書》,承諾嚴格遵守嚴禁有償補課的有關規定,自覺履行教書育人職責,規範學校辦學行為和個人從教行為。中小學校承諾書由學校主要負責人籤名,區教育體育局存檔備查。教師承諾書由教師本人籤名,所在學校存檔備查。各學校要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工作,要做到找準線索、摸清事實、有錯必糾。
  • 教師招聘女多男少,只因女生擅長這類考試?網友一語道破「天機」
    教師招聘女多男少,只因女生擅長這類考試?其實,根本原因是這個一般來說,中小學裡,教師中女教師居多。尤其是小學,幾乎是清一色的女教師,除了體育等學科,有男教師之外,其他學科都是女教師多。中學可能會好些,但是一眼望去,還是女教師為多的。
  • 廢除中小學職稱工資,就能讓教師安心從教嗎?
    提問者的邏輯是這樣的:1,中小學教師現在不能安心從教;2,不能安心從教的原因是中小學教師的職稱工資有問題;3,所以,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應當廢除。從許多報導中我們可以得知,越是欠發達地區,收入越低的教師越能夠堅守在三尺講臺。反而在發達地區拿高薪的教師流動更快,越想嘗試更多的機會。所以,收入待遇對教師從業是否安心有影響,但並不那麼絕對。而職稱工資相對於教師經濟待遇來說,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部分而已,更不可能因為它就決定了教師是否安心教學。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專家反對: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大腦
    平常不要養成隨意地吼罵孩子,這樣對孩子的影響比你想像的更為嚴重:1、大吼大叫會毀掉孩子的大腦: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大吼大叫會讓孩子變得更加有攻擊性以及焦慮感,如果長期對一個孩子進行吼叫,對孩子的心理和情感的傷害都很大,並且有可能造成後期無法彌補的心理陰影。當孩子聽到吼叫的時候,大腦會釋放出「戰鬥」「逃跑」「打架」的生化感知,對於孩子的大腦發育非常不利。
  • 有「才」的教師幾天時間賺了上百萬,同樣是教師差距怎麼這麼大?
    今年比較特殊,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至今還有部分年級在繼續上課,不過,上到7月底也要放假了。不要以為放暑假教師都在家休息,一年一度的教師暑期培訓肯定少不了。這位老師的故事也是從這次暑期教師培訓大會上了解到的。這是一場關於課堂教學相關知識培訓的大會,專家在講解的同時還對在場學習培訓的老師進行提問。
  • 父母經常「吼」孩子,對孩子會有3大「壞處」!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反映孩子越管越不聽話的原因,父母大聲的訓斥,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聲音越大孩子就會越討厭,時間久了會自動屏蔽掉父母的吵鬧,很多時候父母在旁邊吼了半天,孩子卻一句也沒有聽進去。長期下去,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不利的,會讓孩子的性格不是變得軟弱就是變得偏激,父母在管教過程中沒有一絲成果,也會給父母帶來挫敗感。
  • 教師繼續教育,愛你在心口難開,理由讓人困惑
    中小學教師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之外,可能在學校裡關心最多的可能就是繼續教育了。不是說中小學教師對它有多喜歡,只是因為它跟評職稱要掛鈎,而職稱又跟工資緊緊相連。除了集體組織的研訓活動以外,還提倡教師多讀書、多學習,開闊自己的學識視野,豐富自己的學識內涵。02為什麼多數教師不願意參加相關培訓?筆者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一、很多教育專家的講座方式有問題正如學生喜歡聽那些講課比較生動的老師講課一樣,在教師培訓過程中,教師也喜歡聽比較豐富有趣的講座。
  • 衡陽市雁峰區舉行中小學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全員培訓
    為回答好「新時代教育三問」,讓教師講好思政課,幫助學生在拔節孕穗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12月12日,雁峰區組織全區600餘名在職中小學教師、教育局機關及二級機構全體在職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全員集中培訓。培訓在雁峰區政府會議中心舉行。衡陽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彭斌、湖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管理科科長黃佑生應邀為學員上課。
  • 男教師追小女生4年,被攆出老師隊伍,永生不得從教,活該!
    臺北市一位小學男教師引誘小學四年級女生與其談戀愛,被家長舉報,17日校方作出回應稱,與該教師解除聘用合同,並做出該教師一生不得從事教職的處理。這名教師與小四女生長達四年的「不倫關係」,甚至表白,等女孩18時要娶女孩為妻。準確地講這應該是一位戀童癖患者,一個很變態的人。
  • 目前中小學音樂教師的現狀
    在每一個學生的心中,音樂課原本應該就是一堂可以、放鬆心情和身心獲得愉悅的課,如果課堂連音樂課上起來都像文化課一樣枯燥無味的話,學生對音樂方面也不會有什麼好感為主體。所謂以學生為主體。就是要以學生的根本意願為主,以多實踐多探索、和多研究為手段,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
  • 中小學教師的工作量就是那幾節課嗎?
    生活中總有人認為,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就是每天的那幾節課,教師工作很輕鬆,所以,教師不該拿那麼高的工資,甚至認為應該取消教師的寒暑假或者寒暑假教師不該拿工資。江海志認為,真的十分有必要給對中小學教育不理解、有隔閡的人說一說中小學教師的工作量,這樣有利於消除他們對中小學教育和教師的誤會,從而有利於中小學教育的發展。
  • 家長對孩子自我評價的影響,家長應正確認識、評價孩子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的言談舉止,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父母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在某種程度上比教師的評價影響更大。他們當中有的對孩子要求過高;有的對孩子溺愛過多;也有的任其發展;而更多的家長只重視智力開發,忽視了幼兒個性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缺乏對孩子足夠的認識。因此,指導家長正確地評價幼兒的工作非常重要。
  • 原生家庭對孩子有多重要?對孩子性格、未來生活和婚姻都有影響
    小雨的父母沒有想到,因為自己的關係居然會對女兒產生了如此明顯的影響。原來那些爭吵和壞脾氣都被孩子默默地記在了心上,消耗了孩子的幸福感,也讓他們變得沒那麼快樂。原生家庭的質量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哪些影響?1.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原生家庭中,孩子會被動地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在其中所給予孩子的是非常負面的環境評價,比如說打擊、貶低,那麼孩子的性格特質中就很容易出現自卑、怯懦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