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新平:黨建引領齊發力 人居環境全民戰

2020-12-27 大眾網

  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啟動以來,雲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全縣上下通力協作,形成合力,以村級基層黨組織為主要攻堅力量,強化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著力讓公共空間得到美化、公共資源得到增值、鄉風民風得到淨化,在全縣範圍內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良好氛圍。

  美化村莊 提升「顏值」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是生態宜居的重要載體。各級基層黨組織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發揮群眾「主力軍」的作用,讓群眾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中來。通過大宣傳、大發動、大清掃、大檢查,積極動員廣大群眾齊聚力共發力,進一步激發群眾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掀起支部組織引領、黨員帶頭示範、群眾自覺參與的環境衛生整治熱潮,群眾免費投設備、投勞力、投創意、投技術,發揮自己所長共創美麗家園,形成了「人人參與、個個作為、戶戶共建」的濃厚氛圍。

  拆危除閒 空間「升值」

  村莊裡的臨危建築,一直是鄉村治理的「頑疾」,新平縣老廠鄉把「拆危房、除閒房、騰空間」作為提升村容村貌的重要措施之一,全鄉各級黨組織主動作為,對公共區域的亂搭亂建、亂堆亂放敢於亮劍、積極整治。

  公共區域清的乾淨了,還要改的美觀、管的規範,才能全面提升農村環境品質,老廠鄉把推進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融」作為人居環境整治新目標,各級基層黨組織積極踐行「黨建+人居環境整治」新路子,開展以平整空閒土地、清理垃圾雜物、種植經濟樹木、增加集體收入、改善生態環境為內容的「平清種增改」集中行動,種植沃柑、青花椒等經濟林木,在美化村莊環境的同時,進一步壯大了村組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

  激發動力 弘揚「新風」

  美麗鄉村建設,關鍵在科學謀劃,重點在群眾「共建、共治、共享」,新平各級黨組織堅持把農民群眾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體,黨員幹部通過示範引領,積極帶動和影響了周圍群眾紛紛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來,逐漸形成以黨建為核心、黨員幹部帶頭、群眾積極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通過書寫宣傳標語、發放宣傳手冊和致農戶的一封信,提高廣大群眾環境衛生意識,不斷增強維護人居環境的責任感,從「事不關己」到「躬身入局」。

  玉溪市委組織部 供稿

  責任編輯:毛雪勰

相關焦點

  • 雲南發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縣(村),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自從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並開展實施行動以來,其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這事關農村人的幸福指數與廣大農民的根本福祉,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這件事上,雲南又有哪些行動呢?》定下的目標《方案》明確:到2020年,雲南要基本解決村莊私搭亂建和環境髒亂差等問題,實現「有新房有新村有新貌」,村莊環境基本乾淨整潔有序,村民環境衛生與健康意識普遍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形成。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構建「黨建+人居環境整治」模式 揚中聯盟村...
    家鄉好,人居環境優美、整潔、宜居,乃題中應有之義。揚中聯盟村以「黨建+人居環境整治」的創建模式為抓手,在高水平建成小康社會的同時走出了一條基層黨組織引領、黨員示範帶動、村民人人參與的鄉村環境治理路徑,成為當地典範。
  • 【鎮江】人居環境改造提升大港村「新顏值」
    針對本次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大港村結合居民分布特點,優化增設兩處垃圾箱放置點,增配2名保潔員和一些保潔裝備,努力做到垃圾日產日清。截至目前,累計清理各類生活垃圾160多噸。據了解,此次大港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聚焦群眾最關心的村莊環境「髒亂差」問題,計劃實施包括整治維修杆線路燈、清理殘牆斷壁、清理疏浚村莊河塘、整治清除露天糞坑、整治廢品點及違建、整治修復排水設施、清理垃圾和堆放物、清理牆面亂塗亂畫、增添沿線植被綠化等9項重點任務,同時明確各項重點任務的責任單位、責任領導、時間節點等,專人專班抓好落實。
  • 揚中:蹚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路
    「福源村一位70多歲的老太太,帶著她97歲的婆婆,收拾整理庭院、美化環境。我們村支書恰巧看到這一幕,拍下來放到群裡,大家都深受感染。」駐村幹部、揚中經開區組織統戰委員朱劍告訴記者,「美化人居環境已經深入人心,這得益於揚中近年來長時間、大力度、高效率的持續推進。」
  • 雲南玉溪郵政助推新平冰糖橙出「山門」
    清晨6:30,伴隨著山路的彎道和泥濘,記者來到位於新平縣嘎灑鎮哀牢山上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惠農扶貧基地—雲南新平冰糖橙基地  直播  經過多次走訪篩選,成功將新平振興合作社種植基地推選為全國50個郵政惠農基地之一—雲南郵政冰糖橙基地,因該基地位於哀牢山中花腰傣聚居地,橙果秀美宛如婀娜多姿的傣家少女,於是將橙子賦予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郵樂農品-花腰印象」。品牌叫得響了,價格自然變高了,能夠賣到12元左右。
  • 黃文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在農民參與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任務。眾所周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點多、面廣、成因複雜、整治投入大,既受客觀條件環境限制,也受農民群眾主觀意識和生活習慣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安徽省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實踐表明,突出農民主體作用,發動群眾廣泛參與,改變農民生活習慣是做好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關鍵。但怎樣才能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呢?在實踐中,我們探索出五條經驗。一是黨建引領。
  • 榆陽區巴拉素鎮:黨員帶頭 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
    據了解,在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巴拉素鎮堅持「黨建引領、黨員帶動、黨群齊動」,以落實房前屋後「三包」責任制為抓手,以開展「微信群裡曬照打臉」「最美庭院」等評比活動為激勵措施,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鼓勵黨員比群眾多幹一點,激發群眾積極性,堅持讓群眾做主角,不斷提升人居環境整治質量。
  • 河北武邑大紫塔鄉:建立六項機制 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化
    即:工作推進例會制度,在鄉班子成員的管理上,每周一安排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每周五集中聽取匯報,掌握推進情況,保證工作一環一環向前推進;工作創新例會制度,每旬至少召開一次會議,不斷探索研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新舉措;重點問題協調會制度,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先後研究解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難點問題68個。二是建立領導包村制度。
  • 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渡橋村:整治人居環境 促進鄉村振興
    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渡橋村:整治人居環境 促進鄉村振興 發布日期:2020-12-15 09:00 來源:新華日報 字體:[大 中 小] 為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深入貫徹中央、省、市決策部署,按照蘇州市吳中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秋冬戰役」部署會議要求,東山鎮渡橋村高度重視、積極行動,主要領導掛帥,
  • 黨建引領+駐村扶貧+鄉賢回村
    近年來,梅田村兩委加強黨建工作,以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發展。黨建引領、駐村扶貧、鄉賢回村助推梅田村新農村建設上臺階。整治後的水塘乾淨漂亮。鄉賢回村願出微薄之力建設家鄉梅田村曾經是人人都羨慕稱讚的「勞模村」。1956年,梅田高級農業合作社主任吳培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 生存環境惡化?洛卡恩以「真」綠色生活引領人居未來
    面對環境惡化對人類生存帶來巨大威脅這一嚴峻課題,未來人居要走綠色低碳循環的可持續發展路線已成為全球各界的共識。因此,近年來,伴隨對環境問題的高度重視,在國家政策的加持驅動之下,以及為滿足變化的市場需求,以環保、節能、健康為主基調的「綠色建築」不斷湧現。其中,依託國家政策和技術逐漸成熟,被動房產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引領未來人居升級方向。
  • 容桂穗香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項目啟動_第一時間...
    12月16日上午,寒風凜冽,容桂穗香村黨建公園卻湧動著春天般溫暖的氣息。當天,穗香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項目正式啟動,吹響了穗香鄉村振興大發展的衝鋒號。12月16日,穗香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項目正式啟動。
  • 點亮「美好」之光 播撒「幸福」火種——寧遠縣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
    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在全國範圍深入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並在各地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培訓基地建設。 寧遠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系統施策、整體推進,通過黨建引領、群眾參與、企業植入、團隊幫扶打造城鄉規劃、建設、治理新格局。
  • 信宜市北界鎮以黨建為引領,立足區域特色 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茂名網訊 近年來,信宜市北界鎮黨委緊緊圍繞「黨建引領發展」的工作思想,把基層黨建放在鄉村發展規劃的大局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紅色引擎」作用,按照「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總體要求,立足區域特色,整合區域資源優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特色農業種植基地建設,
  • 南陵縣三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徐瑋發布:「人居環境治理『四自一提...
    南陵縣三裡鎮把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作為鄉村振興首要「硬仗」,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入手,以黨建引領群眾「自發行動、自籌資金、自建家園、自管設施」,推動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現代化不斷提升(簡稱「四自一提」模式),有力地踐行了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中「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要求,有力地推動了基層民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有力地改善了村居環境、群眾精神面貌。
  • 成都溫江區金馬街道開啟農村人居環境「美顏」模式
    溫江區金馬街道大部分社區是涉農社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老」在陳年陋習,「大」在千家萬戶,「難」在除舊布新。從2018年開始,溫江區金馬街道就制定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性工程來抓,抓住群眾主體這個「牛鼻子」,打出「全面實施環境整治」、「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全域淨化水環境」、「持續提升村容村貌」和「廣泛推廣垃圾分類」等「組合拳」, 從「一處美」到「一片美」,持續開啟「美顏」模式,實現了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改善、村容村貌顯著改觀和群眾滿意度大幅提升
  • 向人民報告丨不平凡的2020 奮進中的新平公安
    黨建引領激發內生動力彰顯鐵警新風貌 2020年,新平公安貫徹落實全面從嚴管黨治警的總體要求,積極探索「一個理念」、「兩塊陣地」、「三項機制」、「四個結合」的「1234」黨建工作模式,將黨建工作與公安業務深度融合
  • 常德市漢壽聶家橋鄉:黨建引領書寫美麗鄉村「新畫卷」
    近年來,聶家橋鄉堅持黨建引領,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著力打造「布局美、產業美、環境美、生活美、風尚美」的新農村,鄉村環境面貌實現了質的飛躍。貧困戶陳賢春告訴筆者,現在他家門口的土路已修成了水泥路,道路兩旁還種滿了花草,不僅環境變好了,生活出行也方便多了。 為夯實發展基礎,縱深推進人居環境治理,聶家橋鄉積極推進河湖綜合治理及生態護坡、公路硬化、道路綠化、秀美庭院建設等基礎 建設。
  • 張國華調研民營經濟領域黨建工作時強調 強化黨建引領 促進「兩個...
    11月10日,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張國華調研民營經濟領域黨建工作時強調,要努力提高民營經濟領域黨建工作質量水平,增強黨組織對民營企業的政治引領作用,發揮民營企業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 雲南曲靖:基層黨建「三爭」活動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雲南省曲靖市針對鄉村振興工作中基層黨組織引領能力不強、村組幹部幹勁不足、脫貧群眾內生動力不夠等問題,廣泛開展基層支部爭紅旗、黨員幹部爭標兵、農民群眾爭積分的「三爭」活動,切實加強黨對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領導,把黨建優勢轉化為促鄉村振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