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佳曾經說過,「當演員本人大過角色的時候,那就是一種悲哀。」
這句話真的給人一種當頭棒喝的感覺,想想以前觀眾追劇,記住的都是角色,而現在記住的都是名字。
更可笑的是,現在有一種明星,當演員沒有代表角色,當歌手又沒有代表歌曲,卻還是被一大群粉絲捧在雲端。
當然,這裡所說的「代表作」是指被大眾認可的代表作,而不是粉絲圈地自嗨的「媚粉之作」,畢竟有的「割割」擠個眼嘟個嘴,都能被拔高成「獻舍式」演技。
忘記是哪位大咖說過,他們那個時候都是「演員和影迷」、「歌手和歌迷」的關係,而現在最多的居然是「偶像和粉絲」的關係。
細品前者和後者的區別,你會發現,前者給你一種雙方平等的感覺,而後者更多時候卻是「取悅」和「跪舔」的關係。
關於這點,富大龍說過一番很有道理的話。
「我們永遠是平等的幹不同專業的人,不需要誰仰望誰。特殊的喜愛給自己的父母、妻兒丈夫,乃至有力量的,就平等地愛每一個生命,不會再有什麼能超過這平等之愛了……我們是人與人的關係,是演員和觀眾的關係。」
富大龍直言,他並不喜歡「粉絲」這個詞,因為在他看來,這個詞和演員之間是不平等的。粉絲是低處仰望,觀眾卻是對面欣賞。
如今的娛樂圈裡,媚粉掙快錢的明星不在少數,卑微跪舔的粉絲更是多如牛毛,而像富大龍這樣清醒的實力派,卻往往更容易成為沉寂的那個存在,著實讓人唏噓。
關於富大龍的「影帝」頭銜,相信大家都已知曉,他在30歲那年接替陳建斌演《天狗》,憑藉這部影片獲得了華表獎和金雞獎的雙料影帝。
自從這個影帝榮譽被扒出來後,網上就出現了很多盛讚富大龍的言論,甚至有的已經到了「捧殺」的地步。
之前有傳言說富大龍沒戲拍的時候靠送外賣維持生計,以及其他的各種悲慘,但實際上這個傳言是很不準確的,因為富大龍只是曾經拿「外賣員」舉過例子,誰知竟被營銷號誇張到了這種地步。
通常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明星都會保持沉默,畢竟「賣慘」也是很吸粉的一個方式,但富大龍偏不,直接出來闢謠,還勸喜歡他的觀眾不要把他捧得太高。
這麼剛的操作,果然是真演員才能幹出來的事。
其實除了電影《天狗》,富大龍還參演過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比如說《紫日》、《走西口》、《隋唐演義》、《大秦帝國之縱橫》等等。
說到這裡很有趣的一點是,富大龍老師在《縱橫》中成功塑造了「贏駟」一角,因為長相很秦朝,所以被網友調侃是「兵馬俑本俑」。
富大龍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過:「演員只是一個職業,我就是一老百姓的孩子,當了演員也無意進入上流社會,也沒想過成為貴族。我的夢想是做個最棒的爵士小號手,開一家東倒西歪的酒館,快樂地生活,快樂地拍戲。」
如今的他確實是在平凡地生活著,有好的劇本就認真對待,沒有就和妻子安然享受時光。
「每個行業都有一座金字塔,少部分人高居塔尖,大部分人組成塔基,我覺得我就屬於後者。」
希望演藝界能多一些像富大龍這樣的演員,也期待他帶給我們更多精彩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