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1504年米開朗基羅和達文西在佛羅倫斯相互爭勝,有一位青年畫家從翁布裡亞地區的小城烏爾比諾來到這裡,他就是拉斐爾,早在「翁布裡亞」流派的領袖佩魯吉諾的作坊學徒,就表現出巨大的發展前途。跟米開朗基羅的師傅吉蘭達約和達文西的師傅韋羅基奧一樣,拉斐爾的老師佩魯吉諾也是那一代極為成功的藝術家,他們都需要一大批技術熟練的學徒幫助完成所接受的許許多多訂單。
年輕的拉斐爾就在這種氣氛中成長起來,不久就掌握和吸收了老師的手法,他到佛羅倫斯以後,面臨的是激動人心的挑戰,達文西比他大三十一歲,米開朗基羅比他大八歲,他們正在建立前人從未想到的嶄新的藝術標準。其中,在這三人之中,拉斐爾的作品最為柔美、優雅,19世紀的新古典大師安格爾、布格羅,20世紀的抽象派大師畢卡索,他們尤其極度崇拜拉斐爾,當然了,文藝復興之後的諸多畫家都視拉斐爾為偶像,
如果要用幾個字來形容拉斐爾,那就是和諧、圓融、愉快、優美、溫和,不僅畫風如此,個性也是如此,拉斐爾很喜歡女人,特別是美麗女人。1514年時,拉斐爾31歲,當他完成《海神格列西亞》,卡斯蒂裡昂伯爵驚嘆地問他:「你究竟是在哪裡找到這麼美麗的模特兒?」拉斐爾回信時說:「為了畫出非常美麗的女人,我必須看許多面貌姣好的女人。但是,因為特別令人驚豔的女人並不多見,我只好追隨心中所形成的某種思想。」
所以在拉斐爾的眾多畫作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那些聖母像,但是拉斐爾筆下的聖母和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的聖母不一樣,後兩者的聖母顯的嚴肅,拉斐爾的聖母是理想化、平民式,善良而和藹可親,形象溫柔賢淑,充滿母愛與人情味,而其他畫家的聖母則充滿過重的宗教意味,又顯的高高在上,與現實人物差距甚遠,但是拉斐爾描繪的聖母則拉近了和觀賞者的情感距離,讓人們覺得她們就是現實生活中的女人,
值得注意的是,拉斐爾將聖母「人格化」這是要有很大的勇氣,因為宗教神權者是會施加壓力,可想而知,每一幅聖母像都沒有宗教氣息,這還能象徵宗教神學思想的權威嗎?聰明的人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拉斐爾可以這樣做,不僅是因為其個性溫和、技法精湛,更主要是其背後有美第奇家族的支持,拉斐爾是美第奇家族僱傭的畫家,而美第奇家族是極其有錢有勢,是佛羅倫斯的統治者,
拉斐爾筆下的聖母像,以《椅中聖母》和《西斯廷聖母》最負盛名,畫中的聖母既溫柔又兼具人類保護者的氣勢,同時具有感性美和精神美,有著濃烈的「人文主義」精神氣息,這是人文主義者最希望看到的面貌。拉斐爾在西方藝術史上的影響力和地位幾乎要在「文藝復興三傑」之首,義大利政府為了慶祝拉斐爾誕生五百周年,還在1983年,把《椅中聖母》複製成郵票,紀念這一位成就非凡的藝術巨匠。聖母的美一直是歐洲人心中的典範,直到五百年後的今天,歐洲人還用「像拉斐爾的聖母一般美麗」來讚美女性。可見藝術大師拉斐爾的巨大影響力和藝術成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