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南京傳世名著《紅樓夢》《世說新語》當作中國人的情商教材!她的...

2020-12-23 紫金山新聞

《紅樓夢》《世說新語》……這些南京傳世名著,在一堂國文課的解讀下,趣味性十足的成為了中國人的情商教材。

這個課堂,就是北京大學中文系老師張一南在北大教授的古典文學通識課,這門課深受北大學生喜愛,成了「不太容易選到的課」,經常教室爆滿,學生甚至需要站在過道聽課。近期,一本《年輕人的國文課》就由她的課程講義打磨而來,是一本解讀中國傳統經典的通俗讀物。

《年輕人的國文課:國學經典裡的處世智慧》

張一南 著

浦睿文化/嶽麓書社

這本書圍繞「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這一核心,從夫婦、父子、情商、文藝和識見五大主題切入,以詼諧的方式、簡單的舉例、有趣的故事,解讀不同時代、不同文體的經典,帶年輕人深入理解中國古人處世的智慧,啟發年輕人在當下的世界裡更好地生活,珍視個體的價值,學會愛人、做事和思考。近日,張一南接受了南報融媒體記者的微信採訪。

用故事講述嵇康、陶淵明的君子之為

「我講的所有文章,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方向,君子,或者說士人。我所喜歡的這一切,原來都是士人生活的某一部分、某一個方面。我讀過並記得的這些書,我想要教給學生的這些書,原來無非是教我們怎樣做一個士人,或者說,怎樣成為一個更美好的人類。」張一南老師研究士族文化,她喜歡講述嵇康、曹植、陶淵明的中古名士的故事和他們的詩作,她對這些人物的「形象建構尤為精彩」,令學生和讀者在笑聲中領悟到什麼是中古名士的高貴精神,如何學習他們做一個君子。

張一南看來,學生喜歡聽故事,所以她儘量將其觀念用故事穿搭出來。「學生們也需要一些人生經驗的指導,尤其是關於大學生活的,比如怎樣談戀愛,怎樣在大學裡學習。或者關於他們的生存環境中的生存問題,比如怎樣求職,怎樣辭職。」張一南說,「比如我要是說『嵇康代表了高等士族的精神,鍾會代表了低等士族的精神,士族的等級跟他們的出身是不掛鈎的』。你肯定就昏昏欲睡了。我講一個鍾會怕嵇康的故事,講鍾會怕嵇康批評,連嵇康的門也不敢進,隔著牆把文章扔進去了,捂著臉就跑,你就記住了。本科生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不可能特別全面深入,我想與其強調一些細枝末節,不如先讓他們對每個時代形成印象。有了印象,細節可以以後慢慢補。」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雖是通俗讀物,卻反映了士族文化的前沿研究,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孫明君說,「作者兼具良好的學術背景和開闊的當代視野,關懷現實而不盲從時議,對傳統學術問題往往持有獨到見解。」

用時髦的詞語來解釋傳統文化

講述國學的作品並不鮮見,《年輕人的國文課》能夠得到學生的歡迎,張一南認為作品中呈現出與別的解讀不一樣之處。

「我是會用時髦的詞來解釋傳統文化的人。我愛用時髦的詞,不是趕時髦,而是確實覺得這個詞可以用了才用。我認為,所謂傳統,只有落了地的才叫傳統,只有古時候有,現在還有的才叫傳統。所以,能用時髦詞解釋的傳統才叫傳統。」張一南解釋。

張一南認為,傳統這個東西,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行為準則,很多下意識的反應,其實都是傳統,只是大家不知道這是傳統而已。我不是想教給大家傳統,需要教的就不是傳統,我只是給大家指出來,我們的哪些特質是傳統。」

用大量流行的事物以及網絡熱詞來解讀國文,但經典文學本身是有永恆性、嚴肅性的,而網絡傳播則是通俗而快速變化的,張一南掌握著其中的平衡。「我用網絡的詞不是因為它熱,而是因為它好用,有概括力。經典並非天生是經典,只有經過了檢驗的才是經典。我們用的一切語言都曾經是大眾傳媒的熱詞。有些熱詞概括力不夠,就被湮沒了,有些熱詞有生命力,就進入了漢語。」張一南說,「被我使用了的熱詞就有可能進入漢語。而更多的熱詞是我沒看上的。這同時也是對經典的一個檢驗。只有能用今天的語言講出來的,才配繼續做經典。」

《紅樓夢》《世說新語》是中國人的情商教材

那麼在張一南的解讀中,什麼才是傳統?

「如果說讓我用一個詞來概括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最突出的印象,我想用的詞是『傲嬌』。用『傲嬌』這個詞來概括中國文化,也是我的特點,我是會用時髦的詞來解釋傳統文化的人。」《年輕人的國文課》一書中常常出現「傲嬌」一詞,張一南認為,我們學中國文化,就是在學怎麼做一個傲嬌的中國人。中國文化的許多方面都可以用「傲嬌」來解釋。

她最初意識到這一點,是因為發現網上很多對文學作品的解讀,包括對史書的解讀,都有一個問題,就是情商不夠,聽不出話裡的話來。話裡有話是一切發達文明的共性。「在一個文化共同體裡,或者說一個共同的語境裡,人們是應該能互相聽得懂對方話裡有什麼話的。」比如書裡講了一段妙玉奉茶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當妙玉要扔掉劉姥姥喝過的茶杯的時候,許多人會誤以為妙玉是個勢利眼,嫌貧愛富,而在這裡,張一南向讀者演示妙玉是一個如何傲嬌的人。妙玉在摔打劉姥姥的時候,其實是在與賈母冒死抗爭。

張一南說,《紅樓夢》《世說新語》裡有太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智慧,「這些智慧不是想著怎麼坑人,也不是委曲求全,這裡面有非常鮮明的性情,也含有滿滿的善意」,是非常適合中國人的情商教材。

書一出版,就得到學界和廣大讀者的好評。清華大學孫明君教授、復旦大學嚴鋒教授、廈門大學胡旭教授、作家安意如、詩詞大會總冠軍彭敏、知名讀物博主李天飛都傾力推薦。張一南老師說,她通過這門課,這本書,讓更多的人喜愛中國傳統文化,為我們的先賢做一點小小的好事。

南報融媒體記者 王婕妤

相關焦點

  • 李慶:中國古典中發掘多彩人生—井波律子和她的《世說新語》研究
    在此過程中,她得到了礪波護、大曾根章介等先行者的幫助。此後,以《世說新語》為中心,於1983年寫了《中國人的機智》,作為《中公新書》(即日本中央公論社出版的叢書)的一種出版,然後為角川書店出版的叢書《鑑賞中國的古典》,撰寫了《世說新語》,於1988年出版,是一部很有特色的選本(以下所引《世說新語》,概出此本)。
  • 劉強:《〈世說新語〉研究史論》
    內容簡介該書題為《世說新語研究史論》,是對傳世名著《世說新語》及其相關文獻的綜合整理與系統研究。目 錄緒論 《世說新語》的成書及其影響第一節 《世說新語》產生的文化淵源第二節 劉義慶與《世說新語》的編撰第三節 《世說新語》的書名、卷次及門類
  • 世說新語01——神準的算命
    最近找到一個新的話題與大家聊聊,跟大家聊聊《世說新語》這本書。
  • 《世說新語》中的王導:亂世名臣,盛世能人
    《世說新語》魏晉之世,社會動蕩,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政權更迭頻繁。這一時期,三國鼎立、曹魏代漢、司馬代魏、東西晉繼立相繼發生。而終魏之祚,不過46年;西晉不過51年;東晉稍長,103年。其二是政局動蕩不穩。
  • 名著導讀——《紅樓夢》導學案
    2.初讀《紅樓夢》,能複述《紅樓夢》的故事梗概,了解《紅樓夢》的基本思想。3.培養閱讀小說的興趣,從優秀的小說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藝術的營養,豐富、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提高文學修養。 【學習重難點】1、了解《紅樓夢》的基本思想。
  • 品讀南京|《紅樓夢》竟是用南京話寫成的,你曉得啊?
    作為文學史上的巔峰之作,《紅樓夢》的成功,離不開其語言藝術。《紅樓夢》堪稱一座漢語語言藝術的寶庫。而南京方言,則是《紅樓夢》語言中不可或缺的基石。 從《紅樓夢》問世至今,兩百多年來,紅學著作浩如煙海,而關於《紅樓夢》中南京方言的運用,卻是一個全新視角。南京文化學者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傳世名著《紅樓夢》,竟是用南京話寫成的。
  • 詠雪——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
    詠雪——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 【世說新語】79.「最強大腦」王粲
    往期回顧:【世說新語】60.小聰明與大智慧【世說新語】61.【規箴第十】醒醒吧,漢元帝!【世說新語】62.熊孩子,你可長點兒心吧!【世說新語】63.「戲精」衛瓘【世說新語】64.拆掉那道門【世說新語】66.聰明反被聰明誤【世說新語】67.調包計【世說新語】68.【夙慧第十二】偷聽【世說新語】69.何郎傅粉-告訴你什麼是純天然美男子【世說新語】70.玩笑不要亂開啊!【世說新語】71.
  •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後者,就形成了這部《世說新語》,令後人痴絕迷倒,仿學不斷。        我是讀書致用論者,就總不免要思索《世說新語》對於我究竟有什麼實用之處?假使一個東西對我毫無用處,我也就必然是毫無興趣的。這部書,十年讀過兩遍,未來想必還會再讀,意義和趣味究竟何在?        想了想,魅力無非兩點:一是自由,二是率性。
  • 【好書推薦】讀劉強老師《有竹居新評世說新語》——琴音
    在魏晉那個「五胡亂華,禮崩樂壞」的時代,去發現其人文之美,真是別有風趣。本文摘自劉強老師博客,明倫書院微信平臺特別鳴謝劉強老師授權發布。 讀劉強《有竹居新評世說新語》——琴音         就像許多人上網看新聞喜歡看評論一樣,我相信《世說新語》(以下簡稱《世說》)的愛好者一定會喜歡《世說新語會評》這本書。其書網羅了古今眾多名家的評點,在每則短文下各發議論,紛紜熱鬧,煞是好看。
  • 林弈華名著改編:《紅樓夢》 What Is Sex?
    林弈華林弈華的四大名著「名著是了解中國人最好的鏡子」,因此林弈華將四大名著改編,搬上了戲劇舞臺。但在他的四大名著裡,我們看到的不是名著裡本來的故事,而是以現代人的故事進行的另類名著解讀。今天要介紹的,正是四大名著系列最終章 《紅樓夢》 What Is Sex?在一家叫紅樓夢的高級歡場裡,男公關的十二金釵們各有來處,各自辛酸。恩害中的名媛們一擲千金,就為買男公關們說書紅樓夢……酒色財氣對比琴棋詩畫,高貴優雅對照三教九籠,故事從被述說,被扮演漸轉化成假中有真,角色也從主客身份輪番顛倒中變作虛中有實。
  • 《世說新語》裡的王徽之
    試選六則材料演繹一下:想念你不一定要見你《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 47》: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
  • 修身與雅量│《世說新語》
    竹林七賢的名聲,應該是響徹中華大地1700多年,其領袖人物嵇康,一曲《廣陵散》讓後世多少人執迷其中,1700多年之後的武俠小說大咖金庸,在其名著《笑傲江湖》中讓這首名曲再現,演繹出一曲盪氣迴腸的戲劇情節。第二則故事,嵇康臨刑時居然向人索琴來彈奏,演奏的就是別人念茲在茲的、想求學而不得的這首名曲《廣陵散》,只可惜這也是廣陵散最後一次面世(金庸也只有在戲中圓夢了)。
  • 運河文化 | 流淌在《紅樓夢》裡的大運河
    清代畫家孫溫筆下的《紅樓夢》《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是中國人熟悉的「四大名著」,它們都屬於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明清小說。近日,由江蘇省明清小說研究會等單位主辦的「明清小說與中國傳統文化高端論壇」在南京舉辦。
  • 87版《紅樓夢》作曲家來寧,與南京民族樂團一起「夢回紅樓」
    9月5日晚,「夢系紅樓——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主題音樂會」將在江蘇大劇院上演,南京民族樂團將攜手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以民族音樂會的形式,把電視劇《紅樓夢》中的經典音樂和歌曲搬上舞臺,87版《紅樓夢》作曲家王立平也將親臨助陣。
  • 《世說新語》成語談
    直接引用如《世說新語·方正》篇中「鉤深致遠」一詞語出《易經·繫辭上》:「探賾索隱,鉤深致遠。」指能探取深處的物,能招致遠方的人。這樣一個直接用典直接將太子的賢能聰明概括出來。略作改動如《世說新語·言語》篇中「年在桑榆」一詞出自曹植《贈白馬王彪》一詩:「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直接將詩句中的「間」給去掉,用於對話,而後固定成一成語。
  • 「韓壽偷香」—《世說新語》
    「韓壽偷香」—《世說新語》香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淡淡的香氣,總能喚起人內心最深處的感情,許多廣為流傳的愛情故事,都與香相關。韓壽偷香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歐陽修在《望江南》一詞中便有所提及:"江南蝶,斜日一雙雙。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韓壽愛偷香。天賦與輕狂。微雨後,薄翅膩煙光。才伴遊蜂來小院,又隨飛絮過東牆。長是為花忙。」
  • 漫畫版《世說新語》,徹底讀懂魏晉風流!
    千年來,模仿《世說新語》的作品數不勝數,但從無人能望其項背。所以熊貓君別出心裁,把《世說新語》中的魏晉名士和真情趣事都畫成了漫畫。讓大家既能讀到千年前的韻味,也不至於被艱深的文言文阻礙。 於是又將那些酒喝了個精光。(這種人到底是怎麼找到老婆的.)
  • 《世說新語》中對曹丕的人物形象進行了怎樣的黑化?原因是什麼?
    可見《世說新語》中的故事對曹丕的人物形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總體上來說,曹丕在《世說新語》中的形象比較低劣。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世說新語》中關於曹丕的記載《世說新語》中關於曹丕的記載有很多,除去一些沒有太多褒貶的色彩的,或者曹丕作為次要人物的事跡以外,大概有這樣幾件事情。小編先列在下面。
  • ▷ 世說新語 - 王羲之《東床快婿》
    《世說新語》提到王羲之,最著名的還是「東床快婿」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