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甜蜜」事業 開脫貧「良方」

2020-12-28 福州新聞網

  編者按:

  「鼓」足幹勁,用心為「岷」。2017年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與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幫扶關係。四年來,鼓樓區手牽手、心貼心、點對點幫扶岷縣,推動產業合作、勞務協作、消費扶貧、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村等各項任務全面完成,為岷縣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貢獻。2020年11月21日,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甘肅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岷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近日起,人民網福建頻道推出《首善鼓樓的為「岷」情懷》系列報導,生動展現「鼓」「岷」扶貧協作的鮮活故事與創新實踐。

  梅川鎮紅水村村民陳俊紅萬萬沒想到,自己的「甜蜜事業」還在壯大,家裡的蜂箱已變成致富「金箱」;同樣意外的還有茶埠鎮大竜村村主任邱富文,通過種植藥材,他帶領村民們開出脫貧「良方」……

  位於大西北高原上的岷縣,因一個個帶有福州鼓樓印記的產業項目落地,一位位項目的參與者生活迎來新變化。

  這個故事,要從四年前說起,相距2000多公裡的兩個地方在產業、生態、就業等各個領域開展深度協作。四年來,福建福州市鼓樓區在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立足甘肅定西市岷縣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助力當地產業發展「多點開花」。

  打造「蜂味」,讓甜蜜事業更加甜

  行走在青山綿延的岷縣,可以看到農家小院中、草地上、樹林裡,一排排蜂箱一字擺開,成群結隊的中華蜜蜂飛進飛出,「嗡嗡」聲不絕於耳。在梅川鎮紅水村村民陳俊紅家裡,一桶桶蜂蜜金黃澄亮,散發出絲絲甜味。

  「這些都是中蜂採來的藥蜜,可口又養生,重點是能生金!」陳俊紅說,儘管養蜂剛滿一年,但他對這個甜蜜事業充滿信心,已經開始盤算著修建新房,帶著全家告別瓦房。

  「小蜜蜂」釀成甜蜜「大產業」,在岷縣,像陳俊紅這樣嘗到甜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還有很多。鼓樓區連年加大「產加銷」各環節的資金、人才、技術支持力度,推動當地中蜂產業不斷做大做強。

  特別是針對貧困戶中蜂養殖技術力量薄弱的問題,鼓樓區加大技術引進、資金支持力度。一方面,協調福建農林大學蜂學院與岷縣人民政府建立起長期協作關係,聘請農林大學黃少康教授為岷縣蜂業技術高級顧問,在養蜂科研推廣、蜂蜜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上予以全面支持。另一方面,鼓樓區還安排專項培訓資金,依託岷縣中蜂產業協會,物色50名鄉村幹部、駐村工作隊隊員、供蜂單位技術員、養蜂大戶,聘請科研院所專家進行中蜂養殖技術、業務強化培訓。

  鼓樓區聘請科研院所專家進行中蜂養殖技術培訓。鼓樓區扶貧辦供圖

  投入東西部扶貧協作中蜂產業發展資金、培育中蜂養殖技術服務能手、加強蜂源和蜜源保障的同時,鼓樓轄區上市企業永輝集團的加入,為打造中蜂全產業鏈注入強勁動能。

  甘肅岷縣永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自去年底投產後,就按照「公司+養殖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帶動更多農戶融入全產業鏈發展。一方面,向岷縣及周邊貧困戶收購蜂蜜近12萬公斤,另一方面,加工生產的蜂蜜已在永輝超市上架,擦亮岷縣「中國黃芪蜜之鄉」「岷縣蜂蜜」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的名片。

  岷縣永輝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總監楊玉喜介紹,「公司2020年計劃生產蜂蜜200噸,產值2000萬元,可帶動1200多戶蜂農增收。」

  「依託永輝規範的加工生產、強大的銷售網絡,藥蜜不但有了銷路保障,在生產環節也更注重品質,為岷縣中蜂養殖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打下基礎。」岷縣畜牧局蜂業辦主任梅絢說。

  如今,特色品種——中華蜜蜂的養殖已成為岷縣脫貧攻堅三大主導產業之一,數據顯示,該產業已累計帶動10571戶貧困戶穩定增收。

  找準「良方」,「苦藥材」種出「甜生活」

  岷縣是中國有名的道地中藥材主產區,境內盛產當歸、黃芪、紅芪、黨參等名貴中藥材238種,尤以「岷歸」馳名中外。不只蜂蜜產業,在素有「中國當歸之鄉」美譽的岷縣,中藥材這個「苦」產業也是脫貧致富之「良方」。

  然而,銷路問題一度成為當地藥材產業發展的「攔路虎」。

  「2018年我們剛來岷縣時,發現這裡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老百姓對市場不夠敏感。藥材質量好,但賣不去,影響群眾收入。」從福州市鼓樓區來岷縣掛職的幹部說。

  借力鼓樓與岷縣東西部扶貧協作,當地藥材瞄準了「福州市場」,並以此走出一片新天地。

  岷縣益農中藥材種植購銷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邱富文回憶,「2018年8月,福州市鼓樓區到岷縣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考察活動,自己立刻把握時機,在縣委縣政府對接下,益農合作社的中藥材打進福州市場。」

  當前,益農合作社在東西部扶貧協作政策與資金的幫扶下,通過「黨支部+合作社+電商+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合作社橋梁紐帶的作用,發展「訂單農業」,實現了從原產地種植、加工到全國終端市場銷售的目標,探索出了一條以中藥材為主的特色產業發展之路。合作社帶動周邊兩個鄉鎮11個行政村的456戶群眾「抱團發展」,其中貧困戶就有286戶。

  助力岷縣實現中藥材產業綠色發展和貧困戶可持續增收。鼓樓區扶貧辦供圖

  衝洗、精選、切片等中藥材初加工程序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在岷縣益農中藥材種植購銷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生產基地裡,如今,社員們分外忙碌。

  邱富文表示,近兩年,貧困群眾和合作社社員務工工資已累計發放70多萬元,並為166戶貧困戶分紅30多萬元,為貧困群眾脫貧摘帽奠定了堅實基礎。

  「造血」富民,菜地里舖出「致富路」

  今年夏天,岷縣麻子川鎮旋窩村的尹燕霞有了個新去處,在家門口就業,讓她掙錢顧家兩不誤,而這一切,得益於融川高原蔬菜發展有限公司的入駐。

  作為鼓樓岷縣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之一,融川高原蔬菜發展有限公司致力種植產量高、品質好的高原蔬菜。今年300畝高原蔬菜喜迎豐收,顛覆了「千年藥鄉」岷縣只能種藥材不能種蔬菜的傳統認知,產量高、品質好的高原蔬菜種植成為藥材倒茬期群眾增收的新選擇。

  融川高原蔬菜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林道興表示,公司已累計流轉土地數百畝,在去年花菜種植的基礎上,擴展了萵筍、芹菜、包菜等果蔬品種的種植規模,同時採取訂單模式,與合作社、貧困戶籤訂保底訂單收購合同。公司2019年勞務工資支出18萬多元,通過土地流轉和工資性收入,當地47戶貧困戶當年戶均增收3640元。2020年,通過栽苗、鋪膜、追肥、蓋花、裝車、打包、套袋等吸收貧困勞動力23人,人均可增加收入1.8萬元。

  鼓樓區扶持岷縣高原蔬菜種植項目。鼓樓區扶貧辦供圖

  不只為岷縣「輸血」,鼓樓更致力為當地「造血」。福州市鼓樓區因勢利導,將扶持岷縣發展高原夏菜產業,列入2020年鼓樓、岷縣東西部協作產業合作的重點項目,在專業合作社提升、基地基礎設施建設、貧困戶種菜補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時,對接超大集團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利用龍頭企業技術、資金、市場優勢,持續做大高原蔬菜種植規模,拓展日本、東南亞等國外市場。

  2020年,在花菜種植基礎上,基地擴展萵筍、芹菜、包菜等果蔬品種種植,同時採取訂單模式,與合作社、貧困戶籤訂保底訂單收購合同,提供種苗、田間技術指導及開展新菜品試種實驗,與浩豐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共建東西部扶貧協作扶貧車間,進一步升級「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經營模式,發揮帶貧集聚效應。

  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發展是脫貧之本。鼓樓區在對口幫扶過程中堅持從當地實際出發,大力扶持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激活岷縣特色產業發展,攜手奏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美麗交響曲。

相關焦點

  • 博湖:帕提曼的「甜蜜事業」
    作為博湖縣本布圖鎮新布呼村「帕提曼蛋糕店」的創始人,25歲的帕提曼不僅自己創業致富,還帶領同村的10多個姐妹一起學技術,生意紅火的糕點店成就了她們的甜蜜事業。
  • 獻縣縣委組織部:黨建引領「望聞問切+回診」五步法 為脫貧攻堅「開...
    獻縣縣委組織部:黨建引領「望聞問切+回診」五步法 為脫貧攻堅「開良方」 2020-04-16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甜蜜事業」:一張低調的王牌
    電影《蜜蜂總動員》劇照今天說一說雲南的甜蜜事業。
  • 貧困戶許賢勝「釀」出甜蜜好日子
    經過近2年的學習,許賢勝逐漸掌握了釀酒技術,釀出的酒又香又醇。今年年初,他把家中的倉庫整理出來,建鍋灶、砍柴火、買原料、跑市場添置釀酒機器……經過幾個月的籌備,3月24日,許賢勝的家庭酒坊正式開張了。上甄,倒入經過一個星期發酵的稻穀,再大火蒸半小時,純手工釀造的糧食白酒就流了出來。
  • 中藥材種出「脫貧良方」
    湖南省松齡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中藥材種植、生產、銷售及科研,為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今年,該公司在廉橋鎮總共種植了近2千畝地的中藥材,通過流轉老百姓的土地,再吸納老百姓到基地就業,助力脫貧攻堅。
  • 全面梳理長期未結案件 逐案「問診把脈開良方」
    全面梳理長期未結案件 逐案「問診把脈開良方」 2020-09-30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涼山深處,90後夫妻釀出「甜蜜事業」
    2014年,在成都開燒烤店的張曉騏,帶著女友何桂枝一起回到家鄉大涼山創業。兩人瞅準養蜂的「錢途」,四處拜師學藝,探訪100多位蜂農,走遍涼山州1379個村落,終於取得「真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養蜂專家。在張曉騏看來,不管是留在大城市打拼,還是回鄉創業,這並非什麼艱難的選擇題。「大城市機會和平臺更多,但總少了點歸屬感。
  • 「把脈」出行「痛點」,三級人大代表開出「治病良方」
    「把脈」出行「痛點」,三級人大代表開出「治病良方」 2021-01-08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八洞的「三鬼」:有了甜蜜的事業,還有了美滿的家庭
    在十八洞村精準脫貧工作隊的幫助下,龍先蘭學習養蜂技術,因地制宜發展養蜂產業,逐漸成為養蜂大戶。收穫事業的龍先蘭還收穫了甜蜜的愛情,脫貧又「脫單」。這讓我想起,以前龍隊長給我們講未來脫貧後的美好生活時,我們還不信。可事實證明,我們現在的生活比他當時講得還要好,真的。」龍先蘭說:「目前我在十八洞村自己投資了一個『遊樂谷』,遊客來了以後可以為他們提供吃、喝、玩一條龍服務,把『遊樂谷』經營好這就是我的下一個目標。」
  • 走進巴裡坤:東天山腳下的甜蜜事業
    1996年以來,中國石油持續不斷接力巴裡坤扶貧事業,先後派出17名掛職扶貧幹部,「戴帽督辦」項目實施,先後投入上億元資金,實施水利、衛生、醫療、助學、異地搬遷、飼草加工、牛羊育肥、甜瓜改良、技能人才培訓等70多個項目,帶動巴裡坤縣經濟建設駛入快車道,帶動當地哈薩克牧民脫貧致富。通過24年的艱苦努力,廣大農牧民過上了像哈密瓜一樣甜蜜的好日子。
  • 育才生態區抱安村脫貧戶張國輝:用雙手「釀」出甜日子
    育才生態區抱安村脫貧戶張國輝:用雙手「釀」出甜日子張國輝為檳榔打藥。「政策幫扶,讓咱們老百姓有底氣,勤勞才能過上好日子。「說起這幾年的變化,育才生態區抱安村脫貧戶張國輝感慨萬分,過去幾年,在村幹部和幫扶責任人的幫助下,張國輝靠著堅定的脫貧意志和勤勞的雙手,通過種植檳榔、冬季瓜菜等拼出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通過養殖蜜蜂,「釀」出了甜蜜新生活,並於今年獲得省級脫貧光榮戶的稱號,在大山裡樹起致富帶頭的「標杆」。
  • 密雲水庫邊的養蜂人 十一萬蜂群釀出「甜蜜的事業」
    七月下旬,在北京東北部燕山腳下,從業32年的「蜂二代」王全生和妻子在戶外勞作時,仍免不了「全副武裝」,養蜂這項事業於他們而言,痛也甜蜜。當下夫婦二人已經搖出了新一批的荊花蜂蜜,正等待賣個好價錢。
  • 開個精釀啤酒屋需要投資多少,這些必須考慮到!
    近兩年,「精釀啤酒」這個詞十分火爆,選擇「精釀啤酒」這個行業的創業者也越來越多,2019年全國門店數量同比增漲120%。作為一家專業精釀啤酒設備製造商,日常接待各地客戶諮詢問題最多的就是,每升啤酒的成本是多少?開個啤酒屋投資多少?今天就大家關心的問題為大家一一解答~!
  • 他每年帶著妻子週遊全國,為了一份「甜蜜事業」
    5月10日下午,開封市杞縣柿園鄉東王莊村村民薛二鋒掛掉手機,一邊固定著卡車上的蜂箱,一邊講起自己養蜂致富的「甜蜜事業」。「剛才給我打電話的叫王建軍,他和朱旺林、張金洲是我在湖南株洲放蜂時收的徒弟,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他們跟我學放蜂,都脫貧致了富,去年還合夥買了卡車,養了600多箱蜂,我去哪放蜂他們就跟著我到哪去。」
  • 陳秀英的甜蜜事業
    1月4日,贊皇縣養蜂協會會長、贊皇縣蕊源峰業董事長陳秀英做客《冀商傳奇》,讓我們一起品味她的甜蜜事業
  • 【團購】小花樣桂花釀&玫瑰釀 迄今為止最有格調的都市小酒!小酒怡情,不要貪杯哦!
    瓶標採用中國傳統緗色塑造金桂的秀逸傳統與時尚的結合,輕奢潮流12度剛剛好便可讓你陶陶然、微醺心窗洞開整個人放鬆起來,心情也跟著變好起來了桂香四溢>甜蜜羞澀的求婚日、幸福的結婚紀念日華麗的聖誕酒會..慢慢品來,讓桂花釀帶你感受生活的美工作的快節奏高壓力,有桂花釀舒緩放鬆下班回家的疲累,有桂花釀慰藉安撫事業生活的思考,有桂花釀觸發靈感閨蜜姐妹沙龍聚會,有桂花釀助興閒暇獨處時分,一杯桂花釀……一個人精緻的生活,享受桂花釀的悠閒梳洗一番,換件舒適的衣服來一場徹底的身心放鬆
  • 「窗口」看小康(61)丨深山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看文成如何讓蜜蜂成...
    「窗口」看小康(61)丨深山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看文成如何讓蜜蜂成百姓的「空中銀行」 2020/12/08 16:21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遊歷 瀏覽:686
  • 萬州後山鎮:提高技術養殖中蜂 共同釀出「致富蜜」
    當天,馬槽村舉行了現場分紅暨股東大會,入股專業合作社的38戶村民,全都領到了自發展該產業來的第二次分紅,大家的臉上樂開了花。馬槽村四組村民黃關洪是因災致貧的貧困戶,一直在外面打零工的他,於去年上半年跟隨合作社蜂場學習養蜂技術,同時他也入了2股。經過近一年的學習,自己的中蜂養殖技術逐漸嫻熟,養殖規模由20群已發展到現在的40餘群,著實從一個「菜鳥新人」變成了如今的養蜂「土專家」。
  • 佛教:煩惱痛苦時,心中牢記這個良方,自然心開意解!
    像這樣,把生活中的一切都看成是夢,夢中的感情、夢中的家、夢中的工作、夢中的事業、夢中的財富、夢中的名譽,儘管過夢中的生活,不往心裡去,不把這些放在心上,這就成了放下執著。看破放下,不容小覷,喝的都是茶,來的都是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減輕實執痛苦的良方」。了知一切事物只是空性的如幻顯現,是我們減輕實執痛苦的良方。
  • 藥材種植「種」出脫貧「良方」
    鯉魚村是貧困村,為實現2019年脫貧摘帽目標,該村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扶貧產業。2018年10月經過多次實地考察論證,鯉魚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以及幫扶單位合力引進遂寧市安居啟華合作社到鯉魚村發展種植中藥材白芷,並與合作社籤訂保底價回收合同,隨後發動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了70餘畝,經過精心管理,白芷喜獲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