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片名:The Lord of The Rings - The Two Towers - Special Extedded Edition
中文譯名:指環王Ⅱ·雙塔奇兵·加長版
其它譯名: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加長版(中國香港 / 中國臺灣)
上映時間:2003-04-25(中國內地|劇場版)
2002-12-18(美國|劇場版)
簡介:人類及精靈的聯盟遭到破壞,但摧毀魔戒的艱巨任務一定要繼續。為了找到魔多,佛羅多和山姆必須把他們的命運交給咕嚕。薩魯曼的大軍正在逼近,聯盟的倖存者和其他來自中土的人類和生靈嚴陣以待,以應對薩魯曼大軍。魔戒之戰即將開始。《指環王2:雙塔奇兵》榮獲包括最佳影片在內的六項奧斯卡®提名。
主演:伊利亞·伍德…………霍比特人:弗羅多·巴金斯
伊恩·麥克萊恩………灰袍巫師:甘道夫
維果·莫特森…………遊俠:阿拉貢
奧蘭多·布魯姆………精靈:萊格拉斯
約翰·裡斯·戴維斯…矮人:金靂(& 配音:樹胡)
西恩·奧斯汀…………霍比特人:山姆
安迪·瑟金斯…………咕嚕(動作捕捉)
多米尼克·莫納漢……霍比特人:梅裡
比利·博伊德…………霍比特人:皮聘
伯納德·希爾…………洛汗國王:希優頓
米蘭達·奧託…………洛汗國公主:伊歐玟
卡爾·厄本……………洛汗國將軍:伊歐墨
約翰·諾伯……………剛鐸國攝政王:迪耐瑟
肖恩·賓………………剛鐸國攝政王長子:博羅米爾
大衛·文翰……………剛鐸國攝政王次子:法拉米爾
布拉德·道裡夫………巧言:葛力馬
雨果·維文……………精靈:愛隆王
麗芙·泰勒……………愛隆王之女:阿爾溫
克里斯多福·李………白袍巫師:薩魯曼
克雷格·帕克…………精靈援軍首領:哈爾達
薩拉·貝克……………黑暗魔君:索倫
導演:彼德·傑克遜 原著:J·R·R·託爾金
第75屆(2003)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視覺效果:吉姆·瑞吉爾、蘭德爾·威廉·庫克、喬·萊特瑞、艾力克斯·豐克
最佳音效剪輯:邁克·霍普金斯、伊桑·范德萊恩
最佳影片(提名):巴裡·M·奧斯本、彼得·傑克遜、弗蘭·威爾士
最佳剪輯(提名):邁克·霍頓
最佳音響(提名):邁克·亨吉斯、哈蒙德·匹克、克里斯多福·博伊斯、麥可·斯曼內科
最佳藝術指導(提名):格蘭特·梅傑、丹·漢納、艾倫·李
大陸正版為「全區碟」、適用於任何播放環境
華納兄弟家庭娛樂公司 提供版權
中國數字文化集團有限公司 出版
地球娛樂(北京天樂浩世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總經銷
ISBN 695-4-8361-3481-8
國權像字29-2009-0608號
新出像進字(2009)591號
光碟配置:BD50×6
光碟容量:
正片片長:Disc1:1:46:39
Disc2:2:08:50
合計:3:55:29
* 對比參考國版BD劇場版:2:59:24
編碼格式:MPEG-4 AVC / 1080p / 24 fps
畫面比例:2.40:1
原聲音軌:英語(DTS-HD Master Audio 6.1)
英語評論1(Dolby Digital 2.0 / 192 kbps)
英語評論2(Dolby Digital 2.0 / 192 kbps)
英語評論3(Dolby Digital 2.0 / 192 kbps)
英語評論4(Dolby Digital 2.0 / 192 kbps)
中文音軌:無
其它音軌:波蘭、泰
* 共7條音軌
原文字幕:英文(正片|聽力障礙輔助)
英文(評論人姓名及職位1)
英文(評論人姓名及職位2)
英文(評論人姓名及職位3)
英文(評論人姓名及職位4)
英文(說明)
中文字幕:繁體中文(正片|臺灣國語風格)
繁體中文(正片|香港粵語風格)
繁體中文(評論1|臺灣國語風格)
繁體中文(評論2|臺灣國語風格)
繁體中文(評論3|臺灣國語風格)
繁體中文(評論4|臺灣國語風格)
其它字幕:韓(正片、評論1、評論2、評論3、評論4)、捷克、希伯來、波蘭(正片、說明)、羅馬尼亞、泰(正片、說明)
* 共24條字幕
Commentaries
評論音軌
The Director and Writers
評論音軌1:導演和編劇
彼得·傑克遜(導演 / 編劇 / 製片人)
弗蘭·威爾士(編劇 / 製片人)
菲利帕·鮑恩斯(編劇)
The Design Team
Richard Tarlor(Weta Workshop Creative Supervisor)
Tania Rodger(Weta Workshop Manager)
Grant Major(Production Designer)
Alan Lee(Conceptual Designer)
John Howe(Conceptual Designer)
Dan Hennah(Supervising Art Director / Set Director)
Chris Hennah(Art Department Manager)
評論音軌2:設計團隊
理察·泰勒(威塔工作室創意總監)
唐亞·羅傑(威塔工作室經理)
格蘭特·梅傑(美術指導)
阿蘭·李(概念設計師)
約翰·豪(概念設計師)
丹·漢納(美術總監 / 布景設計師)
克裡斯·亨納(藝術部經理)
The Production / Post-Production Team
Barrie M.Osborne(Producer)
Mark Ordesky(Executive Producer)
Andrew Lesnie(Director of Photography)
Mike Horton(Editor)
Jabez Olssen(Additional Editor)
Rick Porras(Co-Producer)
Howard Shore(Composer)
Jim Rygiel(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Joe Letteri(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Ethan Van der Ryn(Supervising Sound Editor)
Mike Hopkings(Supervising Sound Editor)
Randy Cook(Weta Animation Designer & Supervisor)
Christian Rivers(Previsualisation Supervisor)
Brian Van't Hul(Visual Effects D.P.)
Ales Funke(Visual Effects D.P.)
評論音軌3:製作 / 後期製作團隊
巴裡·M·奧斯本(製片人)
馬克·奧德斯基(執行製片人)
安德魯·萊斯尼(攝影總監)
邁克·霍頓(剪輯)
賈貝茲·奧爾森(附加剪輯)
瑞克·波拉斯(聯合製片人)
霍華德·肖(配樂)
吉姆·瑞吉爾(視覺效果總監)
喬·萊特裡(視覺效果總監)
伊桑·范德林(聲音編輯總監)
邁克·亨吉斯(聲音剪輯總監)
蘭德爾·威廉·庫克(威塔視覺特效設計師兼總監)
克裡斯蒂安·裡弗斯(視覺特效藝術總監)
布萊恩·范特胡爾(特效攝影師)
艾爾斯·芬克(特效攝影師)
The Cast
評論音軌4:演員
伊利亞·伍德(霍比特人:弗羅多)
西恩·奧斯汀(霍比特人:山姆)
約翰·裡斯·戴維斯(矮人:金靂 / 配音:樹胡)
比利·博伊德(霍比特人:皮聘)
多米尼克·莫納漢(霍比特人:梅裡)
奧蘭多·布魯姆(精靈:萊格拉斯)
克里斯多福·李(白袍巫師:薩魯曼)
肖恩·賓(剛鐸國攝政王長子:博羅米爾)
伯納德·希爾(洛汗國王:希優頓)
米蘭達·奧託(洛汗國公主:伊歐玟)
大衛·文翰(剛鐸國攝政王次子:法拉米爾)
布拉德·道裡夫(巧言:葛力馬)
卡爾·厄本(洛汗國將軍:伊歐墨)
約翰·諾伯(剛鐸國攝政王:迪耐瑟)
克雷格·帕克(精靈援軍首領:哈爾達)
安迪·瑟金斯(咕嚕)
碟一彩蛋:2003年MTV電影獎「最佳虛擬表演獎」獲得者「咕嚕」(02:55|DVD 480p畫質)
英語
繁體中文(臺灣國語風格)
繁體中文(香港粵語風格)
官方包裝圖片
實物包裝圖片
(更多「實物圖片參考」請點擊這裡)
劇加版、加長版封面對比
封面
封底
中脊
盤盒內
碟一
碟二
「劇場版 vs 加長版」畫面對比
(上:劇場版 / 下:加長版)
第一組:片名
第二組:正片1
第二組:正片2
導航菜單
碟一主菜單
碟一:語言-音軌
碟一:語言-字幕
碟一:分段選擇(段落名稱處標有「*」的為全新片段、「**」的為包含擴展內容的片段)
碟一:特別收錄:評論音軌1(導演和編劇)
碟一:特別收錄:評論音軌2(設計團隊)
碟一:特別收錄:評論音軌3(製作 / 後期製作團隊)
碟一:特別收錄:評論音軌4(演員)
碟一:特別收錄-彩蛋入口(若停在主菜單位置不動,一段時間後也會自動進入彩蛋播放)
碟二:初始菜單
碟二進入主菜單前的過場畫面
碟二主菜單
彩蛋截圖
(所有彩蛋均為「DVD 480p」畫質)
導演: 彼德·傑克遜
碟一彩蛋:2003年MTV電影獎「最佳虛擬表演獎」獲得者「咕嚕」(02:55|DVD 480p畫質)
* 演員、導演「安迪·瑟金斯」,他通過配音和動作捕捉方式飾演「咕嚕」
正片截圖
指環王
雙塔奇兵
書接上文:「魔戒遠徵隊」在白袍巫師「薩魯曼」的阻劫之下,無奈改行地下通道「摩瑞亞礦坑」。在那裡,他們遭遇了強敵——遠古炎魔。為了對抗炎魔,灰袍巫師「甘道夫」與炎魔一同落入深淵……
為避免更多犧牲,霍比特人「弗羅多」決定獨自上路銷毀「至尊魔戒」。此舉被同伴「山姆」發現,山姆執意陪在弗羅多身邊。可惜剛過了河,二人就在石堆「迷宮」中迷路了,一連幾日都走不出去
此時,一路跟著「魔戒」而來的小怪物「咕嚕」終於現身。他在深夜摸到弗羅多身邊,打算竊取魔戒,但弗羅多和山姆早有防備,二人合力擒住了他。山姆用精靈女王「凱蘭崔爾」送他的「精靈繩子」套住了咕嚕,使其無法逃脫
咕嚕經受不住精靈繩子的折磨,發誓效忠魔戒的現任主人 —— 弗羅多,並願意帶領二人前往「魔多」。在咕嚕的帶路下,二人終於走出迷宮,來到了荒無人煙的大沼澤,沼澤盡頭的山後便是銷毀魔戒的必經之處、索倫邪眼掌管的 —— 魔多
雙塔之一:位於「艾辛格」的「歐散克塔」
艾辛格的主人是白袍巫師「薩魯曼」,他正通過水晶球與「雙塔聯盟」的另一端取得聯繫
而另一端正是「巴拉多塔」上的「索倫邪眼」
雙塔聯盟的陰謀是:各自派兵攻打就近的「凡人國」。薩魯曼從艾辛格發兵進攻洛汗國、索倫從魔多發兵進攻剛鐸國。薩魯曼率先出擊,他先派半獸人軍隊攻擊了「洛汗國」的小村莊,眾村民只好逃向洛汗王都「伊多拉斯」。洛汗王子「希優德」在與半獸人的戰鬥中身受重傷、奄奄一息
在白袍薩魯曼的魔法蠱惑下,洛汗國王「希優頓」被完全控制,薩魯曼還派手下「巧言:葛力馬」伴隨在希優頓身邊,肆機瓦解洛汗國
葛力馬一直垂涎洛汗國王的侄女、公主「伊歐玟」的美貌
在葛力馬的設計下,國王希優頓籤屬了本國大將「伊歐墨」(伊歐玟的哥哥)的放逐令,將伊歐墨和他的一隊人馬驅逐至洛汗國外。在離開國境的路上,伊歐墨恰巧遇到了押送「梅裡 & 皮聘」回艾辛格的獸人小隊,不由分說,伊歐墨帶領一眾驃騎全殲了辭人
不久後,一直在後苦苦追趕的「三人組」(凡人:阿拉貢、精靈:萊格拉斯、矮人:金靂)遇到了剛結束戰鬥的伊歐墨。「阿拉貢」在得知伊歐墨沒留活口後很是懊惱。伊歐墨送給阿拉貢等三人兩匹馬,以快速趕往戰場、但也勸他們不要心存希望
阿拉貢、萊格拉斯、金靂三人來到了獸人的屍堆旁,並未發現霍比特人(梅裡 & 皮聘)
原來「梅裡」和「皮聘」借著矮小靈活的身軀,趁亂躲進了戰場旁的森林
這裡是「法貢森林」,掌管這裡的是年紀最長的樹人,名為「樹胡」(港臺譯:樹須|下圖為「加長版」獨有畫面)
跟隨霍比特人的足跡,阿拉貢等三人也進入了法貢森林。在聽到樹林中的異常聲響後,矮人「金霹」緊張的舉起了戰斧
此前被放逐的伊歐墨已提醒三人,邪惡的白袍巫師薩魯曼最近經常在附近出沒。所以當三人在樹從中發現「白袍」身影時,立即發動了攻擊。可他們的攻擊被白袍人輕鬆擋下
白光漸去,露出一張無比熟悉的臉。在地下勇鬥「炎魔」之後,灰袍甘道夫獲得了重生 —— 並升格為更高法力的「白袍巫師」!
老友重逢,來自幽暗森林的精靈神射手「萊格拉斯」也倍感欣慰
與此同時,咕嚕帶領弗羅多、山姆成功穿越大沼澤,來到了魔多的入口「黑門」之外。可惜這裡有重兵把守,根本無法進入。遂咕嚕提出帶二人走另一條小路,那條路可繞過黑門、直接進入魔多
在白袍「甘道夫」的帶領下,一行四人來到了洛汗王都「伊多拉斯」
在王宮之內,金靂打倒了巧言葛力馬。已提升法力的「甘道夫」終於擁有了可與操控洛汗國王的「薩魯曼」一較高下的實力!
在甘道夫的幫助下,洛汗國王「希優頓」終於擺脫了薩魯曼的控制,當他再次拿起寶劍時感慨萬千,國王尤在,其子(繼承人)卻已不治身亡
在阿拉貢的阻止下,希優頓並沒有殺掉葛力馬,而是放逐了他。葛力馬逃回艾辛格、並給薩魯曼帶去了信息:北方遊俠帶著奇怪的「戒指」,它象徵著「剛鐸國」的皇族身份(下圖為「加長版」獨有畫面)
在得知「薩魯曼大軍」即將出兵洛汗國的消息後,甘道夫勸希優頓國王正面迎敵。而希優頓深知自身實力不足以對抗大軍襲擊,遂決定率眾退守「聖盔谷」。甘道夫早已料到躲避並不會免受攻擊,只能被動挨打,他騎上米亞拉斯神駒「影疾」奔向北方搬請救兵
在洛汗百姓隊伍行進聖盔谷途中,遇到了薩魯曼派來的「狼騎士」狙擊小隊。洛汗士兵慌忙應戰,死傷慘重,北方遊俠「阿拉貢」也在此戰中跌落懸崖、不知所蹤
與此同時,咕嚕帶著弗羅多、山姆也在行進之中。二人睡覺之際,也是咕嚕「人格分裂」之時。原來咕嚕的前身也是霍比特人,名叫「史麥戈」。在為了搶奪魔戒而殺死好友之後,史麥戈逐慚墮落為咕嚕,但內心中,史麥戈的人格一直都在,且與咕嚕共用同一軀殼,所以「二人」經常對話,膽小怯懦的史麥戈經常敗給強勢陰險的咕嚕。但在主人弗羅多的呵護下,史麥戈人格逐漸佔據上峰,這一晚,史麥戈再次出言驅逐咕嚕,沒想到竟然成功了!現在咕嚕已不再說話,僅剩史麥戈「一個人」~~
弗羅多三人在路上遇到給黑暗魔君索倫增援的軍隊,他們的主打武裝是 —— 猛瑪象!
弗羅多、山姆被暗藏在野的一支人類小隊擒獲
在「瑞文戴爾」,美麗的精靈「阿爾溫」一直思念著男友「阿拉貢」
其父「愛隆王」勸他放棄這段感情
因為就算一切如願,阿拉貢順利回歸王位,做為凡人,他的壽命依然有限,而精靈長生不老,所以阿爾溫註定要面臨無法承受的國王逝世後的歲月……
聽到父親的勸告,阿爾溫終於不再固執,跟隨精靈隊伍,擬出海遠離中土世界
洛汗國王希優頓帶著殘餘兵力到達「聖盔谷」,這裡依山而建,天然易守難攻,同時也是洛汗國退無可退的最終戰場
薩魯曼的獸人大軍足有萬人,他們從艾辛格出發,前往洛汗國的聖盔谷城堡作戰
洛汗國已故王子「希優德」的戰馬「布裡哥」在小溪邊上發現了墜落山涯的「阿拉貢」並將其救起、帶往聖盔谷。路上,阿拉貢也發現了薩魯曼的大軍之眾,遠非我方能敵
「雙塔」同盟的「索倫魔眼」正在醞釀另一場攻擊
它瞄準的是「剛鐸」 —— 人類最後的自由國土
被人類劫持的霍比特人:弗羅多 & 山姆
劫持弗羅多的人類小隊由「法拉米爾」帶領,他是剛鐸宰相兼攝政王的次子,「魔戒遠徵隊」首位犧牲戰士「博羅米爾」的親弟弟
回顧以往,「博羅米爾」幫助法拉米爾重奪失守的剛鐸「奧斯吉力亞斯城」(下圖為「加長版」獨有畫面)
剛鐸攝政王「迪耐瑟」亦前來慶賀,並暗中給博羅米爾下達任務,讓其到瑞文戴爾參加「愛隆會議」,與精靈、矮人們共同商討處置「至尊魔戒」的問題。迪耐瑟一直想將魔戒據為己有(下圖為「加長版」獨有畫面)
洛汗國「聖盔谷」城堡外,薩魯曼的獸人大軍已達、戰爭一觸即發
洛汗國自有士兵不是老人就是孩子,武力堪憂
還好在關鍵時刻,精靈戰隊前來增援。帶隊的「哈爾達」向洛汗國王「希優頓」傳達了瑞文戴爾「愛隆王」的信息:精靈和人類曾結為同盟,我們在很久以前並肩作戰,所以這一次,我們要來幫你們!
「聖盔谷大戰」爆發!根據巧言葛力馬帶回的信息,強獸人帶著火藥對聖盔谷的城牆薄弱點(排水口)進行了自殺式襲擊,堅硬的城牆應聲而破
「精靈」與「獸人」在城牆口短兵相接
洛汗國不敵,號令撤至內城。精靈領隊「哈爾達」在撤退過程中,被強獸人殺害
絕望之際,國王希優頓率領阿拉貢、萊格拉斯等人視死如歸,騎上戰馬做最後的衝鋒,寧戰死沙場、絕不困死城中
戰至破曉,遠方一騎白袍帶回了希望
和白袍巫師甘道夫一同歸來的,正是曾被放逐的洛汗國將軍「伊歐墨」和他的人馬
拯救洛汗國、拯救國王!
「皮聘 & 梅裡」施巧計,「樹胡」終於發現了薩魯曼對法貢樹林所作的惡行,一怒之下,樹胡帶領一眾樹人,對「艾辛格」發起總攻。城內空虛的艾辛格面對強大的樹人毫無還手之力,就此淪陷
在強兵援助下,洛汗國大敗薩魯曼大軍!獸人殘餘兵力逃進法貢森林,等待它們的無非是另一場審判(下圖為「加長版」獨有畫面)
在大戰之初,矮人「金霹」就吵著要和精靈「萊格拉斯」比賽殺敵數量,大戰結束後二人總結戰績:精靈殺敵42、矮人殺敵43,金霹以微弱優勢取勝(下圖為「加長版」獨有畫面)
艾辛格被攻破,好吃成性的霍比特人在薩魯曼的儲物室內發現了很多珍藏食品,甚至還有來自他們老家夏爾國的高檔菸草!(下圖為「加長版」獨有畫面)
在剛鐸國的奧斯吉力亞斯城,弗羅多終於直面了騎著惡龍的「戒靈」
恍惚間,弗羅多再次將手指伸向至尊魔戒,只要戴上,索倫的魔眼就會立刻發現他。千鈞一髮之際,山姆救下了弗羅多。這一切都被一旁的「法拉米爾」看在眼裡,他終於相信了其兄「博羅米爾」被魔戒蠱惑一事,遂決定放棄將魔戒帶給攝政王父親的機會、放弗羅多一行人繼續前行、銷毀魔戒。這是法拉米爾一生中做出的最偉大決定。因為魔戒一心想回到人類手中,畢竟只有人類最易蠱惑,只要法拉米爾奪得魔戒,中土世界就會淪陷……
在法拉米爾審問咕嚕期間,小怪物咕嚕的邪惡人格再次甦醒。他欲將弗羅多帶上另一條路原來是另有所圖
魔多正在崛起,索倫蓄勢待發,成敗在此一舉!一切只看弗羅多一行能否成功完成銷毀魔戒的使命 —— 第二部完
碟一:BDinfo
碟二:BDinfo
IMDb_技術規格
第一部《護戒使者》的「小人書|正片截圖」我用了43張圖、而這次的《雙塔奇兵》竟然用了62張,因為從這部開始,故事的主線分成了兩條:一條對應弗羅多、山姆、咕嚕的魔戒銷毀之路;一條對應甘道夫、阿拉貢等人帶領的對抗魔軍之戰。再觀反派一方,「雙塔聯盟」指的是魔君索倫和白袍巫師薩魯曼的同盟,他們也是兵分兩路。在第二部電影中,主要講的是薩魯曼大軍和人類洛汗國的聖盔谷之戰。索倫攻擊剛鐸只是略佔筆墨,還未達重點。所以雖然電影主線只有兩條,但涉及的人物卻很多,簡單一數都有六波人馬:一是弗羅多、二是甘道夫和阿拉貢、三是洛汗國希優頓、四是剛鐸國法拉米爾、五是梅裡、皮聘與法貢森林的樹人、六是艾辛格的薩魯曼。魔多的索倫戲份較少,都可不列入其中,所以能用62張圖把第二部的故事線、人物關係羅列清楚已盡我最大努力啦~~~當然,這些對已經看過「加長版」的小夥伴們用處不大,頂多能待久許之後的溫故時用,所以它主要是寫給沒看過《指環王》系列電影或沒看過「加長版」的同學們看滴~~~
需要對《指環王》系列不了解的小夥伴們普及一個常識:《指環王》三部曲是「連續劇」、不是系列劇,所以它不能只看一部,您只能選擇要麼不看,要麼看全套,否則故事不完整。這和當前流行的電影宇宙不是一回事,雖然MCU連著看更加有趣,但每部電影都是有頭有尾的,單獨看損失的信息量並不大(《復聯3、4》除外),《指環王》是真不行。另外,看「劇場版」(影院公映版)又不如看「加長版」,因為時長所限,劇場版剪掉了很多原本有用的信息。比如「阿拉貢」的人種及年齡問題在劇場版中就被完全刪除了。在「加長版」中觀眾可知:阿拉貢今年87歲,是登丹人種(努曼諾爾人的後裔),他曾與希優頓國王的父親一起戰鬥,當時希優頓還只是個孩子。所以雖然希優頓看起來已近老年、阿拉貢還是壯年,但論年齡,阿拉貢至少是希優頓叔叔輩的。還有金霹自言女矮人長鬍子、皮聘和梅裡在法貢森林裡喝到了神奇增高水以及戰後打掃戰場時發現了薩魯曼的儲物室等有趣內容都未在劇場版中收錄,甚至連最重要的「聖盔谷大戰」的結局都被劇場版刪掉了。而在「剛鐸國」的支線裡,第一部犧牲的「博羅米爾」與劇場版第三部才出現的攝政王「迪耐瑟」都在第二部「加長版」中登場了,所以如果您還沒看過「加長版」《指環王》,那就是沒看過本套史詩電影的完整版。「加長版」的故事講得更細緻、細節交待的更清楚。根據時間計算《雙塔奇兵》的加長版比劇場版長了「56分鐘」。在影碟配置方面,「第二部」與「第一部」幾乎雷同,音軌、字幕配置一模一樣。但參加「評論音軌」錄製的人,除了第一條評論的「導演、編劇三人組」外,其餘三條均有人員變動,其中變化最大的當屬第四條「演員評論音軌」,雖然第一部中的甘道夫和阿爾溫沒有參與,但這次又增加了8名演員,所以第二部的演員評論音軌多達16人參加錄音。也不知他們是分著錄的還是一起錄的,這要是全員都座在同一錄音棚裡那可真是夠擠的。這一部中只有「碟一」內置了「彩蛋花絮」,碟二沒有,《雙塔奇兵》的碟二也是套裝六碟中唯一沒有彩蛋的一張碟。不過這個彩蛋也是在DVD碟中直接移植過來的,所以畫質只能達到DVD水準,但趣味性很不錯,非常值得一看。在「劇場版」與「加長版」的BD畫面對比環節,可以看到劇場版「第二部」的畫質比「劇場版」第一部有明顯提升,但個人感觀,「劇場版」第二部的畫質還是比不過「加長版」第二部。只是不知為何,「加長版」的畫面左右各有一條細細的黑邊。在做「正片截圖」時,出於美觀,我把左右的小黑邊裁掉了,但在「畫面對比」環節我保留了左右「黑邊」原貌。好了,《雙塔奇兵》的「加長版」碟報就到這裡,下回我們將迎來系列大結局《王者無敵》,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影碟機:OPPO UDP-203
影碟機:SONY BDP-S5500
投影機:SONY VPL-VW368(4K視頻投影機、支持HDR10)
投影幕:JK HD-W2 MK III 105寸畫框幕(經科白塑幕)
視頻線:高登尚4K HD-V1000 HDMI 2.0a/b線 (1米、10米)
功 放:YAMAHA RX-V3081
音 箱:7.2.4
主 箱:萬登庭2Ce
中 置:萬登庭VCC-1
環 繞:何氏H9(落地箱)*4
天 空:安橋SKH-410(B)*4
低音炮:何氏TA100+好萊塢SW10
本文首發日:2020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