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上這段話比較火「少聽成功者的名言,多聽失敗者的經歷。」這句話是不無道理的,我有一位95後的朋友小範,他去年畢業,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才上了幾個月的班,臨近過年,他卻提出了辭職。今天就來聊聊職場那點事兒!
95後小範的自述
小範畢業後,從事教育工作,和大家一樣過著「披星戴月」的生活,從他口中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好累,我想退休,再也不能快樂了。」甚至有一次聽他說「每個月都流一次鼻血,比女孩子來大姨媽都準。」我聽後是又想笑又心酸,可見每行每業都有「難念經」。
抱怨始終是歸抱怨,只是為了減壓,他也沒有想過要放棄,希望能夠堅持一年,哪怕半年也好。直到12月21號,他提出辭職,是怎麼回事?我們以人為鏡,明得失。
與同事相處,有妙招
小範與同事小李是大學社團認識的,小範因欣賞小李的才華,把他當成朋友。有一次小李收到領導批評,小範第一時間去安慰開導。
不久,小範受到領導當眾針對,小李採取不殃及自身的隔岸觀火策略,這讓小範傷心不已,聽故事只是需要幾分鐘的時間。
經歷故事需要幾天的時間,消化故事可能需要幾個月。有一種傷感就做「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終人」
因此,總結第一條職場至理「不要把同事當成朋友,否則會為自己的愚蠢買單。」
小範聽入職的,老員工們八卦「同事小張在辦公室吐槽領導老楊,被有心人小謝聽後就向領導老楊打小報告,以此獲得青睞,老楊便一度想辭掉小張,要不是小張業務水平在線,早就收拾東西走人了。」
因此,總結第二條場至理是「要慎獨,有些人擅長無中生有,更何況你有自己的小尾巴,這就給人可乘之機。」
與領導交談,有妙計
前面說到小範離職,除了他自身性格單純,說話直來直往之外,在與領導相處交談他也觸碰了「雷區」。
總結經驗來說:
第一,在與上司相處時,大部分的領導喜歡下屬用敬語對自己,以顯示自己的「地位」。
第二,在做事工作方面,勤奮不一定會受到青睞,有眼力見,絕對不會遭人白眼。
第三,沒自我,在職場絕對忠誠,就會被碾壓得粉碎,要學會自我保護。這是三點當中最重要的一點。
總結
得意時要看淡,失意時要看開。得意時,不忘形,宜淡然;失意時,不變形,宜泰然。成功時,不輕狂,宜超越;失敗時,不灰心,宜立志。
不論得意失意,切莫大意;不論成功失敗,切莫止步。志得意滿時,需要的是淡然,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失意落魄時,需要的是泰然,給自己覓一條出路。
人生無常,有得意,有失意,想要快樂,那麼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時常看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少把心思放在你失去的東西上。
生命裡真正要緊的,並不是這個世界從你的身上奪走了什麼,而是你打算如何去利用你還剩下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