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封辭職信火了:90後的職場沒有宮鬥,只有不伺候

2021-02-19 武志紅

來源:槽值(caozhi163)

微博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千奇百怪的辭職報告合集:

從最初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到後來更直白的:「領導,你這麼點錢,我很難辦事啊。」

昨天,又一封辭職信在網上火了。

一個杭州女孩列出了自己辭職的七大原因:

「沒時間交男友,看電影還要看好時間,下午場晚上21:00前到店。

沒時間旅遊,去個韓國,訂好了機票,公司卻說讓退票。

沒有加班工資,上班無期限。

別人請假,自己逢年過節要在崗留守。

做不到趨炎附勢、溜須拍馬、左右逢源。沒有朋友,維護公司利益得罪人 ,連逛個街的人都沒有。

沒有前途,開業時營業額70多萬,現在只有10左右,見證過你的輝煌,也見證了你的衰退,無人管理,無人經營。

不想混日子了,很多員工現在都是混日子,我還沒到混日子的年紀,沒法安逸。」

來源:杭州日報

拿著一成不變的低薪,忍受著不合常理的加班,在公司待了快六年,她終於決定走出來。

然而比起她,還有許多年輕人在「裸辭」這件事上,表現得更為果斷。

前不久,領英發布的一項數據統計顯示:

70後職場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離職時間是四年以上,80後是三年半,90後是19個月,而95後,只有7個月。

「一言不合,抬腿就走」,成了一部分年輕人的職場現狀。

他們似乎是鐵了心要把「天不怕地不怕,一個不順心就炸」演繹到底。

這種「大膽叛逆」令部分人感到困惑。

知乎上有人提問「為什麼現在的90後都不願意討好領導了?」

四千多個回答裡,幾乎所有人都對這件事表示了贊同。

1

賺錢重要,舒心更重要


  在《瓦爾登湖》裡有過這樣一句話:

「知道自己知道什麼,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這才是真正的知識。」

不少90後正在一點點變成這種「知道青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明確職場中的目標定位。

9.2分韓劇《未生》中,職場新人張百基對前輩安排的瑣碎雜務十分不滿。

他直接找到對方提出質疑和需求。

對張百基而言,「幹雜務」並不是自己追求的職業目標,與其一直默默無聞,不如讓領導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

他的身上有很多90後職場新人的影子:大學畢業,各方面能力都不錯,心氣頗高,總想「搞事業」……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再盲目迷信領導的權威。

有問題就直接溝通,哪怕最後事實證明自己是錯的,也不願因為擔心得罪領導而遮遮掩掩、耽誤時間。

平等是很多年輕人遵循的職場黃金法則。

對他們而言,領導和自己只有職位上的區分,沒有人格上的差別。

他們拒絕「卑躬屈膝、討好領導」,也不待見同事巴結上司。

在《90後洞察報告》裡,有將近一半的90後表示,自己最無法接受的同事類型就是「愛討好上級」。

來源:《90後洞察報告》

忙著賺錢已經夠累了,至於「宮鬥」,他們真的不願花時間。

錢是重要,但有時候,舒心也很重要。

2

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被討好

對年輕人來說,討好領導的性價比越來越低。

更何況,有時遇上「奇葩」的公司和領導,連尊重都覺得不值。

近幾年,大公司「過勞死」的人不在少數。

熱衷於無限度地「壓榨」員工,有的領導還時不時「突發奇想」。

成都一家公司為了「鍛鍊」員工的推銷能力,讓員工說服路人請自己喝水,然後再將路人給自己買的水以高於3倍的價格賣給別人。

給幾名推銷員買水的路人發現真相之後覺得十分寒心:自己毫無雜質的善意,到頭來只然是「訓練的工具」。

被迫接受這種「鍛鍊」的員工也無奈表示:的確覺得「很尷尬「。

面對質疑,公司的負責人淡定回應:「只是想要培養新員工與陌生人交流的能力。」

鼓勵自己的員工明目張胆地利用他人的善良,這種令人尷尬的「銷售培訓」,不得不讓人對公司領導的價值觀產生懷疑。

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總愛借著「鍛鍊員工」和「促進團隊和諧「的名頭,提出各種「奇葩」制度和要求的領導,還有很多。

老闆不走就不能下班,周末必須參加公司團建,必須幫忙訂外賣和取快遞、吃飯絕對不能單獨一個人吃……

令人不適的規定背後,是年輕人們無法苟同的三觀。

讓年輕人們感到無奈的,還有那些格外喜歡「賣弄」資歷的領導。

「我很歡迎您向我分享您的經驗,因為您是前輩,您的經驗一定會對我有幫助。但請您不要同一件事重複一千遍。」

韓寒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我最討厭的幾句話》。

他說自己最討厭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如今的年輕人,對這句話的厭惡更深。

一篇名為《領導痛批95後下屬》的文章在網絡上火爆一時,擺出了多條「勸誡」。

部分認同之餘,也有人對一些地方提出質疑。

例如,其中有一條說:「不要問我那麼多為什麼,因為你的判斷力不可能超過我。」

但如果交代事情的時候不肯多花一點時間說清楚說明白,反而讓下屬去「猜測著」辦事。

事情辦砸了,又回過頭否定下屬的能力。

浪費的是雙方的時間和精力。

對權威和經驗過分強調的背後,其實是對能力的輕視。

現在的90後,不會盲目相信資歷經驗這一套。

就像韓寒在文中總結的:「畢竟資歷是用來做事的,不是用來壓人的。」

大多數90後是在網際網路時代中長大的,網際網路的自由與開放,讓他們更加抗拒人格上的不平等。

2016年,某職業網站發布的 「90後職場肖像」報告顯示,「對員工的尊重 」,是90後選擇就業單位的最主要參考因素。

來源:中國日報網

「感受不到尊重」,是越來越多的90後選擇離職的原因之一。

掛著領導的頭銜,卻沒有領導該有的樣子。

總是躲在領導殼子裡「耀武揚威」,這樣的領導,只會敗光下屬的好感。

3

討好無意義,實力才是硬道理

有人曾發起過一個關於90後是否會在工作中討好領導的線下採訪,大部分年輕人的答案是:「不會「、」主要看能力」。

中國社會向來注重人情,老一代人往往會更看重和領導的關係。

因為在那個幾乎沒有跳槽概念的年代裡,「和領導關係如何」是能否保住「鐵飯碗」的關鍵。

但顯然,這個概念已經不適用於現在了。

年輕一代職場人很清楚,公司要的是能力、是業績,而不是一味殷勤獻好。

所以,不討好領導的90後,最大的底氣,也來自於對自身實力的認可。

他們眼中的工作意義,不在於為領導端茶送水、鞍前馬後,而在於為公司創造價值。

北京某大廈裡有一塊廣告牌,上面寫著:

越過山丘,發現全是90後——只有加班的人能看見。

雖然這句話很扎老一輩人的心,但是也說明了一個事實:大批90後們,正在職場上拼得風生水起。

比起花時間想著如何拍領導馬屁,這些年輕人更願意花時間努力工作或者提升自己。

他們常常自嘲 :「一邊往杯子裡泡著枸杞養生,一邊熬夜爆肝工作。」

不喜歡無意義的加班,但是遇到了真正需要加班的時候,他們又比誰都努力。

也正因為如此,這些90後創造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叫做「炒公司」。

如果一個公司或者崗位沒辦法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發展的可能性,領導又沒有強大的業務能力,什麼都學不到,那麼,不少人就會選擇「炒掉公司」。

畢竟,在這個時代,沒有絕對穩定的工作,只有絕對可靠的實力。

4

不討好,是因為自己有原則

臺劇《三明治女孩的逆襲》裡,女主角遇到過兩個領導:

第一個擅長溜須拍馬,沒有什麼業務能力,年輕下屬們對他的態度是嘲諷,厭惡,瞧不起。

第二位領導有些高冷,要求嚴格,卻有著很強的工作能力和執行能力,雖然下屬們每次匯報工作都戰戰兢兢,私下總吐槽他「冷血」,但他們打心底裡佩服和尊敬這位領導。

這份尊敬是因為對方淵博的學識和超強的業務能力,而不是職位的高低。

厭惡來自金錢與權力的頤指氣使,但信服高於自己的實力和人品。

「尊重」和「不討好」,一點也不矛盾。

馬雲曾說:「90後是很難騙的。」

一家公司、或者一位領導,只會憑著過去的輝煌成就「畫大餅」,早就「騙不住」年輕人了。

脫口秀《又來了》中有一期,採訪了一些90後「會因為什麼而離職」,答案千奇百怪:

「工作強度太大,總是提倡加班。」

「公司總是打雞血,打著打著就不想幹了。」

「太官僚」、「限制個人自由」、「總讓員工轉發朋友圈」、「不給開空調,wifi太慢」……

來源:《又來了脫口秀:他們這樣對抗「潛規則」》

這些老一輩看來「小題大做」的離職原因背後,是90後們對傳統職場上這些莫名其妙的潛規則的反抗。

他們有自己堅守的契約和規則。

來源:《又來了脫口秀:他們這樣對抗「潛規則」》

你要問他們:為什麼不討好領導?

他們大概會翻個白眼,然後給出答案:沒興趣,沒意義,更沒必要。

就像視頻裡說的那樣:

我們90後的職場,沒有宮鬥,只有不伺候。


本文轉自網易新聞公眾號「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講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筆寫文,也能教你把妹撩,關注槽值尋找共鳴,治療你所有不開心。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原標題:杭州女孩裸辭打臉多少領導:你們早就騙不了90後了

  生命的根本需求  

  是渴望被看見  

相關焦點

  • 火箭少女Yamy和老闆的職場宮鬥劇,職場只有利益沒有對錯?
    火箭少女101隊長Yamy,中文名郭穎,和老闆徐明朝之間因為錄音事件隔空對峙,一眾網友也是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態度,看了一出娛樂圈職場宮鬥劇。徐明朝在錄音中對Yamy的外貌、穿著、唱歌、服從進行了不合適的語言評價
  • 鳳凰男命令妻子辭職伺候婆婆,妻子:「離婚吧,你這是在害我」
    我月薪兩萬,你月薪七千,讓我辭職伺候婆婆,靠你賺錢養家,你養得起嗎?不是我看不起你,事實就是,你的工資不足以養活我們的生活。倒不是說應該你辭職,而是,現在還沒到給婆婆養老的階段,我們就應該趁著這個機會抓緊時間賺錢,而不是愚孝!」
  • 工作5年後我才發現:90%的職場問題,都無法通過辭職解決
    隨著95後登上職場舞臺,「裸辭」一詞這兩年非常火。似乎所有對工作的不滿,都可以通過「裸辭」來解決。然而實際上,裸辭解決不了任何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公司重新上演。不僅如此,裸辭帶來的「附贈品」,很多人也難以接受。
  • 90後盛行宮鬥遊戲 女孩為當「貴妃」苦學文言文
    為當「貴妃」90後苦學文言文  從網絡穿越古代宮廷,「宮鬥」遊戲正在盛行    「奴婢給皇上請安。」「愛妃平身。」  電視劇《宮》的熱播,讓一些潛伏在網絡的QQ群成為網友們關注的焦點。
  • 中國首富一封辭職信 讓自己身家一天沒了200億元
    先是1月4日成功擠掉馬雲、馬化騰,重回中國首富的寶座,後在1月8日,鍾睒睒又以948億美元的個人財富超過「股神」巴菲特,成為全球第六大、亞洲第一大富豪。當時有媒體測算出,鍾睒睒的身家≈馬化騰+王健林+劉強東。
  • 90後女孩火了,辭職說的幾句話,道出多少人心聲?
    前段時間網上這段話比較火「少聽成功者的名言,多聽失敗者的經歷。」這句話是不無道理的,我有一位95後的朋友小範,他去年畢業,由於疫情的原因,今年才上了幾個月的班,臨近過年,他卻提出了辭職。今天就來聊聊職場那點事兒!
  • 宮鬥古裝劇慘遭下架,為何卻不動家庭倫理劇和不實職場劇?
    近日接連幾部古裝宮鬥劇被陸續下架,其中不乏大製作高水準的優良古裝劇,如今一朝被下架整改引起眾多網友不滿,對官方給出的解釋也非常不屑,表示真正狗血的家庭倫理劇和不切實際的職場劇為何不下架,要來下架宮鬥劇,不公平!
  • 從孫弈秋隱忍到職場PUA上熱搜,「90後」的職場有多難?
    孫弈秋初入職場遭遇的尷尬與隱忍,伴隨著滿屏的彈幕是一股隔著屏幕都不能阻擋的代入感。《平凡的榮耀》將職場菜鳥刻畫得入木三分,也將「90後」在職場默默承受,逆襲進取展現得淋漓盡致。當然,也從更多的緯度傳遞出一個現實,真實「90後」的職場,並非如之前眾人認為的那樣拍拍屁股來去瀟灑自如、兩袖清風。
  • 「35歲,工作十年,不敢辭職」:真正的職場牛人,沒有中年危機
    原來,他進國企後,因為受不了工作氛圍,選擇離職。後來,又轉戰三四個行業,事業都沒有起色。而和他同期進入國企的同事,一路升職加薪,早已成為中層領導。他卻由於多次轉行,缺少核心技能,只能在基礎崗位苦苦煎熬,急需用錢的時候也不敢離職。這就是中年人的辛酸,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你以為我只是說說而已,對不起,我辭職
    現代年輕人典型代表90後,曾被稱之為「垮掉的一代」。大多數95後可以說上有老能自食其力,下無小沒有任何負擔,他們沒有絲毫的經濟壓力,所以對待工作的態度就是:上的舒服就留下,幹的不爽就辭職。曾有報導指出:「95後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只有7個月」,日劇《大叔之愛》有這樣一句話:「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由此可見,90後在大家眼中簡直就是「渣」到不行,各種奇葩辭職信也是笑料百出!
  • 90後小夥做了3年地鐵安檢員,月薪曝光,直言想辭職
    近日,在論壇中,筆者便看到有位90後小夥子分享了他的工作經歷,這位小夥做了三年的地鐵安檢員,在剛開始入職的時候,月工資3000元。由於這位小夥子才二十多歲並沒有什麼學歷,也不懂技術,但是小夥子的身高達到了1米8,而且比較瘦,身體也很健康,所以在入職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什麼阻礙。
  • 【一封家書】見信如晤,展信舒顏!
    【一封家書】見信如晤,展信舒顏!、媽媽:見信如晤,展信舒顏!我每次都以「男娃娃要先立業後成家」為理由來推脫。其實是因為我是一個從來都不缺愛的人,一直以來,我似乎永遠都在你們愛的包圍下長大。我想在沒有結婚的時候再多陪陪你們,感受一下兒時快樂的餘溫,因為一旦結婚成家,我將擁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責任,能好好陪在你們身邊的時間還有多少?陪你們看著連續劇,劇中的兒子因為家庭瑣事和父母鬧著分家。
  • 被上級「職場冷暴力」只能辭職?不!
    這份調查結果還表明有將近兩成的人會因為受不了職場冷暴力而主動選擇離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被調崗的女員工最後「被迫主動離職」的真相:很多人受不了職場冷暴力不知道怎麼辦,最後只能辭職。而女員工其實只是做了眾多被職場冷暴力的員工會做的一個決定而已。不幸的是,實行冷暴力的主體者想要的就是這個結果。所謂的職場冷暴力不單單是平級之中的孤立、忽視等等。
  • 如何寫表白信?給喜歡的人一封表白信
    他沒有馬上與你作出回應,那麼你也可以不必灰心,因為他並沒有拒絕你的表白信,說不定這就是對你有好感的表現,而且即使最後也沒有一個好的結果,但你也是一個曾經為了自己的愛付出過的人,對於你的成長也是很有幫助的,畢竟你大膽的去追求過,而且也讓他了解了你的心意,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 辭職要設置「冷靜期」?!打工人連辭職自由都沒有了嗎?
    >說到辭職,前段時間微博熱搜#年輕人辭職需不需要冷靜期?據統計發現在2020年第①批00後20歲,而90後已經奔三職場人第①份工作的平均在職時間呈現出隨代際顯著遞減的趨勢!▼在《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顯示90.4%的職場人在2019年上半年產生過「裸辭」的念頭95後和90後的比例高於80後和70後
  • 小學保安離職留信鼓勵學生好好學習 每封附贈20元
    9月22日,90後保安王新龍,在辭職前的最後一天,寫了一封信給任職的李家沱實驗小學的學生,表達了自己對學校和學生的依依不捨之情,勉勵學生好好念書。這封信被家長曬到朋友圈後,迅速引發關注。不過,信中的一些措辭也讓學校有些擔心——「在館子裡是端盤子伺候別人用餐,還是讓別人伺候你用餐?……」這樣的言辭,會不會對學生的價值觀造成不良影響?
  • 除了伺候皇帝,清朝後宮妃子的生活就只有宮鬥了嗎?
    想必大家都深有感觸,追劇一時爽,一直追劇一時爽;但是相信有不少宮鬥劇迷都會感到疑惑,清朝後宮妃子的日常生活,除了伺候皇上,就只有勾心鬥角了嗎?今天我就來為大家梳理一下清朝後宮妃子的日常生活。五更即起中國歷史延伸至清朝,各種制度已然趨於成熟、刻板。大臣們早在凌晨3點就會在午門外等候上朝,皇帝大概凌晨四點起床準備開會,妃子們作為枕邊人,自然也不敢、更不會想著睡到日上三竿。
  • 鳳凰傳奇主唱玲花老公給下屬員工yamy的信:承認職場pua但不道歉
    「很醜,不時尚,沒有價值,唱歌難聽,原來只是一個伴舞而已」事情發酵了一天,到了晚上,徐明朝終於出來發聲了,他發了一封寫給yamy的信,文中並無任何道歉之意我就是那個職場pua的中年男老闆》,耐人尋味。整個看下來,似乎最開始的矛盾是圍繞著yamy解約的問題,但現在看來肯定是不可能和平解約了。徐明朝的信和文章裡,暗暗數落了yamy的諸多不是,總體意思無非就是說,公司培養你花了這麼多資源,也帶你不薄,你紅了之後就想過河拆橋,就想解約。
  • 一封「告白信」
    一封「告白信」 2020-06-05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封來自外國小哥的「告白信」
    抗疫期間,身在中國的Afo特意寫下一封「告白信」,捐出生活費,又成為志願者,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講述著「我們在一起」。莫三比克留學生給廣東民警留下戰疫「告白信」一封中英文的「告白信」2018年6月14日,30歲的Afo來到中國,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習漢語,他希望日後能在中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