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寬帶包年套餐到期後,是斷網還是繼續為用戶提供服務?寬帶運營商認為,有的用戶要求繼續使用,有的要求立即斷網,基於用戶不同的需求制定了「包年到期自動轉包月」政策,旨在為用戶減輕費用負擔。
寬帶包年服務的專業名稱叫寬帶包年躉交,這是一種繳費的優惠方式,通過躉交給予用戶更多的折扣,但不是寬帶合同的服務起止期限。躉交到期後,寬帶服務合同還存在,合同並沒有終止,寬帶運營商無權停止用戶的寬帶服務。「只有用戶辦理撤機,寬帶運營商才能停止服務。」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2016年6月,北京的宋先生發現家中寬帶不能上網,到營業廳查詢才知寬帶已過期近三個月。聯通公司告知,已按自動轉包月計費,若續籤包年業務,需將包月費用付清後方能開通,宋先生為此多交了近百元網費。「到期前後聯通沒有以任何方式提醒或告知,卻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改為包月收費。」宋先生稱,當初裝寬帶時,聯通工作人員並未提醒過逾期未及時續交年費自動轉成包月的規定。聯通要求用戶到期前必須攜帶身份證件到營業廳辦理寬帶停止業務,為什麼不能打個電話就取消?「這是在通過給用戶設置障礙,阻止用戶及時停網,這種變相強賣規定實在太霸道。」
寬帶包年到期自動轉包月,這一政策已經實行好幾年,之所以採取這種做法,是寬帶運營商經過實踐決定的。寬帶運營商表示,也曾經給用戶斷過網,但給用戶造成上網麻煩,遭到很多投訴;而70%的用戶是忘記了續費,按照小時流量計算,用戶的上網要遠遠高於包月費用,用戶的意見更大。「經過反覆考量,兼顧不同用戶需求,寬帶運營商制定了自動轉包月的政策。」
關於停機要求用戶必須到營業廳辦理的問題,寬帶運營商表示,根據工信部門和實名制要求,開戶要求實名制,註銷也要求實名制,身份證就是一把「鑰匙」,寬帶運營商必須用用戶的身份證在機器上掃描,經與公安機關的系統聯網核實證件後,才能進入系統進一步辦理業務,或開戶或註銷。
自動轉包月的問題應區分看待。對寬帶運營商而言,沒有立即斷網而轉成包月,繼續再提供一段時間服務,可能是基於服務質量的考慮;對於消費者而言,到期後有的消費者不想再使用,有的還想繼續使用;如果轉為包月對前者不利,但對後者有利,因為寬帶按月使用要比按流量計費便宜得多。從誠信的角度而言,該斷則斷,而不應自動轉為包月。如果消費者不去續約,可能是不再使用或者忘記,如果忘記在斷網後及時續費即可。
對於寬帶運營商要求用戶到營業廳辦理註銷的問題,「通信公司在技術條件成熟且允許的情況下,應當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服務,如讓消費者在網上辦理合同的變更、註銷,而不應設置障礙,變相迫使消費者繼續使用。」對於,寬帶到期後自動續費的問題,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