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爆紅紀錄片:沒進過工廠的人,不足以談艱辛

2021-03-03 即刻工作一泰輝人力

一個人,沒進過工廠流水線,沒經歷過日夜班點到的人,沒資格談論生活的艱辛。


無意看到紀錄片《中國工廠》,喜歡的不得了。

紀錄片和電影不同,紀錄片中的人物、故事是真實存在,並且是正在發生的。若你有興趣,耐心地去打聽一番,那些工廠仍坐落在那裡,那些人仍繼續著自己的故事。

我喜歡它的第三集,這一集圍繞著三條主線講述了工廠流水線上的戰爭,不管是老闆向安奎,車間主管周兵,還是工人漆偉全、劉洲,他們各有各的煩惱,也各有各的迷茫。

工人欠著15萬的外債,卻被工廠壓了兩個月的工資;主管費盡心力,卻上下不討好;老闆一心改革,卻被員工怒罵心黑。

沒有誰被壓榨,也沒有統一的對錯標準,他們不過是用自己的方式,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下去。

員工劉洲:老闆哪能理解我們打工仔


劉洲說來還是有一些小背景的,他是工廠老闆向安奎的侄子,16歲便從來老家湖北出來打工,至今換了5份工作。半年前來到向安奎的工廠,投靠他叔叔。

但顯然這份工作還是不能讓他漂泊的心安定下來,他多次向叔叔提起晉升的事,每次都未得到批准,劉洲也就不願在這裡耗下去,選擇了辭職。

劉洲收拾著行李向著鏡頭埋怨到:「叔叔(老闆向安奎)總是說話不腰疼,只會說先學習,先忍著,後面再慢慢培養你。

他有能力,有錢,一切都可以慢慢來。但我們呢?我們什麼都沒有,運氣好的話以後說不定真有前途,但萬一做的不好,那就連稀飯都喝不上。」

23歲的劉洲其實說得沒錯,我們這些打工的什麼都沒有,不是不願意穩定下來,非要到處折騰,而是不願意就這樣打一輩子工罷了。

不得不承認的是,人和人之間是有差距的,有些人認為很容易達到的目標,其實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是很難達到的。

普通打工仔的想法,也註定無法和老闆的想法相吻合。

劉洲通過不斷地跳槽,不斷地尋求新的嘗試,以期望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機遇。

可能有人想要批評這種不安分的心思,但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勢。

真等到哪天劉洲不願折騰了,心甘情願地待在機械、重複、枯燥、無味的工廠,那才是一個打工仔心死的結局。

《中國工廠》第三集出現的漆偉全因為家裡背負著外債,他必須每個月從工資中抽5000元寄回老家。

欠債對他來說本就是個非常大的負擔了,但隨著工廠改革,這一批電陶爐被大量返工,漆偉全的部分工資被工廠扣押,必須把返工的陶爐全部完成才能結算。

也和工友們一起跟商城領導反抗過,老闆來了,說工廠目前處於改革期,延遲很正常,工資肯定會還的。

知道會還錢,漆偉全就回崗位繼續工作了。即使工廠積壓了他們差不多兩個月的工資,即使這個月工廠已有12個衝壓工辭職,漆偉全也不敢隨意換工作。

生活的壓力,讓中國這千千萬萬的普通工人不得不堅韌起來。

人到中年主管周兵:每天累到飯都不吃,我是為了誰


已經當上了管理層的車間主管周兵,算是整部紀錄片裡非常帶有悲情色彩的角色。

周兵算是陪著整個工廠發展,見證了工廠從創立到輝煌再慢慢變成現在沒落的模樣。

工廠再度改革,能力跟不上的他在這次變動中顯得有些手足無措,竭盡全力想要跟上工廠改革的步伐,最後卻被老闆一腳踢開。

他的崗位是老闆和基層員工之間的紐帶,他常常因為員工的小錯誤而被牽連受罰,老闆怪他執行力不好,沒有管理好手下;底層員工怪他和老闆沆瀣一氣,扣押他們的工資。

上下不討好,最後被老闆無情的踢出工廠。

「每天我這麼累,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

無非是坐在了不合適的位置,能力不夠而又認不清自己罷了。

他被辭退後,還不斷向上司和老闆重複:我不信你們能找到一個比我更會管理這條流水線的人。離開時他還不忘提醒老闆,車間有什麼事立刻打電話。

他始終沒有覺察到,老闆對他的敷衍,對他工作能力的懷疑。

被拒絕的人,反抗得越厲害就越難堪。

周兵在公司人事面前,失態了。

仔細想想,讓一個人到中年,背負著上有老下有小責任的人直面失業,的確很難保持體面。

老闆向安奎:除了我自己,我永遠不被理解


老闆向安愧算是整部紀錄片裡被其他人詬病的「壞人」,他辭掉了為他工作十年的周兵,不給侄子任何晉升機會,底層員工罵他黑心。

農村出身的向安奎家境貧寒,初中成績全校第二的他為了早點出來打工,選擇讀了一所中專。

向安奎總是不被人理解,讀書選擇不被人理解。現在他放棄了十多年密切合作的印度中小企業,轉向陌生的海外市場也不被理解。他在工廠推行工序卡制度,同樣不被人理解。

底層員工來看,這種改革,無非就是老闆找了另外一個壓榨他們的由頭,老闆就是黑心。

但站在向安奎的立場,近些年中國製造業寒冬,如果工廠不突破求變,無異於等死。

在他工廠打工的工人裡,有一個是向安奎的侄子。侄子在微信上指責他沒有提拔自己,向安奎苦笑不得地對朋友說:「他始終不明白,在城市裡面的一切東西都是要靠自己的實力去爭取。」

餘華曾說:沒有一個人生可以被替代,每一個人都經歷著自己的生活。


這部紀錄片的三個人物,也各有各逃脫不開的桎梏:

員工劉洲不斷地折騰著自己,往來於各個工廠之間;

主管周兵一天天始終勞碌,也始終無法認清自己的能力;

老闆向安奎表面風光,卻從來不被理解,擔著整個工廠負重前行。

員工、主管、老闆,他們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價值,他們也都循著自身的價值在摸索前行的道路。

每個人只不過想在這無法形容的世界裡,生存下來罷了。所以與其說這是流水線上的戰爭,不如說這是一場尋找自身價值的鬥爭吧。


右下角,您點一下在看

小編工資漲1毛

END—

即刻工作網,一個為天津藍領服務的免費求職平臺

合作近千家企業,每天發布最新招聘需求,

讓您快速入職名企。即刻工作,求職就是快!

相關焦點

  • 沒撐過拳頭伏地挺身,不足以談軍旅!
    突然他笑著說,其實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有那些年被搞過的整頓,可能是因為確實被整得難受,所以才會如此刻骨銘心吧。他還調侃說,沒被搞過整頓的人,簡直不足以談軍旅。那些年被搞過的整頓,你還記得嗎?那天中午,太陽炙烤著大地,你們穿著常服,戴帽子扎腰帶在操場上站軍姿,汗水流進眼裡也沒人敢動一下。後來,你們還開玩笑說,相對其他手段,軍姿的殺傷力已經算低的了。7、坐姿那次開電視電話會議,打瞌睡的人一大片。會議結束後,班長說,看來你們這個坐姿得好好練一練。
  • 網紅紀錄片《美國工廠》,內核竟是「中國工廠」……
    近日該公司的第一部作品《美國工廠》正式上映。這部頗受全球關注的美國影片,大篇幅講述了一個中國公司到美國辦廠的經歷。這部紀錄片客觀呈現了不少美國人不願意承認的事實,那就是中國工廠給日益衰敗的美國「鐵鏽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就業和體面的工資。△歐巴馬夫人接受採訪畫面《美國工廠》是一部紀錄片。從海報上不難看出,這部紀錄片是圍繞中國人展開的故事。
  • 沒聽過閩南語歌曲,不足以談人生
    例如《大田後生仔》火速躥紅。舞蹈動作教學都安排的明明白白隨著《大田後生仔》的爆火,閩南語歌曲也再度走入大眾視線,當人們深入了解它時,才發現這種用軟糯方言唱出來的歌,卻有著十足豪放的意味。古老的起源閩南歌曲起源於唐代的歌仔冊,這是一種以敘事、說教為主的文學樣式。歌仔冊可作為唱本、也可當作讀物,是傳播地方人文典故、風情世故的載體。廈門歌仔冊總共有數百種之多。
  • 紀錄片《絕境求生》:昔日破敗工廠,現在利潤4個億,究竟發生了什麼…
    冷靜凝視了企業變革過程中的陣痛和艱辛,剖析了一場在中國轉型時代下的生存撞擊,為願意了解中國現實、關注未來的人們提供了真實的思考依據。這部表現中國企業和資本市場真實故事的紀錄片,上線僅2周,搜視率節節攀升,一度升至愛奇藝《紀錄片熱播榜》排名第六,點擊量超過50萬。
  • 高以翔意外離世,張咪患癌,沒面對過生老病死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外公給她叫了醫生她拒絕吃藥打針,沒過幾天她就去世了。長大後我才發現,與其說是感冒加速了外婆的病情,還不如說舅舅的去世給了她很大的打擊。舅舅是她最疼愛的相依為命的兒子,雖然她有外公,更多的時候都是爭吵。而舅舅是她的依靠,和她始終是同一戰線上的。是她的左膀右臂,也是她最驕傲的生命的延續。
  • 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標題 / 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文 / 柴靜原載於 / 柴靜新浪博客【1】「我是踩著屍體上船的」高秉涵說。十多萬人在金門的海灘上等船,來了兩艘,每艘最多一艘能裝一萬人。
  • 小張徹底爆紅了!這才是真正的造星工廠?
    而這位爆紅的主人公上節目的初衷,似乎並非為了爆紅,認為小張的爆紅並非偶然,而是網紅孵化的產物!畢竟小張微博還有很多私人信息沒來得及刪除,私生活被深扒......、網紅挖掘基地!
  • 十年再憶楊德昌 | 沒被他罵過,就不足以談人生
    柯一正問他《青梅竹馬》要拍什麼,他說拍侯孝賢在路上走,進電梯,電梯門開,侯孝賢沒出來,電梯門關,再開再關再開,他出來。當時沒人明白他在講什麼,後來片子出來才知道,他說的是一種狀態。中影要他儘快拍《海灘的一天》,限期十天交出劇本。他帶著吳念真去了墾丁,在小招待所裡憋劇本,聊到第三天就不行了。吳念真提議去遊泳,他說好,就一起去了海邊。
  • 這些年陪娃一起刷過的紀錄片
    不記得從幾歲開始,第一次帶布丁去電影院看電影,記得是一部評論很不錯的動畫片,放到一半就不停地問:媽媽,什麼時候才結束啊……再後來,除了看《戰狼》又勉強去了一次,就再也不進電影院的門,提到要看電影就排斥。但是提到紀錄片都是滿臉的欣喜,也罷,看紀錄片也挺好,從網上開始搜各種適合小童的紀錄片,他爸爸負責下載資源。
  • 紀錄片《美國工廠》觀後感
    《美國工廠》是由美國Netflix公司出品的紀錄片,由史蒂文·博格納爾、朱莉婭·賴克特執導。該片於2019年8月21日在美國上映。影片以2008年金融危機,通用汽車在俄亥俄州代頓工廠倒閉,整個社區陷入蕭條為背景。
  • 紀錄片《美國工廠》觀後感
    《美國工廠》是由美國Netflix公司出品的紀錄片,由史蒂文·博格納爾、朱莉婭·賴克特執導。該片於2019年8月21日在美國上映。影片以2008年金融危機,通用汽車在俄亥俄州代頓工廠倒閉,整個社區陷入蕭條為背景。
  • 為什麼說沒吃過沙縣鴨腿飯,不足以談人生?
    司慶的活動方式有很多有的逗比耍寶,讓人笑完後感覺一陣茫然=比如下面的有的文藝範滿滿,卻稍顯熱鬧不足
  • 紀錄片在線放映|90後打工人《工廠男孩》
    原創 凹凸鏡DOC 凹凸鏡DOC《工廠男孩》是真正打工人的故事。這一點,影片標題就表露無遺。「打工仔」或者「打工妹」原指在工廠裡上班的工人,如今迅速成為城市裡年輕白領們自嘲的指代。要知道在以前,「打工人」是不會用來自嘲的,就更談不上「光榮」了。
  • 《活出生命的意義》: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泰戈爾曾說:「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深以為然。《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作為猶太人,他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一座中國工廠的異域鏡像
    美國時間2月9日,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如期舉行,講述福耀玻璃在美國辦廠故事的紀錄片《美國工廠》斬獲最佳紀錄片獎。該片聯合導演和製片人朱莉亞·萊哈特在獲獎感言向英文版《共產黨宣言》致敬:「現如今,勞動人民的生活越來越艱難——我們相信,如果全世界的工人團結們起來,情況會越來越好。」
  • 這部刷爆B站的紀錄片,怎麼還沒火!
    點 擊 關 注 電 影 派從 此 過 上 沒 羞 沒 臊 的 觀 影 生 活電影派Vol.1038國產紀錄片越來越大膽了。從陽春白雪的距離美,進化到小巧可愛帶著煙火氣。時長短了,風格親近了,但製作一點兒沒划水。
  • 豆瓣9.0,央視神紀錄片:從出生到死亡……這些人生第一次你經歷過嗎?
    有部紀錄片,就把鏡頭對準了這些「第一次」。豆瓣評分9.0,B站評分9.8,它記錄了關於所有人的《人生第一次》。紀錄片採用蹲守拍攝的方式,觀察記錄不同人群在不同的「人生第一次」重要節點的反應和表現,時間維度上貫穿了出生、上學、成家、立業、養老等人生多個階段,空間維度上涉及醫院、學校、軍隊、村莊、工廠、老年大學等不同場景,折射當前國人的生活哲學。這一次,《人間世2》的導演秦博與他的團隊,帶來了這一部體察人生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 打工者子女人生理想仍是打工:豆瓣爆紅紀錄片導演揭示了什麼
    沒有想到,因為一次蝴蝶效應般的網絡浪潮,我們的主角在過去三十個小時內突然收穫了此前十年都未曾有過的關注與掌聲。這或許是意外,也或許是偶然中的必然,這樣的人,從來都值得被更多人看見。他叫蔣能傑,一位致力於拍攝公益題材的獨立紀錄片導演,也是我們《社會創新人物系列》第十篇故事的主人公。面對凋敝、斷裂和遺忘,一個人能改變什麼,他的鏡頭又能帶來什麼?
  • 去電子廠打工怎麼樣,沒進過工廠的人來看下吧,對你找工作有幫忙
    在深圳有很多家大工廠,有些工廠有10多萬人,有些工廠可能只有1萬人,但是不管在什麼工廠上班,只要能工作其實,我們的目的都是一樣,都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雖然現在外面有很多工廠都在招工,但是還是有一些人喜歡進大工廠,畢竟在大工廠裡面,福利待遇相對小工廠會好一點,但是要求也比小工廠要更嚴。比如說要一些相關的資料,還有就是進工廠需要一個簡單的考試,這些人都是在等待面試的,看到有一個美女沒有戴口罩,這裡的面試都不算很嚴了。
  • 從戰地女記者到豆瓣9分紀錄片導演,周軼君談何為最好的教育
    當你看到世界那麼大,教育方式也很多元時,相對來說就沒那麼焦慮。從這個角度說,我們希望紀錄片提供一種「看到」的力量「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9月26日消息,什麼話題能讓素不相識的兩個人打開話匣子,迅速找到共同語言?大概就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