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武俠化變偶像化,此波抗日劇沒改進

2021-02-21 光明網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9月17日)有媒體「吐槽」了幾部正在一些電視臺 「熱播」的抗日劇,將其形容為「偶像明星的加盟更像是塗脂抹粉和營銷噱頭,許多抗戰劇無論從劇情還是道具、場景甚至臺詞等,都還是一如既往的粗糙」。

  上述所謂「一如既往的粗糙」,想必是指過去兩年中引起公眾普遍反感的「劇不雷人死不休」的抗日劇了。去年以前,抗日電視劇中的手榴彈炸飛機、手撕日本軍人,被輪姦抗日女一箭殺死輪姦她的一眾日本軍人、全裸美女與抗日男勇士對視敬禮……已經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抗日劇「奇葩」到了這種程度,產生了如此「不嚴肅」的社會效果,帶來的恐怕還不僅僅是對電視劇行業的差評。

  正如有歷史學者指出的那樣,上述這些抗日電視劇「對於社會和青少年來說沒有任何正面作用」,「抗日劇中出現的武俠化內容從史詩角度講荒謬絕倫,此類電視劇唯一的意義就是讓中國民眾更加愚蠢」。不過,這些「讓中國民眾更加愚蠢」的抗日電視劇,其製作者卻並非因為愚蠢而弄出了這些「荒謬絕倫」的東西,而是自認為聰明地要以這些垃圾電視片去搏市場、賺大錢。

  現在,為公眾所厭惡的武俠化在公眾的聲討聲中隱去,偶像化則趁著抗戰周年紀念日被推到了前臺。但是,從這些電視片「插著手,咬著牙籤,在炮火連天的大街上閒庭信步,整個就是『F4抗戰版』」的情節及其播出效果來看,抗日電視劇「讓中國民眾更加愚蠢」的社會效果與前兩年相比,並未有什麼改變。如此,抗日電視劇還真頗有不把觀眾徹底驅離銀屏不罷休的勁頭。

  上一波抗日電視劇是在公眾的極度厭惡和主管機構的三令五申中退潮的。而這一波抗日電視劇之所以還能夠再登陸,顯然是借了抗戰周年紀念日的「東風」。抗日劇出現在中國的銀屏、尤其是出現在抗戰紀念日的時間段絕非不應該,也絕非不正常。人們之所以對此波抗日電視劇「吐槽」依舊,完全是因為這些抗日電視劇「一如既往的粗糙」,根本沒有吸取前一波抗日電視劇「鎩羽而歸」的教訓。

  曾有抗日劇製作者對公眾的厭惡做出回應稱,抗日劇之所以如此的根本原因在於政治正確的限制,製作者如此拍片是「被逼」無奈,因此,雷人的不是抗日電視劇,而是輿論……這樣的回應在展露了某些抗日劇製作者的坦率和大膽的同時,也說明這些製作者本就沒想吸取什麼教訓。因為這些抗日電視劇雖然藝術粗糙,但政治正確;雖然政治正確有限制,但藝術想像無疆界……政治正確是商業收益的前提,而製作者甘願「被逼」政治正確的前提,卻正在於商業收益的強烈動機。

  一般而言,就電視劇的商業屬性而言,電視劇製作者的商業收益動機並沒有什麼不良性質。反過來說,一個社會也總要確立一些政治正確原則。政治正確是社會的政治禁忌,冒犯這種禁忌的電視劇,當然有胎死腹中的危險。因此,如果某類題材的電視劇若要涉及到某個或某些政治正確原則,就必須要在藝術內容與政治正確之間實現一定程度的平衡,確保藝術表現不能違背政治正確原則。

  但是,如果就此說「被逼」,雖可博得一部分同情,但「裝」的色彩也太扎眼了些。作為電視劇製作者,如果沒有能力在藝術想像與政治正確之間實現平衡,完全可以不去觸碰這樣的題材。現今社會,這樣的自由度還是存在的,何來所謂「被逼」?如果真有「被逼」,那也是被商機逼昏了頭。(轉載請註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這裡是光明網微信(微信號:光明網或gmw_001),喜歡的話就點擊右上方按鈕分享給朋友吧!(如果右上方沒有顯示分享按鈕,請下載最新版微信客戶端)

更多信息請下載雲端讀報

相關焦點

  • 「抗日神劇」=庸俗武俠+阿Q精神丨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褲襠藏雷、手撕鬼子、單手掏心、石頭打飛機……近幾年以來,「抗日神劇」崛起為「現象級」作品群。在七七事變80周年前夕,黨史專家再批「神劇」:「恣意戲謔、惡意歪曲甚至隨意杜撰和編造抗日『神劇』,人神共憤。」正如專家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的一系列反問,面對「中國同胞被集體槍殺、焚燒、活埋等30萬人的南京大屠殺慘案」,我們能夠輕鬆起來嗎?面對「日本侵略者屠殺中國軍民,強行掠取勞工,蹂躪和摧殘婦女,進行細菌戰和化學戰,製造一個又一個滅絕人性的慘案」,我們能夠輕鬆起來嗎?
  • 【光明網評論員】支付寶被罰18萬:此罰足以儆效尤麼
    光明網評論員:昨天(4月8日)有媒體報導說,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公布的消息,3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支付寶因7項違規行為,合計被罰共計18萬元。支付寶7項違規行為主要涉及客戶權益、產品宣傳和個人信息保護三大方面。
  • 光明網評論員:馬老師所言或未危言聳聽卻張冠李戴
    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光明網評論員:昨天(10月25日)有媒體報導說,在前天的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螞蟻集團實控人馬雲發表的演講引發各方關注。如果事實上就是存在「這個不許那個不許」,中國手機支付的用戶規模卻能「彎道超車」至全球前列,同時也存在此起彼伏的「爆雷」,那麼只能說明金融監管管的不是地方,該管的沒管,不該管的反倒管了。  可是,如果說金融監管是不該管的管了,該管的沒管,那麼,支付寶、螞蟻金服這樣的金融創新應該歸類於「老年人俱樂部」下的「該管」項,還是「該管沒管」項呢?
  • 法律的正義性:涉非公經濟立案監督 | 光明網評論員
    法律的正義性:涉非公經濟立案監督 | 光明網評論員 2020-12-23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女生酒店遇襲案,要的不只是真相 光明網評論員
    涉案人員李某光明網評論員:女生和頤酒店遇襲案的真相,正漸次浮出水面:它其實跟「裝熟人行不軌」的作歹路數無關,卻也談不上劇情反轉。未反思安保闕如,卻至今仍抱著炒作說不放,何其荒謬:對涉事女孩而言,遭施暴和酒店安保力量未及時幹預,這是確鑿存在的核心事實;在未獲得酒店方合理交代的背景下,選擇微博曝光也是種維權策略;以沒死人、沒發生強姦案,對受害者搞誅心,未免有些冷血。
  • 【光明網評論員】女性被侵害案頻發,社會焦慮須彌合
  • 光明網評論員
    董明珠和雷軍光明網評論員:昨天(3月30日)有媒體報導說,小米在前天推出了一款智能電飯煲所以,日本電飯煲製造者就在此方面下足了功夫。據說,讓每一粒米都均勻地「喝飽」水,這是做出晶瑩、鬆軟、膨大的米飯的第一步,若此則必須使原本幹硬的米粒充分而有效地吸水。而喝飽水就是要用50度左右的熱水充分泡發,這就需要優化電飯煲初期加熱的溫度——讓水分在一個合適的溫度下充分滲入米粒,不但是「香軟」的需要,也是「甘甜」的需要,這就是「澱粉糖化」——把米中澱粉這種多糖水解到二糖階段成為麥芽糖的過程。
  • 光明網評論員:抵制:通過自力救濟實施的非常懲罰
    【閱讀提示】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加第二批籤署名單共156名光明網評論員:最近幾日,百多名藝人聯名抵制近來經常過市於演藝節目中的於正、郭敬明的消息惹人注意。但是,被抵制者即使受損於這種抵制,也同樣無法指望其所藐視的法律能夠在此施以援手,來擺脫這種關係。抵制者通過實施自力救濟形成的對被抵制者的非規制懲罰,在暴露法律所不能的同時,也為被抵制者的行為紮上了一道籬笆,並由此設立起一個界標。而這又何嘗不是對法律不能的一種補償呢——雖然這種補償並不總是有利於法律秩序的形成。
  • 貪官杯中物,欲壑溢酒池 | 光明網評論員
    貪官杯中物,欲壑溢酒池 | 光明網評論員 2020-01-14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眼下正是一年當中電影檔期的最佳時刻
  • 手術進行過程中遭遇多次加價,黑啊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今天(3月18日)有媒體報導說,河南鄭州一女士遭遇到了只有在相聲或者荒誕劇中才可能出現的事情:怎料,清洗還沒做完,尚躺在治療床上的該女士又被告知其「病情特別嚴重」,需要再做一個3000多元的「中醫手術」治療……而在其還沒想明白「原本告知只需400元的治療費,怎麼就花了4000多元」的時候,醫生又令其再補交1900多元的費用。這樣,該女士還沒下手術臺,其治療費用就從最初的400多元漲價至6000多元,致其隨身攜帶的現金用盡後,又被迫給醫院寫下1750元的「欠條」……
  • 「監獄風雲」還要演到第幾季 光明網評論員
    電影《監獄風雲》劇照光明網評論員
  • 生僻名字用不了,不是老百姓的錯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據媒體報導,浙江寧海嚴女士的女兒,在上海念大四,馬上就要保送研究生了。原本是很高興的一件事,但學校在向「學信網」推薦過程中卻發現,這個名字沒法錄入系統。文章來源:光明網(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時請註明微信投稿or合作)
  • 【光明網評論員】「禁看黃片」與虛偽的道德優越感
  • 觀點:《雷霆戰將》停播,抗日劇偶像化娛樂化該罵,但病根不在這
    其實吧,這個真怪不得觀眾了,這麼娛樂的劇,央視既是出品方之一也是首輪播出平臺,劇情上的刪減就太厲害了,所以,就嚴肅活潑了。當然,張一山的表演浮誇了些,但也不是一無是處。我又看了下該劇的出品方和製作方,光出品方就有九家,還有十來家聯合攝製方,如此打著亮劍3的旗號,搞青春版抗日劇,實在讓人不知道說什麼好。
  • 600億票房,達不成不是壞事丨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據媒體報導,截止12月18日,2016年內地電影總票房已接近436億,與去年440.69億的全年票房只有不到文章來源:光明網(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光明網評論員」)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時請註明微信投稿or合作)微信推出新功能了,你知道嗎?公眾號也能像好友一樣置頂!
  • 操場埋屍案,不管涉及誰都要一查到底 |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湖南懷化新晃一中操場內挖出一具屍骸,日前引發廣泛關注。據報導,這具屍骸很可能是16年前新晃一中後勤工作人員鄧世平,他在2003年1月舉報學校操場偷工減料後失蹤。不查沒問題,一查都是黑歷史,難免繼續加深外界關於他「上面有人」的聯想。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好在此案目前已重啟調查,鄧世平家人16年的努力和煎熬沒有白費,鄧世平失蹤之謎相信很快就會揭開,當年那些作惡之人,早晚得付出法律代價。另一方面,此案必須得如表態所言,要一查到底,如果的確存在保護傘問題,就得連根拔起。
  • 瓊瑤不曾想過會這樣被圍觀丨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瓊瑤,曾屢屢以作品引發萬人空巷效果的言情教母,可能並未想過自己會在耄耋之年以這種方式被圍觀
  • 【光明網評論員】出境遊的中國人 還請給祖國留點顏面
  • 違法牟利的「以暴易暴」視頻註定行之不遠| 光明網評論員
    光明網評論員:晃動的鏡頭中,有求助者傾訴遭無良老闆欠薪、社會人員勒索、討債人員逼害、「渣男」坑害等;極具正義感的「大哥」聽完後,帶領數名小弟出擊,用酒瓶掄頭、廢其雙手等暴力手段,幫助求助者討回公道文章來源:光明網(轉載請註明來源,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時請註明微信投稿or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