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家的時候,豬媽媽警告豬大寶:今天託管班裡有個孩子不寫作業,他媽媽特意拿了一把戒尺來,說不寫作業就打手心。你看爸爸媽媽對你多寬容,從來也不打你!
豬大寶問:什麼是戒尺?也是尺子嗎?
豬媽媽拿出手機給豬大寶看照片:這是我們傳統的管教工具,專打不寫作業的小孩子手心和屁股。
豬大寶驚訝得張大了嘴:還有專門打小孩的工具嗎?我可不要戒尺!
豬爸爸一看照片,來了興趣。跟豬媽媽說:我最近看了一個新聞,說是疫情結束之後的9月份,淘寶上有50萬的90後家長搜了「戒尺」這個詞,其中16萬人下了單,剩下的34萬人看完沒買,放棄了。這說明,輔導作業已經把家長逼到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了。豬媽媽也笑著說:你說家長把戒尺拿到託管班,老師真能打孩子嗎?嚇唬小孩子倒是可以,萬一這一招再不靈了,家長怎麼辦呢?豬爸爸說:輔導孩子做作業對親子關係的破壞力絕對是最狠的!不輔導作業時候,父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但是家長好話說盡,孩子就是進入不了狀態。豬媽媽說:這讓我想起了《亮劍》裡李雲龍訓練騎兵的段子:一些少爺兵不服管教,李雲龍上去就打,政委不同意,說這是體罰!李雲龍說,那怎麼辦?難道要我這個團長去求他們,求求你們啦!好好訓練吧,不然我給你們跪下來啦!哈哈!一、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必要時的嚴格管教都是手段,目的是教育孩子好好學習。既然是手段,就沒有好與不好之分,只有應用的場景和邊界,家長注意區分與把握即可;
二、 戒尺的價值在於心理威懾,如果家長真的經常用它打手心,孩子心裡就失去了對它的懼怕,反而會產生「不過如此」的反作用;三、有了戒尺,家長更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戒尺能起到在孩子心裡樹立規則的作用,它就很有價值;如果戒尺僅僅是家長發洩情緒的工具,那完蛋了!粗暴教育孩子的惡果早有定論。豬爸爸的「達人課」與您共同探討孩子成長遇到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