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難以管理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孩子老師說不得罵不得更是碰不得,老師只能跪式服務,很多人說是因為老師手裡沒有了懲戒權,但凡老師手裡有一點懲戒權也不至於如此,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呼籲:將戒尺歸還教室,將戒尺交還老師。
所謂的將戒尺歸還教室、交還老師,顧名思義是給老師一定的懲戒權,但是,會有很多人反對,不支持老師有懲戒權。給予老師懲戒權並不是說提倡打罵式教育方式,而是讓老師獎罰分明,有效的管理學生,尤其是不聽話愛犯錯的學生,語言的說教是沒有任何用的。
將戒尺歸還老師,並不是意味著老師讓老師實行打罵式教育,而是懲戒有度,震懾難以管理的學生。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內容是現在的老師為什麼不敢管學生,以前的學生敢管學生,原因之一就是之前老師可以打犯錯的學生,現在的老師對於犯錯的學生甚至說都不敢說,然後就有人跳出來說:誰告訴你以前的家長願意讓老師打學生了,都什麼年代了還念念不忘打罵教育!懲戒不等於打罵,老師不會無緣無故打罵學生,但是不得不承認,有懲戒權的老師管理出來的學生確實比沒有懲戒權的老師,效果要好,這也是現在學生難管的原因之一。
老師能夠擁有合理的懲戒權,並不是什麼壞事,只要懲戒有度就行了。但是,即使把戒尺歸還給老師,現在的老師也未必敢使用,現在的孩子難以管理並不是因為老師沒有懲戒權力,那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主要原因是為什麼,大家心知肚明,雖然有很多人不承認。
就算老師手裡有了戒尺,依然很難改變老師不敢放開手腳管理學生的現狀,所謂懲戒有度,這個度沒有統一標準,每個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更不知道家長心裡能認可的那個度是什麼,萬一懲戒的結果家長不接受,依然會投訴舉報甚至校鬧,後果還是自己受罰甚至丟飯碗。
真正的戒尺,是家長對老師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把尊師重教的口號,變成真真實實的存在,比老師手握戒尺更要有效。學生對老師有敬畏之感,就不可能會現在那麼難以管理的樣子,更多的是需要家長以身作則,做好尊師重教的表率,讓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而不是動輒就興師問罪。